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90后农村男孩,年幼时父母不幸相继去世,只好与姐姐相依为命;是梦想激励他创作了许多诗歌、小说,为自己博得了一片天地。
年幼时,苦难如山
朱天赐1996年10月25日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大冶市茗山乡,父亲朱德池给儿子取名为“天赐”,取上天所赐之意。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上天所赐的朱天赐,在一次意外中,从姐姐的背上摔了下来,摔断了右腿。因没钱医治,腿伤只能自愈,这让年幼的天赐吃了不少苦。
朱天赐到了上学的年龄,跟着两个姐姐进了学校。
很快,老师发现朱天赐不会从1数到10,其他学生都能从1数到100,有的甚至能数到200。无奈,他只好到学前班接受教育。
经过一年的学习,朱天赐不但能流利地从1数到50,还知道了“a”“b”“c”这三个拼音。老师一高兴,他很荣幸地升到了一年级。可一年级结束后,他又不能升入二年级,因为期末考试时,他的语文、数学都不及格。
2001年,朱天赐的父亲因病去世;三年后,母亲也不幸溺水而亡。三个可怜的孩子一下成了孤儿,无父无母的他们,抱在一起哭成一团。茗山乡政府向他们伸出了援手。12岁的大姐被好心人收养,他和二姐被乡政府安排到福利院生活。
院领导把天赐带到二楼一间约10平方米的房间前,告诉他这就是他住宿的房间。从此,这里便成了朱天赐的家。
有梦想,天赐大逆袭
刚到福利院的朱天赐,每天夜里都会哭泣。
一次,朱天赐看到了日本儿童文学作家杉美树子写的文章《翻过那座山》,讲述的是一位少年坚信祖母的话——“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并在历经无数坎坷后,最终看到了大海上翱翔的海鸥的故事。
朱天赐顿时醒悟:再悲伤也改变不了父母去世的事实,再哭泣也唤不回父母。怎样过好每一天才是最最重要的。因为文学解开了他的心结,也让朱天赐有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成为一名作家,用文学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天赐在学校努力学习。一次,同学借给他一本《唐诗三百首》,朱天赐通宵读完了,并自此爱上了诗歌,还自己学着写了首《山中暮色》:残日挂峰边,红火耀九天。莫敢眼直视,徐落森林间。
他用全部积蓄去买书,如饥似渴地阅读,然后又想方设法向同学、老师借书看。从四书到《史记》《资治通鉴》,再到高尔基自传三部曲、鲁迅小说、朱自清散文等,这些优秀作品的阅读使天赐感到内心无比充实,精神也更加昂扬。
在学校,老师喜欢爱读书的学生,常常课外辅导天赐。同学们也十分友好,每天跟天赐一起玩闹一起学习,从不过问他的身世,或许他们心知肚明刻意呵护着他那厚厚的伤疤。
渐渐地,朱天赐的学习成绩赶了上来。期中考试,朱天赐的成绩从倒数几名一下子蹿到全校第一,让老师刮目相看。
福利院里没有什么伙伴,朱天赐便每天窝在房间复习和自学课程。当然,他最喜欢的还是阅读课外书,同学们买了新书总让他先睹为快,老师更特意去书店买书给他看。
五年级时,朱天赐被评为大冶市优秀学生。
敢尝试,炼成少年作家
也是五年级,朱天赐开始在当地报刊发表习作。进入初中,他接触到新诗,这种感觉陌生而熟悉,他尝试写新诗,并很快完成了新诗处女作《向往》:
一声声清脆的叫声
一个个灰黑的身影
叫声在四处传播
身影在各地飞翔
看吧——
在欢笑,飞鸣
追逐,打闹
在五线谱的电线边
在绿油油的稻田上
……
朱天赐把它写在笔记本上,不知怎么让老师看到了。老师怀疑他是抄袭的,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朱天赐便当着老师的面,又写了两首新诗。老师惊呼:“诗人!”
“诗人”朱天赐取笔名“朱轩”,大量写作外,尝试向《新芽》杂志投稿,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新诗《弹弓》。此后,只要有空,他便跑到邮局买些信封,装几篇稿子投出去。
初一期中考试后,老师让学生交总结。朱天赐突来兴致,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600字的古文。老师拿着他的文章,兴奋地念了出来:“备两月之久而迎期中试,怀忐忑之心才得考分卷……”办公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这孩子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闷不作声的娃吗?这小子深藏不露啊!”老师们赞赏不已。
后来,朱天赐又开始尝试玄幻小说《旅程》的写作。每天晚上,朱天赐做完作业,利用睡前1个小时来写作;每个周末的那两天,朱天赐都在10平方米的房间里奋笔疾书。每写完一章,同学们就争相传阅,还边读边帮他校对,并提出中肯的意见,这让朱天赐写得更顺畅了。
2011年4月下旬,朱天赐的腿意外骨折住院,他在病床上仍接着写。这次腿伤,朱天赐住了好几个月医院,也因此错过了中考,同时错过了念高中的机会。
历经8个月时间,朱天赐终于手写完成了近40万字的《旅程》。不久,他把《旅程》更新为电子版,刚上传到网上,就被两家出版社“相中”。
初中毕业后,来到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校读中专的朱天赐,紧接着开始了《丘比特之箭》的写作。同样是在纸上写,只经3个月,20万字的长篇小说脱稿。由于在人物成长中穿插对社会现象的各种看法,对早恋的感悟,对教育的反抗,并且语言时而幽默,时而伤感,读过的友人称之为“不亚于《三重门》之作”。
2011年,朱天赐以朱轩之名发起成立了90后文学联合会,现已发展成为广受关注的民间文学网络社团,会员遍布全国;11月中旬,朱轩创办了电子刊物《九零》。其后,他又担任《唏嘘》杂志主编……18岁的朱天赐现为湖北省少年作家协会会员。
(作者声明: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摘编,违者视为侵权!)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年幼时,苦难如山
朱天赐1996年10月25日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大冶市茗山乡,父亲朱德池给儿子取名为“天赐”,取上天所赐之意。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上天所赐的朱天赐,在一次意外中,从姐姐的背上摔了下来,摔断了右腿。因没钱医治,腿伤只能自愈,这让年幼的天赐吃了不少苦。
朱天赐到了上学的年龄,跟着两个姐姐进了学校。
很快,老师发现朱天赐不会从1数到10,其他学生都能从1数到100,有的甚至能数到200。无奈,他只好到学前班接受教育。
经过一年的学习,朱天赐不但能流利地从1数到50,还知道了“a”“b”“c”这三个拼音。老师一高兴,他很荣幸地升到了一年级。可一年级结束后,他又不能升入二年级,因为期末考试时,他的语文、数学都不及格。
2001年,朱天赐的父亲因病去世;三年后,母亲也不幸溺水而亡。三个可怜的孩子一下成了孤儿,无父无母的他们,抱在一起哭成一团。茗山乡政府向他们伸出了援手。12岁的大姐被好心人收养,他和二姐被乡政府安排到福利院生活。
院领导把天赐带到二楼一间约10平方米的房间前,告诉他这就是他住宿的房间。从此,这里便成了朱天赐的家。
有梦想,天赐大逆袭
刚到福利院的朱天赐,每天夜里都会哭泣。
一次,朱天赐看到了日本儿童文学作家杉美树子写的文章《翻过那座山》,讲述的是一位少年坚信祖母的话——“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并在历经无数坎坷后,最终看到了大海上翱翔的海鸥的故事。
朱天赐顿时醒悟:再悲伤也改变不了父母去世的事实,再哭泣也唤不回父母。怎样过好每一天才是最最重要的。因为文学解开了他的心结,也让朱天赐有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成为一名作家,用文学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天赐在学校努力学习。一次,同学借给他一本《唐诗三百首》,朱天赐通宵读完了,并自此爱上了诗歌,还自己学着写了首《山中暮色》:残日挂峰边,红火耀九天。莫敢眼直视,徐落森林间。
他用全部积蓄去买书,如饥似渴地阅读,然后又想方设法向同学、老师借书看。从四书到《史记》《资治通鉴》,再到高尔基自传三部曲、鲁迅小说、朱自清散文等,这些优秀作品的阅读使天赐感到内心无比充实,精神也更加昂扬。
在学校,老师喜欢爱读书的学生,常常课外辅导天赐。同学们也十分友好,每天跟天赐一起玩闹一起学习,从不过问他的身世,或许他们心知肚明刻意呵护着他那厚厚的伤疤。
渐渐地,朱天赐的学习成绩赶了上来。期中考试,朱天赐的成绩从倒数几名一下子蹿到全校第一,让老师刮目相看。
福利院里没有什么伙伴,朱天赐便每天窝在房间复习和自学课程。当然,他最喜欢的还是阅读课外书,同学们买了新书总让他先睹为快,老师更特意去书店买书给他看。
五年级时,朱天赐被评为大冶市优秀学生。
敢尝试,炼成少年作家
也是五年级,朱天赐开始在当地报刊发表习作。进入初中,他接触到新诗,这种感觉陌生而熟悉,他尝试写新诗,并很快完成了新诗处女作《向往》:
一声声清脆的叫声
一个个灰黑的身影
叫声在四处传播
身影在各地飞翔
看吧——
在欢笑,飞鸣
追逐,打闹
在五线谱的电线边
在绿油油的稻田上
……
朱天赐把它写在笔记本上,不知怎么让老师看到了。老师怀疑他是抄袭的,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朱天赐便当着老师的面,又写了两首新诗。老师惊呼:“诗人!”
“诗人”朱天赐取笔名“朱轩”,大量写作外,尝试向《新芽》杂志投稿,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新诗《弹弓》。此后,只要有空,他便跑到邮局买些信封,装几篇稿子投出去。
初一期中考试后,老师让学生交总结。朱天赐突来兴致,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600字的古文。老师拿着他的文章,兴奋地念了出来:“备两月之久而迎期中试,怀忐忑之心才得考分卷……”办公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这孩子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闷不作声的娃吗?这小子深藏不露啊!”老师们赞赏不已。
后来,朱天赐又开始尝试玄幻小说《旅程》的写作。每天晚上,朱天赐做完作业,利用睡前1个小时来写作;每个周末的那两天,朱天赐都在10平方米的房间里奋笔疾书。每写完一章,同学们就争相传阅,还边读边帮他校对,并提出中肯的意见,这让朱天赐写得更顺畅了。
2011年4月下旬,朱天赐的腿意外骨折住院,他在病床上仍接着写。这次腿伤,朱天赐住了好几个月医院,也因此错过了中考,同时错过了念高中的机会。
历经8个月时间,朱天赐终于手写完成了近40万字的《旅程》。不久,他把《旅程》更新为电子版,刚上传到网上,就被两家出版社“相中”。
初中毕业后,来到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校读中专的朱天赐,紧接着开始了《丘比特之箭》的写作。同样是在纸上写,只经3个月,20万字的长篇小说脱稿。由于在人物成长中穿插对社会现象的各种看法,对早恋的感悟,对教育的反抗,并且语言时而幽默,时而伤感,读过的友人称之为“不亚于《三重门》之作”。
2011年,朱天赐以朱轩之名发起成立了90后文学联合会,现已发展成为广受关注的民间文学网络社团,会员遍布全国;11月中旬,朱轩创办了电子刊物《九零》。其后,他又担任《唏嘘》杂志主编……18岁的朱天赐现为湖北省少年作家协会会员。
(作者声明: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摘编,违者视为侵权!)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