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瓦房店市普通高中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普通高中特殊群体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中;特殊群体;体育教学;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G6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28-01
随着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推进,全面发展学生和发展全体学生的要求更加迫切。学校不仅要重视健康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针对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普通高中的特殊群体学生只有借助体育教学这一契机,两者有力结合,才能将“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得到健康发展。
一、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概述
特殊群体学生:一方面指符合普通高中的录取条件,取得学校的录取资格,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文件规定,经过医学检查因病或残疾可以申请准予暂缓或免于体质健康测试的学生群体;另一方面,指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得分在59分(含59分)以下,以及体重指数(BMI):男生BMI≤16.4(低体重)或BMI≥26.4(肥胖)、女生BMI≤16.4(低体重)或BMI ≥25.3(肥胖)的学生群体。对于特殊群体学生,学校要重点关爱,精心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促其健康成长。
二、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在瓦房店市普通高中,随机抽取4所学校,通过现场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0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460份,有效率94%。根据调查结果分类可知,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病理性包括内脏器官病变(先心病、肝病、胃出血等)、小儿麻痹后遗症、关节功能障碍和骨折恢复期,这类情况较多,共计43人,占62%;生理性包括体重过重和过轻,共22人,占31%;心理方面包括自闭症和抑郁症为主的两类,共5人,占7%。
三、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上存在“一刀切、一锅端”现象。普通高中现有的教学内容,多为上级教育部门根据年段和国家教材制定的统一教学内容。比如,大连市高中规定高一年段体育教学内容为——田径:蹲踞式起跑、耐久跑、掷实心球,体操:直腿后滚翻(男)、肩肘倒立(女),篮球:行进间运球、行进间低手上篮;排球:垫球、传球,健美操:学校自选一套。各学校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各自场地器材的条件适当增加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这限制了特殊群体类学生的学习,多数特殊群体类学生因自身疾病或缺陷采取见习的方式听课学习,体育技能学习受到制约,久而久之体育学习热情逐渐消失。同时,部分体育教师有时也不会因为几个特殊群体学生而单独设计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上都普遍存在“一刀切、一锅端”的弊端,不利于特殊群体类学生的学习与进步。
(2)特殊群体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认识不足。特殊群体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原因,多半否定自己,对体育教学活动认识存在弊端。有的认为自己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参加体育活动,觉得体育活动是正常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参加体育活动。
(3)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由于特殊群体学生自身条件问题,他们缺乏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机会。即使参与了也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达到标准水平,因此,心理上会产生挫败感,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要针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从而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增强自己的身心素质。
四、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策略
(1)因材施教,多样性教学。特殊群体学生与正常学生存在生理或心理上的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在满足正常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开展多样性教学,充分利用各种器械,丰富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需求。
(2)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可知,瓦房店市普通高中体育教师均为体育专业毕业生,最高学历为研究生,没有毕业于特殊体育专业的教师。教师在应对特殊群体的学生时,可能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此,教育部门应加强对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并在强化学科专业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增加特殊体育的一般训练。
(3)激发特殊群体学生学习兴趣,设置不同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调查可知,特殊群体学生不爱参加活动主要是缺乏体育活动成功的体验。教师应针对特殊群体学生身体或心理不同于正常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逐步提高,体会成功,知道“我能行”,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乐趣。
五、结束语
总之,针对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倡导多样性教学,同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激发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志民.安徽省普通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育行为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2]李金平.体育健康教育背景下对特殊群体实施体育保健教学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03).
[3]王悦,温雪.辽宁省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J].辽东学院学报,2013(01).
关键词:普通高中;特殊群体;体育教学;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G6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28-01
随着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推进,全面发展学生和发展全体学生的要求更加迫切。学校不仅要重视健康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针对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普通高中的特殊群体学生只有借助体育教学这一契机,两者有力结合,才能将“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得到健康发展。
一、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概述
特殊群体学生:一方面指符合普通高中的录取条件,取得学校的录取资格,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文件规定,经过医学检查因病或残疾可以申请准予暂缓或免于体质健康测试的学生群体;另一方面,指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得分在59分(含59分)以下,以及体重指数(BMI):男生BMI≤16.4(低体重)或BMI≥26.4(肥胖)、女生BMI≤16.4(低体重)或BMI ≥25.3(肥胖)的学生群体。对于特殊群体学生,学校要重点关爱,精心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促其健康成长。
二、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在瓦房店市普通高中,随机抽取4所学校,通过现场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0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460份,有效率94%。根据调查结果分类可知,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病理性包括内脏器官病变(先心病、肝病、胃出血等)、小儿麻痹后遗症、关节功能障碍和骨折恢复期,这类情况较多,共计43人,占62%;生理性包括体重过重和过轻,共22人,占31%;心理方面包括自闭症和抑郁症为主的两类,共5人,占7%。
三、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上存在“一刀切、一锅端”现象。普通高中现有的教学内容,多为上级教育部门根据年段和国家教材制定的统一教学内容。比如,大连市高中规定高一年段体育教学内容为——田径:蹲踞式起跑、耐久跑、掷实心球,体操:直腿后滚翻(男)、肩肘倒立(女),篮球:行进间运球、行进间低手上篮;排球:垫球、传球,健美操:学校自选一套。各学校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各自场地器材的条件适当增加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这限制了特殊群体类学生的学习,多数特殊群体类学生因自身疾病或缺陷采取见习的方式听课学习,体育技能学习受到制约,久而久之体育学习热情逐渐消失。同时,部分体育教师有时也不会因为几个特殊群体学生而单独设计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上都普遍存在“一刀切、一锅端”的弊端,不利于特殊群体类学生的学习与进步。
(2)特殊群体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认识不足。特殊群体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原因,多半否定自己,对体育教学活动认识存在弊端。有的认为自己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参加体育活动,觉得体育活动是正常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参加体育活动。
(3)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由于特殊群体学生自身条件问题,他们缺乏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机会。即使参与了也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达到标准水平,因此,心理上会产生挫败感,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要针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从而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增强自己的身心素质。
四、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策略
(1)因材施教,多样性教学。特殊群体学生与正常学生存在生理或心理上的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在满足正常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开展多样性教学,充分利用各种器械,丰富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需求。
(2)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可知,瓦房店市普通高中体育教师均为体育专业毕业生,最高学历为研究生,没有毕业于特殊体育专业的教师。教师在应对特殊群体的学生时,可能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此,教育部门应加强对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并在强化学科专业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增加特殊体育的一般训练。
(3)激发特殊群体学生学习兴趣,设置不同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调查可知,特殊群体学生不爱参加活动主要是缺乏体育活动成功的体验。教师应针对特殊群体学生身体或心理不同于正常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逐步提高,体会成功,知道“我能行”,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乐趣。
五、结束语
总之,针对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倡导多样性教学,同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激发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志民.安徽省普通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育行为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2]李金平.体育健康教育背景下对特殊群体实施体育保健教学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03).
[3]王悦,温雪.辽宁省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J].辽东学院学报,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