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把《职业生涯规划》正式确定为德育必修课,任课教师要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落实新大纲对课程任务和目标的要求,就要促进自己的“专业化”,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任课教师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91-02
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教育部在认真总结2001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工作。面对国家新的就业形势,教育部非常重视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在新一轮德育课课改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被国家正式确定为德育必修课,而且作为其他德育课的基础,优先安排在第一学期教学。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要把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成才观教育融为一体、分步推进,从而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学生通过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了解这一职业所在行业发展趋势,了解这一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握职业生涯发展机遇,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明确奋斗的方向,提升成功的机会。
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德育内容的学科历史并不长,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不但没有专门学此专业的,而且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几乎没有学过此类课程,在各级师训基地中也缺乏既熟悉职业教育,又专门研究职业生涯的导师。虽然有的任课教师经历过上一轮德育必修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教学,甚至有的任课教师指导过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的相关比赛项目,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性质和任务的把握也不一定到位。因此 ,德育课教师在相应的教研和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研读《职业生涯规划》大纲对本课程性质、任务的规定,并落实于备课和教学活动之中。
中等职业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系统地掌握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学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的,学生还没有开始上专业理论课,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和专业还没有了解或者没有太多了解,不能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因此要求《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要“专业化”,就是要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而这种了解,并不是要求任课教师像专业课教师那样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要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了解:
一、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以及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要重点了解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的“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结构特点和主要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必须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适合中职生横向发展的职业群和适合中职和纵向发展的职业群,还要了解不同专业毕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台阶。
二、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不同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即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对从业者素质的共同要求,又要了解职业群中主要职业对从业者的不同要求。也就是说要了解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的共性与个性,从而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
三、了解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哪几个等级、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哪些、哪些职业资格证书是必取的、哪些是选取的,要粗略的知道这些资格证书的大致标准,要了解这些职业资格证书怎样取得,比如证书取得的方式方法、途径等等,还要知道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转岗以及晋升之间的关系。
四、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去向以及区域经济的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可能有的去向,还要了解本校此专业毕业生近几年的实际去向,以及他们从事的岗位的行业特征、发展趋势。任课教师还要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点,以及本地区区域经济特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系,还有本校毕业生跨地区就业的主要地域及其经济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专业化”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发展,任课教师要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化”。
首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它是关系到德育课程教材改革成败的大问题。在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形势下,德育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实践的需要。信息革命的浪潮猛烈冲击着传统教育,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也给德育课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怎样提高教学实效性?怎样使学生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驱使每一位德育课教师必须站到时代的高度上去研究,去思考。否则,教学工作必然会脱离社会实际,必然走入歧途。
《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必修的德育课纳入新的德育课教学大纲,它的性质和任务较作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中“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这也需要任课教师能够认真研读新大纲,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备课和教学中认真执行新大纲的要求,以适应德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其次,阅读专业书籍,拓展知识面,提高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针对性很强的德育课,每一专业都对应相应的专业知识,对应相应的职业,而且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所以任课教师应多阅读学生所学专业方面的书籍,向专业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多请教、多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工艺发展、技术要求以及未来从事的岗位的行业特征、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使德育课教学具有时代感。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按计划是安排在第一学期开设的,很多学生是很盲目地走进职业学校的,刚入学更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了解或者不太了解,这就需要任课教师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讲授。通过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讲授,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进而为自己设定一个初步的目标,并且引导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随着对自己所学专业认识和学习的加深,逐步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最后,关心时事,关注就业,增强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既要面对劳动力供大于求长期存在的现实,又要解决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还要解决很多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而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任务是让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因此,职业生涯教育要积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理念,又必须做到“不套用、有创新”,不能过分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忽视“就业难”这一基本国情。在多数情况下,从业者必须面对“职业选人”的现实,从而增加从业者得以生存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
职业生涯教育要使中职学生认识就业、会择业不能一厢情愿,要注意可行性,从而使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生涯发展的职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应该关注就业信息,关注经济发展动态,给学生提供最新的参考信息,切实帮助学生学会能择业、会创业,增强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蒋乃平 杜爱玲.《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法大纲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任课教师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91-02
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教育部在认真总结2001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工作。面对国家新的就业形势,教育部非常重视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在新一轮德育课课改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被国家正式确定为德育必修课,而且作为其他德育课的基础,优先安排在第一学期教学。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要把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成才观教育融为一体、分步推进,从而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学生通过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了解这一职业所在行业发展趋势,了解这一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握职业生涯发展机遇,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明确奋斗的方向,提升成功的机会。
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德育内容的学科历史并不长,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不但没有专门学此专业的,而且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几乎没有学过此类课程,在各级师训基地中也缺乏既熟悉职业教育,又专门研究职业生涯的导师。虽然有的任课教师经历过上一轮德育必修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教学,甚至有的任课教师指导过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的相关比赛项目,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性质和任务的把握也不一定到位。因此 ,德育课教师在相应的教研和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研读《职业生涯规划》大纲对本课程性质、任务的规定,并落实于备课和教学活动之中。
中等职业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系统地掌握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学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的,学生还没有开始上专业理论课,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和专业还没有了解或者没有太多了解,不能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因此要求《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要“专业化”,就是要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而这种了解,并不是要求任课教师像专业课教师那样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要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了解:
一、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以及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要重点了解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的“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结构特点和主要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必须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适合中职生横向发展的职业群和适合中职和纵向发展的职业群,还要了解不同专业毕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台阶。
二、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不同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即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对从业者素质的共同要求,又要了解职业群中主要职业对从业者的不同要求。也就是说要了解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的共性与个性,从而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
三、了解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哪几个等级、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哪些、哪些职业资格证书是必取的、哪些是选取的,要粗略的知道这些资格证书的大致标准,要了解这些职业资格证书怎样取得,比如证书取得的方式方法、途径等等,还要知道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转岗以及晋升之间的关系。
四、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去向以及区域经济的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可能有的去向,还要了解本校此专业毕业生近几年的实际去向,以及他们从事的岗位的行业特征、发展趋势。任课教师还要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点,以及本地区区域经济特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系,还有本校毕业生跨地区就业的主要地域及其经济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专业化”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发展,任课教师要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化”。
首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它是关系到德育课程教材改革成败的大问题。在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形势下,德育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实践的需要。信息革命的浪潮猛烈冲击着传统教育,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也给德育课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怎样提高教学实效性?怎样使学生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驱使每一位德育课教师必须站到时代的高度上去研究,去思考。否则,教学工作必然会脱离社会实际,必然走入歧途。
《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必修的德育课纳入新的德育课教学大纲,它的性质和任务较作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中“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这也需要任课教师能够认真研读新大纲,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备课和教学中认真执行新大纲的要求,以适应德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其次,阅读专业书籍,拓展知识面,提高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针对性很强的德育课,每一专业都对应相应的专业知识,对应相应的职业,而且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所以任课教师应多阅读学生所学专业方面的书籍,向专业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多请教、多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工艺发展、技术要求以及未来从事的岗位的行业特征、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使德育课教学具有时代感。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按计划是安排在第一学期开设的,很多学生是很盲目地走进职业学校的,刚入学更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了解或者不太了解,这就需要任课教师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讲授。通过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讲授,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进而为自己设定一个初步的目标,并且引导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随着对自己所学专业认识和学习的加深,逐步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最后,关心时事,关注就业,增强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既要面对劳动力供大于求长期存在的现实,又要解决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还要解决很多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而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任务是让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因此,职业生涯教育要积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理念,又必须做到“不套用、有创新”,不能过分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忽视“就业难”这一基本国情。在多数情况下,从业者必须面对“职业选人”的现实,从而增加从业者得以生存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
职业生涯教育要使中职学生认识就业、会择业不能一厢情愿,要注意可行性,从而使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生涯发展的职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应该关注就业信息,关注经济发展动态,给学生提供最新的参考信息,切实帮助学生学会能择业、会创业,增强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蒋乃平 杜爱玲.《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法大纲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