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目的:银杏达莫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29例,均以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为基础治疗。治疗组予以银杏达莫20ml加生理盐水250ml中每天静滴1次;甲钴胺0.5mg,1次/日肌注。观察组予以甲钴胺0.5mg,1次/日肌注,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通过治疗,两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癥状均有不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银杏达莫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29例,均以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为基础治疗。治疗组予以银杏达莫20ml加生理盐水250ml中每天静滴1次;甲钴胺0.5mg,1次/日肌注。观察组予以甲钴胺0.5mg,1次/日肌注,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通过治疗,两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癥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者联合应用有效率69.7%,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银杏达莫甲钴胺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肺不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6例开胸术后肺不张患者在吸氧、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检测情况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肺灌洗治疗。结果:本组26例肺不张患者经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完全肺复张,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肺不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开胸手术肺不张 2007年1月~2011年6月应用
肺内孤立结节(SPN)是指肺实质内单发、圆形或类圆形病灶,直径≤3.0cm,不伴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肺炎及肺不张。而直径<1.0cm称为小结节。SPN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及全民体检普查时早期发现肺部单发结节的患者越来越多,它也是发现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被多数学者重视并且深入研究。因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形态呈现多样性,痰检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又很难确定诊断,临床上不易明确诊断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症;处理策略 病例简介1 患者,女,74岁,反复咳嗽,咳痰40余年,加重1个月。患者40余年前起于受凉后咳嗽,咳白色黏痰,不伴喘息,无咯血,经抗感染治疗约1~2周后可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近10年来,患者咳嗽、咳痰发作频繁,加重时咳大量白色黏稠痰液,有时伴发热,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可缓解。1年前,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咳嗽、咳痰加重,咳黄绿色黏痰,经抗感染治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治疗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重要性。方法:对500例青中年高血压1级患者进行血压测量、焦虑自評表(SAS)评分、体重指数测量,并给予心理、饮食、运动、睡眠等干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降压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后血压、SAS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高血压1级患者应在个人能耐受的情况下坚持康复治疗。综合康复治疗应作为高血压1级患者的一项基本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脑室引流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对37例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进行微创脑室引流、腰穿脑脊液置换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7例患者出院32例,死亡5例,基本治愈率加显效率75.7%,病死率13.5%。术后随访0.5~2年,以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ADL1 10例,ADL2 14例,ADL3 4例,ADL4 3例,ADL5 1例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实验组口服孟鲁司特10mg,1次/日,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1次/日;對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2次/日。观察患者哮喘控制测试得分情况(ACT)、呼气峰值流速(PEF)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期间,实验组57例与对照组57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系红斑狼疮(SLE)并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分析15例SLE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SLE活动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性药物后出现头痛、畏寒、发热、癫痫,伴咳嗽、肺部湿性啰音及神经精神症状,广谱抗感染治疗无效,是其早期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重视病情早期发病的特点,及时诊断及正确合理的治疗有助于改善SLE合并新型隐球菌性
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通过的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AP)组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40例;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患者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组患者比较
摘要目的:秋季腹瀉是多发生在秋冬季的病毒性腹泻病,大便呈大量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中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季腹泻的最常见病毒。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药物,观察免疫调节剂薄芝糖肽针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秋季腹泻患儿3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抗病毒、补液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常规抗病毒、补液及对症治疗,联合免疫调节剂薄芝糖肽针治疗。结论:薄芝糖肽针可调节患儿体液免疫,对病毒感染
【关键词】急性肺脓肿;急诊;处理策略 病例简介 患者,男,38岁,主因“右侧胸痛1周,发热3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刀割样疼痛,持续不缓解,伴咳嗽,无咳痰、咯血,自行局部热敷及间断口服“布洛芬”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前3天胸痛较前加重,同时出现寒战、发热,体温最高至41℃,自服退热药物及物理降温后,体温波动在38~39℃。于我院行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右肺大片状高密度影,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