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植物群落及粒径结构对光吸收特性的影响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ang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游植物吸收及比吸收等光学特性表征浮游植物对光的吸收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光合作用效率和碳固定量,是浮游植物生态学、水体光学和水色遥感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本研究基于2013年天目湖7个固定采样点逐月观测数据,分析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群落结构、吸收以及比吸收系数等生物-光学参数的季节变化特征,构建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群落结构与吸收、比吸收的参数化关系,提出等效粒径指数概念并探讨其对浮游植物吸收和比吸收系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天目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和丰度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群落结构季节演替明显,隐藻、针杆藻、小环藻为全年优势属,冬春季节优势属为硅藻-隐藻型,夏季为硅藻-绿藻-甲藻型,秋季为隐藻-硅藻-绿藻型;浮游植物等效粒径季节变化明显,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平均值为64.83 μm,春季平均值为29.54 μm.浮游植物吸收系数表现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其中秋季浮游植物在440 nm和675 nm的吸收系数均值为(0.66±0.18)m-1和(0.33±0.10)m-1,夏季均值为(0.17±0.02)m-1和(0.08±0.01)m-1.浮游植物比吸收系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其中春季浮游植物在440 nm和675 nm的比吸收系数的均值为(0.07±0.02)m2·mg-1和(0.04±0.01)m2·mg-1,夏季的均值为(0.03±0.004)m2·mg-1和(0.01±0.002)m2·mg-1.浮游植物吸收系数随生物量和丰度的增加而线性升高,气温引起的硅藻、蓝藻丰度生物量的变化是引起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比吸收系数和等效粒径呈线性负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更替引起等效粒径的变化是影响浮游植物比吸收系数季节变化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分析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 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于膝关节置换手术(TKA)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进行实验,选取时间2018年5月-2019年5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用于骨科工作的价值.方法 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骨科接诊病患98例,随机均分两组.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术后康复时间等指标.结果
环境DNA(eDNA)宏条形码(metabarcoding)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的生物多样性高效监测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生态环境中生物要素的监测和评估.开展eDNA 宏条形码监测技术
目的 研讨烧伤护理中,健康教育方案的应用.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20例,纳入时间段为近1年,按照其护理措施分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在护理干预之前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