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用大肠杆菌营养缺陷互补法得到了含黑麦和水稻染色体DNA片段能互补于proA2~-的转化体.在渗透胁迫下,黑麦和转化体中这些片段的转录物都有明显增加,转化体中游离脯氨酸量也增加了.转化体的抗旱抗盐能力明显优于对照菌.初步分析,所克隆的片段和植物的调渗作用有关.
【出 处】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大肠杆菌营养缺陷互补法得到了含黑麦和水稻染色体DNA片段能互补于proA2~-的转化体.在渗透胁迫下,黑麦和转化体中这些片段的转录物都有明显增加,转化体中游离脯氨酸量也增加了.转化体的抗旱抗盐能力明显优于对照菌.初步分析,所克隆的片段和植物的调渗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以MTT微量比色法测定在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培养中,含Te,10—30kD和≥30kD蛋白质3组的细胞活性均比无Te的对照组高2—4倍.以预先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神经细胞培养在Te PhastGel上,显示生长在30kD蛋白带上的大细胞(>18μm)都是HRP阳性的RGC.以视网膜组织块与含30kD蛋白凝胶近距培养,可见许多突起,单细胞和小块组织朝30kD
将化学合成的人α心钠素基因插入酵母分泌表达载体YFD18,然后把重组质粒转化进酵母菌Y33.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得酵母转化子表达心钠素的水平约为700μg/1,其中有99%以上在培养液中.对纯化产物的N末端分析表明人α心钠素的前4个氨基酸残基被缺失了.
本文从结晶学、晶体化学和热力学的观点系统地研究了氯氧镁水泥硬化反应主要产物:相5[Mg_3Cl(OH)_5·4H_2O]和相3[Mg_2Cl(OH)_3·4H_2O]的形成与机制.相5和相3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反应体系中初始反应物MgO,MgCl_2和H_2O的摩尔比.在MgO-MgCl_2-H_2O体系中,相5和相3都是不稳定的介稳相,在一定条件下,相5可以转变为相3和Mg(OH)_2,相3可转变为
同物异名(同义名)是古生物分类中十分常见的问题,以往对它的研究多基于定性的方法.本文对此提出一种用模糊数学的贴近度来研究化石同物异名问题的定量方法.通过计算出同义名化石之间的贴近度值来定量地衡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并通过依据权重所确定的阈值λ来最终判定同义名化石的隶属关系.这一方法已用微机在(竹蜓)类化石上得以实现.本文亦藉此对(竹蜓)类化石同义名的归并进行了讨论.
本文从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出发,在准共振条件K_1+K_2+K_3=0和ω_1+ω_2+ω_3=Δω下,求得准共振三波振幅的解析解为椭圆函数.并在一定的条件下求得波能量变化周期的近似式.此近似式和数值计算结果两者都表明,能量变化周期趋于准共振频率偏离Δω自身对应的周期1/Δω,特别当Δω~(0.1—0.025)O(ω_j)时,能量变化周期分别趋于12—46天,而当Δω=0时,周期为25—568天.因
本文采用适当的热处理,使氮原子进入到R_2Fe_(17)的结构中去.利用X射线衍射、磁测量和中子衍射技术研究了R_2Fe_(17)N_(24)的晶体结构和内禀磁性及其之间的联系.中子衍射研究结果表明,氮原子在Th_2Zn_(17)型菱方结构中,占据9e间隙位置.氮的加入使晶胞体积增大、Curie温度升高;使铁原子3d电子正负能带电子数目差额扩大、饱和磁矩增强;并且氮原子对稀土晶位的晶场效应有重大影
本文通过南极乔治王岛地区环境变化与中国不同地区所反映的环境演变特征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两者之间重要的相似性.南极乔治王岛地区环境变化与中国西部山区冰川地貌以及东部亚热带北界南北摆动的良好对应关系,提供了一个支持南北半球间相互作用的证据.南极乔治王岛地区气候变化与中国和世界海平面变化的一致性,也支持了全新世以来全球温度变化趋势的一致性.研究指出,为了建立全球性的科学规律,必须重视以整个地球为对象的宏观
本文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判读、遥感影象标描、历史地理资料考证、野外调查与描绘、岩芯样品分析测定等手段,对华北平原埋深50m以内的古河道进行了复原与分期、断代研究.发现该地区古河道有着典型的河流相沉积标志,其发育程度严格受基底构造控制,形成与演变完全受地理环境制约,人类活动对河道变迁与古河道的形成起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文根据马里亚纳海槽海底热液活动和热液硫化物产状及矿物化学特征,探讨了存在的高温和中低温热液产物的矿物相及其赋存形式,认为是一种有别于大洋中脊和深断裂带的规模较小的海底热液活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