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曾拥有如丝绸般华丽柔软的绮梦,是文人笔下的“温柔富贵乡”,是丝绸悠久历史的见证之地。有史料记载,大约在5000年前,先民已开始植桑养蚕。明清时期,苏州丝绸生产领衔全国。到民国时期,苏州丝绸产业链完整,制作精良,是享誉世界的中国代表性工业产品。1949年后,经过公私合营,苏州百余家厂整合为振亚、东吴、光明、新苏等四家丝织厂和新光漳绒厂及两个漳绒合作社。苏州丝绸跃上一个新台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丝绸工业体系。
上世纪90年代末,苏州工业进入产业调整转型期,四大绸厂先后改制,逐渐消失,苏州丝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冬。2011年年底,国家“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其中专门提到要重点培育杭州、苏州等具有丝绸传统文化特色的国际大都市。苏州民进人敏锐地察觉到了议政的热点,嗅到了一丝发展丝绸的春讯,遂决定顺势而为,呼吁苏州市委市政府重视丝绸业,不能让她一步步衰落下去,要给这种和当地历史文化基因密切相关的传统产业注入新鲜血液,让其获得新的生机。
2012年年初,民进苏州市委会组织专题组,走进散落在城郊的丝绸企业,拜访宋锦传承人,走访丝绸博物馆,采访高校丝绸研究所,召开多次课题座谈会,就技术改进、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调研后,专题组认为要把苏州丝绸业作为提炼和充实古典苏州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上升到文化产业的高度,不断提升苏州丝绸的附加值和地位,注重培育自主品牌,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文化新产业的转型。
废寝忘食地调研了两个多月,2012年3月1日,通过苏州市委统战部搭建的“建言献策直通车”,民进苏州市委会向中共苏州市委提交了《弘扬丝绸文化 振兴苏州丝绸》的建议。3月2日,中共苏州市委书记即予以批复,并批请分管副市长制定振兴苏州丝绸方案。2013年4月,苏州市颁布《苏州市丝绸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确立“六大方面十个重点”加以培育扶持,并加大专项资金支持,统筹设立额度不低于5000万元的苏州市振兴丝绸产业专项导向资金,加大对产业发展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市长挂帅对全市丝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各种帮扶政策陆续出台。苏州电视台开辟了地产丝绸品牌展播系列。丝绸协会秘书长商大民说:“感谢民主党派的建言,苏州民进为苏州丝绸唤来了春天。”
这已经是民进苏州市委会连续5年,第7次建言受到市委书记批示,并获得实效。自2008年开始,苏州民进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调研,通过“直通车”等途径,共提交《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若干建议》、《融入世博盛会,当好第二主人》、《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关于打响东方水城品牌,建设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建议》、《“古城保护与更新”可持续发展建议》、《给力塑造“苏工”品牌,促进传统工艺产业转型升级》、《弘扬丝绸文化 振兴苏州丝绸》等7份建言,均得到中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批示落实。
上海世博会筹备之初,苏州民进就针对如何对接上海世博提出一系列建议,多数被采用,中共市委特别邀请民进苏州市委会主委出席世博苏州日;苏州古城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城墙是最主要的象征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城墙曾经遭到过严重的破坏。苏州民进认为,古城墙具有极高的文化遗产价值,应加以保护性修复。在市委书记督办下,相门、阊门北码头、平门三段古城墙已于2012年9月竣工,并对市民开放,链接起一段城市文明的记忆;古村落是镶嵌在姑苏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先人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民进苏州市委会通过实地踏勘多处古村落,针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根据现状修订2005年出台的《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被中共市委市政府采纳,2014年1月1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正式开始实施。
这些参政议政成果与民进苏州市委会的各项创新举措密不可分。民进苏州市委会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主界别优势,立足苏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特色,始终把握着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调研课题环环相扣。苏州市委会建立了完备的调研制度。自2008年确立常委负责制:市委会的课题组全部由常委挂帅,加强了常委会对参政议政工作的领导力度。注重群策群力、发挥整体作用。调研过程中除邀请会外专家、积极与政协等相关部门合作外,更注重挖掘会内力量。定期开展议政沙龙活动,许多崭露头角的年轻会员直接被选入市委会重点课题组。调查研究重实效。成功的建言关键在于建议的可操作性,7篇建言之所以都能得到高度评价,原因也在于此。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生命线,民进苏州市委会将继续围绕中心、立足民生,以新作为巩固主阵地、在顺势中开创新渠道。2013年,民进苏州市委会认真研究国家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后,提出要保护江南水乡风貌。苏州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特有、世界少有的一块“风水宝地”。为了让曾经的天堂不只是留在过去的一个梦,为了让江南水乡不只是美好的回忆,为了明天的孩子能感性地知道江南水乡是一个什么样子,也为了苏州人民的生存安全和未来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切实加强江南水乡的保护。苏州民进人始终走在建言履职的路上,心怀使命,上下求索。
上世纪90年代末,苏州工业进入产业调整转型期,四大绸厂先后改制,逐渐消失,苏州丝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冬。2011年年底,国家“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其中专门提到要重点培育杭州、苏州等具有丝绸传统文化特色的国际大都市。苏州民进人敏锐地察觉到了议政的热点,嗅到了一丝发展丝绸的春讯,遂决定顺势而为,呼吁苏州市委市政府重视丝绸业,不能让她一步步衰落下去,要给这种和当地历史文化基因密切相关的传统产业注入新鲜血液,让其获得新的生机。
2012年年初,民进苏州市委会组织专题组,走进散落在城郊的丝绸企业,拜访宋锦传承人,走访丝绸博物馆,采访高校丝绸研究所,召开多次课题座谈会,就技术改进、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调研后,专题组认为要把苏州丝绸业作为提炼和充实古典苏州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上升到文化产业的高度,不断提升苏州丝绸的附加值和地位,注重培育自主品牌,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文化新产业的转型。
废寝忘食地调研了两个多月,2012年3月1日,通过苏州市委统战部搭建的“建言献策直通车”,民进苏州市委会向中共苏州市委提交了《弘扬丝绸文化 振兴苏州丝绸》的建议。3月2日,中共苏州市委书记即予以批复,并批请分管副市长制定振兴苏州丝绸方案。2013年4月,苏州市颁布《苏州市丝绸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确立“六大方面十个重点”加以培育扶持,并加大专项资金支持,统筹设立额度不低于5000万元的苏州市振兴丝绸产业专项导向资金,加大对产业发展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市长挂帅对全市丝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各种帮扶政策陆续出台。苏州电视台开辟了地产丝绸品牌展播系列。丝绸协会秘书长商大民说:“感谢民主党派的建言,苏州民进为苏州丝绸唤来了春天。”
这已经是民进苏州市委会连续5年,第7次建言受到市委书记批示,并获得实效。自2008年开始,苏州民进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调研,通过“直通车”等途径,共提交《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若干建议》、《融入世博盛会,当好第二主人》、《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关于打响东方水城品牌,建设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建议》、《“古城保护与更新”可持续发展建议》、《给力塑造“苏工”品牌,促进传统工艺产业转型升级》、《弘扬丝绸文化 振兴苏州丝绸》等7份建言,均得到中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批示落实。
上海世博会筹备之初,苏州民进就针对如何对接上海世博提出一系列建议,多数被采用,中共市委特别邀请民进苏州市委会主委出席世博苏州日;苏州古城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城墙是最主要的象征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城墙曾经遭到过严重的破坏。苏州民进认为,古城墙具有极高的文化遗产价值,应加以保护性修复。在市委书记督办下,相门、阊门北码头、平门三段古城墙已于2012年9月竣工,并对市民开放,链接起一段城市文明的记忆;古村落是镶嵌在姑苏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先人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民进苏州市委会通过实地踏勘多处古村落,针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根据现状修订2005年出台的《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被中共市委市政府采纳,2014年1月1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正式开始实施。
这些参政议政成果与民进苏州市委会的各项创新举措密不可分。民进苏州市委会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主界别优势,立足苏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特色,始终把握着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调研课题环环相扣。苏州市委会建立了完备的调研制度。自2008年确立常委负责制:市委会的课题组全部由常委挂帅,加强了常委会对参政议政工作的领导力度。注重群策群力、发挥整体作用。调研过程中除邀请会外专家、积极与政协等相关部门合作外,更注重挖掘会内力量。定期开展议政沙龙活动,许多崭露头角的年轻会员直接被选入市委会重点课题组。调查研究重实效。成功的建言关键在于建议的可操作性,7篇建言之所以都能得到高度评价,原因也在于此。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生命线,民进苏州市委会将继续围绕中心、立足民生,以新作为巩固主阵地、在顺势中开创新渠道。2013年,民进苏州市委会认真研究国家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后,提出要保护江南水乡风貌。苏州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特有、世界少有的一块“风水宝地”。为了让曾经的天堂不只是留在过去的一个梦,为了让江南水乡不只是美好的回忆,为了明天的孩子能感性地知道江南水乡是一个什么样子,也为了苏州人民的生存安全和未来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切实加强江南水乡的保护。苏州民进人始终走在建言履职的路上,心怀使命,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