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心村规划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关健,中心村建设的实质是以村为核心有序的城乡一体化过程。文章是作者从其目前中心村建设及其发展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分析, 探讨其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中心村建设; 发展路径
0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高速推进, 社会转型日趋剧烈和深刻。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村文明向现代文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农村发展必然要求的观念已经得到公认。中心村建设正是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探索。
一、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中心村建设的实质
中心村是基于经济、社会、人口等因素的发展要求,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原有的或者新的居民点为中心, 由若干村落组成的, 形成区位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发展要素相对优越、公共服务及基础配套相对齐全, 对周边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新型农村社区中心。从本质上讲, 中心村建设的实质是以建设具有小城镇功能的“ 农村 ”为核心的有序城乡一体化过程。
二、中心村建设的发展困境分析
第一, 农民土地流转过程的困境。中心村的建设从实质上讲是人口的聚集过程, 同时也伴随着土地使用的相对集中。由于农村长期实行以家庭宅基地为主的生活用地和以家庭承包为核心的生产用地的分配制度, 从而在农村人口居住地集中的过程中发生了土地流转的现象。中心村建设为了减少建设成本通常选址在一些人口规模相对较大或者距离工业区较近的地区。如此, 一是产生了本村和外村居民的矛盾。由于原本中心村所在村的居民还存在小农意识和本位观念等, 他们不愿意跨村建設公共服务设施,更不愿意与其他村村民共享服务。二是本村村民通常在宅基地置换社区居民住房时, 有明确的置换标准和规定, 并能享受一定的优惠条件, 但是外村村民在土地置换时不是没有清晰地规定, 就是要支付更高的费用, 甚至还会发生房屋产权纠纷。三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实现农民公平地享有现代文明也遭遇到困境。在有限的经济补偿下, 大部分地区中心村建设均需要村民自己的投入。那么, 经济困难的家庭即使有一定面积的宅基地但由于无力按照要求建造新房屋而无法进入中心村, 久而久之, 原来村庄里居住的都是贫困户, 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都生活在中心村, 从而使得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违背了中心村建设的初衷。总之, 农民土地流转的困境是制度建设的困境, 要消除这些障碍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
第二, 农民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脱节的困境。中心村的建设是为了让广大农民能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集中体现在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与城市社区相匹配上。然而, 就目前情况来看, 大多数农民仍然从事着农业或者与农业相关的工业和服务业, 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大多数, 而农村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中心村给农民带来了干净的楼房、便利的交通、质量较好的学校以及较完善的社区健身中心等等, 但是更多村民距离每天耕作的田地变远了, 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改变, 于是, 很多村民无法迅速地习惯新的生活方式而产生抗拒。同时, 由于人口转移相应制度还未建立健全, 现有户籍制度下, 村民的社会保障权利、村民自治等多项权利均要以原村为单位履行, 这也使很多村民不愿意入住中心生活。此外, 中心村的建设为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类聚居的同时, 耕地也在聚集, 如此,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服务业来转移和消化, 但是, 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发展和变化的速度并不同步, 而且要快得多, 这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第三, 现代文化培育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困境。首先, “ 村民变市民 ”是一个虚拟的目标, 在村民依然依赖现有农业生存的前提下, 市民文化是很难传播和发展的。现代工业社会和传统农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个分工精细化、高度依赖性的社会, 而后者是以家庭或者家族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社会, 不同的文化则根植于各自的社会结构中。所以, 仅仅依靠生活方式的变化来发展现代文化需要很长的时间。
其次, 中心村是周边村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中心, 不同村落的村民由于方言、习俗、宗族、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往往会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 这也阻碍了现代社区文化的发展和培育。再次, 遵循早期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我们看到许多乡村特有的地区文化随着农村居住方式的变迁消失了, 所以, 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 进行科学的保护。
三、中心村建设的发展路径设计
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框架下, 中心村建设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仍将长期存在的现实条件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它有助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消除城乡差距、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因此, 中心村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 又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系统性的实践创新。在从规划到实施的过程, 既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照搬照抄, 必须要在认真做好调研的基础上, 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 即中心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遵循何种原则、选择何种道路的发展模式和途径。由于农村农业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 中心村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优、劣势, 选择切合当地情况的发展道路, 总体而言, 笔者对中心村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科学规划, 准确定位, 明确建设原则。中心村建设是构建农民相对集中、服务较为完善的新聚居中心, 所以, 中心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对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具有战略性意义。首先,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中心村建设规划。中心村建设需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 分别进行设计, 制定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具体可行的规划。在此基础上, 以“依托农村、节约耕地、区位适中”为原则进行选址, 并确定中心村的布局。并且, 充分考虑居民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 使农民能够便利地分享现代文明建设的成果, 把中心村建设成为功能齐备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中心。其次, 中心村建设规划既要遵循渐进性原则, 又要具备一定的开放性。中心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规划应该是长期性、阶段性的, 在总体上应保持稳步实施, 即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要求和条件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同时, 为了保证中心村建设的稳定性, 规划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中心村作为一个重构的并不成熟的社会结构, 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 例如人口和经济规模、用地需求等均带有不确定性, 所以, 其建设规划应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允许根据未来的实际情况进行局部修改。再次, 中心村建设规划应该注重农村社区整体性发展, 即中心村建设的目标是取得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整体发展, 既要包括现代农业的有序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升级, 又应包括能源、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 科、教、文、卫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健全, 还应包括村民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现代农业文明的构建。最后, 中心村建设应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不同的自然符合环保、健康标准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 利用节能等高新技术保护自然环境, 如使用新型清洁能源、做好垃圾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实现现代农村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促进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此外, 中心村定位还要尊重当地的传统, 挖掘和保护人文资源, 力图体现各自特色, 尊重和弘扬当地有特色的优秀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并且保护人文资源, 保持民居特色。
2. 因地制宜, 培育特色产业优势, 发展现代农业并向其他产业扩展。中心村建设和实施需要发展现代集约农业的支持, 而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和农村社区的文明、现代化的构建都是中心村的发展目标, 而且这两个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培育出现代农业的生产力才能真正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反之, 经济的发展也将促进农村社区的文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中心村旨在建造现代新型的农村社区, 灌输现代农村的生活方式, 这需要现代生产方式的支撑。
3. 明确政府角色, 发挥农民的积极主动性。中心村建设只有通过上下合力, 才能实施和实现改变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 才能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一,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深入,基层县、乡镇政府管理职能不断下移, 在中心村建设中环境条件, 降低绿化和村庄景观的建设成本, 营造出政府应担任引导支持和监督管理的双重角色。首先, 政府需要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一方面, 完善土地政策, 制定合理可行的土地流转政策, 保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制订适当有效的鼓励政策, 调动农民参与中心村建设的积极性, 例如通过税、费优惠以及具体的奖励政策, 引导农民自愿地聚集在中心村, 并且简化有关执法、收费部门服务程序, 实行现场一次性办理。另一方面, 政府也应积极筹措资金, 整合政府支农资金,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中心村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环境以及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其次, 政府还肩负着监督管理的工作。一方面, 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强化和保持规划部门的权威, 保证规划能够顺利实施, 同时对征收手段、房屋建筑样式、面积和质量都进行严格的监管, 尽量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另一方面, 政府重视中心村管理, 积极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方式, 为居民提供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管网维修、购物休闲、文体娱乐等多方面的管理和服务, 努力宣传现代生活方式和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其二, 尽管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农民仍然应承担中心村建设主力军的作用。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 是农村建设的最大力量和主要投资者, 例如房屋建造均由农民自己出资。所以, 应该加大对建设中心村的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力度, 鼓励农民到中心村去建房, 提高他们投身中心村建设的主动性, 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同时, 中心村建设投资较大, 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況下, 在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地方, 以农民为主体可以更好地整合村级集体的力量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 积极吸引外资进行产业开发和投资。
4. 合理处理中心村与行政村、自然村的关系, 解决好生活地和生产地分离的矛盾。中心村与行政村、自然村的矛盾实质上是生活地和生产地分离的矛盾。一方面, 农村人口的聚集和迁移, 必然导致部分村民离村不离土, 即居住地和耕地相分离, 他们生活在中心村, 享用中心村较好的公共服务设施, 但是仍然在原来的村落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 随之产生的就是与土地相联系的身份制即户籍制, 及与身份制相联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与现居住地分离的现象。由此, 可能出现外来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较难建立, 并且与中心村原村民产生土地和公共资源的矛盾与纠纷, 这是中心村建设中最大的障碍和隐患。解决村民跨村建房问题和协调中心村与行政村、自然村的关系, 一方面要在中心村建设之前, 做好征地的手续和赔偿工作。另一方面, 需要及时调整农村行政区划。中心村是功能型现代农业社区, 打破了原来自然村、行政村的区域界线, 这就需要及时建立新的适应中心村建设和管理的行政区划, 促进农民的优化高效集中。
结束语
总之, 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 中心村建设作为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多方面的一体化工程, 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还要面临复杂多样的新挑战, 这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 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和意愿, 才能将中心村建设成为集生产和生活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农村社区。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中心村建设; 发展路径
0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高速推进, 社会转型日趋剧烈和深刻。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村文明向现代文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农村发展必然要求的观念已经得到公认。中心村建设正是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探索。
一、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中心村建设的实质
中心村是基于经济、社会、人口等因素的发展要求,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原有的或者新的居民点为中心, 由若干村落组成的, 形成区位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发展要素相对优越、公共服务及基础配套相对齐全, 对周边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新型农村社区中心。从本质上讲, 中心村建设的实质是以建设具有小城镇功能的“ 农村 ”为核心的有序城乡一体化过程。
二、中心村建设的发展困境分析
第一, 农民土地流转过程的困境。中心村的建设从实质上讲是人口的聚集过程, 同时也伴随着土地使用的相对集中。由于农村长期实行以家庭宅基地为主的生活用地和以家庭承包为核心的生产用地的分配制度, 从而在农村人口居住地集中的过程中发生了土地流转的现象。中心村建设为了减少建设成本通常选址在一些人口规模相对较大或者距离工业区较近的地区。如此, 一是产生了本村和外村居民的矛盾。由于原本中心村所在村的居民还存在小农意识和本位观念等, 他们不愿意跨村建設公共服务设施,更不愿意与其他村村民共享服务。二是本村村民通常在宅基地置换社区居民住房时, 有明确的置换标准和规定, 并能享受一定的优惠条件, 但是外村村民在土地置换时不是没有清晰地规定, 就是要支付更高的费用, 甚至还会发生房屋产权纠纷。三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实现农民公平地享有现代文明也遭遇到困境。在有限的经济补偿下, 大部分地区中心村建设均需要村民自己的投入。那么, 经济困难的家庭即使有一定面积的宅基地但由于无力按照要求建造新房屋而无法进入中心村, 久而久之, 原来村庄里居住的都是贫困户, 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都生活在中心村, 从而使得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违背了中心村建设的初衷。总之, 农民土地流转的困境是制度建设的困境, 要消除这些障碍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
第二, 农民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脱节的困境。中心村的建设是为了让广大农民能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集中体现在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与城市社区相匹配上。然而, 就目前情况来看, 大多数农民仍然从事着农业或者与农业相关的工业和服务业, 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大多数, 而农村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中心村给农民带来了干净的楼房、便利的交通、质量较好的学校以及较完善的社区健身中心等等, 但是更多村民距离每天耕作的田地变远了, 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改变, 于是, 很多村民无法迅速地习惯新的生活方式而产生抗拒。同时, 由于人口转移相应制度还未建立健全, 现有户籍制度下, 村民的社会保障权利、村民自治等多项权利均要以原村为单位履行, 这也使很多村民不愿意入住中心生活。此外, 中心村的建设为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类聚居的同时, 耕地也在聚集, 如此,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服务业来转移和消化, 但是, 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发展和变化的速度并不同步, 而且要快得多, 这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第三, 现代文化培育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困境。首先, “ 村民变市民 ”是一个虚拟的目标, 在村民依然依赖现有农业生存的前提下, 市民文化是很难传播和发展的。现代工业社会和传统农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个分工精细化、高度依赖性的社会, 而后者是以家庭或者家族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社会, 不同的文化则根植于各自的社会结构中。所以, 仅仅依靠生活方式的变化来发展现代文化需要很长的时间。
其次, 中心村是周边村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中心, 不同村落的村民由于方言、习俗、宗族、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往往会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 这也阻碍了现代社区文化的发展和培育。再次, 遵循早期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我们看到许多乡村特有的地区文化随着农村居住方式的变迁消失了, 所以, 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 进行科学的保护。
三、中心村建设的发展路径设计
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框架下, 中心村建设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仍将长期存在的现实条件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它有助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消除城乡差距、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因此, 中心村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 又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系统性的实践创新。在从规划到实施的过程, 既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照搬照抄, 必须要在认真做好调研的基础上, 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 即中心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遵循何种原则、选择何种道路的发展模式和途径。由于农村农业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 中心村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优、劣势, 选择切合当地情况的发展道路, 总体而言, 笔者对中心村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科学规划, 准确定位, 明确建设原则。中心村建设是构建农民相对集中、服务较为完善的新聚居中心, 所以, 中心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对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具有战略性意义。首先,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中心村建设规划。中心村建设需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 分别进行设计, 制定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具体可行的规划。在此基础上, 以“依托农村、节约耕地、区位适中”为原则进行选址, 并确定中心村的布局。并且, 充分考虑居民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 使农民能够便利地分享现代文明建设的成果, 把中心村建设成为功能齐备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中心。其次, 中心村建设规划既要遵循渐进性原则, 又要具备一定的开放性。中心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规划应该是长期性、阶段性的, 在总体上应保持稳步实施, 即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要求和条件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同时, 为了保证中心村建设的稳定性, 规划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中心村作为一个重构的并不成熟的社会结构, 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 例如人口和经济规模、用地需求等均带有不确定性, 所以, 其建设规划应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允许根据未来的实际情况进行局部修改。再次, 中心村建设规划应该注重农村社区整体性发展, 即中心村建设的目标是取得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整体发展, 既要包括现代农业的有序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升级, 又应包括能源、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 科、教、文、卫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健全, 还应包括村民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现代农业文明的构建。最后, 中心村建设应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不同的自然符合环保、健康标准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 利用节能等高新技术保护自然环境, 如使用新型清洁能源、做好垃圾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实现现代农村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促进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此外, 中心村定位还要尊重当地的传统, 挖掘和保护人文资源, 力图体现各自特色, 尊重和弘扬当地有特色的优秀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并且保护人文资源, 保持民居特色。
2. 因地制宜, 培育特色产业优势, 发展现代农业并向其他产业扩展。中心村建设和实施需要发展现代集约农业的支持, 而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和农村社区的文明、现代化的构建都是中心村的发展目标, 而且这两个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培育出现代农业的生产力才能真正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反之, 经济的发展也将促进农村社区的文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中心村旨在建造现代新型的农村社区, 灌输现代农村的生活方式, 这需要现代生产方式的支撑。
3. 明确政府角色, 发挥农民的积极主动性。中心村建设只有通过上下合力, 才能实施和实现改变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 才能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一,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深入,基层县、乡镇政府管理职能不断下移, 在中心村建设中环境条件, 降低绿化和村庄景观的建设成本, 营造出政府应担任引导支持和监督管理的双重角色。首先, 政府需要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一方面, 完善土地政策, 制定合理可行的土地流转政策, 保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制订适当有效的鼓励政策, 调动农民参与中心村建设的积极性, 例如通过税、费优惠以及具体的奖励政策, 引导农民自愿地聚集在中心村, 并且简化有关执法、收费部门服务程序, 实行现场一次性办理。另一方面, 政府也应积极筹措资金, 整合政府支农资金,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中心村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环境以及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其次, 政府还肩负着监督管理的工作。一方面, 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强化和保持规划部门的权威, 保证规划能够顺利实施, 同时对征收手段、房屋建筑样式、面积和质量都进行严格的监管, 尽量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另一方面, 政府重视中心村管理, 积极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方式, 为居民提供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管网维修、购物休闲、文体娱乐等多方面的管理和服务, 努力宣传现代生活方式和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其二, 尽管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农民仍然应承担中心村建设主力军的作用。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 是农村建设的最大力量和主要投资者, 例如房屋建造均由农民自己出资。所以, 应该加大对建设中心村的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力度, 鼓励农民到中心村去建房, 提高他们投身中心村建设的主动性, 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同时, 中心村建设投资较大, 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況下, 在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地方, 以农民为主体可以更好地整合村级集体的力量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 积极吸引外资进行产业开发和投资。
4. 合理处理中心村与行政村、自然村的关系, 解决好生活地和生产地分离的矛盾。中心村与行政村、自然村的矛盾实质上是生活地和生产地分离的矛盾。一方面, 农村人口的聚集和迁移, 必然导致部分村民离村不离土, 即居住地和耕地相分离, 他们生活在中心村, 享用中心村较好的公共服务设施, 但是仍然在原来的村落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 随之产生的就是与土地相联系的身份制即户籍制, 及与身份制相联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与现居住地分离的现象。由此, 可能出现外来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较难建立, 并且与中心村原村民产生土地和公共资源的矛盾与纠纷, 这是中心村建设中最大的障碍和隐患。解决村民跨村建房问题和协调中心村与行政村、自然村的关系, 一方面要在中心村建设之前, 做好征地的手续和赔偿工作。另一方面, 需要及时调整农村行政区划。中心村是功能型现代农业社区, 打破了原来自然村、行政村的区域界线, 这就需要及时建立新的适应中心村建设和管理的行政区划, 促进农民的优化高效集中。
结束语
总之, 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 中心村建设作为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多方面的一体化工程, 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还要面临复杂多样的新挑战, 这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 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和意愿, 才能将中心村建设成为集生产和生活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农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