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门远游,除了观赏那些计划中的著名景点,或许每个人都还会有一些另类的期待,那也许才是旅途中最美的遇见。有人挎了相机,想要捕获最炫的光影;有人蠕动舌尖,欲与美味缠绵;还有人怀揣巨款,要遍撒奢侈品店;而我总是心心念念,想去西人的园子里作一番盘桓。
我对园林的痴迷,不自今日始,年轻的时候便因阅读《红楼梦》《西厢记》这类才子佳人书籍,而对作为人物活动场景的园林心生神往。
入职之后,我的所有收入几乎都扔在了奔赴天下名园的路途中。我遍访北方的皇家园林与江南、岭南的私家园林,查阅存留至今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实物资料,触摸那一缕缕在山水屋宇间游荡的往昔岁月的魂魄。我终于用5年时间将自己游成了一个十足的“穷光蛋”,而内心却成为了富有的人文渊薮,满眼都是灵秀的绿水青山。
在我年轻的时候,国门尚未开启,便是无缘出境欧域,对西方园林自然知之甚少,仅有的认知均来自于相关文献与少量的图片。及至新世纪,中西交流渐频,方才对西方古典园林有了切身的感知。因为民族性格与文化的迥异,中西方园林从一开始便走向了两条全然不同的路径,呈现出大相径庭的艺术风格。
只有置身于欧洲国家那些宏伟的皇家园林当中,你才能感觉到何为钜丽与招摇,人会在瞬间变得异常渺小,就像是那些宏阔的宫苑里一茎卑微的小草。这便是它们的主人与建造者希望获得的效果。他们将建筑及园囿与人的比例极度拉大,令人产生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让你在感到自身微不足道的同时,对拥有它的人产生敬畏与膜拜,臣服于权力和资本。此为彰显皇权威仪的常用手法。
其实,中国皇家园林的建造思路也莫不如此,且占地更广,看上去不仅是个巨大的花园,更是一片辽阔的江山。它不仅要满足皇族的奢华生活之需,更要植入一些政治隐喻,通过打造一片人工山水,让人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道理,进而接受皇权至上、君权神授的观念。
比如颐和园,其气势宏大,却依然是自然山水的形态,看上去与真山真水无异,感觉无非是在自然山水间添加了一些人工的建筑。但事实上,它是人工的作品,昆明湖是在沼泽地上开挖出来的,而万寿山则是用从昆明湖中挖出的土石堆砌而成的。
然而中国的皇家园林却更具艺术气质。尽管也是有着钜丽、招摇的整体气势,但具体的建筑与山石置景,体量远不及西园的宏著,与人的比例更为恰当,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所强调的“宜人”效果,便是要营造一种人与景物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乾隆帝便要在有着巨龙骨架般宏伟的颐和园东北角,特辟数亩园地,另造了一座更为宜人的园中之园,这便是著名“谐趣园”。
谐趣园仿江南园林形制建造,精巧而雅致,让人恍若置身江南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乾隆帝只觉这是人间一等一的好去处,是有着种种的乐趣与无穷滋味的人间妙境。人要在园子里感到舒服才好,才能待得下去,建个硕大无朋的园子,光用来吓唬老百姓也是没有意思的。因此,谐趣园虽属于皇家园林中的一部分,却小巧精致,颇具文人园林的气质。虽身处北国,模样却相当的“江南”。
所以,即便是皇家园林,中国人也能通過空间化分与比例调整等手法,使其不让人觉出过强的压迫感,甚至获得亲切与和谐的体验,便更能体会其中的妙趣了。“谐趣园”之名恰是其最好的注脚。
中国古人的造园智慧由此可见一斑。至明清两代,造园之术已是登峰造极,其营构手法更为丰富与多变,对人的观照愈加用心,风貌与意境更显出别样的韵致。因此,明清园林尤其是在江南一带显现出千变万化的设计布局。
西人的造园智慧当然也是相当了得,只是理念相异。西人性格更为外向,行事爽利、直接,表现在造园上便多取开放型布局,平阔、敞亮,少有起伏与隐翳,视野开阔,一览无余。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为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苑,它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打开,摊晾在阳光与人们目光的注视下。我站在几公里外的中轴线上,整个宫苑尽收眼底。那一瞬间的感受便是震撼与喟叹。
西园一般都釆用此类平展式的构图,体量便更显庞大,故需布设一条中轴线以统领全局。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大型园林几乎都贯穿着这样一条或显或隐的中轴线,它的作用是将各种构园要件串珠般连接在一起,使之大而不显散乱,进而展现一种秩序井然与高度和谐的美感。
西园的中轴线平直、刚劲,一贯到底,一如西人的性格,肠肠肚肚均剖解向天,毫无掖藏,坦坦荡荡。中轴线两边对称地排布着草坪、花坛、水池、雕塑等构园要件,形状与体量如模铸一般精确,远观犹如蝴蝶的双翅妖娆地对展开来,体现出造园者追求严谨与理性的美学意图。因此,凡尔赛宫苑采用了典型的中轴线布局的规划式园林。西方园林大多如此。
西人在生活上多显随性、浪漫,而做起事来则往往一丝不苟,力求量化、精准,完全是以数学思维在进行艺术创作。他们认为,决定美与典雅的是比例,比例是不能仅凭感觉获得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理论家弗朗索瓦·勃隆台就曾强调:“必须用数学的方式把它(比例)制订成永恒、稳定的规则”,因而有规可循成为了他们的造园信条,以确保“美与典雅的比例”最为恰切。
他们还将数学中的几何概念植入到园林创作之中。植物基本见不到自然生长的形态,均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图形,变成了装饰性极强的构园要素。如果有机会取一个俯视的角度观看凡尔赛宫苑或者别的大型园林,我们就会发现,整片园子就好像铺展在中心建筑前的一块五彩斑斓的巨型地毯,草坪和树篱往往呈现出对称的几何形图案,颇具形式感,让人感受到园艺师精致的匠心。
我对园林的痴迷,不自今日始,年轻的时候便因阅读《红楼梦》《西厢记》这类才子佳人书籍,而对作为人物活动场景的园林心生神往。
入职之后,我的所有收入几乎都扔在了奔赴天下名园的路途中。我遍访北方的皇家园林与江南、岭南的私家园林,查阅存留至今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实物资料,触摸那一缕缕在山水屋宇间游荡的往昔岁月的魂魄。我终于用5年时间将自己游成了一个十足的“穷光蛋”,而内心却成为了富有的人文渊薮,满眼都是灵秀的绿水青山。
园中之园——谐趣园
在我年轻的时候,国门尚未开启,便是无缘出境欧域,对西方园林自然知之甚少,仅有的认知均来自于相关文献与少量的图片。及至新世纪,中西交流渐频,方才对西方古典园林有了切身的感知。因为民族性格与文化的迥异,中西方园林从一开始便走向了两条全然不同的路径,呈现出大相径庭的艺术风格。
只有置身于欧洲国家那些宏伟的皇家园林当中,你才能感觉到何为钜丽与招摇,人会在瞬间变得异常渺小,就像是那些宏阔的宫苑里一茎卑微的小草。这便是它们的主人与建造者希望获得的效果。他们将建筑及园囿与人的比例极度拉大,令人产生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让你在感到自身微不足道的同时,对拥有它的人产生敬畏与膜拜,臣服于权力和资本。此为彰显皇权威仪的常用手法。
其实,中国皇家园林的建造思路也莫不如此,且占地更广,看上去不仅是个巨大的花园,更是一片辽阔的江山。它不仅要满足皇族的奢华生活之需,更要植入一些政治隐喻,通过打造一片人工山水,让人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道理,进而接受皇权至上、君权神授的观念。
比如颐和园,其气势宏大,却依然是自然山水的形态,看上去与真山真水无异,感觉无非是在自然山水间添加了一些人工的建筑。但事实上,它是人工的作品,昆明湖是在沼泽地上开挖出来的,而万寿山则是用从昆明湖中挖出的土石堆砌而成的。
然而中国的皇家园林却更具艺术气质。尽管也是有着钜丽、招摇的整体气势,但具体的建筑与山石置景,体量远不及西园的宏著,与人的比例更为恰当,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所强调的“宜人”效果,便是要营造一种人与景物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乾隆帝便要在有着巨龙骨架般宏伟的颐和园东北角,特辟数亩园地,另造了一座更为宜人的园中之园,这便是著名“谐趣园”。
谐趣园仿江南园林形制建造,精巧而雅致,让人恍若置身江南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乾隆帝只觉这是人间一等一的好去处,是有着种种的乐趣与无穷滋味的人间妙境。人要在园子里感到舒服才好,才能待得下去,建个硕大无朋的园子,光用来吓唬老百姓也是没有意思的。因此,谐趣园虽属于皇家园林中的一部分,却小巧精致,颇具文人园林的气质。虽身处北国,模样却相当的“江南”。
所以,即便是皇家园林,中国人也能通過空间化分与比例调整等手法,使其不让人觉出过强的压迫感,甚至获得亲切与和谐的体验,便更能体会其中的妙趣了。“谐趣园”之名恰是其最好的注脚。
中国古人的造园智慧由此可见一斑。至明清两代,造园之术已是登峰造极,其营构手法更为丰富与多变,对人的观照愈加用心,风貌与意境更显出别样的韵致。因此,明清园林尤其是在江南一带显现出千变万化的设计布局。
西方园林的开放型布局
西人的造园智慧当然也是相当了得,只是理念相异。西人性格更为外向,行事爽利、直接,表现在造园上便多取开放型布局,平阔、敞亮,少有起伏与隐翳,视野开阔,一览无余。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为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苑,它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打开,摊晾在阳光与人们目光的注视下。我站在几公里外的中轴线上,整个宫苑尽收眼底。那一瞬间的感受便是震撼与喟叹。
西园一般都釆用此类平展式的构图,体量便更显庞大,故需布设一条中轴线以统领全局。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大型园林几乎都贯穿着这样一条或显或隐的中轴线,它的作用是将各种构园要件串珠般连接在一起,使之大而不显散乱,进而展现一种秩序井然与高度和谐的美感。
西园的中轴线平直、刚劲,一贯到底,一如西人的性格,肠肠肚肚均剖解向天,毫无掖藏,坦坦荡荡。中轴线两边对称地排布着草坪、花坛、水池、雕塑等构园要件,形状与体量如模铸一般精确,远观犹如蝴蝶的双翅妖娆地对展开来,体现出造园者追求严谨与理性的美学意图。因此,凡尔赛宫苑采用了典型的中轴线布局的规划式园林。西方园林大多如此。
西人在生活上多显随性、浪漫,而做起事来则往往一丝不苟,力求量化、精准,完全是以数学思维在进行艺术创作。他们认为,决定美与典雅的是比例,比例是不能仅凭感觉获得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理论家弗朗索瓦·勃隆台就曾强调:“必须用数学的方式把它(比例)制订成永恒、稳定的规则”,因而有规可循成为了他们的造园信条,以确保“美与典雅的比例”最为恰切。
他们还将数学中的几何概念植入到园林创作之中。植物基本见不到自然生长的形态,均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图形,变成了装饰性极强的构园要素。如果有机会取一个俯视的角度观看凡尔赛宫苑或者别的大型园林,我们就会发现,整片园子就好像铺展在中心建筑前的一块五彩斑斓的巨型地毯,草坪和树篱往往呈现出对称的几何形图案,颇具形式感,让人感受到园艺师精致的匠心。
谐趣园虽属于皇家园林中的一部分,却小巧精致,颇具文人园林的气质。虽身处北国,模样却相当的“江南”……如果有机会取一个俯视的角度观看凡尔赛宫苑,我们就会发现,整片园子就好像铺展在中心建筑前的一块五彩斑斓的巨型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