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双黄连口服液治疗风热感冒的有效成分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Uniprot数据库预测双黄连口服液的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OMIM、TTD、DrugBank四个数据库寻找风热感冒相关的疾病靶点.取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共同基因制作韦恩图,应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中心”调控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通过R语言软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
【机 构】
: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学部,河南 郑州4500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双黄连口服液治疗风热感冒的有效成分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Uniprot数据库预测双黄连口服液的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OMIM、TTD、DrugBank四个数据库寻找风热感冒相关的疾病靶点.取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共同基因制作韦恩图,应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中心”调控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通过R语言软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Tools完成活性成分和靶点基因的分子对接.结果:由分析结果可知,双黄连口服液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汉黄芩素、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有VEGFA、FOS、TP53、AKT1、MMP9和PTGS2.GO富集结果共涉及到1867个条目,包括有毒物质的反应、生殖结构发育、对氧气水平的反应等,KEGG富集结果共涉及121条信号通路,包括乙型肝炎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双黄连口服液主成分之一的槲皮素与度值排名前三的核心靶点TP53、AKT1和PTGS2有良好的对接.结论:双黄连口服液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对风热感冒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其主成分直接抗病毒或者通过干预IL-17、AGE-RAGE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病毒、抗炎、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药企对药品质量抽查检验制度的评价,为完善我国药品质量抽查检验制度提供参考.方法:设计半开放结构式调查问卷随机开展调查,对药企基本情况进行描述与统计,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区域、规模、类型的企业对抽检制度评价的差异.结果:914家不同区域、规模、类型的企业对抽检制度评价有差异.中部地区企业认为结果反馈不及时和不希望被抽检的比例(33.7%,25.5%)高于其他地区企业,同时对抽检人员专业性和抽检流程规范性满意度最低;年销售额为2亿以上的企业认为反馈不及时(31.8%)高于其他规模企业,0.5~2亿的
目的:进一步完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体系,支持临床合理用药决策,研究开发儿童药的临床综合评价技术指南.方法: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技术指南开发主要采取基于试点的实证研究方式,组织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等机构遴选儿童白血病、川崎病、退热、抗过敏等6个重点用药领域开展临床综合评价试点.结果:试点验证探索了主题遴选、评价设计实施、应用转化等关键路径和主要方法,为指南研发完善提供了依据.各试点医院已将试点研究结果进行院内转化并带动部分合作机构进行临床转化,形成了相关用药评价标准及方案,支持了临床合理用药决策制定.结论:药
2021年5月出台的《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已于2021年12月1日起执行,目前各医疗机构对于符合本院情况的药品使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药品使用风险管理是指药品上市后,对药品的遴选采购、贮存、配制、处方和患者使用的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的全过程管控,其体系建设应在执行相关规范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模式.本文通过探讨药品使用风险管理体系目标和策略、管理机制、风险信号的识别、评估与交流,构建医院药品使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享我院药品风险管理经验,为促进药品安全有效
对中美两国原料药、药用辅料和药包材(以下简称“原辅包”)注册管理工作进行阐述和比较,包括政策和指导文件、产品适用范围和要求、登记(提交)和审查、变更和年报及关联审评程序等方面对比分析,旨在对我国原辅包注册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借鉴.
目的:建立羊毛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实验采用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Ec-C18(4.6×1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35℃.结果:羊毛甾醇峰与其他杂质峰可达到完全分离,检测限为0.008 mg·mL-1;浓度在0.04849~0.1131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1.0000);重复性良好,RSD为1.2%;改用GL Sciences Intert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头孢噻肟钠溶液中钠离子的含量.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DionexIonPacTM CS12A(4×250 mm,5μm)阳离子交换色谱柱,以甲基磺酸为淋洗液,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电导检测器检测,测定头孢噻肟钠中钠离子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在0.05~5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8);检测限为0.001μg·mL-1,定量限为0.005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分别为98.6%,RSD为2.5%(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