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训教学是技工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实训教师的恰当指导,是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能的关键。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上好数控实习课,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绪论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学生第一次接受新的学科时,总是有极强的好奇心理。讲好“绪论课”,关系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何提高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等。作为教师,要讲好绪论课,努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介绍好该课程与生产的关系,提出问题,进行设问,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愿意想象、思考、研究;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工厂,介绍一些零件的加工、机床的种类、功能等,利于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
二、上好第一节实习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初次实习,要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使其对这门课产生浓重的学习兴趣。数控加工的第一堂实习课,就是认识数控加工原理、认识数控加工中相关环节,使用规范语言,表达数控操作加工的全过程等。起始课非常重要,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三、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帮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技术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采用了与数控机床操作系统相同的面板和按键功能,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问题,学生可以大胆、独立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还能实现加工模拟演示功能和程序自诊断功能,不仅具有对学生编制的数控程序进行自动检测、具体指出错误原因的功能,还具有在真实设备上无法实现的三维测量功能。这样,学生既能完整地学到知识,还能锻炼胆量,培养自信心。
四、妥善安排实训步骤,减少学习“弯路”
现代数控车床种类繁多,结构、操作系统以及主要性能都不一样,特别是不同的车床,其控制面板也是不同的,G代码和辅助功能的M代码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所以,实训的第一步,是要学生先熟悉所操作的车床结构,了解车床的主要技术参数、操作系统、控制面板、G代码、坐标系等性能。其次,发给学生一些外圆弧、锥度等模型零件的加工程序,让学生照此输入,并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加工,进一步熟悉车床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减少操作时的恐惧心理,树立自信心。第三,让学生观察简单零件的图纸,明确加工内容和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划分和安排加工工序;考虑零件的定位、夹具和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以及对刀点、换刀点的位置和刀具补偿等一系列问题;手工编写加工程序单,检验并修改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如数控加工工序卡、程序说明卡、走刀路线图等。第四,在实训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按照自己所编工艺路线,上车独立加工完成零件。第五,按照考级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类G代码、M指令等功能以及切削要素的内涵并能恰当选用,先从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内外螺纹零件开始进行加工训练,等这些熟练后,尝试加工中等复杂零件,如车制机床主轴(要求采用粗切循环功能)、车制内外球面(要求采用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功能,并且球面的位置度不大于0.04mm)、车制蜗杆以及多头螺纹(要求采用子程序功能,并符合图样要求),最后再练习难度较高结构复杂零件的加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兴趣。
五、正确处理好“难与易”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把难懂的问题拆开变为易懂的问题,让易懂的问题更加易懂,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以数控车加工中的“刀具补偿+刀尖半径补偿”为例,将刀具对准工件端面,确认Z轴坐标;刀具对准工件外圆,准确测量来确认X轴坐标;在刀补中,输入刀尖半径和最佳吃刀位置(为保证精度上步测量很关键);回参考点;效验对刀。这是教学过程中比较难懂、复杂的内容,但将其内容拆开分别讲解并操作,学生很快就会接受。
又如,对刀过程中的计算测量,难度虽不大,但有一部分学生对刀具长度补偿和刀尖半径补偿理解得不透彻,于是,笔者就先讲解理论课,再到机床前实际讲解。讲解时,注意指出与普通机床的差别,及与以前学习数学坐标轴的关系。这样,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出准确的数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师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启发与引导,注重学生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习惯的培养,精心设计安排实训内容,更快、更好地达到实训目的,充分挖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对数控技工的要求。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技工学校)
一、精心设计绪论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学生第一次接受新的学科时,总是有极强的好奇心理。讲好“绪论课”,关系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何提高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等。作为教师,要讲好绪论课,努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介绍好该课程与生产的关系,提出问题,进行设问,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愿意想象、思考、研究;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工厂,介绍一些零件的加工、机床的种类、功能等,利于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
二、上好第一节实习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初次实习,要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使其对这门课产生浓重的学习兴趣。数控加工的第一堂实习课,就是认识数控加工原理、认识数控加工中相关环节,使用规范语言,表达数控操作加工的全过程等。起始课非常重要,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三、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帮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技术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采用了与数控机床操作系统相同的面板和按键功能,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问题,学生可以大胆、独立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还能实现加工模拟演示功能和程序自诊断功能,不仅具有对学生编制的数控程序进行自动检测、具体指出错误原因的功能,还具有在真实设备上无法实现的三维测量功能。这样,学生既能完整地学到知识,还能锻炼胆量,培养自信心。
四、妥善安排实训步骤,减少学习“弯路”
现代数控车床种类繁多,结构、操作系统以及主要性能都不一样,特别是不同的车床,其控制面板也是不同的,G代码和辅助功能的M代码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所以,实训的第一步,是要学生先熟悉所操作的车床结构,了解车床的主要技术参数、操作系统、控制面板、G代码、坐标系等性能。其次,发给学生一些外圆弧、锥度等模型零件的加工程序,让学生照此输入,并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加工,进一步熟悉车床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减少操作时的恐惧心理,树立自信心。第三,让学生观察简单零件的图纸,明确加工内容和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划分和安排加工工序;考虑零件的定位、夹具和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以及对刀点、换刀点的位置和刀具补偿等一系列问题;手工编写加工程序单,检验并修改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如数控加工工序卡、程序说明卡、走刀路线图等。第四,在实训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按照自己所编工艺路线,上车独立加工完成零件。第五,按照考级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类G代码、M指令等功能以及切削要素的内涵并能恰当选用,先从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内外螺纹零件开始进行加工训练,等这些熟练后,尝试加工中等复杂零件,如车制机床主轴(要求采用粗切循环功能)、车制内外球面(要求采用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功能,并且球面的位置度不大于0.04mm)、车制蜗杆以及多头螺纹(要求采用子程序功能,并符合图样要求),最后再练习难度较高结构复杂零件的加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兴趣。
五、正确处理好“难与易”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把难懂的问题拆开变为易懂的问题,让易懂的问题更加易懂,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以数控车加工中的“刀具补偿+刀尖半径补偿”为例,将刀具对准工件端面,确认Z轴坐标;刀具对准工件外圆,准确测量来确认X轴坐标;在刀补中,输入刀尖半径和最佳吃刀位置(为保证精度上步测量很关键);回参考点;效验对刀。这是教学过程中比较难懂、复杂的内容,但将其内容拆开分别讲解并操作,学生很快就会接受。
又如,对刀过程中的计算测量,难度虽不大,但有一部分学生对刀具长度补偿和刀尖半径补偿理解得不透彻,于是,笔者就先讲解理论课,再到机床前实际讲解。讲解时,注意指出与普通机床的差别,及与以前学习数学坐标轴的关系。这样,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出准确的数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师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启发与引导,注重学生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习惯的培养,精心设计安排实训内容,更快、更好地达到实训目的,充分挖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对数控技工的要求。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