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母婴联合免疫与常规免疫效果的比较

来源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其母婴联合免疫与婴儿单纯免疫两种方法的免疫效果.方法 时112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孕妇于妊娠后期3个月(即妊娠28周后)给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U免疫阻断母婴传播作为治疗组,73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孕妇生产前不做任何免疫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常规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12月龄时采集外周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DNA及肝功能.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12个月龄时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5.5%和82.4%,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9,P<0.05);治疗组孕妇HBV DNA高滴度者明显高于低滴度者所娩新生儿的感染率(X2=6.88,P0.05).结论 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进行免疫阻断可降低宫内感染及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免疫保护率,减少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其他文献
LKB1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该基因突变导致黑斑息肉综合征。在非小细胞肺癌中LKB1基因突变率可高达30%。作为抑癌基因,LKB1可以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抑制细胞生长。LKB1主要以p53依赖的机制上调p21表达来对细胞周期进行调控。定位在细胞质中的LKB1可以引起细胞生长负调控的信号传递,而定位在细胞核中的LKB1可以直接参与转录调节。此外,也有研究表明LKB1以p53和p21非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患儿男,12岁.以右下颌部淡红色结节3年,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于2011年10月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下颌出现肤色丘疹,粟粒大小,逐渐增大如花生米大小,生长较缓慢,伴随生长结节渐呈淡红色,无明显自觉症状,质软.近10 d来,因经常手摸刺激,结节糜烂破溃,结黑色痂,表面出现薄痂皮,偶有轻度刺痒.发病前否认外伤史和用药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同类疾病患者.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
期刊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能否增加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下HaCaT细胞的自噬水平.方法 0、25、50 mJ/cm2UVB照射HaCaT细胞,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法检测自噬.设置空白组、DMSO组、25 mJ/cm2UVB组、25 mJ/cm2 UVB+西罗莫司组、50 mJ/cm2UVB组、50 mJ/cm2 UVB+西罗莫司组共6组,MDC染色法检测自噬,并比较各组自噬水平.结果 结果
目的 探讨皮肤黑素瘤及痣细胞痣组织中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 (NHERF1)和β-联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47例皮肤黑素瘤及37例痣细胞痣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NHERF1和β-联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膜表达、浆表达及核表达)和表达强度进行检测.结果 原位皮肤黑素瘤组织中NHERF1胞质中等/强阳性表达率为38%;而侵袭性皮肤黑素瘤组织中NHERF1胞质中等/强阳性表达率为71%,两组相比差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不同照射方法对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9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A组(起始量为70%最小红斑量+20%增量组)、B组(0.4 J/cm2传统起始量+固定增量组)和C组(非照射组)3组,每组各23例.对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8周进行PASI评分,根据PASI评分的改变计算有效率.结果 A、B、C3组患者经治疗4周有效率分别为78.26%、26.09
婴儿血管瘤是常见的婴幼儿良性肿瘤,对于增生期的血管瘤应早期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普萘洛尔是临床常用的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取得较好的疗效,其可能机制包括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成、抑制低氧诱导性因子-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发生轴、促使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下调、以及降低血管瘤的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等。
IL-36是IL-1家族新成员,与传统IL-1家族成员具有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及相似的信号转导途径.IL-36主要在上皮细胞、树突细胞和CD4+T细胞中高表达,免疫调理及免疫激活作用较传统IL-1家族成员更强,提示IL-36在免疫反应中具有巨大的潜能.IL-36在SLE等自身免疫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提示与SLE可能存在联系,是SLE研究中有前景的分子之一。
如同人体其他系统,皮肤的内在老化也是不可避免的.此外,紫外线辐射诱发的氧化应激状态构成了皮肤的光老化,在皮肤老化的外因中起主要作用,抗氧化成了缓解皮肤外在老化的主要环节.辅酶Ql0一直以来主要用于维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基于其抗氧化和抗炎活性,近年来逐渐应用在皮肤的健康领域。
滤泡辅助性T细胞是一种辅助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的CD4+F细胞亚群,主要通过其表达的一些分子,如趋化因子受体5、可诱导共刺激分子、B细胞淋巴瘤分子-6、白介素21等,使滤泡辅助性T细胞迁移至生发中心,与B细胞相互作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被认为是B细胞最主要的辅助细胞.近年研究发现,滤泡辅助性T细胞与部分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