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主题解读述评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43173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是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而《卫风·氓》是《诗经》中的著名篇目,对于该篇的主题探讨,学者们看法不一,被划定为弃妇诗乃当下主流的观点。本文将对该篇已有的主题解读进行综述,由此展开相关探讨,并提出笔者观点,希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品读出古典文学的魅力,体会其中所传达的审美趣味,丰富情感体验。
  【关键词】卫风氓 主题解读 述评
  《卫风·氓》经女主人公之口缓缓道来,歌谣中的所言的初时的甜蜜到婚后的痛苦直至如今的独自悲哀和愤懑,正如诗中所述恋爱时“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的这般思念与痴情,婚姻中“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这般无情与残忍。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时而以比喻展开议论,如“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这些似乎像是在告诫女性,又似乎像是在讽刺社会的不平。
  一、“弃妇诗”
  对《卫风·氓》的主题解读,主流倾向大都将其划定为“弃妇诗”。古代文人首推代表便是朱熹《诗集序》曰:“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述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从中可以看出朱熹认为歌谣中女主人公是抱悔恨态度,自知自己之错而活该被弃而非怨恨丈夫,故被当下学者们作为将其划定为“弃妇诗”的依据之一。而笔者对此观点有所保留,若如此这般便是弃妇诗,那么朱熹所言的核心如何体现,不然为何朱熹不用“弃妇”而是“淫妇”?笔者认为朱熹的核心观点是诗歌确是弃妇所言,或许划定为讽刺之作更为适宜,讽刺女子不守礼义,私自婚配,自食恶果[1]。而当代学者的侧重点是女主人公哭诉自己被弃的悲惨命运,有怨恨丈夫、批判社会不平之意,如余冠英的《诗经选》、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及现行教材均认同此观点,解读中有同情女主人公的情感,同时也暗含着赞扬女主人公坚强、果断、敢于言论的精神在内。
  二、“刺时诗”
  “刺时之作”此观点在部分典籍中有明显指出。如《毛诗传》云:“《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泆也。”。《诗故》曰:“《氓》,刺时也。何刺乎?刺淫奔者失身也。”再者《诗序广义》曰:“此《序》谓刺时,刺当时风俗之不善也。”故现代的学者们有将这些古人评论作为《卫风·氓》的主题解读的观点之一。笔者认为“刺时之作”这一主题是站在社会价值观层面上的探讨此诗歌意义和作用方面的解读,可以自成一派。所谓文学典籍,笔者以为若非作者有心有意注以此文目的,无论是读者还是学者都是可以品出不同的味道的,为己所用,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卫风·氓》或许在这一观点的解读下,成为了类似于《女诫》一类的教导女性的读物,只是《卫风·氓》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方式,借女主人公的哀伤自诉,现身说法,以正当时处于混乱中的“不良”社会婚俗,如刘书芬[2]《<诗经·卫风·氓>诗中“氓”字释义》一文中就“氓”的释义,认为“氓”是从“亡”从“民”,“民”形“亡”声,“氓”字既有对文中男主人公氓的身份表述,是移民,这与骆全察的观点一致,认为男主人公是外来人,流亡者;又有对爱情、家庭层面上的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背叛与逃离。从中侧面道出时代的混乱,自然礼法会有所破坏,而作为当时维护并坚持礼法制的主流社会价值观来说,“子无良媒”、“秋以为期”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中都应受到阻碍和谴责。
  三、“怨情诗”
  “怨情诗”的代表为李全祥,在《也谈<诗经·卫风·氓>的主题及其艺术价值》一文中指出,《卫风·氓》是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失望,对失去甜蜜爱情,对不平婚姻的怨情诗。正如陈金雄认为的,《卫风·氓》其实是通过女主人公的经历向世人表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情不一定会永恒[3]。在尚永亮《诗经弃妇诗与逐臣诗文化关联》一文中也有提到,婚姻爱情中,男性常常与背弃承诺、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相关联,成为女性失去爱情、婚姻解体的重要原因。
  这一种的主题解读或许是文本本身浅层面的显性信息,能够作为教学中诱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极具意义的启发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现代婚恋观。但是笔者认为若是贸然将“怨情”作为《卫风·氓》的主题还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若纯粹是为了怨情而作,那么或许也可以将其划为爱情诗,毕竟人生过程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爱情,只不过这是一首悲伤的爱情诗歌,没有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美好画面而已。同时也体现出了《卫风·氓》的现实主义风格。
  四、“逐臣诗”
  屈原的《离骚》使得部分学者开始从逐臣诗的角度尝试解读《卫风·氓》。在笔者看来,弃妇与弃臣确是有相同之处,但是是否《卫风·氓》的主题有这么的深层次的政治解读,仍然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毕竟当下的过度解读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尚永亮在《诗经弃妇诗与逐臣诗文化关联》一文中详细探讨了两类诗歌的特点,指出两类诗歌的异体同构。弃妇诗完全可以映射到君臣关系当中,在婚姻生活中女性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男性却因占有主导地位而专横地可以决定女性的命运这一点上,略同于孔子所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严格的等级观念[4]。虽然尚永亮并未在文中明确提出《卫风·氓》的主题就是逐臣诗,现存的文献中也尚未寻到该类的确切观点,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解读为何不可,只是既然是以喻君臣,那么在教学中还得需教师与学生的相关的背景政治资料的搜集。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卫风·氓》六大主要的主题观点。《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而《卫风·氓》是《诗经》中的著名篇目,教学中也是诗歌学习的重点,主题的探讨肯定是不容忽视的。该篇的主题探讨,学者们看法一直存在争议,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品读才好,这样才能品出古典文学的魅力与味道,深刻体会到其中所传达的审美趣味,丰富情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徐成菊.《卫风·氓》之新读[J].青年文学家,2012(10).
  [2]闫笑非.《诗经·卫风·氓》主旨述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5).
  [3]徐成菊.《卫风·氓》之新读[J].青年文学家,2012(10).
  [4]骆全察.《诗经·卫风·氓》中“氓”字释义 [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3).
其他文献
【摘要】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能使语文课堂不至于只是纸上谈兵?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能被学生主动接受?借此本文以“我的课堂我做主”为题,从“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改“‘捡骨架’为‘见全身’”;“在学生与课本间架起一座桥梁”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给我们的课堂注入感性的阳光。  【关键词】人文性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经普遍的今天,中学数学课程中的平面几何部分的教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中仍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要全面提高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水平.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明显的两级分化,一般都出现在几何的教学中.这种分化的原因不仅仅是由学生的智力因素造成的,而主要是教学工作问题.因此,研究平面几何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对防止分化,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认识面积》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单元的第一课时,因为是校际的教学研讨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课件的制作、教学具的安排、课堂教学的预设等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可是课堂上还是出现了让我尴尬的一幕:  案例回放:  师:(课件出示后)大家看,用肉眼观察很难比较面积大小。同桌合作,利用身边的材料,想办法动手比一比。这里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有透明的方格纸,两张图片,还有一些长方
期刊
【摘要】文章从中学生阅读理解的现状调查和结果分析入手,对如何提高推理和归纳能力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阅读理解 推理 归纳  一、引言  阅读理解既是英语学习和测试的重要手段,又是英语学习最终目的的体现,是英语的直接使用,因此,阅读教学就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从高中英语各类检测题的题型设计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已成为考察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从近年英语高考题题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在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1. 重视以问答式启发学生思维能力。2. 重视以比较方法来启发学生思维空间能力。3. 详细讲解学生,巩固所学过的知识与掌握的新知识重要性来提高思维能力。4. 经过讲解把作业多样化的作用,更加启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关键词】思想政治 道德品质 法制法规 思维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道德品德,法制法规及国家,社会情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和其他课程一样也需要师生转换角色,将教师为主的课堂转换成学生为主的课堂,同时将生物教学推向实践和生活,让学生在实践和生活中学习生物理论,掌握生物知识,锻炼研究生物技能,让生物更好的服务生活。  一、树立学生动手实践理念,投身到实践和生活中组织教学。  脱离探究、实践的生物教学不能适应将来新课标的要求,只有经过认真探究、亲身实践,学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实提高。以探究、实践为
期刊
“乐学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建立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自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上。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明确任务 激发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
期刊
【摘要】创新教学是一种系统建设.它关系到教学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一下几点:  教师要将重点留下,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要组织学生探索、讨论;提出一些疑问,要求学生解释.  【关键词】数学课 教学 创新 探索 引导学生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指以学生为独立个体对象,通过教育影响他,发挥主观主动性,使他具有能够发现有利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
期刊
现在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内容有了很大变化,想要上好思想品德课,使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教师就要想出自己的高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更新理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是在教师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  第一
期刊
【摘要】依我看,语文教学中为实现新课程的思想要求,只具备上述基本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通过语文教学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语文教学传授学生审美教育;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培养技能。  【关键词】语文 能力 学习 积极性 审美教育 观察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新编制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明确指出,新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出发,以学生将学的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