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是一种文化符号,形成了粉丝经济,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郭敬明这个7年前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走出来的明星作家,已经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以1300万的年收入蝉联作家富豪榜冠军,而他创办的杂志《最小说》居功至伟。
郭敬明通过《最小说》的平台,创立“The Next 文学之新”大奖赛,以海选的形式,用流水线制造文学偶像,据称已签下40 多个文学写手,并帮他们发行了十多部作品,郭敬明是想打通一条完整的文学产业链。
80后作家七堇年是《最小说》中的“金牌写手”,在文学圈她被称为“诗性女作家”。她眼中的郭敬明,“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不仅自己能出来,还能带出其他新人,共同支撑80后的文学市场。”
七堇年对郭敬明的信服,建立在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价值判断上。
“你有眼光,包括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表现出来),比如我觉得那个作者会红,或者那个月我们做某个选题就一定有市场,哪怕当时下属反对,但市场会证明你每一个决定是对的,他们就会觉得老板是对的,长期下来,无形中就会建立一种权威。”郭敬明笑着告诉记者。
这种对市场的判断不是郭敬明的夸大其词,在7月13日下午“文学之新”大赛结束后的签名售书活动中,由于郭敬明与《最小说》旗下十几位作者亲临现场,7小时现场销售15768册书,他们签到凌晨1点半。
2008 年5 月,《纽约时报》以《中国流行小说家》为题报道郭敬明,称郭敬明是中国最成功的作家,文章一出,国内媒体哗然,称之为“高帽门”事件。文章的作者Aventurina King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虽然郭敬明很孩子气,好像做过手术改变了自己的相貌,而且用外表和身材宣传书,但他身上的确有令人欣赏之处,他办杂志、开公司,不顾别人的‘妖魔化’,走自己的路。”
80后主编生态圈
3月17日,《2009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榜单出炉,这是自2003年以来,郭敬明第6次进入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作家富豪榜制榜人吴怀尧这样分析,“我觉得他已经不是人了,已经是一个符号。作为符号,只要亮出它,就有人买单,它一出现,就会在市场上有号召力。”
这种号召力,体现在了《最小说》的销量上。目前《最小说》售价12.8元,号称平均每月销量55万册。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则估计《最小说》的月销量大约在30万册左右。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说,“《最小说》现在每年能赚1000万元。”
主编郭敬明在杂志的这条路上,显然已经实现了自己利润的最大化。
5月1日,韩寒的一篇博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吸引眼球:他的新杂志征稿,最高稿费1个字2块钱。韩寒办杂志的消息刚一传出,就有人把他与郭敬明的《最小说》做比较,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告诉记者,韩寒要做的是像当年《新青年》一样的杂志,是“要对整整一代人产生意义的东西”。而不是给韩寒的粉丝看的。
这次为韩寒的理想买单的是聚星国际。这家公司许诺给韩寒1000万元作为杂志第一年的采编和人力费用。在100万元额度以内,韩寒有自由支配权。采编以外,印刷、物流和发行等费用,也由聚星国际承担。
聚星国际的董事长刘伟坦陈,这不是个赚大钱的生意,但他更看重这件事的协同效应,如果未来跟韩寒能有别的合作,这个钱花得非常值得。
但5月1日传出的杂志创办的信号,至今仍未落到实处。
与郭敬明在商业上的潜心行进不同,韩寒似乎从来都不把写小说、赚钱看成是人生的重要目标,赛车场上的追逐,博客上的嘲弄,这些才是他的人生乐趣所在。用韩寒的话说,“我没想过利益最大化。”
出版人路金波认为,韩寒这次办杂志,是要通过这本杂志完成转型,以“年轻公共知识分子”姿态再战江湖。
熟知文学市场的路金波,也把韩寒、郭敬明理解为中国第一批偶像化作家,“他们是一种文化符号,形成了粉丝经济,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在杂志这个生态圈中,韩寒是不折不扣的新人。另外一个青年作家张悦然的杂志《鲤》,则主攻女性读者群体,利用强大的媒体资源,正苦苦搏杀一条生路。
郭敬明信心满满地对记者称,中国文学史绝对避不开郭敬明3个字,“成名之后,公众会用一个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你,但是相应来说,你付出了这些代价,你得到的很多,你得到了财富,你得到了名望,这是一个等价交换,很公平的事情。”
在这个“80后”文学偶像身上,时刻表露出自己对市场社会的适应,以及早熟的人生规划。他敏感地意识到自己正在日益被妖魔化,在他看来,妖魔化本身是一柄双刃剑,一面是夸张、滑稽和主流文学圈的不屑,另一面却是更高的关注度。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公众大量关注的都是电影明星,娱乐明星,或者是财经明星,作家是在一个边缘地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作家里面最被关注的,我很主流,但在作家圈里面,我又是一个很边缘的人,这很微妙。”郭敬明如此说。
未知的旅程
《最小说》的火爆,以往只是在“小孩儿”圈里,但这一切也在发生着变化。
7月13日,作家王蒙、张抗抗、刘震云,编剧海岩、学者周国平和曹文轩,编剧王海鸰和评论家张颐武依次出现在北京某中学的大礼堂,经过精心装扮的郭敬明出现时,场下尖叫连连,宛如到了超女的赛场。
众多文学大家能聚在一起是因为郭敬明的邀请,由头是“THENEXT
郭敬明这个7年前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走出来的明星作家,已经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以1300万的年收入蝉联作家富豪榜冠军,而他创办的杂志《最小说》居功至伟。

郭敬明通过《最小说》的平台,创立“The Next 文学之新”大奖赛,以海选的形式,用流水线制造文学偶像,据称已签下40 多个文学写手,并帮他们发行了十多部作品,郭敬明是想打通一条完整的文学产业链。
80后作家七堇年是《最小说》中的“金牌写手”,在文学圈她被称为“诗性女作家”。她眼中的郭敬明,“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不仅自己能出来,还能带出其他新人,共同支撑80后的文学市场。”
七堇年对郭敬明的信服,建立在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价值判断上。
“你有眼光,包括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表现出来),比如我觉得那个作者会红,或者那个月我们做某个选题就一定有市场,哪怕当时下属反对,但市场会证明你每一个决定是对的,他们就会觉得老板是对的,长期下来,无形中就会建立一种权威。”郭敬明笑着告诉记者。
这种对市场的判断不是郭敬明的夸大其词,在7月13日下午“文学之新”大赛结束后的签名售书活动中,由于郭敬明与《最小说》旗下十几位作者亲临现场,7小时现场销售15768册书,他们签到凌晨1点半。
2008 年5 月,《纽约时报》以《中国流行小说家》为题报道郭敬明,称郭敬明是中国最成功的作家,文章一出,国内媒体哗然,称之为“高帽门”事件。文章的作者Aventurina King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虽然郭敬明很孩子气,好像做过手术改变了自己的相貌,而且用外表和身材宣传书,但他身上的确有令人欣赏之处,他办杂志、开公司,不顾别人的‘妖魔化’,走自己的路。”
80后主编生态圈
3月17日,《2009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榜单出炉,这是自2003年以来,郭敬明第6次进入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作家富豪榜制榜人吴怀尧这样分析,“我觉得他已经不是人了,已经是一个符号。作为符号,只要亮出它,就有人买单,它一出现,就会在市场上有号召力。”
这种号召力,体现在了《最小说》的销量上。目前《最小说》售价12.8元,号称平均每月销量55万册。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则估计《最小说》的月销量大约在30万册左右。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说,“《最小说》现在每年能赚1000万元。”
主编郭敬明在杂志的这条路上,显然已经实现了自己利润的最大化。
5月1日,韩寒的一篇博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吸引眼球:他的新杂志征稿,最高稿费1个字2块钱。韩寒办杂志的消息刚一传出,就有人把他与郭敬明的《最小说》做比较,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告诉记者,韩寒要做的是像当年《新青年》一样的杂志,是“要对整整一代人产生意义的东西”。而不是给韩寒的粉丝看的。
这次为韩寒的理想买单的是聚星国际。这家公司许诺给韩寒1000万元作为杂志第一年的采编和人力费用。在100万元额度以内,韩寒有自由支配权。采编以外,印刷、物流和发行等费用,也由聚星国际承担。
聚星国际的董事长刘伟坦陈,这不是个赚大钱的生意,但他更看重这件事的协同效应,如果未来跟韩寒能有别的合作,这个钱花得非常值得。
但5月1日传出的杂志创办的信号,至今仍未落到实处。
与郭敬明在商业上的潜心行进不同,韩寒似乎从来都不把写小说、赚钱看成是人生的重要目标,赛车场上的追逐,博客上的嘲弄,这些才是他的人生乐趣所在。用韩寒的话说,“我没想过利益最大化。”
出版人路金波认为,韩寒这次办杂志,是要通过这本杂志完成转型,以“年轻公共知识分子”姿态再战江湖。
熟知文学市场的路金波,也把韩寒、郭敬明理解为中国第一批偶像化作家,“他们是一种文化符号,形成了粉丝经济,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在杂志这个生态圈中,韩寒是不折不扣的新人。另外一个青年作家张悦然的杂志《鲤》,则主攻女性读者群体,利用强大的媒体资源,正苦苦搏杀一条生路。
郭敬明信心满满地对记者称,中国文学史绝对避不开郭敬明3个字,“成名之后,公众会用一个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你,但是相应来说,你付出了这些代价,你得到的很多,你得到了财富,你得到了名望,这是一个等价交换,很公平的事情。”
在这个“80后”文学偶像身上,时刻表露出自己对市场社会的适应,以及早熟的人生规划。他敏感地意识到自己正在日益被妖魔化,在他看来,妖魔化本身是一柄双刃剑,一面是夸张、滑稽和主流文学圈的不屑,另一面却是更高的关注度。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公众大量关注的都是电影明星,娱乐明星,或者是财经明星,作家是在一个边缘地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作家里面最被关注的,我很主流,但在作家圈里面,我又是一个很边缘的人,这很微妙。”郭敬明如此说。
未知的旅程
《最小说》的火爆,以往只是在“小孩儿”圈里,但这一切也在发生着变化。
7月13日,作家王蒙、张抗抗、刘震云,编剧海岩、学者周国平和曹文轩,编剧王海鸰和评论家张颐武依次出现在北京某中学的大礼堂,经过精心装扮的郭敬明出现时,场下尖叫连连,宛如到了超女的赛场。
众多文学大家能聚在一起是因为郭敬明的邀请,由头是“THE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