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是以身体训练为基础的活动方式,在训练身体的同时也在训练人的心理素养和心理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地去挖掘人的内在潜力,从而磨练出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较差。因此,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良好的方式进行引导,提高体育课程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个性发展;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推進,给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也对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带来挑战。所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的体育教学需要加以改革和创新,优化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构建网络化的体育教学平台,才能使高校的体育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从而推动高校的体育教学稳定快速发展。
1高校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意义
1.1个性化满足因材施教原则
现代教育中有着因材施教的理念,然后在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衡量标准非常单一,这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难以挖掘学生的天赋和潜力。个性化教育就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延伸[2],其意义就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从个体来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另外,个性化教育能够降低学生之间因为个体差异而形成的差距,这能够促进教育的公平性。
1.2个性化教育促进体育教育发展
高校教育中采用个性化教育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促进了体育教育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兴趣多样,在体育方面有着不同的爱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其展开个性化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在这种积极状态下不仅利于获得相应的体育知识,在情感、意志等方面也能够得到培养。
2高校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策略
2.1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思想
首先,树立“健康第一”教学思想。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教学思想,要求高校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具体教学中,体育教师不能将“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作为教学目标,而是将“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其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增强”为教学目标。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教学,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的时间。另外,高校要保障全体学生接受体育教育与进行体育锻炼的权利。
其次,树立“立德树人”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要求。树立“立德树人”教学思想,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肯定体育的德育功能,并善于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搜集体育德育资源,如武术的武德;善于从当前体育赛事中搜集德育资源,如职业运动员的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奋勇拼搏的事例。
2.2营造良好管理氛围
如果高校在体育教师管理上实现公平竞争,那么在管理方面就要构建民主管理制度,并营造出良好的管理氛围。在我国,教代会是高校教师权利代表机构,该机构在教师管理上难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而且在日常工作上很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教代会所提出的意见也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导致该机构如同虚设,长久以往将大大削弱了教师在管理上的积极性。高校在出台任何制度时都应当让教师参与其中,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思想,而且还能够让教师从内心中形成主人翁意识,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通过此种方式所出台的制度在贯彻执行上也变得更加高效,能够有效调动广大教师在工作上的热情。
2.3加快“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创新进程
互联网技术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其一,高校需要在应用互联网技术时,对体育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在体育教学期间应用体育类的APP时,实现高校体育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相互融合。教师可以在软件上推送体育运动相关的资源,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展开运动,通过智能化的移动工具,及时对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监测,实现体育教学的信息化管理,并将监测的结果计入学生期末的体育成绩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软件中的数据分析的功能,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合理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有效的锻炼方案。其二,加强互联网中各种教学类型的应用。
2.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首先,重视发展学生体育俱乐部。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以学生体育俱乐部为载体,营造了轻松、自由、娱悦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当前体育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另外,俱乐部制教学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体育教师的发展。
其次,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体育教师应将这些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动力,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教学、微格教学等。
2.5完善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要求提高,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是日新月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转变、革新。比如可以引入一些现阶段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能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个性化教学目标。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转变教学内容,在训练中加强对于体育知识的巩固,可以多开展体育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各体育项目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促进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从个体和整体来看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化体育教育,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建彬.普通高校个性化体育教学研究与实践[J].喀什大学学报,2018,39(6):108-112.
[2]王海燕.高校个性化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6):96-97.
[3]翟继萍.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J].消费导刊,2018(30):85.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个性发展;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推進,给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也对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带来挑战。所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的体育教学需要加以改革和创新,优化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构建网络化的体育教学平台,才能使高校的体育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从而推动高校的体育教学稳定快速发展。
1高校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意义
1.1个性化满足因材施教原则
现代教育中有着因材施教的理念,然后在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衡量标准非常单一,这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难以挖掘学生的天赋和潜力。个性化教育就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延伸[2],其意义就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从个体来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另外,个性化教育能够降低学生之间因为个体差异而形成的差距,这能够促进教育的公平性。
1.2个性化教育促进体育教育发展
高校教育中采用个性化教育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促进了体育教育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兴趣多样,在体育方面有着不同的爱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其展开个性化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在这种积极状态下不仅利于获得相应的体育知识,在情感、意志等方面也能够得到培养。
2高校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策略
2.1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思想
首先,树立“健康第一”教学思想。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教学思想,要求高校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具体教学中,体育教师不能将“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作为教学目标,而是将“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其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增强”为教学目标。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教学,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的时间。另外,高校要保障全体学生接受体育教育与进行体育锻炼的权利。
其次,树立“立德树人”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要求。树立“立德树人”教学思想,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肯定体育的德育功能,并善于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搜集体育德育资源,如武术的武德;善于从当前体育赛事中搜集德育资源,如职业运动员的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奋勇拼搏的事例。
2.2营造良好管理氛围
如果高校在体育教师管理上实现公平竞争,那么在管理方面就要构建民主管理制度,并营造出良好的管理氛围。在我国,教代会是高校教师权利代表机构,该机构在教师管理上难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而且在日常工作上很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教代会所提出的意见也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导致该机构如同虚设,长久以往将大大削弱了教师在管理上的积极性。高校在出台任何制度时都应当让教师参与其中,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思想,而且还能够让教师从内心中形成主人翁意识,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通过此种方式所出台的制度在贯彻执行上也变得更加高效,能够有效调动广大教师在工作上的热情。
2.3加快“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创新进程
互联网技术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其一,高校需要在应用互联网技术时,对体育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在体育教学期间应用体育类的APP时,实现高校体育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相互融合。教师可以在软件上推送体育运动相关的资源,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展开运动,通过智能化的移动工具,及时对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监测,实现体育教学的信息化管理,并将监测的结果计入学生期末的体育成绩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软件中的数据分析的功能,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合理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有效的锻炼方案。其二,加强互联网中各种教学类型的应用。
2.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首先,重视发展学生体育俱乐部。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以学生体育俱乐部为载体,营造了轻松、自由、娱悦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当前体育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另外,俱乐部制教学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体育教师的发展。
其次,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体育教师应将这些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动力,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教学、微格教学等。
2.5完善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要求提高,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是日新月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转变、革新。比如可以引入一些现阶段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能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个性化教学目标。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转变教学内容,在训练中加强对于体育知识的巩固,可以多开展体育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各体育项目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促进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从个体和整体来看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化体育教育,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建彬.普通高校个性化体育教学研究与实践[J].喀什大学学报,2018,39(6):108-112.
[2]王海燕.高校个性化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6):96-97.
[3]翟继萍.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J].消费导刊,2018(3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