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目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先进教育的重要标志。学生心理素质是否过硬是衡量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和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外,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一个重要的途径。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藏着不少适合心理辅导的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景。教师通过细心挖掘教材,善于利用各种资源,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各种课型,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并帮助学生自我调节,克服不良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课堂教学实效,不失为一条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我国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近年来,学者们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许多中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如缺乏自信、焦虑、偏执、忧郁、孤独、自闭、暴躁、易怒等形形色色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学生中相当突出,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中学生离家出走、厌世轻生、杀死父母、激情犯罪等悲剧发生,这也引起了广大教师、家长、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几年前报导的浙江省一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母亲;1997年中日青少年友好联合夏令营内蒙古自治区之行,中国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很不理想,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某学校一男一女两位学生,因为抢一个位置而互相挥巴掌,矛盾不斷激化,引发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冲突,最后闹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说,哪一方忍让一点,事情都可以圆满解决;还有最近被大家广泛关注的大连十三岁少年杀死十岁小女孩的事件等等,为什么在中学生身上会有这么多的悲剧发生?究其原因,问题的根本症结其实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约有32%的学生有心理障碍,约有12%的学生有心理缺陷,约有28%的学生有心理失常。曾让许多人羡慕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有三分之一学生因不能完成学业而遭淘汰。从全国的调查情况看,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因此,对中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多的相似性,故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适时的进行心理指导。如:在“意识的能动作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提到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此处教学,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心理常识:不良情绪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在持续的消极情绪反应作用下,首先受到影响的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抑制大脑皮层高级心智活动,破坏大脑皮层兴奋性与抑制的平衡,使得正常的判断力下降,甚至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常见的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生理、心理疾病的成因中情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从中体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何等重要。
2、探索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在每一堂课的开始可以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做时事政治演讲,内容主要是围绕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成功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在这一过程中成绩差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心理潜能被挖掘出来,他们开始也许是生疏的、笨拙的、表演是不协调的,表达是不流畅的,但教师如以宽容的心态、极大的耐心包容学生的不足,并给予适时的点拨和鼓励,必将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也有助于引导其他学生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相信在这一活动中全体学生会逐步的学会认识自己,热爱自己,肯定自己,敢于表露自己的情感。教师还要注意提问的艺术,特别注意给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回答机会,以避免那些得不到回答问题机会的学生产生退缩与自卑。这样,学生从与同学,老师的合作探究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能够比较客观的评估自己和他人。
(三)培养学生乐观而稳定的情绪
乐观而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当一个人经常保持愉快而乐观的情绪时,他就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反之,则对世界充满了厌恶、悲观和挫折感。中学阶段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沉重的学习压力,激烈的班内、校内竞争,使他们的心理超负荷,另一方面,又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灵的悸动,使他们茫然无所适从。因此,中学生的情绪有变化多、控制力差等特点,很容易出格或失常,甚至形成孤僻、落落寡欢的性格。因此,如何培养中学生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也是我们政治教师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政治课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教育学生要保持心情舒畅,积极乐观,努力消除紧张感、顾虑心、嫉妒心,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学习,以勇敢的精神战胜困难,让轻松愉快伴随着自己的人生。首先,教师要有意创设愉悦的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去感受乐趣。这种情景可以是一次主题讨论会、一项娱乐活动或一种合作式学习氛围。如教师可以设计一堂专题课:保持乐观心态,做情绪的主人。首先发动学生搜集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正反两面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如何去培养自己良好的情绪;利用书上的小栏目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针对本校、本班的学生的实际问题再进行讨论;观看录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片段、名人照片,引导学生理解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保持良好情绪的源泉。这样,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拓展兴趣爱好,进行良好情绪品质的修养。
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潜心钻研,一定能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知识教学与情感化的统一,从而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艺术,避免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自行消除心理障碍,在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和谐统一合力的作用下,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的现状及对策》王建中《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09期
(作者单位: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我国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近年来,学者们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许多中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如缺乏自信、焦虑、偏执、忧郁、孤独、自闭、暴躁、易怒等形形色色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学生中相当突出,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中学生离家出走、厌世轻生、杀死父母、激情犯罪等悲剧发生,这也引起了广大教师、家长、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几年前报导的浙江省一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母亲;1997年中日青少年友好联合夏令营内蒙古自治区之行,中国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很不理想,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某学校一男一女两位学生,因为抢一个位置而互相挥巴掌,矛盾不斷激化,引发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冲突,最后闹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说,哪一方忍让一点,事情都可以圆满解决;还有最近被大家广泛关注的大连十三岁少年杀死十岁小女孩的事件等等,为什么在中学生身上会有这么多的悲剧发生?究其原因,问题的根本症结其实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约有32%的学生有心理障碍,约有12%的学生有心理缺陷,约有28%的学生有心理失常。曾让许多人羡慕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有三分之一学生因不能完成学业而遭淘汰。从全国的调查情况看,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因此,对中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多的相似性,故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适时的进行心理指导。如:在“意识的能动作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提到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此处教学,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心理常识:不良情绪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在持续的消极情绪反应作用下,首先受到影响的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抑制大脑皮层高级心智活动,破坏大脑皮层兴奋性与抑制的平衡,使得正常的判断力下降,甚至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常见的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生理、心理疾病的成因中情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从中体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何等重要。
2、探索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在每一堂课的开始可以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做时事政治演讲,内容主要是围绕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成功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在这一过程中成绩差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心理潜能被挖掘出来,他们开始也许是生疏的、笨拙的、表演是不协调的,表达是不流畅的,但教师如以宽容的心态、极大的耐心包容学生的不足,并给予适时的点拨和鼓励,必将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也有助于引导其他学生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相信在这一活动中全体学生会逐步的学会认识自己,热爱自己,肯定自己,敢于表露自己的情感。教师还要注意提问的艺术,特别注意给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回答机会,以避免那些得不到回答问题机会的学生产生退缩与自卑。这样,学生从与同学,老师的合作探究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能够比较客观的评估自己和他人。
(三)培养学生乐观而稳定的情绪
乐观而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当一个人经常保持愉快而乐观的情绪时,他就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反之,则对世界充满了厌恶、悲观和挫折感。中学阶段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沉重的学习压力,激烈的班内、校内竞争,使他们的心理超负荷,另一方面,又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灵的悸动,使他们茫然无所适从。因此,中学生的情绪有变化多、控制力差等特点,很容易出格或失常,甚至形成孤僻、落落寡欢的性格。因此,如何培养中学生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也是我们政治教师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政治课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教育学生要保持心情舒畅,积极乐观,努力消除紧张感、顾虑心、嫉妒心,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学习,以勇敢的精神战胜困难,让轻松愉快伴随着自己的人生。首先,教师要有意创设愉悦的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去感受乐趣。这种情景可以是一次主题讨论会、一项娱乐活动或一种合作式学习氛围。如教师可以设计一堂专题课:保持乐观心态,做情绪的主人。首先发动学生搜集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正反两面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如何去培养自己良好的情绪;利用书上的小栏目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针对本校、本班的学生的实际问题再进行讨论;观看录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片段、名人照片,引导学生理解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保持良好情绪的源泉。这样,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拓展兴趣爱好,进行良好情绪品质的修养。
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潜心钻研,一定能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知识教学与情感化的统一,从而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艺术,避免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自行消除心理障碍,在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和谐统一合力的作用下,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的现状及对策》王建中《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09期
(作者单位: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