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江晓原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巫师、外星人和星舰:科幻与奇幻中的物理数学》,[美]阿德勒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从《地心引力》《星际穿越》《星球大战》等科幻大片,到《三体》等科幻小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在科幻作品中体验一次“烧脑”之旅,但其中很多专业的科学问题也让不少人深感“力不从心”。
为了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在科幻中畅游的乐趣,一些特殊的科幻迷撰写了一系列对科幻作品进行解读的科普作品,他们大部分是科学家,希望通过自己的解读和延伸,或对科幻作品背后思想的思考,为幻想与现实搭建一座桥梁。
1.为“太空歌剧”搭建现实舞台
1977年5月的一天,在美国纽约州的中部城市锡拉丘兹,一位正在读初中的女孩走进了一家电影院。当时正在上映的是乔治·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首部《新希望》。
当女孩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她觉得一切都不一样了。开场镜头中歼星舰越飞越远、直到消失在屏幕中的场景让她心跳加速。她从未见到这样一个离奇、逼真又令人惊叹不已的宇宙。“我真想住在那‘遥远的银河系’里。”她心中想着。
若干年后,这个女孩成为了国际顶尖的科学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名科研人员。她就是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珍妮·卡维洛斯。
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的“硬伤”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们不可能比光速更快;即使有一天我们能制作出先进精密的机器人,他们可能会有逻辑,但依旧不能像人类一样存在情感。原力?似乎更是幻想。
珍妮·卡维洛斯当然也是如此。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一位“星战迷”,也未阻挡她从科学角度解读《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想法。
在《(星球大战)里的科学》一书中,珍妮·卡维洛斯对出现在电影中的各种科幻元素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一场科学畅想,包括星际旅行、具有思想和情感的机器人、可供人类居住的地外行星、高科技武器和宇宙飞船等。
对于电影中的科学硬伤,她更不想“吹毛求疵”,而只是想写一本“不需要特别的科学背景知识就可以理解”的科普书。如果说《星球大战》是一部“太空歌剧”,那么,这本《(星球大战)里的科学》无疑就是为它搭建的现实舞台。
2.物理学家与《三体》的碰撞
在中国,也有一位物理学家做着同样的事情,只不过他解读的对象不是科幻大片,而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他就是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
李淼与《三体》的相遇,源自一次偶然的机会。2008年,李淼走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内的一家书店,书店刚刚进了一批书,还来不及上架,暂时堆在地板上。李森走进来时,恰好看到了其中的《三体》。那时候,这部长篇科幻小说已经在科幻迷中引起了轰动,李淼便顺手抄起一本读了下去。
李淼毫不掩饰自己对《三体》的喜爱,但也坦言,小说中存在着物理学硬伤和破绽。201Z年8月的一天,也是机缘巧台,李淼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些《三体》三部曲中物理设定上的硬伤,很快引发了不少“三体迷”的议论和要求。因为此前也看到过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劳伦斯·克罗斯专门为科幻系列电视片《星际迷航》写的一本《星球旅行的奥秘》,所以写作一本从科学角度解读《三体》的书的念头开始在他脑中清晰起来。
此后,李淼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地写出了12万余字,对《三体》中的物理学知识进行解读和延伸,最终构成了这本《(三体)中的物理学》。
为了照顾普通的读者,李淼以科普知识开篇,简要介绍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以及广义相对论的入门知识等,然后才谈到《三体》三部曲中涉及的现代物理学以及还在发展中的物理学知识。到了书的后半部分,李淼更是会不时抛出一些科研界的前沿结论,比如量子通信、时空维度的改变等。
刘慈欣在看完这本书之后表示,李淼并没有专注于挑小说中的硬伤,而是以《三体》中的科幻内容作为引子和起点,描绘了一幅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宏伟图景。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从量子力学到弦论,从多维空间到黑洞,从宇宙的诞生到最后的终结,甚至还从物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自由意志的命题,几乎涉及物理学和宇宙学前沿的所有方面。“而且,书中对各个话题的探讨并非浮光掠影,也不是仅仅满足于用简单的比喻对复杂的理论进行粗略的描述,而是很快抓住了其科学和哲学的内涵,处处可见作者思想的犀利和深刻。”
3.挖掘科幻作品背后的思想资源
从科学角度对科幻作品进行解读和延伸,作品远非以上两本。早在2003年,韩国物理学教授郑载承的《与物理学家一起看电影》就在国内出版,专注于给科幻电影“挑刺”。2010年,同样是韩国的科普作家崔原硕出版了《电影中的科学》。知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不仅在2009年出版了《电影中不可能的物理学》一书的中译本,还曾制作视频节目《不可能的物理学》,并以科幻迷和科学家的双重身份,与观众对论科幻作品中经常亮相的时空穿越、隐形衣等背后的科学知识。
2014年,当《星际穿越》上映时,作为电影的科学顾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基普·索恩出版了同名科普书,对电影中涉及的科学事实、有根据的推测和猜想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本书于2015年在国内9位天文学家的翻译下,来到了中国。
除了对传统意义上的科幻作品进行解读外,美国物理学教授查尔斯·阿德勒所著的《巫师、外星人和星舰:科幻与奇幻中的物理数学》和日本作家柳田理科雄撰写的《空想科学》等书,还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等奇幻文学和影视纳入进来,扩大了此类图书的范围。
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曾出版过一本《我们准备好了吗:幻想与现实中的科学》。2015年,他又出版了《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相比于对科幻作品进行科学解读,江晓原更注重挖掘科幻电影背后蕴藏的思想资源。
在2003年迷上看电影之后,江晓原就开始大力收集科幻影碟以及与科幻电影有关的资料。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收藏了8000多部电影,可分为10类,幻想影片始终是数量最大的一类。此后,江晓原在《中华读书报》《文汇报》等媒体发表了多篇科幻电影影评,这本《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就是部分影评的结集。
“本书既非科幻电影的‘大全’,也非‘精选’,而是通过对那些科幻影片的评论,以‘示例’的方式,介绍我个人鉴赏评价科幻电影的思想路径和审美标准。”江晓原说。
《巫师、外星人和星舰:科幻与奇幻中的物理数学》,[美]阿德勒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从《地心引力》《星际穿越》《星球大战》等科幻大片,到《三体》等科幻小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在科幻作品中体验一次“烧脑”之旅,但其中很多专业的科学问题也让不少人深感“力不从心”。
为了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在科幻中畅游的乐趣,一些特殊的科幻迷撰写了一系列对科幻作品进行解读的科普作品,他们大部分是科学家,希望通过自己的解读和延伸,或对科幻作品背后思想的思考,为幻想与现实搭建一座桥梁。
1.为“太空歌剧”搭建现实舞台
1977年5月的一天,在美国纽约州的中部城市锡拉丘兹,一位正在读初中的女孩走进了一家电影院。当时正在上映的是乔治·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首部《新希望》。
当女孩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她觉得一切都不一样了。开场镜头中歼星舰越飞越远、直到消失在屏幕中的场景让她心跳加速。她从未见到这样一个离奇、逼真又令人惊叹不已的宇宙。“我真想住在那‘遥远的银河系’里。”她心中想着。
若干年后,这个女孩成为了国际顶尖的科学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名科研人员。她就是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珍妮·卡维洛斯。
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的“硬伤”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们不可能比光速更快;即使有一天我们能制作出先进精密的机器人,他们可能会有逻辑,但依旧不能像人类一样存在情感。原力?似乎更是幻想。
珍妮·卡维洛斯当然也是如此。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一位“星战迷”,也未阻挡她从科学角度解读《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想法。
在《(星球大战)里的科学》一书中,珍妮·卡维洛斯对出现在电影中的各种科幻元素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一场科学畅想,包括星际旅行、具有思想和情感的机器人、可供人类居住的地外行星、高科技武器和宇宙飞船等。
对于电影中的科学硬伤,她更不想“吹毛求疵”,而只是想写一本“不需要特别的科学背景知识就可以理解”的科普书。如果说《星球大战》是一部“太空歌剧”,那么,这本《(星球大战)里的科学》无疑就是为它搭建的现实舞台。
2.物理学家与《三体》的碰撞
在中国,也有一位物理学家做着同样的事情,只不过他解读的对象不是科幻大片,而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他就是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
李淼与《三体》的相遇,源自一次偶然的机会。2008年,李淼走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内的一家书店,书店刚刚进了一批书,还来不及上架,暂时堆在地板上。李森走进来时,恰好看到了其中的《三体》。那时候,这部长篇科幻小说已经在科幻迷中引起了轰动,李淼便顺手抄起一本读了下去。
李淼毫不掩饰自己对《三体》的喜爱,但也坦言,小说中存在着物理学硬伤和破绽。201Z年8月的一天,也是机缘巧台,李淼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些《三体》三部曲中物理设定上的硬伤,很快引发了不少“三体迷”的议论和要求。因为此前也看到过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劳伦斯·克罗斯专门为科幻系列电视片《星际迷航》写的一本《星球旅行的奥秘》,所以写作一本从科学角度解读《三体》的书的念头开始在他脑中清晰起来。
此后,李淼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地写出了12万余字,对《三体》中的物理学知识进行解读和延伸,最终构成了这本《(三体)中的物理学》。
为了照顾普通的读者,李淼以科普知识开篇,简要介绍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以及广义相对论的入门知识等,然后才谈到《三体》三部曲中涉及的现代物理学以及还在发展中的物理学知识。到了书的后半部分,李淼更是会不时抛出一些科研界的前沿结论,比如量子通信、时空维度的改变等。
刘慈欣在看完这本书之后表示,李淼并没有专注于挑小说中的硬伤,而是以《三体》中的科幻内容作为引子和起点,描绘了一幅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宏伟图景。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从量子力学到弦论,从多维空间到黑洞,从宇宙的诞生到最后的终结,甚至还从物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自由意志的命题,几乎涉及物理学和宇宙学前沿的所有方面。“而且,书中对各个话题的探讨并非浮光掠影,也不是仅仅满足于用简单的比喻对复杂的理论进行粗略的描述,而是很快抓住了其科学和哲学的内涵,处处可见作者思想的犀利和深刻。”
3.挖掘科幻作品背后的思想资源
从科学角度对科幻作品进行解读和延伸,作品远非以上两本。早在2003年,韩国物理学教授郑载承的《与物理学家一起看电影》就在国内出版,专注于给科幻电影“挑刺”。2010年,同样是韩国的科普作家崔原硕出版了《电影中的科学》。知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不仅在2009年出版了《电影中不可能的物理学》一书的中译本,还曾制作视频节目《不可能的物理学》,并以科幻迷和科学家的双重身份,与观众对论科幻作品中经常亮相的时空穿越、隐形衣等背后的科学知识。
2014年,当《星际穿越》上映时,作为电影的科学顾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基普·索恩出版了同名科普书,对电影中涉及的科学事实、有根据的推测和猜想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本书于2015年在国内9位天文学家的翻译下,来到了中国。
除了对传统意义上的科幻作品进行解读外,美国物理学教授查尔斯·阿德勒所著的《巫师、外星人和星舰:科幻与奇幻中的物理数学》和日本作家柳田理科雄撰写的《空想科学》等书,还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等奇幻文学和影视纳入进来,扩大了此类图书的范围。
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曾出版过一本《我们准备好了吗:幻想与现实中的科学》。2015年,他又出版了《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相比于对科幻作品进行科学解读,江晓原更注重挖掘科幻电影背后蕴藏的思想资源。
在2003年迷上看电影之后,江晓原就开始大力收集科幻影碟以及与科幻电影有关的资料。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收藏了8000多部电影,可分为10类,幻想影片始终是数量最大的一类。此后,江晓原在《中华读书报》《文汇报》等媒体发表了多篇科幻电影影评,这本《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就是部分影评的结集。
“本书既非科幻电影的‘大全’,也非‘精选’,而是通过对那些科幻影片的评论,以‘示例’的方式,介绍我个人鉴赏评价科幻电影的思想路径和审美标准。”江晓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