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加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在信息技術课程实际教学中,对情境创设教学方式加以有效运用,能够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本文将探讨情境创设的运用原则,并提出情境创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情境创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小学生在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学习中运用的主要是直觉思维,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单纯依赖于语言教学,必然会降低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给予充分的考量,将小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围绕小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增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直观性原则
小学生在学习新的事物中,通常将新知识与原有经验结合起来,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因此,教师在信息教学中,创建教学情境需要有利于小学生体验和感知,进而要求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需要体现出直观性的特点。
(三)灵活性原则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专注时间较短。但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求职心理,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因此,采用灵活多样的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保持持续关注,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校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收益。
二、情境创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游戏化教学情景创设,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喜欢游戏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教学场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例如:教师在对农村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计算机鼠标的使用方法,灵活掌握键盘的输入技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精心设计,利用Flash软件制作出“连连看”的教育游戏。当游戏开始后,在计算机屏幕上将会出现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图形,比如:小鸡、小鸭、小鹅等动物图形,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索中掌握鼠标左右键的使用功能,利用鼠标左键单击相同的动物图形。学生每次点击正确就会获得相应增加一颗小红心,随着游戏的深入,每一关的时间将会越来越短,对学生鼠标应用的熟练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通过这种游戏化的形式,能够增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了解。
同样,教师也可以设计出与字母相关的教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化教学情境中熟悉计算机键盘中每个字母的位置,教师还可以趁机将键盘输入的指法教授给小学生,从而锻炼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功。
(二)探究性教学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创设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投入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探索中。例如:教师在进行Word软件的简单功能教学中,教师可以拍摄一些农村生活场景,比如: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在草地中觅食的照片,存入到学生的电脑中。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到的鼠标和键盘运用方法,在图片上添加文字,设置字体色彩,对文字的大小和字体进行调整等,让学生将图片设计成一张具有美感的“电子贺卡”。
教师在本次教学中,运用了农村小学生熟悉的素材,设置了具有探索性的情境,让学生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探索Word软件中新的应用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重视课堂导入,体现信息生活化
课堂导入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初始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教学主题。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Word软件的简单功能制作“电子贺卡”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出自己课前自作的“贺卡”图片,在图片中融入学生熟悉的人或事物,比如:学生经常完善的小河边、学生熟悉的老师、同学等,让学生通过欣赏教师的作品,对学会制作电子贺卡充满期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
结束语:
创设教学情境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对提升教学效率具有积极影响。教师需要遵循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提高教学情境常设的灵活性、直观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侯斌. 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11):P.130-131.
[2]张熠稚.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J]. 科学咨询, 2019, 000(018):141.
[3]赵婷婷.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情境创设策略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 000(032):146-147.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情境创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小学生在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学习中运用的主要是直觉思维,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单纯依赖于语言教学,必然会降低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给予充分的考量,将小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围绕小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增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直观性原则
小学生在学习新的事物中,通常将新知识与原有经验结合起来,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因此,教师在信息教学中,创建教学情境需要有利于小学生体验和感知,进而要求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需要体现出直观性的特点。
(三)灵活性原则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专注时间较短。但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求职心理,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因此,采用灵活多样的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保持持续关注,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校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收益。
二、情境创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游戏化教学情景创设,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喜欢游戏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教学场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例如:教师在对农村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计算机鼠标的使用方法,灵活掌握键盘的输入技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精心设计,利用Flash软件制作出“连连看”的教育游戏。当游戏开始后,在计算机屏幕上将会出现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图形,比如:小鸡、小鸭、小鹅等动物图形,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索中掌握鼠标左右键的使用功能,利用鼠标左键单击相同的动物图形。学生每次点击正确就会获得相应增加一颗小红心,随着游戏的深入,每一关的时间将会越来越短,对学生鼠标应用的熟练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通过这种游戏化的形式,能够增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了解。
同样,教师也可以设计出与字母相关的教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化教学情境中熟悉计算机键盘中每个字母的位置,教师还可以趁机将键盘输入的指法教授给小学生,从而锻炼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功。
(二)探究性教学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创设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投入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探索中。例如:教师在进行Word软件的简单功能教学中,教师可以拍摄一些农村生活场景,比如: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在草地中觅食的照片,存入到学生的电脑中。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到的鼠标和键盘运用方法,在图片上添加文字,设置字体色彩,对文字的大小和字体进行调整等,让学生将图片设计成一张具有美感的“电子贺卡”。
教师在本次教学中,运用了农村小学生熟悉的素材,设置了具有探索性的情境,让学生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探索Word软件中新的应用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重视课堂导入,体现信息生活化
课堂导入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初始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教学主题。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Word软件的简单功能制作“电子贺卡”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出自己课前自作的“贺卡”图片,在图片中融入学生熟悉的人或事物,比如:学生经常完善的小河边、学生熟悉的老师、同学等,让学生通过欣赏教师的作品,对学会制作电子贺卡充满期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
结束语:
创设教学情境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对提升教学效率具有积极影响。教师需要遵循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提高教学情境常设的灵活性、直观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侯斌. 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11):P.130-131.
[2]张熠稚.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J]. 科学咨询, 2019, 000(018):141.
[3]赵婷婷.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情境创设策略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 000(03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