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常规教育是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社会生活、具备初步独立生活能力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因此良好的常规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幼儿的一生发展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无论是对于班级保教秩序,还是对于幼儿发展自身,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幼儿掌握常规并内化为自觉行为?我结合实际经验,通过“说”“记”“唱”三个教育小策略来培养幼儿的常规并内化为自觉行为的。
关键词 常规教育 幼儿内化 自觉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常规教育是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社会生活、具备初步独立生活能力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因此良好的常规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幼儿的一生发展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很多教师都很注重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因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一方面教师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威,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幼儿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由此可见,加强对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无论是对于班级保教秩序,还是对于幼儿发展自身,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虽然现在都很注重对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但是幼儿,这个教育行为的主体,他们又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掌握了多少常规呢?他们在人前人后是不是完全吸收了常规知识了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娜娜是一名中班的小女孩,她知道很多幼儿园的常规知识,比如安静进餐、喝水拿自己标记的杯子、上下楼梯靠右走等等,但是她每次走楼梯都会和迎面而来的同伴相碰,因为她分不清一直像顺口溜念着的“上下楼梯靠右走”的“右”是哪边。从这个例子可以发现我们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幼儿没有理解一些常规知识的真正意思,更没有把它灵活运用于生活学习中。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幼儿掌握常规并内化为自觉行为?
策略一:常规小标记,“说”出常规来。
幼儿园既是幼儿们的小社会,也是他们另一个温暖的家。幼儿在这样的小社会大家庭里有许多的规则要遵守,那么怎样让幼儿既能遵守规则,又能感觉到家的温暖呢?那就让小标记来“说话”吧。别看一个小小的标记,却能和精灵般的幼儿对话,给他们一个可爱温暖的提示,给他们犯错过后的宽容,给他们永远的帮助和守候。
例:娜娜经常会忘记“上下楼梯靠右走”的“右”在哪边,所以经常出错。有一天上楼梯的时候,她看到了在楼梯第一阶台阶的边上有一双小脚丫,胖嘟嘟的小脚丫真可爱,娜娜忍不住在小脚丫上踩了一下,然后顺着扶手就上楼了。到了楼梯转弯后,又出现了一双同样的脚丫,娜娜又好奇的踩了一下,又顺着方向上了楼,很顺利地就来到了教室。上午晨间锻炼的时候下楼梯,娜娜在下楼梯口又看到了小脚丫,娜娜和同伴们都忍不住踩踩,然后跟着小脚丫下了楼梯。
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小脚丫”就是那个“会说话”的常规小标记,它的存在提示了幼儿走楼梯的时候从它那里走,其实就暗指“小脚丫”的那边是右边。幼儿离开了教师,离开了集体,就算他已经忘记了右边是哪边,但有了小标记的存在,帮助了幼儿找清了方向,遵守了规则。“小标记”的存在可以让幼儿远离教师枯燥乏味的提醒,远离同伴的善意帮助,找回自信。小标记就像和幼儿一般大小的“小老师”,用幼儿喜欢的方式提醒着幼儿遵守规则,既协助了我们教师,又赢得了幼儿的心。
其实,在幼儿园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贴上小标记:喝水桶前帖个直线箭头或者脚印,可以提醒幼儿喝水排队;教室门口或者盥洗室门口等人多拥挤的地方,可以在墙面上贴上指示箭头,提醒幼儿靠右进门或出门,避免碰撞;洗手池的水龙头上方可以贴个“节约用水”的标记,可以提醒幼儿节约用水……别小看常规小标记,它有时比老师的话还要管用,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策略二:常规小插牌,“记”下常规来。
每天幼儿来园都会到自主游戏区自愿插牌,通过插牌,教师可以很快地掌握班级幼儿的插牌情况,从而可以考虑在自主游戏时开设哪些游戏区角、关闭哪些游戏区角,同时还可以根据插牌情况分析幼儿未插牌区角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插牌这个小小的策略既能体现幼儿的自主自愿性,又能便于教师观察和统计。这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如果用到常规教育上,同样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主动饮水这一问题一直是班级常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话题,以往主要是通过正面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水与自己的密切关系,或者幼儿真切感受到了口渴时才会喝水。但是保健常识告诉我们,每天人体需要大量的水来促进新陈代谢,如果等口渴了再去喝水,那么表示身体已经大量缺水了。每天教师不断地提醒幼儿喝水,对于教师来说麻烦又费事,对于幼儿来说要么盲目跟风,要么时间太过集中和固定。那么如何能够让幼儿自觉喝水呢?我参考了自主游戏插牌的方式,为每个幼儿都准备了一个插牌口袋,在口袋上贴了每个幼儿的标记,同时还准备了很多吸管,幼儿每喝一次水就在自己的标记口袋里插一根吸管,每天每人插管不少于三根。每天请一名值日生轮流值日,检查是否有人没喝水就多插管子或帮别人乱插的现象。使用证明,幼儿每天都会检查自己的管子数量,保证自己的口袋达标,同时值日生也会提醒没喝足数量的幼儿去喝水。
插牌喝水的常规小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减轻常规教育的压力,教师只需看看插牌就对幼儿喝水情况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常规的习惯。而且插牌喝水既能保证幼儿自觉喝水,又能不受时间和形式的限制,幼儿相对比较自由和随意,只要是空余时间,想到喝水了就可以喝水,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其实,幼儿每天的大厕情况、一周的浇花情况等等常规教育内容都可以用插牌记录的形式体现出来,不但可以让幼儿更自觉的遵守执行,而且可以如《纲要》中所说: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策略三:常规小儿歌,“唱”响常规来。
儿歌进入幼儿的生活,可以说始于襁褓,童谣、摇篮曲是他们听到的最早的儿歌。因此,幼儿对儿歌特别敏感,儿歌在教育中的作用也特别显著。我们看到很多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学习常规,都采用儿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儿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幼儿易学易记,这确是一种最易为幼儿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把幼儿生活和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常规要求用精简的儿歌归纳出来,既有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又便于幼儿记忆和操作。
我们幼儿园一直很重视对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因此我们创编了一日活动中多个环节的常规儿歌,幼儿从入厕、洗手、点心、喝水、上下楼梯、散步、午睡、上课等多个环节创编了简单易记的儿歌,为了让幼儿更加喜欢常规儿歌,我还把它编进了幼儿喜欢的儿童歌曲中,如洗手儿歌就用大班歌曲《八只小狗抬花轿》的旋律唱出来:卷起袖子湿湿手,打上肥皂搓搓手;手心手背仔细搓呀,再把泡沫冲干净。一二三,甩甩干,找准毛巾擦擦手;一二三,甩甩干,找准毛巾擦擦手!常规儿歌经过幼儿的传唱,真正超出了预期效果,幼儿不但轻松掌握了常规内容,更是能够自觉遵守执行。有的家长反应幼儿把常规儿歌唱到家里去了,家长们反串当起了小朋友,跟着孩子一起唱儿歌,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法既简单轻松又容易执行。幼儿在歌声中学习常规,在笑声中理解常规,常规对于幼儿来说变成了一种游戏,变成了一种快乐。
幼儿园是幼儿进入“小社会”的一扇窗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尊重幼儿,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认识常规教育,并充分挖掘教育小策略来调动幼儿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收到实质性的效果,用自己的爱心、细心、童心去认真对待幼儿,幼儿常规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早期教育》1994.10期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9
关键词 常规教育 幼儿内化 自觉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常规教育是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社会生活、具备初步独立生活能力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因此良好的常规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幼儿的一生发展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很多教师都很注重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因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一方面教师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威,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幼儿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由此可见,加强对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无论是对于班级保教秩序,还是对于幼儿发展自身,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虽然现在都很注重对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但是幼儿,这个教育行为的主体,他们又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掌握了多少常规呢?他们在人前人后是不是完全吸收了常规知识了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娜娜是一名中班的小女孩,她知道很多幼儿园的常规知识,比如安静进餐、喝水拿自己标记的杯子、上下楼梯靠右走等等,但是她每次走楼梯都会和迎面而来的同伴相碰,因为她分不清一直像顺口溜念着的“上下楼梯靠右走”的“右”是哪边。从这个例子可以发现我们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幼儿没有理解一些常规知识的真正意思,更没有把它灵活运用于生活学习中。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幼儿掌握常规并内化为自觉行为?
策略一:常规小标记,“说”出常规来。
幼儿园既是幼儿们的小社会,也是他们另一个温暖的家。幼儿在这样的小社会大家庭里有许多的规则要遵守,那么怎样让幼儿既能遵守规则,又能感觉到家的温暖呢?那就让小标记来“说话”吧。别看一个小小的标记,却能和精灵般的幼儿对话,给他们一个可爱温暖的提示,给他们犯错过后的宽容,给他们永远的帮助和守候。
例:娜娜经常会忘记“上下楼梯靠右走”的“右”在哪边,所以经常出错。有一天上楼梯的时候,她看到了在楼梯第一阶台阶的边上有一双小脚丫,胖嘟嘟的小脚丫真可爱,娜娜忍不住在小脚丫上踩了一下,然后顺着扶手就上楼了。到了楼梯转弯后,又出现了一双同样的脚丫,娜娜又好奇的踩了一下,又顺着方向上了楼,很顺利地就来到了教室。上午晨间锻炼的时候下楼梯,娜娜在下楼梯口又看到了小脚丫,娜娜和同伴们都忍不住踩踩,然后跟着小脚丫下了楼梯。
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小脚丫”就是那个“会说话”的常规小标记,它的存在提示了幼儿走楼梯的时候从它那里走,其实就暗指“小脚丫”的那边是右边。幼儿离开了教师,离开了集体,就算他已经忘记了右边是哪边,但有了小标记的存在,帮助了幼儿找清了方向,遵守了规则。“小标记”的存在可以让幼儿远离教师枯燥乏味的提醒,远离同伴的善意帮助,找回自信。小标记就像和幼儿一般大小的“小老师”,用幼儿喜欢的方式提醒着幼儿遵守规则,既协助了我们教师,又赢得了幼儿的心。
其实,在幼儿园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贴上小标记:喝水桶前帖个直线箭头或者脚印,可以提醒幼儿喝水排队;教室门口或者盥洗室门口等人多拥挤的地方,可以在墙面上贴上指示箭头,提醒幼儿靠右进门或出门,避免碰撞;洗手池的水龙头上方可以贴个“节约用水”的标记,可以提醒幼儿节约用水……别小看常规小标记,它有时比老师的话还要管用,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策略二:常规小插牌,“记”下常规来。
每天幼儿来园都会到自主游戏区自愿插牌,通过插牌,教师可以很快地掌握班级幼儿的插牌情况,从而可以考虑在自主游戏时开设哪些游戏区角、关闭哪些游戏区角,同时还可以根据插牌情况分析幼儿未插牌区角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插牌这个小小的策略既能体现幼儿的自主自愿性,又能便于教师观察和统计。这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如果用到常规教育上,同样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主动饮水这一问题一直是班级常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话题,以往主要是通过正面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水与自己的密切关系,或者幼儿真切感受到了口渴时才会喝水。但是保健常识告诉我们,每天人体需要大量的水来促进新陈代谢,如果等口渴了再去喝水,那么表示身体已经大量缺水了。每天教师不断地提醒幼儿喝水,对于教师来说麻烦又费事,对于幼儿来说要么盲目跟风,要么时间太过集中和固定。那么如何能够让幼儿自觉喝水呢?我参考了自主游戏插牌的方式,为每个幼儿都准备了一个插牌口袋,在口袋上贴了每个幼儿的标记,同时还准备了很多吸管,幼儿每喝一次水就在自己的标记口袋里插一根吸管,每天每人插管不少于三根。每天请一名值日生轮流值日,检查是否有人没喝水就多插管子或帮别人乱插的现象。使用证明,幼儿每天都会检查自己的管子数量,保证自己的口袋达标,同时值日生也会提醒没喝足数量的幼儿去喝水。
插牌喝水的常规小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减轻常规教育的压力,教师只需看看插牌就对幼儿喝水情况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常规的习惯。而且插牌喝水既能保证幼儿自觉喝水,又能不受时间和形式的限制,幼儿相对比较自由和随意,只要是空余时间,想到喝水了就可以喝水,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其实,幼儿每天的大厕情况、一周的浇花情况等等常规教育内容都可以用插牌记录的形式体现出来,不但可以让幼儿更自觉的遵守执行,而且可以如《纲要》中所说: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策略三:常规小儿歌,“唱”响常规来。
儿歌进入幼儿的生活,可以说始于襁褓,童谣、摇篮曲是他们听到的最早的儿歌。因此,幼儿对儿歌特别敏感,儿歌在教育中的作用也特别显著。我们看到很多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学习常规,都采用儿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儿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幼儿易学易记,这确是一种最易为幼儿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把幼儿生活和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常规要求用精简的儿歌归纳出来,既有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又便于幼儿记忆和操作。
我们幼儿园一直很重视对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因此我们创编了一日活动中多个环节的常规儿歌,幼儿从入厕、洗手、点心、喝水、上下楼梯、散步、午睡、上课等多个环节创编了简单易记的儿歌,为了让幼儿更加喜欢常规儿歌,我还把它编进了幼儿喜欢的儿童歌曲中,如洗手儿歌就用大班歌曲《八只小狗抬花轿》的旋律唱出来:卷起袖子湿湿手,打上肥皂搓搓手;手心手背仔细搓呀,再把泡沫冲干净。一二三,甩甩干,找准毛巾擦擦手;一二三,甩甩干,找准毛巾擦擦手!常规儿歌经过幼儿的传唱,真正超出了预期效果,幼儿不但轻松掌握了常规内容,更是能够自觉遵守执行。有的家长反应幼儿把常规儿歌唱到家里去了,家长们反串当起了小朋友,跟着孩子一起唱儿歌,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法既简单轻松又容易执行。幼儿在歌声中学习常规,在笑声中理解常规,常规对于幼儿来说变成了一种游戏,变成了一种快乐。
幼儿园是幼儿进入“小社会”的一扇窗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尊重幼儿,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认识常规教育,并充分挖掘教育小策略来调动幼儿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收到实质性的效果,用自己的爱心、细心、童心去认真对待幼儿,幼儿常规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早期教育》1994.10期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