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三农三牧”工作的永恒主题。在此,笔者就如何提高锡林浩特市农牧民收入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牧民收入现状
2000年由于锡林浩特市政府重视头数畜牧业,牲畜头数达到历史极值,草场严重沙化退化,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565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3542元,占99.35%,工资性收入为8元,占0.22%;转移性收入15元,占0.42%。2011年,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良种肉羊、农机购置等支农惠牧政策性补贴5大类19项,因为锡林浩特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国家的各类惠牧补贴政策落实到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促进牧民持续增收上,从而使牧民收入稳步增长。锡市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2170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2012年,锡林浩特市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4786元,比上年增加2616元,同比增长21.5%。 2013年,牧民人均純收入达16886元,其中经营性收入9805元,占纯收入的58%,来源为牲畜及畜产品销售收入9192元,占到经营性收入的93.8%,增长原因为畜产品销售价格走高以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和舍饲饲养量的增长促进了牲畜出栏;第三产业收入628元,主要为牧民开办牧人之家旅游点,占到经营性收入的6.45%,增长原因为去年降雨相对充沛,草原生态改善,牧人之家接待游客量有所增加。转移性收入4059元,占纯收入的24%,主要增长原因为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资金发放到位。工资性收入1819元,占纯收入的10.7%,主要增长原因为嘎查干部补助和牧民进城务工工资标准提高。财产性收入1203元,占纯收入的7.1%,主要增长原因为雨水相对充沛,打草场租赁收入提高。收入增速为14.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二、牧民增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畜牧业收入是锡林浩特市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因而,提高农牧民收入的核心是如何提高农牧民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之策。由于目前我市半数以上的农牧区劳动力集中在生产率低下的农牧业产业,日益增加的农牧业人口分配相对较少的农牧业收入,必然出现人均收入少的现象。经过几年来“两转双赢”战略的实践,我市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得到转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肉、乳、草”三大产业进一步发展。按草原功能区划各嘎查草牧场已明确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养牛、养羊专业化嘎查正在形成并走向“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冬羔、黄牛改良、奶牛饲养、饲草饲料产业得到地方政策鼓励和支持,牧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日益提高。“三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牲畜总头数压减。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嘎查集体经济发展逐步壮大,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改善。
三、锡林浩特市影响牧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
一是牧民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接收新事物较慢,特别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二是畜牧业投入较少,基础设施落后,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三是畜产品市场一直以来是买市场,牧民在畜产品市场无定价权,畜产品没有实现优质优价。四是牧民收入结构单一,拓展空间较小。牧民人均纯收入中仍然是畜牧业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大。
四、增加牧民收入的对策
一是坚持推进“两转双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以实施“两转双赢”战略为主要目标,继续加大保护建设草原生态、转移人口、压缩牲畜头数的力度。在增加牧民收入,特别是增加非牧业收入和发展二、三产业上狠下功夫,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步伐。“两转双赢”战略是锡盟盟委提出的一项保护生态、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大战略。其核心内容就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转移农牧民人口,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牧民收入提高”。 二是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立足于发挥资源优势,突出苏木镇产业特色,积极适应市场要求,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牧业作为首要任务,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生产,认真研究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提高牧民收入的问题。在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继续探索能人带头、联户经营、互助合作、打造一村一品工程,积极探索“企业+牧户+基地”的组织模式,引导生产资料向种养大户集中,通过培育懂经营、有技术的新型牧民,选树“六有四化”的肉牛繁育、肉羊繁育和舍饲育肥为主的规模化、专业化家庭牧场。三是培育社会主义新牧民。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要素,发展农牧区先进生产力必然要求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农牧民素质与非农牧收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大力实施牧民科学素质工程,加强牧民科技培训,努力提高牧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牧民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农牧业生产的能力。突出抓好高产饲草料种植储存、奶牛养殖、冬羔育肥等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四是以促进就业和增收为重点,大力转移牧区人口,培育发展二、三产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依托国家能源基地的开发和城镇经济的壮大,紧紧抓住神华、大唐、协鑫等大企业开发煤炭资源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苏木镇区位优势,劳动力富余且适应市场能力较强等优势。五是引导草场被征用的牧民,自主创业、招商引资,以苏木、嘎查为主,牧民入股的形式大力发展小型加工业或服务业,创办牧民自己的企业,使乡镇经济与嘎查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以此带动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六是鼓励牧民从事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奶食品制作、牧区风味餐饮、民族工艺品制造等行业,让更多的牧区人口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业。打造“歌王”哈扎布民族文化品牌,在保护和弘扬蒙古长调和朝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培养民族歌手在旅游旺季到各旅游景点、大型文体活动上表演,弘扬民族文化,增加牧民收入。对通道沿线的嘎查牧户,有意识地开发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吸引外地游客观光参观,以此推动草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特别是应把“农牧民工”纳入“三农”问题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来加以重视,拓展“四农四牧”的工作领域和空间,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民主参与等诸多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消除在城乡分割制度下农村牧区劳动力在获得教育、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与城市劳动力存在的巨大差别。
一、牧民收入现状
2000年由于锡林浩特市政府重视头数畜牧业,牲畜头数达到历史极值,草场严重沙化退化,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565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3542元,占99.35%,工资性收入为8元,占0.22%;转移性收入15元,占0.42%。2011年,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良种肉羊、农机购置等支农惠牧政策性补贴5大类19项,因为锡林浩特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国家的各类惠牧补贴政策落实到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促进牧民持续增收上,从而使牧民收入稳步增长。锡市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2170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2012年,锡林浩特市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4786元,比上年增加2616元,同比增长21.5%。 2013年,牧民人均純收入达16886元,其中经营性收入9805元,占纯收入的58%,来源为牲畜及畜产品销售收入9192元,占到经营性收入的93.8%,增长原因为畜产品销售价格走高以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和舍饲饲养量的增长促进了牲畜出栏;第三产业收入628元,主要为牧民开办牧人之家旅游点,占到经营性收入的6.45%,增长原因为去年降雨相对充沛,草原生态改善,牧人之家接待游客量有所增加。转移性收入4059元,占纯收入的24%,主要增长原因为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资金发放到位。工资性收入1819元,占纯收入的10.7%,主要增长原因为嘎查干部补助和牧民进城务工工资标准提高。财产性收入1203元,占纯收入的7.1%,主要增长原因为雨水相对充沛,打草场租赁收入提高。收入增速为14.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二、牧民增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畜牧业收入是锡林浩特市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因而,提高农牧民收入的核心是如何提高农牧民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之策。由于目前我市半数以上的农牧区劳动力集中在生产率低下的农牧业产业,日益增加的农牧业人口分配相对较少的农牧业收入,必然出现人均收入少的现象。经过几年来“两转双赢”战略的实践,我市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得到转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肉、乳、草”三大产业进一步发展。按草原功能区划各嘎查草牧场已明确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养牛、养羊专业化嘎查正在形成并走向“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冬羔、黄牛改良、奶牛饲养、饲草饲料产业得到地方政策鼓励和支持,牧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日益提高。“三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牲畜总头数压减。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嘎查集体经济发展逐步壮大,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改善。
三、锡林浩特市影响牧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
一是牧民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接收新事物较慢,特别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二是畜牧业投入较少,基础设施落后,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三是畜产品市场一直以来是买市场,牧民在畜产品市场无定价权,畜产品没有实现优质优价。四是牧民收入结构单一,拓展空间较小。牧民人均纯收入中仍然是畜牧业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大。
四、增加牧民收入的对策
一是坚持推进“两转双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以实施“两转双赢”战略为主要目标,继续加大保护建设草原生态、转移人口、压缩牲畜头数的力度。在增加牧民收入,特别是增加非牧业收入和发展二、三产业上狠下功夫,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步伐。“两转双赢”战略是锡盟盟委提出的一项保护生态、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大战略。其核心内容就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转移农牧民人口,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牧民收入提高”。 二是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立足于发挥资源优势,突出苏木镇产业特色,积极适应市场要求,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牧业作为首要任务,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生产,认真研究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提高牧民收入的问题。在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继续探索能人带头、联户经营、互助合作、打造一村一品工程,积极探索“企业+牧户+基地”的组织模式,引导生产资料向种养大户集中,通过培育懂经营、有技术的新型牧民,选树“六有四化”的肉牛繁育、肉羊繁育和舍饲育肥为主的规模化、专业化家庭牧场。三是培育社会主义新牧民。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要素,发展农牧区先进生产力必然要求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农牧民素质与非农牧收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大力实施牧民科学素质工程,加强牧民科技培训,努力提高牧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牧民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农牧业生产的能力。突出抓好高产饲草料种植储存、奶牛养殖、冬羔育肥等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四是以促进就业和增收为重点,大力转移牧区人口,培育发展二、三产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依托国家能源基地的开发和城镇经济的壮大,紧紧抓住神华、大唐、协鑫等大企业开发煤炭资源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苏木镇区位优势,劳动力富余且适应市场能力较强等优势。五是引导草场被征用的牧民,自主创业、招商引资,以苏木、嘎查为主,牧民入股的形式大力发展小型加工业或服务业,创办牧民自己的企业,使乡镇经济与嘎查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以此带动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六是鼓励牧民从事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奶食品制作、牧区风味餐饮、民族工艺品制造等行业,让更多的牧区人口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业。打造“歌王”哈扎布民族文化品牌,在保护和弘扬蒙古长调和朝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培养民族歌手在旅游旺季到各旅游景点、大型文体活动上表演,弘扬民族文化,增加牧民收入。对通道沿线的嘎查牧户,有意识地开发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吸引外地游客观光参观,以此推动草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特别是应把“农牧民工”纳入“三农”问题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来加以重视,拓展“四农四牧”的工作领域和空间,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民主参与等诸多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消除在城乡分割制度下农村牧区劳动力在获得教育、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与城市劳动力存在的巨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