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服务外包产业及专业化产业园区在中国的持续发展,未来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将不仅仅是享受优惠政策的特定区域,而是将成为整合全球产业资源、聚集产业要素、推动持续创新以及产业发展,形成经济产出的产业载体。
摆脱同质化竞争,向专业化的立体园区发展
自2006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进入发展探索阶段以来,服务外包园区之间相似的优惠政策、发展路径、目标客户等同质化的竞争,导致只有个别地区能真正实现产业和园区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外包园区将进入以专业化竞争为核心标志的产业发展3.0时代:即立足地区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定位,打造专业化园区。目前,服务外包园区专业化发展已经初见雏形,各类金融后台、呼叫中心等专业化园区蓬勃发展。但基于垂直行业的水平细分专业化园区并不是专业化的唯一诠释,各地应根据自身禀赋发展地方特色,打造真正的专业化外包园区。
园区产业环境建设从基础设施向构筑产业共生体系升级
目前,我国服务外包园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政策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和创新驱动模式。但是,在园区基础设施趋同的情况下,应该认识到政策推动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市场拉动模式的多变性和创新驱动模式的源动力性,改变当前三种模式独立发展的现状,系统构建园区内在的产业共生体系是当务之急。
产业共生体系是指产业内作为独立经济组织的个体之间,因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所形成的共生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传统园区基础设施的提供已经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通过构筑产业共生,可以真正实现园区间和园区内的资源共享、协作共生,促进中国服务外包园区从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升级。
从政策引导向品牌战略升级发展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园区发展策略单一,基本归结为政策导向型,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主要手段,这就导致各园区无法形成自身的特色和独特的产业优势,招商亮点和竞争优势,完全处于一种粗放式“经营”的状态中。从长远来看,政策导向不利于中国服务外包园区的良性发展。打造园区品牌、建立园区形象才是园区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我国服务外包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国家品牌、城市,园区品牌和企业品牌三层次的品牌竞争体系。政策将逐步从区域倾斜向产业和企业倾斜,向协助国家和地方培育本地企业、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倾斜,向协助本地企业打造园区一流品牌倾斜。“十二五”期间,园区发展将以品牌战略为主,打造园区在某一服务外包专业领域上的国际竞争力、集聚效应和品牌优势。
产业园区化模式成熟,并向园区城市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以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模式已经成熟,随着园区内各经济及社会要素的不断完善,服务外包园区正向城市化方向发展。
从服务外包园区自身提升的角度看,园区城市化能促进园区和城市的同步发展。园区城市化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宜居环境;有利于提高园区的品味和竞争力;有利于吸引并留住人才: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将园区打造为城市发展新的高地,提升城市魅力和吸引力,进而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同时,园区的建设不仅限于园区内的建设,而是将城市规划建设和园区规划建设融为一体,依靠城市规划和建设促进园区环境的建设和创新;依靠园区创业环境的改善,带动整个城市投资环境的优化。城市和园区两者相得益彰,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从物理园区到立体园区的发展趋势
在外包园区竞争发展的3.0时代,外包园区作为载体,单纯靠土地运营和基础设施打造的物理园区已经无法成功吸引客户。针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特点,外包园区的软环境成为竞争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外包园区立体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即向以物理园区为基础、网络平台为补充、服务体系为特色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园区转型。其中,物理园区是指现有的物理环境和硬件条件;网络平台包括以网站为核心的网络推广和招商平台,以及集企业服务和电子政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支持平台:服务体系是指以针对服务外包产业特点为核心的园区软环境。外包园区将从孤立的园区基础设施开发走向综合的园区环境开发,从片面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走向全方位的产业开发,在打造一流的硬环境的同时,加强区域文化氛围、创新机制、管理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成为外包行业集成式服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从供给指向型竞争向内生增长型竞争的转移
在园区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聚集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衡量标准,园区的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其招商能力,服务外包园区也是以招商为核心的供给指向型发展模式为主。鉴于原生企业对本地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我国服务外包园区的发展正向以企业培育为主的内生增长型竞争发展。
园区的内生增长能力决定了园区竞争力水平,通过培育本地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企业,不仅可以完善本地产业链,同时,原生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具有稳定性、带动就业等特征。原生企业成长起来,将对塑造本地品牌,吸引产业聚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原生企业即使对外扩张,也会将其核心业务留在本地,推动本地技术创新。
从服务商向综合投资商转变
传统服务外包园区运营过程,园区管理者充当“房东”角色,负责园区的设施建设、环境维护、治安管理、物业管理等基础服务,为企业提供“物质”供应。随着外包产业的发展和外包企业需求的升级,园区提供的基础“物质”服务已经无法成为吸引企业和扶持企业的特色。外包园区必将融入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甚至决策作用,由此带来园区发展模式上的转变。即服务外包园区将整合各类行业资源、创新服务及发展模式,由原来单纯的管理服务机构发展成为集园区开发、产业投资和增值服务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园区,从服务商向综合投资商转变。
云平台将成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
服务外包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增长空间大、国际化程度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而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作、通讯和信息源载体,成为服务外包企业必备的工具。随着云计算的诞生、应用和流行,基于云计算中心衍生出的云平台将成为外包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借助云平台,外包园区得以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其资源及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的不再是单一而固定化的产品或服务,而是基于云端资源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深入企业发展环节,打造嵌入式服务体系。同时,企业可以更快速地完成信息部署,整合资源,持续健康发展。
“声谷之争”,呼叫中心园区竞争升级
随着金融业、政府、电信等行业对外包服务需求的增加,BPO产业需求将迅速爆发。得益于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成本,以及巨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支持,作为BPO产业中最具典型性的呼叫中心产业成为中国发展最为成熟的服务外包细分产业,同时在园区建设中也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国内涌现出了众多呼叫中心外包园区,纷纷以打造中国“声谷”为目标发展,扬州打造“中国声谷”、重庆建设“中国西部声谷”、杭州打造江南最大的“绿色声谷”……在未来几年,呼叫中心产业的发展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国内的“声谷之争”将进一步升级,打破目前均衡的竞争态势。
三区融合,联动发展
随着园区城市化发展的推进,国内服务外包园区将改变以往以企业为单位招募人才的发展路径,创新发展路径,在多个领域内实现创新。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集高科技、高智力、高环境融合性为一体的产业,服务外包园区与大学校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是城市退二进三,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思路,也是我国服务外包园区在未来阶段发展的新趋势及特点。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园区为企业和人才提供载体,社区为学校和园区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环境,三区融合,联动发展。
摆脱同质化竞争,向专业化的立体园区发展
自2006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进入发展探索阶段以来,服务外包园区之间相似的优惠政策、发展路径、目标客户等同质化的竞争,导致只有个别地区能真正实现产业和园区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外包园区将进入以专业化竞争为核心标志的产业发展3.0时代:即立足地区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定位,打造专业化园区。目前,服务外包园区专业化发展已经初见雏形,各类金融后台、呼叫中心等专业化园区蓬勃发展。但基于垂直行业的水平细分专业化园区并不是专业化的唯一诠释,各地应根据自身禀赋发展地方特色,打造真正的专业化外包园区。
园区产业环境建设从基础设施向构筑产业共生体系升级
目前,我国服务外包园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政策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和创新驱动模式。但是,在园区基础设施趋同的情况下,应该认识到政策推动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市场拉动模式的多变性和创新驱动模式的源动力性,改变当前三种模式独立发展的现状,系统构建园区内在的产业共生体系是当务之急。
产业共生体系是指产业内作为独立经济组织的个体之间,因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所形成的共生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传统园区基础设施的提供已经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通过构筑产业共生,可以真正实现园区间和园区内的资源共享、协作共生,促进中国服务外包园区从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升级。
从政策引导向品牌战略升级发展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园区发展策略单一,基本归结为政策导向型,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主要手段,这就导致各园区无法形成自身的特色和独特的产业优势,招商亮点和竞争优势,完全处于一种粗放式“经营”的状态中。从长远来看,政策导向不利于中国服务外包园区的良性发展。打造园区品牌、建立园区形象才是园区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我国服务外包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国家品牌、城市,园区品牌和企业品牌三层次的品牌竞争体系。政策将逐步从区域倾斜向产业和企业倾斜,向协助国家和地方培育本地企业、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倾斜,向协助本地企业打造园区一流品牌倾斜。“十二五”期间,园区发展将以品牌战略为主,打造园区在某一服务外包专业领域上的国际竞争力、集聚效应和品牌优势。
产业园区化模式成熟,并向园区城市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以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模式已经成熟,随着园区内各经济及社会要素的不断完善,服务外包园区正向城市化方向发展。
从服务外包园区自身提升的角度看,园区城市化能促进园区和城市的同步发展。园区城市化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宜居环境;有利于提高园区的品味和竞争力;有利于吸引并留住人才: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将园区打造为城市发展新的高地,提升城市魅力和吸引力,进而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同时,园区的建设不仅限于园区内的建设,而是将城市规划建设和园区规划建设融为一体,依靠城市规划和建设促进园区环境的建设和创新;依靠园区创业环境的改善,带动整个城市投资环境的优化。城市和园区两者相得益彰,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从物理园区到立体园区的发展趋势
在外包园区竞争发展的3.0时代,外包园区作为载体,单纯靠土地运营和基础设施打造的物理园区已经无法成功吸引客户。针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特点,外包园区的软环境成为竞争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外包园区立体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即向以物理园区为基础、网络平台为补充、服务体系为特色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园区转型。其中,物理园区是指现有的物理环境和硬件条件;网络平台包括以网站为核心的网络推广和招商平台,以及集企业服务和电子政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支持平台:服务体系是指以针对服务外包产业特点为核心的园区软环境。外包园区将从孤立的园区基础设施开发走向综合的园区环境开发,从片面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走向全方位的产业开发,在打造一流的硬环境的同时,加强区域文化氛围、创新机制、管理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成为外包行业集成式服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从供给指向型竞争向内生增长型竞争的转移
在园区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聚集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衡量标准,园区的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其招商能力,服务外包园区也是以招商为核心的供给指向型发展模式为主。鉴于原生企业对本地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我国服务外包园区的发展正向以企业培育为主的内生增长型竞争发展。
园区的内生增长能力决定了园区竞争力水平,通过培育本地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企业,不仅可以完善本地产业链,同时,原生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具有稳定性、带动就业等特征。原生企业成长起来,将对塑造本地品牌,吸引产业聚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原生企业即使对外扩张,也会将其核心业务留在本地,推动本地技术创新。
从服务商向综合投资商转变
传统服务外包园区运营过程,园区管理者充当“房东”角色,负责园区的设施建设、环境维护、治安管理、物业管理等基础服务,为企业提供“物质”供应。随着外包产业的发展和外包企业需求的升级,园区提供的基础“物质”服务已经无法成为吸引企业和扶持企业的特色。外包园区必将融入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甚至决策作用,由此带来园区发展模式上的转变。即服务外包园区将整合各类行业资源、创新服务及发展模式,由原来单纯的管理服务机构发展成为集园区开发、产业投资和增值服务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园区,从服务商向综合投资商转变。
云平台将成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
服务外包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增长空间大、国际化程度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而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作、通讯和信息源载体,成为服务外包企业必备的工具。随着云计算的诞生、应用和流行,基于云计算中心衍生出的云平台将成为外包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借助云平台,外包园区得以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其资源及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的不再是单一而固定化的产品或服务,而是基于云端资源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深入企业发展环节,打造嵌入式服务体系。同时,企业可以更快速地完成信息部署,整合资源,持续健康发展。
“声谷之争”,呼叫中心园区竞争升级
随着金融业、政府、电信等行业对外包服务需求的增加,BPO产业需求将迅速爆发。得益于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成本,以及巨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支持,作为BPO产业中最具典型性的呼叫中心产业成为中国发展最为成熟的服务外包细分产业,同时在园区建设中也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国内涌现出了众多呼叫中心外包园区,纷纷以打造中国“声谷”为目标发展,扬州打造“中国声谷”、重庆建设“中国西部声谷”、杭州打造江南最大的“绿色声谷”……在未来几年,呼叫中心产业的发展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国内的“声谷之争”将进一步升级,打破目前均衡的竞争态势。
三区融合,联动发展
随着园区城市化发展的推进,国内服务外包园区将改变以往以企业为单位招募人才的发展路径,创新发展路径,在多个领域内实现创新。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集高科技、高智力、高环境融合性为一体的产业,服务外包园区与大学校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是城市退二进三,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思路,也是我国服务外包园区在未来阶段发展的新趋势及特点。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园区为企业和人才提供载体,社区为学校和园区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环境,三区融合,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