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庚:九十风骨傲皓首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时光的流逝使很多人已渐渐淡忘了这位老人,他依旧是一袭布衣装束,平底布鞋。每天清晨,我们依然会在贵州省委大院那个叫桂园的小院子里看到老人缓缓的身影,那原本满头的黑发历经92年的沧桑已是银丝飘飘。布满皱纹的脸依然是那样的刚毅,炯炯有神的双眼更是透射出一种执著。他就是1929年参加革命,长征时曾三过雪山草地的老红军,在著名的皮旅部队当过团政委并亲历了中原浴血突围的原贵州省委副书记、现已92岁高龄的陈行庚老人。
  
  20岁长征三过雪山和草地
  
  湖北红安县(原黄安县)是有名的将军县,而陈老的家乡就在红安县七里坪镇高庙岗村鸭公陈下湾。陈老是家中的长子,本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只因那年村里传染病流行,他和弟妹相继病倒,因家贫无钱医治,眼睁睁看着三个弟妹被病魔夺去了幼小的生命,可怜的母亲不堪这巨大的悲痛和打击,不久也一病不起而撒手人寰。幸得坚强的父亲精心照料,陈老奇迹般的又活了过来。
  陈老很小就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活,特别是在与父亲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深明事理的父亲每年以一斗谷子为学费,将他送进了乡里的私塾。收割时节,不管是放完牛,还是放学后,他都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地里一棵一棵、一粒一粒的拾捡谷子,他也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向往。
  村头的那棵大枫香树陈老至今记忆犹新。15岁那年的一个夜晚,陈老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在这棵树下参加了少年先锋模范团和赤卫军,随后参加了围打黄安县城和河南新集、固始县岗集战斗。两年后,还是这棵大枫香树见证,陈老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瞒着父亲,告别了家乡,跋山涉水,找到了苏区湖北黄安七里坪,参加了徐向前率领的红军队伍。直到20年后的1952年,陈老回到家乡见到父亲陈化昌,才知道老人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为了支持革命才难得糊涂了一回。当见到分别整整20年的儿子时,老父亲自是喜泪纵横、久久无语。那年他们村有很多人都参加了红军,光陈氏家族去的就有近10人,除陈老外其余人都在不同时期牺牲或去世。陈老还记得与他年龄相仿的远房叔叔陈化文,在第一次过草地前,把自己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3块银元给了他,并叮嘱他一定要跟着红军、跟着共产党走。然而,走过草地,陈老却再也没有见到这位年轻的远房叔叔,而那些银元也在艰难的长征途中丢失了。也许留在了雪山或草地上,已作为红军经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见证吧!
  长征开始前,部队曾作了简单的准备——战士们每人发5到7斤炒面,将部队编为四路纵队,相互扶持照应。到了藏民区,每个班配备了一头牦牛,驮东西和驮伤病号。在第一次过雪山前,还专门向战士讲述翻越雪山草地的常识,如步子要均匀,不可高声喊叫等等,然而,后面路途的艰难,却令战士们刻骨难忘,陈老至今记忆犹新。行军开始,每天约走60里,进入草地,看似乎坦,一不小心就陷进了沼泽,一但掉队就找不到路径。雪山上,空气稀薄,气候多变,稍一大意就会掉入深渊,常见坐下休息的战士,甚至永远起不来了。更为严重的是干粮吃完了没有补充,牦牛、骡马也被杀来充饥,最后靠一点盐巴和雪水度日,皮带也煮来吃了……一路上倒下的战友有很多,开始还有专门的部队负责掩埋,后来,只能把头盖一盖……刚过20岁的陈行庚,在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交通队和总部通讯营任排长,和大部队一道三过雪山和草地,经历了革命生涯中极为艰苦的意志磨练和生命极限的考验。
  每当忆起长征往事,陈老都要静静地凝视着远方,也许他又看到了凛冽的寒风中,战友们正在艰难地攀越雪花飞舞的夹金山,看到了荒无人烟的草地上,战友们正手拉手与沼泽地进行生死搏斗。还有那些倒下牺牲的战友,音容宛在……陈老告诉记者:“长征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世人都该学一学的精神”。
  
  艰苦一生自清廉
  
  每当聊起以往的岁月时,陈老的心境似乎都显得要开朗许多,然而老人所在意的却并不是光荣的称号,而是在于这段历史的过程。不过老人家却并不喜欢别人叫他老红军,他说老红军也没什么了不起,我们已是算幸运的了,没什么可居功自傲的。
  熟悉陈老的人都知道,老人家的衣食生活都很朴素,一套中山装还是70年代购的,穿了几十年,如今也只有在重要场合才拿出来穿一下。到冬天,除了加条棉毛裤,再就是老伴丁阿姨找部队同志帮忙给买的一套军用棉衣裤。一根皮带还是60年代从上海带过来的,至今仍系在腰间。儿孙们要给他购置新衣服,他也都一一拒绝了。家里的沙发、桌椅也是70年代初组织上给配发的,办公桌桌面都成了凹形,硬木凳子也用钉子固定过好几次。陈老现在睡的床,还是1965年他调到贵州工作时组织上配发的一张棕绳绷的床,床沿已磨得发亮,看上去像是一件古董,要不是陈老说睡在上面舒服、踏实,丁阿姨也不会四处找人多次对古董床进行修复。而实质上,棕绷床已变成了木板床,中间的棕绳都断了好几根,找不到人修,买又买不到,而陈老还是不让换,只好铺几块木板垫上。其实,几十年来,老人家始终都保持着老红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也正是他深受敬重之所在。
  陈老在省委副书记任上时,一次下乡调研,中餐吃的是洋芋,乡干部说吃的是几个洋芋,就不必开饭钱了。然而陈老却执意让秘书按县招待所的中餐标准付了钱。后来有的同志对陈老说:“您也太正统了,不就几个洋芋吗?”陈老听后不悦地说道:“如果你们也爬过雪山草地,吃过树皮草根,就不会因为五毛钱吃一顿洋芋而感到亏了。”一句话,使大家都深受教育。还有一次是到三都县调研,有天晚饭吃了几条鲜鱼,秘书按会计讲的伙食标准付清了钱,但陈老却不同意这种算法,说是一般饭菜绝对吃不上鱼,既然有鱼就不是一般饭菜,并硬要秘书再付鱼钱。
  贫苦出身的老人家,对贫困群众有着非常朴实的感情。1991年,陈老到贵阳市花溪区的高坡乡重访红军长征时走过的地方,当得知乡里还有一些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时,陈老随即到两家贫困户了解情况,见状陈老心情十分沉重地说,当初打江山依靠的是老百姓,现在老百姓却生活得这么苦,对不住他们呀!陈老再三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关心这些贫困户的生活,要设法使他们早日脱贫。回贵阳后,陈老仍惦念着这事,总想为高坡乡的贫困户做点什么。便在家清理了几件衣物,又把自己盖的一床被子抱上,叫上驾驶员,连老伴都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就又出了门。陈老亲自把被子、衣服送到了花溪区,委托区干部转给高坡乡的两家贫困户。至今,高坡乡仍传颂着老书记看望贫困户、专程送衣被的佳话。
  
  风骨犹存晚年亦风范
  
  中国人最注重做人的风骨,而熟悉陈老的人也都敬佩他那刚正不阿的秉性。陈老家乡红安县以及他的老战友中,有不少人身居党和国 家的重要领导岗位,当时如果想“寻棵大树遮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老人家的人生准则里从来就没有趋炎附势这一条,即便是去北京开会,也是办完事就往回赶,从不去别人家登门拜访或联络感情。
  他很讨厌“巴结”,不但从不巴结别人,也厌恶别人巴结自己。他常说:“拉拉扯扯是共产党员的耻辱;趋炎附势是没有出息的表现。”也许陈老的这种观念不为一些人所接受,特别是打下了江山不去谋高位,手握权柄而不谋私利,按如今一些人的价值尺度来衡量,这肯定是亏大了。可陈老对此却从无怨言,因为他的人生价值,取的是“光明磊落”,弃的是“一己私利”,这也正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党性和风骨所在。
  年轻时陈老很喜欢下象棋,而且保持着一种军人不服输既战就必胜的精神,或许是岁月的消磨和后来工作繁忙的缘故,现在陈老并没有多少生活的嗜好,烟早在23岁时戒了,除晚餐偶尔喝一小口酒外,唯一的嗜好,就是钓鱼。陈老把垂钓看成是一种怡情养性的休闲,并曾获得过几次钓鱼比赛的大奖哩。每言及此事,老人家的心情都格外的高兴,仿佛又回到了以往垂钓的河边。有趣的是老人家是个性子很急的人,要是两分钟内鱼不咬钩,老人家就急了,总是说要滑杆,人也坐不住。这时,我们也会跟老人家开开玩笑,说:“鱼已经知道是您来了,它们一害怕就不咬钩了。”当然,最后总有自愿上钩的。
  陈老今年已是92岁高龄,由于身体的原因,外事活动已基本不再参加,近10个名誉职务也一一辞掉了,不过,老人家的思维还是很敏捷。2005年大年初一,胡锦涛总书记来看望陈老,陈老还和总书记畅谈了近一个小时。从1929年参加革命到现在,70多年过去了,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不管是长征时的一名通信员,还是后来官居高位的省委副书记;不管是“文革”时的牛棚岁月,还是退居后的寻常生活,陈行庚老人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保持着刚正不阿的做人准则,保持着艰苦朴素、清廉自律的优秀品德,保持着雷厉风行,坚毅执着的军人作风。
  有时,老人家会坐在窗前静静地凝视远方,也许,又在想雪山草地、中原浴血突围……我们问老人家:“革命几十年,您有过什么遗憾吗?”陈行庚老人的回答依然那样朴实无华,“比起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我能活到现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要说遗憾,如果不是陈老总把我留在上海,我肯定参加抗美援朝了。”谈到愿望,老人家想了想说:“愿望不好说,也不知能否看得到,2008年的奥运会不远了吧?还有,你们说,人的寿命到底有多长?100岁可以了吧!”
  
  相关链接:
  陈行庚,原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29参加少年先锋模范团和赤卫队,1932年6月参加红军,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总部通讯员、班长、排长,八路军第129师教导团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皮定均旅第1团政委、第2团政委、第3团政委,嵩山地区指挥部政委、地工委书记,华东军区训练处政治部副主任,军区后勤卫生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军管会财金处处长,市政府人事处处长,市政府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书记,市卫生局副局长、党委书记,市委教育卫生工作部副部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委员等。
其他文献
我退休后,酷爱中华传统诗词,颇得一乐。想不到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竟然又同奇石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又增添了一乐。  记得那是在5年前的一个傍晚,我又像往常一样,饭后独自在锦江河滩上散步,走着走着,在卵石丛中偶然发现一枚状如猴头的奇石,而且五官皆有,形象十分逼真。携回家中,许多朋友看后无不称奇叫绝,于是引起了我更大的兴趣。  此后的平时,除在家里弄弄诗词外,每有闲暇,只要天气良好,就忍不住要邀上二三
期刊
如梦令·惜春  何悦仙(重庆)    绿瘦红肥无绪,昨夜春归何处?倏尔春归去,撒下漫天花絮。春住,春住,损了骚人雅趣。    上西平·游菎山  周 俭(江苏)    到口山,风景美,百花香。放眼望,翠盖红裳。青峰碧绿,溪泉卷浪歌声扬。丰收大有小康唱,焕发新装。 小河边,童嬉闹,夸富裕,喜非常。笛箫伴,舞步飞翔。琳琅满目,千家万户办工商。金融快速与时长,产业辉煌。    踏莎行·安顺市开发区么铺镇小
期刊
北欧五国: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都是高收入国家,因此民众也享有极好的社会福利,政府更是对老年人给予特殊照顾,这使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倍增,国家安定,社会和谐。  由于养老得到保障,所以北欧国家人们的寿命普遍很长,加之出生率的不断下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5%以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北欧国家逐步形成了一个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公共照料系统,使全体老年人在社会服务系统中安度晚年。  
期刊
金陵南京,乃六朝古都,素以山川秀灵,人文荟萃而著称。而为古都源源注入灵气的则是秦淮河,她像条玉带,自通济门迤逦入城,经淮清桥沿夫子庙向镇淮桥缓缓飘去,把这座古城扮得生机勃发,灵韵四射。秦淮河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又是南京文化的摇篮,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陵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游客云集之处而名扬海内外。  我终于来到了秦淮河畔,寻索多年萦系在我心中的秦淮梦,圆我相思多年的秦淮情。秦淮河绿水
期刊
为防止银行卡欺诈风险,老年人在使用银行卡时请注意以下“四大安全原则”:  一、请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及密码,如发现银行卡已丢失或被盗,应及时通知发卡银行进行挂失;对于银行卡、存折共用同一帐户的,应分别对银行卡、存折挂失。不要设置如123456、六个“6”、或“1”、“8”的简单密码;最好也不要用自己的生日、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与您本人信息相关的数字作为密码。消费或取现需要输入密码时,可用手掌、身体适
期刊
冬菇清汤  材料:冬菇10只。  方法:冬菇去蒂,隔夜用清水浸透,翌日用浸冬菇的水煮冬菇,中火煲约半小时,不加盐即饮用,连续饮一段时间就会见效。  功用:降低血中胆固醇、抗癌。经常早晨空腹适当饮用此汤(作早餐),有助于减肥,消除过多脂肪。如血压高、血液中胆固醇过高、感冒初起都可用此汤食疗。    芹菜香菇猪肌汤  材料:芹菜250克,香菇250克。红萝卜1根,生姜1片,猪肉300克,盐少许。  方
期刊
放下身价——老人离退休后心理上应自我调适,坦然面对现实,自我“掉价”,安安然然当个普通老百姓,无怨无悔。  放开心胸——胸怀开阔,保持达观进取的心态,不要把芝麻琐事惦记在心,自寻烦恼。  放眼世界——想得开,看得远,以大局为重,不为个人眼前荣辱利害而斤斤计较。  放心自在——遇事但求尽心,对事情尽心尽力,也就心安理得、逍遥自在了。  放声大笑——乐观幽默,笑对人生,天天乐呵呵,事事笑咪咪,无愁一身
期刊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穷苦之家辍学的辍学,打工的打工,举全家之力只供一个孩子读大学,盼望其日后能带领全家走向富裕!然而,如今大学生就业日趋艰难,许多人毕业后难以顺利找到称心的工作,甚至连自己都难以养活,根本没有能力回报家人……一方面对亲情应该善始善终,一方面也不能把亲情当作一种投资,当从前的美好愿望与眼前的窘迫现实发生冲突时,会发生怎样的矛盾和后果呢?    举家供养大学生    
期刊
我和老伴都60有余,一双儿女也都成家立业。前年又添了一个胖孙子,周末或节假日全家相聚,欢声笑语充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周末,孩子们打电话说不回来了,我便和老伴商量,吃点剩饭算了。老伴不咸不淡地说:“随便吧,如果拿根麻绳把脖子扎起来,连剩饭都省了。”我一听话茬不对,抬头一看,老伴阴着个脸,便又随口说:“不就吃点剩饭嘛,何至于这样!”他大声反驳说:“我都‘连降三级’了,说句话都不行了吗?”我被
期刊
在连读了5期《晚晴》后,我感受到《晚晴》封面的魅力。以“老人当家、男女登台、单双结合、个性鲜明、动静相宜、色彩鲜艳、新颖时尚”为特点的封面不但做到了美不胜收的效果、还做到了吸引眼球,令人喜爱《晚晴》。其中第4期的封面是一对慈祥、健康、快乐的外国老人,构建了三重意境,达到了平中见奇的效果。  《晚晴》在关注贵州老人、中国老人的同时也把目光投放到了外国老人的身上,这是《晚晴》的远见和气魄。优美的封面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