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 编辑部
2008年1月8日下午4时,美国拉斯维加斯,被誉为“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奥斯卡”的“2007~2008Top Branda from China——中国消费电子领先品牌TOP10”颁奖典礼在第41届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举行。
在中国消费电子领先品牌的颁奖典礼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主题为“掘金中美消费电子市场”的高峰对话。IDG-RBICEO、IDG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徐洲女士主持了对话,CEA国际副总裁Elizabeth Hyman,RBI集团CIO Jeff DeBalko、海尔北美地区副总裁Richard S.Block、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庆存、Gfk全球消费电子总经理Juergcn Boyny、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于吉永、北美零售商和渠道商代表,针对中美生产企业和渠道商如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上获取更大的财富。找到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大家一致认为,在当今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有创新才能凸现企业价值。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同时,中国企业在加强创新的同时,在布局全球市场的时候,也应注意品牌知名度的推广。
以下为访谈现场实录。
主持人:
据美国CEA的统计,2006年全美国的消费电子总销售额是1354亿美元,它的年均成长率是每年成长8%左右。再看中国,中国在2006年就达到了差不多600亿美元的规模,而每年的成长是20%。也就是说,按照这种速度成长的话,2007年中国的消费电子总的市场份额达到720亿美元,到2008年是864亿美元。这里想问一下CEA国际副总裁ElizabethHyman,你怎么看待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你的角度,是如何看待中美两国消费电子市场的?你认为中美两国消费电子市场最大的不同点在什么地方?
CEA国际副总裁Elizabeth Hyman:
美国CEA关于2007年的报告刚刚出来,美国消费电子市场的成长速度为82%,2008年将会以6.7%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速度会非常健康,而这种快速成长的驱动力,来自于数字化产品、最新产品,如比较酷的MP3、数字电视、高清电视等方面的需求,GFK作为CEA的合作伙伴,也公布了2007年消费电子市场的总值为3130亿美元,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也会有—个平稳和健康的发展,而关于中美两国消费电子市场的区别,我认为,美国消费电子市场发展,对于高清数字电视产品,DVD机、PC CGAME等方面的需求,是—个大的驱动力,而中国则在移动通讯设备方面,非常感兴趣。
主持人:
谢谢,刚才Elizabeth Hyman阐述了中美两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差异化现状和机遇。JuengenBoyny是从权威市场研究机构GFK过来的,GFK也是CEA的合作伙伴,他除了能为我们分享2007年消费电子产业情况以及2008年的未来发展趋势之外,他对于消费电子渠道差异化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中国消费电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建议。GFK全球消费电子总经理Juergen Boyny先生
在消费领域大的背景是,消费电子渠道越来越零售化,厂商和渠道之间,必须有良好的了解,有越来越多的互动,比如说,在欧美有BestBuy,在中国有国美、苏宁等,以及在俄罗斯等国家,都有当地区很强势的渠道体系,但是这些国家的渠道商,又各不相同,同时,渠道的背景也相差很大,因此,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在进人某一个新市场时,一定要认识当地渠道,并与渠道商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注意好中国与其它国家渠道的差异化。比如,美国有大约20%左右的产品,是通过互联网渠道进入最终消费者的,这与中国的渠道体系完全不同。希望中国厂商在走国际化道路的时候,多注重不同国家的差异化。主持人:
刚才Elizabeth Hyman和Juergen Boyny都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中美两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差异化现状和机遇。大家都谈到了—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家都认可消费电子市场蕴含着巨大的财富可以挖掘,那么如何有效的地把这些机会变成实际的财富呢?我想问一下来自Richard先生,海尔作为在消费电子产业领域的顶尖厂商之一,同时已经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取得一定成绩,可以说海尔是国际化进程相当快的—个典型代表,我想问一下你是怎么看待目前消费电子产业的变革,以及怎么样去处理跟渠道商的—些关系呢?你如何看待品牌和创新在企业经营中所起的作用?海尔在北美通过哪些有效的方式取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更好的推广了自身品牌?
海尔集团电器产业有限公司HAC副总裁Richard S.Block:
海尔在中国有24年的历史,海尔在美国也有9年的历史,我是1年半之前才加人海尔的,在过去的18个月中,对我和海尔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海尔重新建立了自己在北美的网站,网站架构越来越国际化,特别是符合美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工作,让全球各地的消费者都了解海尔,我也积极参与海尔的相关工作中,比如说展览会中,我都有积极地参与,在座的有许多是电视产品的同行,海尔在美国,东欧,甚至于全球,都有与NBA在合作,通过NBA的活动,让全球各地的消费者都了解海尔,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够更加了解海尔,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生产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厂商,而且是—个在全球拥有几百亿运营收入的强大的企业。这样合作关系,为海尔提供了—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够认识到海尔从几百美元的产品,到几千美元的产品,都很丰富,很完善。在过去的18个月当中,我都在积极推进美国市场,带动海尔更好地国际化。
主持人:
长城在中国有较强的政府关系,他们在中国做的非常地成功,并且积极响应中国政府提倡的企业创新和品牌创新的号召,开发出许多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我想问一下长城的于吉永先生,长城下一步的国际市场战略如何,创新对于长城国际化品牌建设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于吉永先生:
长城与海尔不同的是,长城有着非常深厚的政府背景,与中国政府有相当多的业务关系,将长期扎根于中国,并且有非常多的极具核心专利性的产品,在未来长城国际化的战略中,创新在长城公司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如说加强产品技术的开发,保证产品的质量,另外长城在新产品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提升长城的产品竞争力和核心价值,利用新产品和新技术,为长城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 另外,长城的研发和专利主要集中在芯片方面的技术研发,针对芯片和软件产品的深入技术开发,还有针对不同行业的应用技术的整合,而长城针对中小企业生产的解决方案,都处于中国领先地位,通过长城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以确保产品质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给客户,用以建立长城的核心品牌价值,从而与客户一起,制胜于国际市场。
主持人:
谢谢于吉永先生。海信这一次就得了两个奖项,一是TOP Brand,还有一个就是技术创新奖,我想了解的是,海信对于创新的最新成果,以及下一步,海信的国际市场战略,如何通过全方位的创新来为生产企业和渠道商获取市场份额和利润的最大化?另外,从海信电器中国市场的经验来看,你对美国消费电子渠道方面拓展有什么想法?如何利用渠道的力量,帮助海信更好地国际化?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庆存先生:
海信一直以来都是希望用技术创新来扶植企业的成长。海信在最近几年在投人研发深度,在技术突破上都有所建树,这其中包含了三个方面:第一个大产业是数字多媒体产业,今年在这方面有两款新的产品推出;其中一款是用LED光源的电视,这种产品我们将推广到国际市场。第二,海信的发展还在于提升企业的制造能力上。海信的制造还依赖于不断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我们还在不断地提升产品的性价比,使消费者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享受更高水平的产品。第三个方面,海信正在通过研发将自己打造成不仅可以做终端产品,而且可以做系统级产品的企业。07年3月,海信已建设完自己的数字家庭理念馆,数字家庭技术在今后已经成为我们的正式产品推出。海信的创新不仅支持我们自身在国内市场不断发展,同时也将支持我们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成长。希望能在国际市场上海信的品牌能够长久的立足,海信的产业在创新技术的支持下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能够不断的发展。2008是中国的奥运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信现在麾下有3个品牌:海信、科龙和容声。前不久我们与中国国家登山队合作,以科龙冠名中国登山队,同时也支持了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在奥运期间也会与很多的体育赛事。—个品牌的成长不仅靠技术及质量,同时也要靠有效的市场拓展,海信也正在不断的努力,同时也希望海信在今后的市场拓展中有更多的合作机会,更好的合作伙伴。
主持人:
Jeff是REED的CHIEF INTERNETOFFICER,也负责REED集团的刊物,其中就包括TWICE。我(Jennifer)刚才问的问题是:TWIC在美国市场经历了20多年,对美国消费电子市场的推动作用是怎样的?在中国,2005开办了TWICECHINA,您认为TWICE美国与TWICE中国可以如何共同努力帮助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在美国市场有更好作为?
RBI集团CIO JeffDeBalko先生:
TWICE的独特定位是联系消费电子的制造厂商和销售渠道的媒体,通过影响渠道影响消费者,TWICE一方面与制造商有好的关系,同时与渠道链上各个层面的渠道商有较好的关系,包括经销商分销商;再有TWICE的网站也是个好的渠道,可以通过网站发布产品去影响最终消费者,对于消费电子领域的新兴市场和新兴企业的建立,如何更好地利用TWICE美国和中国资源?可以通过媒体的内容,如中国的新兴消费电子制造厂商,与编辑有更好的互动,可以把故事讲来听,以及认为的产品趋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有哪些新产品适应市场,这都是可以通过TWICE美国和中国一起对外发布出去。
对于TWICE的合作伙伴,一方面是制造商,另一方面有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是消费电子领域的各层次渠道厂商,通过影响渠道厂商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然后进一步提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