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是一种经济增速放缓而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政府在这种常态下担负着对经济走势的指导责任,因此,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促进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政府在调控中重点考虑与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职能;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优化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为主导到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改革阶段,这个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独特性决定的。相比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更大,所占的地位更加重要。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着新常态的考验,是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的接受的考验,因此,政府经济职能在这种经济发展情况下就要做出改变,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环节的更加优化与更加合理。
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概念
1.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从定义上讲,指的是政府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根据自身需要与社会、政治环境要求而需要履行的职责和功能,政府职能是政府行为的直接反应与功能评价。政府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下,有具体的内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政府职能按照政府致力方面可以划分为政治职能、公共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等。
2.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根据西方经济学研究,政府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经济管理职是政府根据市场需要、政府建设需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担负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责和功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顺畅的连接,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政府正确的行驶调控职能,政府的宏观微观调控以及一些金融政策,更好的服务于市场,使得市场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而成长。政府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且随着经济发展而完善。为此,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与经济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并由经济管理体制所决定。
二、政府经济管理内容
1.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指的是政府在社会层面,对社会整体的供给与需求做出的管理,以调整整体供需的平衡,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政府为了保证市场的整体平稳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管理: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往往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是由于没有一个可以支持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二是计划引导。计划引导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不能完全脱离计划,对于计划手段,有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要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来决定计划的应用手段。三是政策调节。政策调节是根据市场的变化以及政治环境的变化、世界环境等等进行的有目的的调节。政策调节对未来的经济走势影响很大,是计划引导的有效补充,也体现在具体的措施上,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等。
2.微观经济管理
微观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基础,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首先反应在微观经济上,搞活微观经济才能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成长。例如商品的价格调整,不但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作为指导,而且还需要政府的干预,对于一些非法的经济活动,需要政府出面干预与控制,一些对于整个市场造成不利影响的行为,需要政府微观经济调控来纠正。微观反应出的问题也是经济管理首先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对于微观经济的管理应当适当的开放搞活,否则,微观经济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致使整个国民经济缺乏活力。但是,也不能失去控制,对于寻租行为与市场失灵的隐患要严加控制。
三、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需要
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能过剩,经济转型是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作为经济调控关键的我国政府,面临着经济管理职能转型的需要,因此,做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是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
1.经济内在要求决定经济职能转变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否得当,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有效作用,主要是由经济内在要求决定。经济内在要求对于政府职能来说是一种方向性的界定,我国要做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首先就要在经济社会供需形势的指引下做转型,一切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在短期内可能会收到较好效果,但是长期来看,必将引起不良的连锁反应。因此,经济内在要求,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经济职能在什么样的起点上做出转变。
2.深化改革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与不断实践的道路。在实践过程中,改革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我国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深化改革的需求越来越突出。我国经济的要素首先面临着改革,产业结构需要更加深入的调整,例如对于大宗产品的生产规划与过剩产能的抑制,以及对环境的保护与落后工业企业的淘汰等等。这些是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要素,都要以国家深化改革的需要为准绳,而保证改革速度与举措正常实施的就是政府职能的发挥。
四、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主要问题
1.适度的行政干预
产业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完全撇开行政干预,甚至需要行政指导,因此,适度的行政干预至关重要。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性质的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政策的倾斜往往决定了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因此,政府的行政干预作为经济职能的重要手段,要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调控办法,应该充分的肯定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市场对资源配置所具有的调节作用。要以市场的规律与发展作为政府行政干预的参考与标准,进行适当适度的行政干预。
2.选择适当的调控手段
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是政府调控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形势下,会出现很多以往不曾遇见的新的经济形势。国家对于这些不同以往的变化、对市场的危机或是隐患需要提前判断,进而采用适当的调控手段。例如紧缩或是扩张财政调控手段等等。例如中国人民银行作出的调控办法,我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作出的放开等等,都需要国家做统一的部署。而这些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项措施,都需要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反应的情况来检验。
3.构建科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大量的工人纷纷下岗,社会闲散人员由此增多,如何保障下岗工人的再就业,稳定下岗工人的情绪,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成功转型、维持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我国必须努力构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以及社会优抚四个方面在内的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是政府为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而服务的,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此我国必须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拥有长远眼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種问题加以彻底解决,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侯云春.转变政府职能关键在于改变利益和政绩“指挥棒”[J].行政管理改革. 2012(08).
[2] 魏礼群.转变政府职能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J].求是. 2010(12).
[3] 毛寿龙. 2013年机构改革的逻辑和未来预期[J].行政论坛. 2013(03).
关键词:政府职能;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优化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为主导到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改革阶段,这个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独特性决定的。相比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更大,所占的地位更加重要。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着新常态的考验,是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的接受的考验,因此,政府经济职能在这种经济发展情况下就要做出改变,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环节的更加优化与更加合理。
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概念
1.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从定义上讲,指的是政府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根据自身需要与社会、政治环境要求而需要履行的职责和功能,政府职能是政府行为的直接反应与功能评价。政府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下,有具体的内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政府职能按照政府致力方面可以划分为政治职能、公共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等。
2.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根据西方经济学研究,政府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经济管理职是政府根据市场需要、政府建设需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担负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责和功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顺畅的连接,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政府正确的行驶调控职能,政府的宏观微观调控以及一些金融政策,更好的服务于市场,使得市场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而成长。政府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且随着经济发展而完善。为此,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与经济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并由经济管理体制所决定。
二、政府经济管理内容
1.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指的是政府在社会层面,对社会整体的供给与需求做出的管理,以调整整体供需的平衡,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政府为了保证市场的整体平稳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管理: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往往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是由于没有一个可以支持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二是计划引导。计划引导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不能完全脱离计划,对于计划手段,有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要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来决定计划的应用手段。三是政策调节。政策调节是根据市场的变化以及政治环境的变化、世界环境等等进行的有目的的调节。政策调节对未来的经济走势影响很大,是计划引导的有效补充,也体现在具体的措施上,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等。
2.微观经济管理
微观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基础,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首先反应在微观经济上,搞活微观经济才能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成长。例如商品的价格调整,不但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作为指导,而且还需要政府的干预,对于一些非法的经济活动,需要政府出面干预与控制,一些对于整个市场造成不利影响的行为,需要政府微观经济调控来纠正。微观反应出的问题也是经济管理首先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对于微观经济的管理应当适当的开放搞活,否则,微观经济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致使整个国民经济缺乏活力。但是,也不能失去控制,对于寻租行为与市场失灵的隐患要严加控制。
三、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需要
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能过剩,经济转型是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作为经济调控关键的我国政府,面临着经济管理职能转型的需要,因此,做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是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
1.经济内在要求决定经济职能转变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否得当,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有效作用,主要是由经济内在要求决定。经济内在要求对于政府职能来说是一种方向性的界定,我国要做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首先就要在经济社会供需形势的指引下做转型,一切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在短期内可能会收到较好效果,但是长期来看,必将引起不良的连锁反应。因此,经济内在要求,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经济职能在什么样的起点上做出转变。
2.深化改革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与不断实践的道路。在实践过程中,改革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我国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深化改革的需求越来越突出。我国经济的要素首先面临着改革,产业结构需要更加深入的调整,例如对于大宗产品的生产规划与过剩产能的抑制,以及对环境的保护与落后工业企业的淘汰等等。这些是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要素,都要以国家深化改革的需要为准绳,而保证改革速度与举措正常实施的就是政府职能的发挥。
四、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主要问题
1.适度的行政干预
产业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完全撇开行政干预,甚至需要行政指导,因此,适度的行政干预至关重要。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性质的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政策的倾斜往往决定了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因此,政府的行政干预作为经济职能的重要手段,要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调控办法,应该充分的肯定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市场对资源配置所具有的调节作用。要以市场的规律与发展作为政府行政干预的参考与标准,进行适当适度的行政干预。
2.选择适当的调控手段
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是政府调控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形势下,会出现很多以往不曾遇见的新的经济形势。国家对于这些不同以往的变化、对市场的危机或是隐患需要提前判断,进而采用适当的调控手段。例如紧缩或是扩张财政调控手段等等。例如中国人民银行作出的调控办法,我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作出的放开等等,都需要国家做统一的部署。而这些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项措施,都需要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反应的情况来检验。
3.构建科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大量的工人纷纷下岗,社会闲散人员由此增多,如何保障下岗工人的再就业,稳定下岗工人的情绪,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成功转型、维持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我国必须努力构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以及社会优抚四个方面在内的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是政府为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而服务的,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此我国必须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拥有长远眼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種问题加以彻底解决,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侯云春.转变政府职能关键在于改变利益和政绩“指挥棒”[J].行政管理改革. 2012(08).
[2] 魏礼群.转变政府职能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J].求是. 2010(12).
[3] 毛寿龙. 2013年机构改革的逻辑和未来预期[J].行政论坛.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