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防治果树病虫害,提高果园经济效益为中心,提出果园使用农药应坚持的四个原则,并说明如何识别真假农药,重点论述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要做到合理用药、适量用药、轮换用药、混合用药及安全用药。
关键词 农药;防治;果园;病虫害
在果园生产中,用药管理是薄弱环节,一方面农药层出不穷,新农药品种日新月异,群众对其认识应用要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农药制造企业鱼目混珠,非常混乱,假药劣质产品充斥市场,真假难辨。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达到安全、高效、经济、丰产的目的,是果园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用药原则
1.1坚持无公害防治方向
一般大多数有机磷农药、无机砷类杀虫剂、有机砷类杀菌剂、有机汞杀菌剂、有机氯杀菌剂均为禁用药品,生产中应坚决禁用;特别是进行高档果品生产,准备进军国际市场的果品,应坚决禁用上述药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
1.2坚持少用或不用抗性农药
由于农药长期施用,病虫对药物的抗性增加,杀伤力有限,有的甚至会引起病虫大量发生。如蚜虫、螨类对菊酯类农药、乐果、氧化乐果,斑点落叶病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产生了抗性,喷药后防效甚微或无效。
1.3对症用药
果园病虫害及杂草的种类繁多,对农药的反应各不相同,不同农药品种各有不同的防治对象,对症用药和针对防治对象选准农药十分重要。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请林业技术人员诊断开方,凭方按量购药,适时进行防治,避免用错药、乱用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另外,还应了解果树用药的禁忌,如桃树禁用磷胺类农药、杏树禁用乐果类农药等。因此,在没有技术人员指导和使用不熟悉的农药时,应先进行小区试验,确定安全后再大面积使用。
1.4使用方法要正确
在防治范围内应尽量使用低浓度农药防治,病虫产生抗药性既与农药使用的时期有关,又决定于农药使用浓度,因而应注意从低浓度使用起,以延长农药的使用时间。农药喷洒要均匀,喷药不均,一些耐药性强的病虫就会存活下来,一代代繁殖,形成较大的抗药群体,使农药防效降低。
2仔细识别,慎重购药
目前,农药市场上品种繁杂,良莠不齐,假劣农药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要买到“放心药”,广大果农朋友在购买农药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仔细识别农药真伪。首先,察看农药标签和外包装。标签上面农药登记证、产品登记号、生产许可证号齐全,生产厂家、地址、电话、防治对象、含量、用法、用量、保质期等应清楚明了,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全及超过保质期的农药不要购买。一般正品农药外包装杀虫剂应有一红横道,除草剂应有一绿横道,没有横道者为假药。其次,观察农药质量。乳油类农药应不分层、不结晶、不沉淀,入水后应为乳白色液体,不漂浮油珠;粉剂类农药手感光滑,轻揉无结块,入水后溶解快,溶解彻底,静止后无沉淀,不分层。另外,选购农药时要尽量购买国家大型企业,特别是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其产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二是不要轻信广告宣传。一些农药生产厂家和销售商为了推销其产品,不惜投入巨资进行广告宣传。他们大多选择地方电视台,采取“名人”演讲或用户访谈等形式,随意夸大产品的使用范围,虚编防治效果,对果农产生误导。
3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3.1适时用药
必须把农药、防治对象和环境条件三者掌握好,才能充分发挥应有药效。要在搞好测报的基础上,把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如防病应在病菌孢子萌发期或病害初发期,治虫应在产卵高峰期或幼虫孵化期用药等。
3.2适量用药
药量不准,后果难测。有的人常常加大农药用量,这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增加环境污染,甚至会发生药害,还有的人随意稀释药剂,结果浓度过小,杀不死病菌和害虫。应严格按使用说明稀释农药,切忌浓度过大或过小。
3.3轮换用药
一个果园若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容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特别是一些菊酯类杀虫剂和内吸性杀菌剂,连续使用数年,防治效果会显著降低,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可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使农药充分发挥药效。
3.4混合用药
合理复配与混用农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对象,延缓病虫害的抗药性。但是,农药混用并不是任意组合,不可盲目混用,以防弄巧成拙。在混用时,应坚持先试验后混用的原则。
3.5安全用藥
配药、施药时要防止农药污染皮肤,禁止中午高温时间喷施高毒农药,连续喷药时间不宜过长,在操作现场要保管好药液、药具,防止人畜中毒。在果实成熟前1个月,禁止使用农药,以对消费者的安全负责。
关键词 农药;防治;果园;病虫害
在果园生产中,用药管理是薄弱环节,一方面农药层出不穷,新农药品种日新月异,群众对其认识应用要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农药制造企业鱼目混珠,非常混乱,假药劣质产品充斥市场,真假难辨。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达到安全、高效、经济、丰产的目的,是果园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用药原则
1.1坚持无公害防治方向
一般大多数有机磷农药、无机砷类杀虫剂、有机砷类杀菌剂、有机汞杀菌剂、有机氯杀菌剂均为禁用药品,生产中应坚决禁用;特别是进行高档果品生产,准备进军国际市场的果品,应坚决禁用上述药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
1.2坚持少用或不用抗性农药
由于农药长期施用,病虫对药物的抗性增加,杀伤力有限,有的甚至会引起病虫大量发生。如蚜虫、螨类对菊酯类农药、乐果、氧化乐果,斑点落叶病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产生了抗性,喷药后防效甚微或无效。
1.3对症用药
果园病虫害及杂草的种类繁多,对农药的反应各不相同,不同农药品种各有不同的防治对象,对症用药和针对防治对象选准农药十分重要。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请林业技术人员诊断开方,凭方按量购药,适时进行防治,避免用错药、乱用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另外,还应了解果树用药的禁忌,如桃树禁用磷胺类农药、杏树禁用乐果类农药等。因此,在没有技术人员指导和使用不熟悉的农药时,应先进行小区试验,确定安全后再大面积使用。
1.4使用方法要正确
在防治范围内应尽量使用低浓度农药防治,病虫产生抗药性既与农药使用的时期有关,又决定于农药使用浓度,因而应注意从低浓度使用起,以延长农药的使用时间。农药喷洒要均匀,喷药不均,一些耐药性强的病虫就会存活下来,一代代繁殖,形成较大的抗药群体,使农药防效降低。
2仔细识别,慎重购药
目前,农药市场上品种繁杂,良莠不齐,假劣农药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要买到“放心药”,广大果农朋友在购买农药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仔细识别农药真伪。首先,察看农药标签和外包装。标签上面农药登记证、产品登记号、生产许可证号齐全,生产厂家、地址、电话、防治对象、含量、用法、用量、保质期等应清楚明了,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全及超过保质期的农药不要购买。一般正品农药外包装杀虫剂应有一红横道,除草剂应有一绿横道,没有横道者为假药。其次,观察农药质量。乳油类农药应不分层、不结晶、不沉淀,入水后应为乳白色液体,不漂浮油珠;粉剂类农药手感光滑,轻揉无结块,入水后溶解快,溶解彻底,静止后无沉淀,不分层。另外,选购农药时要尽量购买国家大型企业,特别是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其产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二是不要轻信广告宣传。一些农药生产厂家和销售商为了推销其产品,不惜投入巨资进行广告宣传。他们大多选择地方电视台,采取“名人”演讲或用户访谈等形式,随意夸大产品的使用范围,虚编防治效果,对果农产生误导。
3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3.1适时用药
必须把农药、防治对象和环境条件三者掌握好,才能充分发挥应有药效。要在搞好测报的基础上,把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如防病应在病菌孢子萌发期或病害初发期,治虫应在产卵高峰期或幼虫孵化期用药等。
3.2适量用药
药量不准,后果难测。有的人常常加大农药用量,这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增加环境污染,甚至会发生药害,还有的人随意稀释药剂,结果浓度过小,杀不死病菌和害虫。应严格按使用说明稀释农药,切忌浓度过大或过小。
3.3轮换用药
一个果园若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容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特别是一些菊酯类杀虫剂和内吸性杀菌剂,连续使用数年,防治效果会显著降低,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可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使农药充分发挥药效。
3.4混合用药
合理复配与混用农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对象,延缓病虫害的抗药性。但是,农药混用并不是任意组合,不可盲目混用,以防弄巧成拙。在混用时,应坚持先试验后混用的原则。
3.5安全用藥
配药、施药时要防止农药污染皮肤,禁止中午高温时间喷施高毒农药,连续喷药时间不宜过长,在操作现场要保管好药液、药具,防止人畜中毒。在果实成熟前1个月,禁止使用农药,以对消费者的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