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它改变了过去教学中强硬灌输、机械分析的弊端,避免了阅读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整体感知这一步骤该如何操作呢?
一、问题引领法
例如《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可提出七个问题:1 皇帝有何嗜好? 2 两个骗子怎样设圈套? 3 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 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 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 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 最后结果如何?学生根据这七个问题进行接龙复述,便可领会和掌握全文。
二、畅谈感受法
以《乡愁》教学实录为例:
师:让我们伴着如泣如诉的乐曲走进余光中,走进《乡愁》。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老师示范朗读。背景音乐:马思聪《思乡曲》)
(板书:听读,说感受)
师:例如,我听到了作者的汩汩心泉,听到了承欢母亲膝下的绵绵亲情。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生:我听到了厚重的思念。
生:我听到了绵延在心底的苦,隐藏在思想深处的痛。
生:我听到了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
生:我感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地袭来。
师:请同学们用心去读,把自己放进去,进人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你一定能读出别人读不出的东西。
(板书:朗读,说理解的话)
师:好,谁愿意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生:本诗以“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的时间顺序,组成四幅画面: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故国别。
生:本诗借助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用绘画的语言把思乡恋国之情画了出来。
师:你一个画字用得好!
生:本诗的写作手法是托物寄情。
生:作者的感情升华了,由乡关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恋。
三、置换标题法
这种方法即是在标题上做文章,通过标题的改换来把握中心内容。如《智取生辰纲》的教学过程。教师引导:中国古典小说大多是章回体,每一章回之前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的回目,以此来概括本回的内容。请大家也模仿这种形式,为《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拟一个回目。学生对此感兴趣,纷纷动手创作,很快写出了回目
四、主角评述法
此种方法就是对文章的主要人物进行评述,请看《老王》教学实录:
课前学生充分预习课文。上课开始,我在黑板上板书“王老”二字。同学们看后,异口同声地大叫“不是王老,是老王”。同学们发现了老师的错误,乐呵呵地,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我说:“写成‘王老’行不行呢?”
生:不行,老王他是个平凡的人,连名字也不被人知道。‘王老’是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称呼。
师:大家读了课文后,对老王有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来评说老王。用“老王是个……的人,表现在……”的形式表达出来。
生:老王是个不幸的人,表现在他瞎了一只眼,住在破落大院塌败的小屋里。
生:老王是个孤独的人,表现在他没有老婆,没有孩子,精神孤独。
生:老王是个勤快、本分的人,表现在他跑上三楼给“我们”送冰,冰比别人大一倍而价格相等。
用这种方法来评说老王,既训练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又让学生对老王这个人物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五、整句概括法
此种方法,就是用整齐而简练的句子,概括文章内容。
师:《西厢记》里的爱情是有不少挫折,可《牡丹亭》却写出了真正的死去活来的爱情。(学生笑)这个爱情故事,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请先用一个字点明中心。
生(一人脱口而出):“情”。
师:高,实在是高。现在请再围绕“情”扩展为8个字,概括时请注意这一段爱情的特点。
生:为情而死,为情而活。
生:死亦为情,生亦为情。
生:因情而死,为情而生。
师:从概括准确和表达有文采来看,上述概括中哪一种最佳?
生(齐):因情而死,为情而生。
整句概括法,实际是就形式而言,其实它可以有多种变体,比如对联概括、导语概括等。
六、文眼寻找法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
例如《荷塘月色》的教学,可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文眼,即“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以上是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的六种方法,除此以外还有导引法等。当然,整体感知应以熟练阅读为基础,针对不同文体亦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一、问题引领法
例如《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可提出七个问题:1 皇帝有何嗜好? 2 两个骗子怎样设圈套? 3 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 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 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 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 最后结果如何?学生根据这七个问题进行接龙复述,便可领会和掌握全文。
二、畅谈感受法
以《乡愁》教学实录为例:
师:让我们伴着如泣如诉的乐曲走进余光中,走进《乡愁》。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老师示范朗读。背景音乐:马思聪《思乡曲》)
(板书:听读,说感受)
师:例如,我听到了作者的汩汩心泉,听到了承欢母亲膝下的绵绵亲情。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生:我听到了厚重的思念。
生:我听到了绵延在心底的苦,隐藏在思想深处的痛。
生:我听到了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
生:我感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地袭来。
师:请同学们用心去读,把自己放进去,进人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你一定能读出别人读不出的东西。
(板书:朗读,说理解的话)
师:好,谁愿意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生:本诗以“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的时间顺序,组成四幅画面: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故国别。
生:本诗借助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用绘画的语言把思乡恋国之情画了出来。
师:你一个画字用得好!
生:本诗的写作手法是托物寄情。
生:作者的感情升华了,由乡关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恋。
三、置换标题法
这种方法即是在标题上做文章,通过标题的改换来把握中心内容。如《智取生辰纲》的教学过程。教师引导:中国古典小说大多是章回体,每一章回之前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的回目,以此来概括本回的内容。请大家也模仿这种形式,为《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拟一个回目。学生对此感兴趣,纷纷动手创作,很快写出了回目
四、主角评述法
此种方法就是对文章的主要人物进行评述,请看《老王》教学实录:
课前学生充分预习课文。上课开始,我在黑板上板书“王老”二字。同学们看后,异口同声地大叫“不是王老,是老王”。同学们发现了老师的错误,乐呵呵地,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我说:“写成‘王老’行不行呢?”
生:不行,老王他是个平凡的人,连名字也不被人知道。‘王老’是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称呼。
师:大家读了课文后,对老王有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来评说老王。用“老王是个……的人,表现在……”的形式表达出来。
生:老王是个不幸的人,表现在他瞎了一只眼,住在破落大院塌败的小屋里。
生:老王是个孤独的人,表现在他没有老婆,没有孩子,精神孤独。
生:老王是个勤快、本分的人,表现在他跑上三楼给“我们”送冰,冰比别人大一倍而价格相等。
用这种方法来评说老王,既训练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又让学生对老王这个人物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五、整句概括法
此种方法,就是用整齐而简练的句子,概括文章内容。
师:《西厢记》里的爱情是有不少挫折,可《牡丹亭》却写出了真正的死去活来的爱情。(学生笑)这个爱情故事,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请先用一个字点明中心。
生(一人脱口而出):“情”。
师:高,实在是高。现在请再围绕“情”扩展为8个字,概括时请注意这一段爱情的特点。
生:为情而死,为情而活。
生:死亦为情,生亦为情。
生:因情而死,为情而生。
师:从概括准确和表达有文采来看,上述概括中哪一种最佳?
生(齐):因情而死,为情而生。
整句概括法,实际是就形式而言,其实它可以有多种变体,比如对联概括、导语概括等。
六、文眼寻找法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
例如《荷塘月色》的教学,可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文眼,即“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以上是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的六种方法,除此以外还有导引法等。当然,整体感知应以熟练阅读为基础,针对不同文体亦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