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种不同类型抗抑郁药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其功能性受体TrkB/C在抗抑郁效应及抑郁症病理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正常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8组,分别给予氟西汀、丙米嗪、吗氯贝胺和作为对照的生理盐水处理,每个处理组按给药持续时间再分为短程(10d)和长程(28 d)组.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部分脑区BDNF/TrkB,NT-3/trkC蛋白和信使核酸(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短期给予抗抑郁药即可影响BDNF蛋白表达改变(P<0.05),不同类型药物影响的部位有所不同.长期给药表达明显增强(P<0.05)部位增多,TrkB表达也受明显调节(P<0.05).NT-3表达较局限,短期给药下丘脑表达水平被上调(P<0.05),长期给药杏仁核与下丘脑均有明显增强(P<0.05).TrkC仅在长期用药后海马的阿蒙角表达增强(P<0.05).⑦短期给药BDNF/TrkB与NT-3/TrkC mRNA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长期给药后海马BDNF/TrkB与NT-3/TrkC mRNA,杏仁核BDNF与NT-3受到明显上调(P<0.05);下丘脑处BDNF mRNA表达水平被下调,丙咪嗪组明显(P<0.05),下丘脑处TrkB与NT-3 mRNA接受长期抗抑郁药上调(P<0.05),TrkC mRNA表达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 抗抑郁药可调节相关脑区BDNF/TrkB,NT-3/trkC蛋白与核酸两个不同水平的表达变化,不同类型的药物影响的部位不完全一致,配体与受体变化也有差异,显示神经营养素家族在不同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效应以及抑郁症病理过程存在一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