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认识与基本要求刍议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9日—11日,笔者幸运地参与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人教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教学改革论坛”活动。在分论坛研讨中,与会代表们围绕“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基本要求”这一重点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激烈地探讨。我作为一线教师的代表,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在聆听了多位专家的观点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编辑室耿培新主任的综述后,顿觉思路开阔,受益匪浅,对“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及其基本要求”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静下心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稍作梳理,就“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及其基本要求”的一些思考与体会与广大一线教师作进一步交流探讨,以求引起大家对常态体育课的关注和重视,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对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认识
  
  1.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概念辨析
  我们在探讨“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基本要求”时,首先必须明确“常态教学”这一基本概念,必须较清晰地理解和认识常态教学的基本特征。单从词义上解释,常态就是平常的、正常的,较为固定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把常态教学理解为在现有平常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日常较为固定的、常规性的、自然状态下的体育课教学。
  常态教学的对立面应是非常态教学,非常态教学具有非常态的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准备、学生、教学器材、道具等等,非常态的教学一方面多见于以往那些观摩课、展示课、评优课、教研课之中,从备课、场地器材安排到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等,均刻意追求最完美的境界,为了展现一堂高质量的评优课,还需要教师反复做课,以大量的精力、财力和物力作保证。另一方面也见于“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课之中。前者的非常态教学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传播、教学方式的推广,起到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它的正面作用和功能大家也有目共睹,后者的非常态教学虽说是部分教师自然教学的展现,但是缺乏最基本的教学责任,远离了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已谈不上真正的体育课,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坚决抵制和杜绝。
  
  2.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主要特征
  相对非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应该有自身的主要特征。
  首先,应该是趋于程序化的、规范化的、趋于合情合理的,形成习惯性的工作、教学状态的课堂。是平常的、正常的,较为固定状态的课,是我们平常上的每一节课,是老师和学生上的最多的、较易实施操作的、简单实用的课。
  其次,常态课是朴实的。常态教学,就是要从课改的精神实质出发,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符合学生实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校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再次,常态课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去上的课。它既没有彰显尽善尽美,展示风采,争名夺利的展示课、评优课的心态,也不是“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不负责任的放羊课心态,而是默默无闻,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彰显自然,反映教学本质,更加关注学生成长心态的课。
  最后,常态教学是相对动态、变化的。常态体育教学虽说趋于程序化的、规范化的、较为固定状态的课,但是面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环境和不同学生时,常态教学是动态变化的,具有即时性、自主性。
  
  二、对常态教学下的体育课研究刻不容缓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体育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但以往的教学研究大多局限于非常态下进行,企图通过非常态的观摩课、展示课、评优课、教研课来探讨体育教学课改的道路,企图通过“非常态的”教师、“非常态的”学生、“非常态的”环境等来探讨指导一线教学的规律、实践操作方法和教学要求,企图用特殊来指导一般。虽说也摸索出一些典型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经验,并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些脱离一线的教学实际,让广大一线教师在常态教学中觉得有些过于完美和高不可攀。因为学生绝大多数的体育学习时间都是在常态课中度过的,常态课是学生所有体育课中的主心骨,如果我们的教研只关心那凤毛麟角的几节观摩课、展示课、评优课、教研课,而将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常态课置之度外,那么,所谓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就只能是一句漂亮的空话了。如今学校体育教学界提出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基本要求,更贴近于教学实际,更能牢牢抓住常态教学这一主阵地,更能真真实实地发挥好每堂常态课的教学价值与教育功能,切实提升我们的体育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我们说常态教学是在现有平常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较为固定的、常规性的、自然状态下的体育课教学。因此,对全国大多数中小学校以及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来说,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条件现状不容忽视。目前就全国普遍范围来说,由于诸多客观因素,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还是处于弱势地位,区域性差异非常大,很多地方仍存在学科受排挤,课时得不到保证,场地器材欠缺,体育教师匮乏,体育教师日常教学工作量大,体育教师教学素养偏低等等现象,这是不争的事实。基于现实的基本条件,我们不可能对常态体育教学提出过高要求和目标,只能从学科教学的本性和教学规律出发,提出以下七方面常态教学下具有共性的最基本的要求和准则。
  
  1.教学内容要精选
  我们必须根据本校物质条件、教师能力和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必须与各年级学生发展需要相匹配,主要教材内容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能较好传承体育文化,较利于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的传授,具有较强的身心发展锻炼价值。
  
  2.教学目标要科学
  每一节常态课不可能完成太多的任务和要求,新课标提出的五大领域目标不可能也不必要在每一节课中都得到落实和呈现,教师必须非常明确这一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必须得到什么,抓住一节课中最主要的、核心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目标宜少不宜多,宜小不宜大,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易于操作和评价。
  
  3.教学常规要落实
  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是我国50多年基础教育遗留下来的一笔宝贵教学财富,是体育教学的基础,是课堂教学有效管理和调控的保证,体现着体育学科的特征,也是体育教学的一种特有的课堂文化。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基本教学素养的要求,它包括:课堂服装的要求;出勤的纪律,如不迟到早退,不旷课、事前请假;课前集合整队、检阅人数、师生问好、宣布内容和目标、课后小结;严密的队列队形操练和有组织、有纪律的练习队伍调动;仔细听讲、积极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搬运器材、布置场地的轮流值日制度;做好安全卫生检查工作等等。
  
  4.教学安全要重视
  安全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在每一节体育课中要确保学生安全地进行学习和锻炼。我们要在体育课的每个环节落实好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教育。如课前仔细检查上课所用器材和设施是否完好,运动场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关注查看学生穿着是否合适,有无生病或身体不适;循序渐进地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课中要加强课堂组织纪律的管理;要在保护与帮助上下足功夫,尤其是器械体操类教材内容的教学。
  
  5.教学方法要得法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尽可能选用省时又有效的方法。教学方法的应用与选择要易于目标的达成,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教给学生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努力追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和谐统一,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6.教学手段要实用
  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各种器具和设备,主要指教学的物质手段,它包括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设施、道具、挂图、多媒体等影像资料。在常态教学下,我们不可能有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来设计布置场地、器材、教学道具,只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简单、实用的教学手段。如场地设计布置时应尽量考虑现有场地和资源,一些体育馆中篮球场地、排球场地、羽毛球场地的线条和图形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常规的体育器材、标志物发挥多种功能,做到一物多用,教学手段的应用尽量做到经济、实效、实惠。
  
  7.学科特性要凸显
  体育课一定要像体育课!每一堂常态体育课均应在教师的诱导、指导和帮助下,遵循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客观规律,如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等,以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为载体,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通过大量的各种身体练习,让学生学懂、学乐、学会,较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每堂常态课中若能体现以上几点要求,很明显已经是一堂成功的体育课,能上出这样的常态课的教师肯定也是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在本次论坛活动中,专家们在探讨常态体育课的基本要求时不约而同地谈及到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问题,一致认为体育教师本身的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和教材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是达到体育课的基本要求的首要前提。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对我们每个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们坚定信念,热爱体育,热爱学生,摆正教学心态,认真学习,吃透教材,苦练基本功,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为精彩的常态课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宋尽贤,等.明确课程性质 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解读《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J].中国学校体育,2007(1).
  [3]裘松杰.评优课与常态课刍议[J].体育教学,2008(3).
  [4]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建议(试行)[G].杭州
其他文献
一、体育与文明、体育人与文明行为  说到体育与文明,说到体育与文明行为的规范与培养,我们一直面临的是一个很混乱的逻辑,也是一个混乱的共识。说到体育与文明,一些哲人伟人会异口同声地说“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培养伟大的SPORTSMANSHIP”;毛泽东在其生平的第一篇论文《体育之研究》中说体育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教育;体育教育理论家会说“体育应该,也可以培养人的良好的品行”。但是,其他
前交叉韧带撕裂是膝关节高发运动损伤,急性期表现为肿痛,行走困难;慢性期表现为膝关节稳定性下降,感觉“不够紧”、力量下降,肌肉萎缩,运动时易扭伤,反复肿胀,但是,走路不一定痛(其实是大部分不痛),甚至可以跑步。前交叉韧带撕裂后,保守治疗无法使韧带愈合,所以,年轻的有运动要求的、有不稳感、膝关节有不适感的,尤其易于反复扭伤的、合并半月板撕裂的患者,都应该选择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
血压是一项生命指标,其高低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程度。通常,年纪越大,血压水平越高,但是,一部分老年人却表现为高压(收缩压)升高,低压(舒张压)下降,血压差值(脉压差)特别大。而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是心脑血管事件更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  人到了五六十岁之后,收缩压增高和脉压差增大越来越显著。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动脉硬化日趋严重,大动脉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缓冲
阿司匹林作为世纪经典老药,正确看待它需要防止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度神话,一个是过度贬低。  过度神话就是把它当作无所不能的神药,号称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不管有没有“三高”等危险因素,为预防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都可吃阿司匹林,甚至还能预防肠癌,这显然是过度夸大药物的适应症了。另一个极端,就是过度贬低,比如最近“阿司匹林走下神坛”的消息广泛流传,很多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也提出质疑,我到底还
当前体育教师理论考试的类型有四种:一是新教师的招聘考试;二是晋升职称时的考试;三是教师基本功比赛的考试;四是撤并学校二次竞岗考试。这些考试决定着教师的命运,因此试卷质量的高低直接与选拔人才高度相关。作者在近几年通过各种渠道,结合自己参加命题的过程,搜集了100份2000-2009年之间全国各地的体育理论考试试卷,经过整理分析,对当前体育教师理论考试命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选拔人才的
我国的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已经历时九年,在这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时间里,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也暴露出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要想进一步取得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就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继续深入改革。我们认为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局部存在的问题,都会阻碍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整体性的突破。因此,今后体育课程改革的对象是体育课程改革各层面遇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方法是课改专业线路与课改  管理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