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道酬勤,22年的坚持,成就了屯小的书法特色,“耕墨”课程的打造滋养了屯小的一代代师生。日新月异,站在新的起点,以“耕墨”课程为统领的校本课程也悄然发生着新的变化。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探索课程管理,使课程主题化、系列化,新的顶层设计便孕育而生:以“墨文、墨韵、墨海”三大核心课程为依托,润物细无声,以期“书心化人”之境。
“墨文”课程:基础性课程
生字教学课程
学校提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添加生字教学版块,以此作为对低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六认真”重点检查项目,磨练教师们的写字指导水平。而后,推敲、整合学校一线语文教师的生字教学版块,汇编成校本教材——《生字宝典》,在校推广,资源共享,提高教师生字指导实效。
与此同时,学校定期开设生字教学研讨课,围绕“一课一得”进行探讨,形成以“实、趣”为特点的“六步教学法”写字教学模式:析字形结构、寻书写规律、记书写要领、评好坏优劣、改偏差败笔、写同类生字。“六步教学法”,有法可依,大大提升了生字指导效率。
经典阅读课程
寻找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融合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书法教育的综合教育功能。这一设想目前处于非校本教材形态,正在积极探索整理中。初步设想:一年级诵《三字经》,读其故事;二年级诵《弟子规》,读其故事;三年级读古诗,明其理;四年级读《论语》,学成语;五年级读宋词,明其意;六年级每日一句经典名句,并结合学校书法教育特色以硬笔和软笔的形式书写经典,传承经典。同时建立经典主题阅读角,让书香和墨香溢满校园。
德育渗透课程
学校现有校本教材《书法家的故事》,在四年级学生中积极推广,每天晨会课认识一个书法家,听其故事,欣赏其作品。在书法家故事的熏陶中发展其品行,在欣赏中提升其审美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着手搜集“耕墨”课程实施中促进师生发展的案例,破解书法教育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密码。
“墨韵”课程:拓展性课程
环境浸润课程
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打造,屯村实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 “耕墨”校园环境。2017年2月,学校带着文化搬家,将老校的许多具有文化内涵的景点搬至新校,同时新增“耕墨堂”。
校园中,源远流长的书法碑廊,深藏名家典故的临池十八缸,曲径通幽处散落的学生书法石刻……浓浓的民族文化、蓬勃的现代气息,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时刻激励着师生精于寻根朔源,勇于挑战未来。源于特色,高于特色的学校环境文化是一件特色的华衣,更是教育的资源和力量,是学校的隐性课程,浸润学校师生,凸显学校文化。
硬笔指导课程
比如在课堂中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感性认识;举行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激发学习热情;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等。在这样系统硬笔课程指导下,学校二、四年级整班硬笔字比赛年年获得苏州市一等奖。
校本软笔指导课程
学校现有校本教材《颜真卿楷书临摹与创作》,具体指导模式目前还在探索中,初步形成屯小“摹临创”的三阶段教学体系:低年级以摹写教材为主,中年级以临写教材为主,高年级以临创结合,能初步完成作品。
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推出《汉曹全碑隶书临摹与创作》和《王羲之圣教序行书临摹与创作》的校本教材,使学校的书体更为丰富。
書法文化课程
学校现有校本教材《中国书法文化读本》,这本教材从结绳表数到石壁岩画,从甲骨刻字到青铜铭文,从简帛书写到活版印刷,汉字从产生、发展到成熟,记录了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艰苦创业的历史。通过此校本教材的实施,让学生们了解祖国的汉字文化。
“墨海”课程:实践性课程
七彩童年课程
与书法课程整合,一方面不断开发书法教育的系列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并在课程中不断落实和完善。另一方面,从学生需求出发,开展“七彩童年研究性学习课程”,童年的游戏、开心农场等主题活动已形成系列化。
文房四宝课程
异地新建后,学校重视“文房四宝”研究性课程开发,利用“耕墨堂”内笔墨纸砚交互性平台的建设,编写校本教材,目前已完成《翰墨情缘·砚篇》,主要包括:砚台的起源、名人与砚台的故事、砚台的种类、砚台的制作、我的个性砚台、砚台的选择和保养等,还有笔篇和墨篇也将相继与师生见面。校本教材的编写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房四宝,并在体验中了解其制作过程,对其萌发自己的个性情感。
特长生选修课程(学校社团活动)
此课程主要以学校社团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规范的多彩活动中获得一份份成功的喜悦,发展其特长。学校主打“耕墨”社团,此社团包括8个小社团,有最基础的年级学生书法社团5个;中级书法尖子生社团1个;教师社团1个;笔友社团1个,满足不同层次人员需求。同时,学校还配有剪纸、中国画、儿童画、素描、中国舞、合唱团、吉他、科技社团、英语口语、美文朗诵、文学、电脑、围棋等社团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每个孩子在墨韵飘香的屯村实验小学“舞文弄墨”“泛舟墨海”是“耕墨”课程努力向往的前景。站在新的起点,这所古色古香的书法特色老校将再次启航,舟行墨海。
“墨文”课程:基础性课程
生字教学课程
学校提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添加生字教学版块,以此作为对低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六认真”重点检查项目,磨练教师们的写字指导水平。而后,推敲、整合学校一线语文教师的生字教学版块,汇编成校本教材——《生字宝典》,在校推广,资源共享,提高教师生字指导实效。
与此同时,学校定期开设生字教学研讨课,围绕“一课一得”进行探讨,形成以“实、趣”为特点的“六步教学法”写字教学模式:析字形结构、寻书写规律、记书写要领、评好坏优劣、改偏差败笔、写同类生字。“六步教学法”,有法可依,大大提升了生字指导效率。
经典阅读课程
寻找书法教育与经典阅读融合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书法教育的综合教育功能。这一设想目前处于非校本教材形态,正在积极探索整理中。初步设想:一年级诵《三字经》,读其故事;二年级诵《弟子规》,读其故事;三年级读古诗,明其理;四年级读《论语》,学成语;五年级读宋词,明其意;六年级每日一句经典名句,并结合学校书法教育特色以硬笔和软笔的形式书写经典,传承经典。同时建立经典主题阅读角,让书香和墨香溢满校园。
德育渗透课程
学校现有校本教材《书法家的故事》,在四年级学生中积极推广,每天晨会课认识一个书法家,听其故事,欣赏其作品。在书法家故事的熏陶中发展其品行,在欣赏中提升其审美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着手搜集“耕墨”课程实施中促进师生发展的案例,破解书法教育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密码。
“墨韵”课程:拓展性课程
环境浸润课程
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打造,屯村实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 “耕墨”校园环境。2017年2月,学校带着文化搬家,将老校的许多具有文化内涵的景点搬至新校,同时新增“耕墨堂”。
校园中,源远流长的书法碑廊,深藏名家典故的临池十八缸,曲径通幽处散落的学生书法石刻……浓浓的民族文化、蓬勃的现代气息,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时刻激励着师生精于寻根朔源,勇于挑战未来。源于特色,高于特色的学校环境文化是一件特色的华衣,更是教育的资源和力量,是学校的隐性课程,浸润学校师生,凸显学校文化。
硬笔指导课程
比如在课堂中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感性认识;举行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激发学习热情;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等。在这样系统硬笔课程指导下,学校二、四年级整班硬笔字比赛年年获得苏州市一等奖。
校本软笔指导课程
学校现有校本教材《颜真卿楷书临摹与创作》,具体指导模式目前还在探索中,初步形成屯小“摹临创”的三阶段教学体系:低年级以摹写教材为主,中年级以临写教材为主,高年级以临创结合,能初步完成作品。
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推出《汉曹全碑隶书临摹与创作》和《王羲之圣教序行书临摹与创作》的校本教材,使学校的书体更为丰富。
書法文化课程
学校现有校本教材《中国书法文化读本》,这本教材从结绳表数到石壁岩画,从甲骨刻字到青铜铭文,从简帛书写到活版印刷,汉字从产生、发展到成熟,记录了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艰苦创业的历史。通过此校本教材的实施,让学生们了解祖国的汉字文化。
“墨海”课程:实践性课程
七彩童年课程
与书法课程整合,一方面不断开发书法教育的系列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并在课程中不断落实和完善。另一方面,从学生需求出发,开展“七彩童年研究性学习课程”,童年的游戏、开心农场等主题活动已形成系列化。
文房四宝课程
异地新建后,学校重视“文房四宝”研究性课程开发,利用“耕墨堂”内笔墨纸砚交互性平台的建设,编写校本教材,目前已完成《翰墨情缘·砚篇》,主要包括:砚台的起源、名人与砚台的故事、砚台的种类、砚台的制作、我的个性砚台、砚台的选择和保养等,还有笔篇和墨篇也将相继与师生见面。校本教材的编写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房四宝,并在体验中了解其制作过程,对其萌发自己的个性情感。
特长生选修课程(学校社团活动)
此课程主要以学校社团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规范的多彩活动中获得一份份成功的喜悦,发展其特长。学校主打“耕墨”社团,此社团包括8个小社团,有最基础的年级学生书法社团5个;中级书法尖子生社团1个;教师社团1个;笔友社团1个,满足不同层次人员需求。同时,学校还配有剪纸、中国画、儿童画、素描、中国舞、合唱团、吉他、科技社团、英语口语、美文朗诵、文学、电脑、围棋等社团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每个孩子在墨韵飘香的屯村实验小学“舞文弄墨”“泛舟墨海”是“耕墨”课程努力向往的前景。站在新的起点,这所古色古香的书法特色老校将再次启航,舟行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