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剧,看上去越来越成为上海这个城市繁荣的组成部分。无论剧目数量、演出场次和票房,似乎都在不断刷新着新的数字。
过去的一两年,作为上海唯一的国有话剧院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每年有五十几个项目轮番上马,平均一周就有一部新的作品推出上演。而一次半价开票日,一天之内就可卷走将近300万元的票房。即使演出如此频繁,话剧中心的票房依然常常满座。
民间力量也不甘示弱,老牌的现代人剧社连推不同的商业话剧演出季,以悬疑剧为主打的新光剧场更是风生水起演出不断,最近还和凤凰传媒合作,推出了持续将近一年的全新演出季。新崛起的锦辉传播坚定地走在商业戏剧道路上,以一部《盗墓笔记》让圈内人咋舌,一年时间连演3轮,在全国15个城市巡演了77场,最后创造了2000多万元的票房。而投资千万的《盗墓笔记2》首轮演出就达45场,郭敬明《小时代》改编的音乐剧随之又已经在酝酿之中。
上海也依舊是话剧演出的大码头。孟京辉、田沁鑫、林奕华、赖声川、王伟忠,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活着》、《青蛇》、《如梦之梦》、《三国》、《宝岛一村》这样的名导大作无不在上海收获全中国最好的市场。明星话剧《喜剧的忧伤》、《大宅门》、《简·爱》也都创下惊人的票房。开心麻花在上海有了固定阵地,常年在上戏剧院有新剧推出。孟京辉甚至盘下了艺海剧院,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先锋剧场,定期轮演自己的作品。
然而,繁华背后,商业化趋势明显、原创剧目匮乏,外来戏剧大行其道的同时,真正国际一流的戏剧演出,却因为高昂的成本,无缘上海的观众。
从“四大金刚”到审美需求多样化
虽然演出剧目和数量依然在每年持续增长。但在看似“欣欣向荣”的市场背后,业内人士都认识到,数量,并不意味着戏剧的繁荣。
作为目前国内话剧商演市场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市场的成熟和理性却并不尽如人意。早年间,上海最有票房的话剧题材被戏称为“四大金刚”,这“四大金刚”分别是悬疑剧、爆笑剧、白领情感剧和职场话剧。
在这其中,爆笑剧数量最多,但悬疑剧却火爆程度持续最长,阿加莎的推理剧每轮上演都一票难求,甚至到了放票日就被一抢而空的局面。现代人剧社的新光悬疑剧场也始终保持着高上座率,福尔摩斯、东野圭吾等悬疑题材作品,也因为良好的票房预期,纷纷被搬上舞台。相比之下,白领情感剧和职场话剧,虽然已没有了当年的盛况,但依然有可观的市场。何念去年的新剧《女人一定要有钱》连演了100多场,在高投入的基础上依然收回了20%的票房回报。其他诸如《面包树上的女人》这样的作品也大有市场。
“ 四大金刚”之外,“粉丝戏剧”成为这两年的新热点。在《盗墓笔记》的带动下,《鬼吹灯》、《十万个冷笑话》之类的作品也纷纷问世,瞄准了那些从未走进剧场、但却数量庞大的原作粉丝观众群。
不过,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这几年,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开始趋于多样化。除了“四大金刚”依然能大行其道,一些严肃话剧也显示出其受众群的成长。与此同时,孟京辉、田沁鑫、林奕华、赖声川、王伟忠这些名字依然是票房保障,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每一次来沪演出,也都受到观众极大的认可。尤其是北京人艺60周年系列演出以及今年的经典作品《雷雨》来沪,几乎都是一票难求,这也印证着观众在成长,对严肃的精品力作开始有着更多的需求。
上海原创依然堪忧
几乎所有戏剧从业者都知道,上海是全中国最好的戏剧市场。但上海的本土戏剧,却没有和这个市场相映生辉,呈现出最好的创作面貌。北京和港台戏剧轮番占据上海的市场,外来和尚好念经,其实正反映了本土原创戏剧的弱势。
和前几年相比,这两年上海的本土戏剧创作在轻、喜、浅乃至庸俗化上有了不少改观,但整体的创作质量却并没有显著提高。虽然严肃戏剧已经有了市场,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热卖剧目大都是西方当代经典,或是普利策托尼奖的获奖剧目,或是西方畅销小说改编而成,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在伦敦西区或百老汇热演的最新西方作品。
在各种经典翻译剧的“围剿”下,上海原创戏剧几乎一败涂地,不仅数量少,大部分作品也都票房惨淡。在观众看来,翻译剧有质量保证,而原创作品则有很大风险。
这样的惨败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必然的。原创参与者的稀少,导致剧本质量实在难以保证。在某一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委会的剧本讨论会上,十二个剧本中,只有一个是原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副总经理喻荣军因此感慨,英国皇家宫廷剧院每年能收到3000多个原创剧本,而相形之下,我们的原创力如此薄弱!他呼吁:“希望更多的人与写剧本发生关系!”
现代人剧社团长张余则表示,现在购买一个翻译剧剧本的成本并不高,而要找人写原创剧本的成本也不低,质量却实在难以保证。在现在翻译剧市场大好的情况下,原创话剧更是要敲响警钟。“国内这两年排了这么多原创音乐剧,但真正能演200场的却还是《妈妈咪呀!》。我们真的要好好学习国外的戏剧创作,包括他们的政策环境。”
相形之下,北京这两年涌现的原创作品和新生人才却颇有源源不断之势,虽然质量也同样参差不齐,但却有一种强大的集体原创氛围。一直致力于做原创作品的上海年轻导演何念表示,“我们支持原创,但现在的环境下,原创真的不容易,需要各方面提供扶持,不然,要出好的作品是难上加难。”
资本涌动下的戏剧市场
虽然话剧并不是个赚钱的买卖,但这两年,却有越来越多的资本瞄准了话剧市场。连续两年,上海国际艺术节都举办了商业戏剧创投会,资本开始在演艺市场涌动。然而,就在国内市场“不差钱”的同时,没有盈利预期的艺术项目和创作者,却依然找不到生存的方向。
依靠《女人一定要有钱》实现商业戏剧票房佳绩的制作人周谊,去年带着《这辈子有过你》项目参加了创投会。虽然之后很多投资人都来找过她,但经过仔细考虑,都被她一一拒绝。“资本都是追求回报的,可是戏剧和舞台艺术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产品,相比别的投资方式,舞台艺术的投资回报率太低了。但事实上,做舞台剧或者艺术项目,大家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寻求盈利指标,而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如果接受这些投资,无论创作团队还是制作团队,都可能就要改变‘初心’。”
周谊同时认为,现有的演出市场,其实最缺少的并不是钱和资本,而是人才和内容。而现在大量资本涌入演艺市场,其实是搅乱了这个市场。“人才和内容的成长速度,远不如资本突然涌入的速度,所以其实是金融市场的泡沫延续到了文化领域。最后大部分钱都花在了‘忽悠’上,很多项目通过‘讲故事’忽悠投资,然后忽悠那些以前不看戏的观众走进剧场。”
事实上,上海话剧市场迎来爆发性增长的一年是2010年,那一年,上海话剧演出数量创纪录地达到了185台。而仅仅在2009年,上海话剧的演出数字还只是90台,一年后就迅速翻了一番,远远超出了近几年话剧演出剧目每年20%增长的速度。新涌现的民营话剧制作团体更是超过20家。然而,当年抱着“盈利”想法冲进话剧市场的民营制作团体,如今却因为赚不到钱,大多已经“撤”出了话剧这一阵地。大浪淘沙之后,开心麻花、锦辉传播这些新崛起的民间制作力量,却获得了更多资本的帮助,得以自我壮大。但资本推动的背后,却是戏剧正越来越远离艺术“初心”,成为了商业盈利的工具。
如何在看似繁荣的话剧市场,实现戏剧应有的文化诉求,如何在资本涌动的今天,让戏剧艺术回归到最初精神的纯粹,这不仅是对于戏剧从业者的考验,也是对飞速发展中的中国的考验。
过去的一两年,作为上海唯一的国有话剧院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每年有五十几个项目轮番上马,平均一周就有一部新的作品推出上演。而一次半价开票日,一天之内就可卷走将近300万元的票房。即使演出如此频繁,话剧中心的票房依然常常满座。
民间力量也不甘示弱,老牌的现代人剧社连推不同的商业话剧演出季,以悬疑剧为主打的新光剧场更是风生水起演出不断,最近还和凤凰传媒合作,推出了持续将近一年的全新演出季。新崛起的锦辉传播坚定地走在商业戏剧道路上,以一部《盗墓笔记》让圈内人咋舌,一年时间连演3轮,在全国15个城市巡演了77场,最后创造了2000多万元的票房。而投资千万的《盗墓笔记2》首轮演出就达45场,郭敬明《小时代》改编的音乐剧随之又已经在酝酿之中。
上海也依舊是话剧演出的大码头。孟京辉、田沁鑫、林奕华、赖声川、王伟忠,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活着》、《青蛇》、《如梦之梦》、《三国》、《宝岛一村》这样的名导大作无不在上海收获全中国最好的市场。明星话剧《喜剧的忧伤》、《大宅门》、《简·爱》也都创下惊人的票房。开心麻花在上海有了固定阵地,常年在上戏剧院有新剧推出。孟京辉甚至盘下了艺海剧院,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先锋剧场,定期轮演自己的作品。
然而,繁华背后,商业化趋势明显、原创剧目匮乏,外来戏剧大行其道的同时,真正国际一流的戏剧演出,却因为高昂的成本,无缘上海的观众。
从“四大金刚”到审美需求多样化
虽然演出剧目和数量依然在每年持续增长。但在看似“欣欣向荣”的市场背后,业内人士都认识到,数量,并不意味着戏剧的繁荣。
作为目前国内话剧商演市场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市场的成熟和理性却并不尽如人意。早年间,上海最有票房的话剧题材被戏称为“四大金刚”,这“四大金刚”分别是悬疑剧、爆笑剧、白领情感剧和职场话剧。
在这其中,爆笑剧数量最多,但悬疑剧却火爆程度持续最长,阿加莎的推理剧每轮上演都一票难求,甚至到了放票日就被一抢而空的局面。现代人剧社的新光悬疑剧场也始终保持着高上座率,福尔摩斯、东野圭吾等悬疑题材作品,也因为良好的票房预期,纷纷被搬上舞台。相比之下,白领情感剧和职场话剧,虽然已没有了当年的盛况,但依然有可观的市场。何念去年的新剧《女人一定要有钱》连演了100多场,在高投入的基础上依然收回了20%的票房回报。其他诸如《面包树上的女人》这样的作品也大有市场。
“ 四大金刚”之外,“粉丝戏剧”成为这两年的新热点。在《盗墓笔记》的带动下,《鬼吹灯》、《十万个冷笑话》之类的作品也纷纷问世,瞄准了那些从未走进剧场、但却数量庞大的原作粉丝观众群。
不过,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这几年,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开始趋于多样化。除了“四大金刚”依然能大行其道,一些严肃话剧也显示出其受众群的成长。与此同时,孟京辉、田沁鑫、林奕华、赖声川、王伟忠这些名字依然是票房保障,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每一次来沪演出,也都受到观众极大的认可。尤其是北京人艺60周年系列演出以及今年的经典作品《雷雨》来沪,几乎都是一票难求,这也印证着观众在成长,对严肃的精品力作开始有着更多的需求。
上海原创依然堪忧
几乎所有戏剧从业者都知道,上海是全中国最好的戏剧市场。但上海的本土戏剧,却没有和这个市场相映生辉,呈现出最好的创作面貌。北京和港台戏剧轮番占据上海的市场,外来和尚好念经,其实正反映了本土原创戏剧的弱势。
和前几年相比,这两年上海的本土戏剧创作在轻、喜、浅乃至庸俗化上有了不少改观,但整体的创作质量却并没有显著提高。虽然严肃戏剧已经有了市场,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热卖剧目大都是西方当代经典,或是普利策托尼奖的获奖剧目,或是西方畅销小说改编而成,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在伦敦西区或百老汇热演的最新西方作品。
在各种经典翻译剧的“围剿”下,上海原创戏剧几乎一败涂地,不仅数量少,大部分作品也都票房惨淡。在观众看来,翻译剧有质量保证,而原创作品则有很大风险。
这样的惨败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必然的。原创参与者的稀少,导致剧本质量实在难以保证。在某一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委会的剧本讨论会上,十二个剧本中,只有一个是原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副总经理喻荣军因此感慨,英国皇家宫廷剧院每年能收到3000多个原创剧本,而相形之下,我们的原创力如此薄弱!他呼吁:“希望更多的人与写剧本发生关系!”
现代人剧社团长张余则表示,现在购买一个翻译剧剧本的成本并不高,而要找人写原创剧本的成本也不低,质量却实在难以保证。在现在翻译剧市场大好的情况下,原创话剧更是要敲响警钟。“国内这两年排了这么多原创音乐剧,但真正能演200场的却还是《妈妈咪呀!》。我们真的要好好学习国外的戏剧创作,包括他们的政策环境。”
相形之下,北京这两年涌现的原创作品和新生人才却颇有源源不断之势,虽然质量也同样参差不齐,但却有一种强大的集体原创氛围。一直致力于做原创作品的上海年轻导演何念表示,“我们支持原创,但现在的环境下,原创真的不容易,需要各方面提供扶持,不然,要出好的作品是难上加难。”
资本涌动下的戏剧市场
虽然话剧并不是个赚钱的买卖,但这两年,却有越来越多的资本瞄准了话剧市场。连续两年,上海国际艺术节都举办了商业戏剧创投会,资本开始在演艺市场涌动。然而,就在国内市场“不差钱”的同时,没有盈利预期的艺术项目和创作者,却依然找不到生存的方向。
依靠《女人一定要有钱》实现商业戏剧票房佳绩的制作人周谊,去年带着《这辈子有过你》项目参加了创投会。虽然之后很多投资人都来找过她,但经过仔细考虑,都被她一一拒绝。“资本都是追求回报的,可是戏剧和舞台艺术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产品,相比别的投资方式,舞台艺术的投资回报率太低了。但事实上,做舞台剧或者艺术项目,大家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寻求盈利指标,而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如果接受这些投资,无论创作团队还是制作团队,都可能就要改变‘初心’。”
周谊同时认为,现有的演出市场,其实最缺少的并不是钱和资本,而是人才和内容。而现在大量资本涌入演艺市场,其实是搅乱了这个市场。“人才和内容的成长速度,远不如资本突然涌入的速度,所以其实是金融市场的泡沫延续到了文化领域。最后大部分钱都花在了‘忽悠’上,很多项目通过‘讲故事’忽悠投资,然后忽悠那些以前不看戏的观众走进剧场。”
事实上,上海话剧市场迎来爆发性增长的一年是2010年,那一年,上海话剧演出数量创纪录地达到了185台。而仅仅在2009年,上海话剧的演出数字还只是90台,一年后就迅速翻了一番,远远超出了近几年话剧演出剧目每年20%增长的速度。新涌现的民营话剧制作团体更是超过20家。然而,当年抱着“盈利”想法冲进话剧市场的民营制作团体,如今却因为赚不到钱,大多已经“撤”出了话剧这一阵地。大浪淘沙之后,开心麻花、锦辉传播这些新崛起的民间制作力量,却获得了更多资本的帮助,得以自我壮大。但资本推动的背后,却是戏剧正越来越远离艺术“初心”,成为了商业盈利的工具。
如何在看似繁荣的话剧市场,实现戏剧应有的文化诉求,如何在资本涌动的今天,让戏剧艺术回归到最初精神的纯粹,这不仅是对于戏剧从业者的考验,也是对飞速发展中的中国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