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动词形容词名物化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本文将从非范畴化的角度尝试分析动词名物化的特征。非范畴化的本质是功能与范畴的转移。动词名物化过程中,动词丧失了动词的某些语法功能,同时又获得了名词的某些语法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说动词发生了非范畴化。但是动词经过非范畴化并不一定变为名词。在主宾语位置的动词以及“N的V”结构中,动词并没有转变性质。其实,非范畴化理论下,动词名物化是按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是上面提到的动词非范畴化,但仍是动词,只是获得了名词的某些特征。二才是我们常提到的动名词,动词非范畴化为名词,实现了性质的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动词丧失了原本特征彻底转变为了名词。而是这类动词兼有名词和动词双重属性特征。
【关键词】名物化 非范畴化 动词 名词
一、前言
汉语中与动词的名物化相关的问题几十年来一直汉语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刘正光(2006)中对汉语名物化问题的阐释过于简单。并没有真正运用非范畴化理论的内涵将动词形容词名物化这个问题弄清楚。动词丧失一部分动词特征,并且同时获得一部分名词特征,这一变化特点确实符合非范畴化的特征。但我不认为汉语动词的名物化全是动词范畴转化为名词范畴。有一种情况,动词还是动词,只不过获得了部分名词的特征。动词词本身的一些属性由于受句法位置或者特殊结构(比如说领属结构)等的影响而隐藏。同时,它暂时性获得了一些名词范畴的属性让它来完成自身的功能作用。如果只是单纯的运用动词丧失部分特征,同是获得部分名词特征来解释汉语名物化现象,我觉得笼统,不具备说服力。运用非范畴化理论解释名物化问题。我认为至少要从以下两个具体方面着手:汉语主宾语位置动词的性质和“N的V”结构。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则是,动词非范畴化为名词的转化机制。如果说上面两个具体方面是标,那么转化机制就是本。只有标本兼治,才能科学的解决名物化问题。
二、汉语动词名物化的问题
名物化问题由来已久。我认为刘正光(2006)中对汉语名物化的问题过于简单。并没有真正运用非范畴化理论讲动词形容词名物化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动词丧失一部分动词特征,并且同时获得一部分名词特征,这一变化特点确实符合非范畴化的内涵。但这个内涵解释性太强,或者说太过概括。运用非范畴化理论解释名物化问题。我认为至少要从以下两个具体方面着手:汉语主宾语位置动词的性质和“N的V”结构。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则是,动词非范畴化为名词的转化机制。下面我将对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汉语主宾语位置动词的性质
在汉语里,“什么”指称事物,“怎么样”则指称行为、动作或性质。从“什么”和“怎么样”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出名词和动词在主宾语位置想体现的不同特点。首先,我么先看一下这两个词本身的语法功能:
受副词修饰 作谓语 作主宾语 作定语 作状语
什么 — — + + —
怎么样 + + + + +
“什么”跟名词的功能基本相同,“怎么样”跟谓词的功能基本相同。但是“什么”和“怎么样”所能替代的词范围不一样。“怎么样”只能替代谓词,但是“什么”既能替代谓词,也能替代名词。例如:
1a. 看什么? 看电影。 2a. 看什么?看下棋。
b. 怕什么? 怕狗。 b. 怕什么? 怕冷。
c. 考虑什么? 考虑问题。 c. 考虑什么? 考虑怎么做好工作。
d. 苹果、梨,什么都有。 d. 唱歌、跳舞,什么都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怎么样”跟它所替代的词性语法性质相同,“什么”跟它所替代的语法性质不同。接着往下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能放在主宾语位置的动词不一定表示名词的范畴,“怎么样”本身可以作主宾语。例如:
3a.怎么样好? 答应好还是不答应好?
b. 怎么样都行。 去也行,不去也行。
c. 觉得怎么样? 觉得非常好。
因此,能出现在主宾语位置上并不是名词的特权。动词也能够出现在主宾语位置上。动词之于名词的对立主要在于动词能够做谓语、能够受副词修饰、能带后加成分“着”“了”等。但是,我们发现放在主宾语位置的动词能够受定语修饰,又能受状语修饰。那是否可以说这时候动词就发生了名物化转化成名词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例1和2表明,充任主宾语的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自然可以受状语修饰,名词性成分自然接受定语修饰。
总之,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仍然属于动词范畴,因为动词同样可以出现在主宾语位置。它没有发生非范畴化,那么主宾语位置上动词转为为名词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N的V”结构
接下来我们再看“这本书的出版”。“出版”是动词,加上定语“这本书”之后,它仍然是动词,但是整个短语却是名词性的。说它是名词性的是因为这个短语本身既不能做谓语,也不能受副词修饰。我想有人肯定会问出版是动词,怎么能接受定语的修饰呢?通俗的解释可以说,“出版”经过“N的V”结构的影响,发生了非范畴化,获得了部分名词范畴的特征,即能够接受定语修饰。
其实当动词“被名词化”时,它的过程是通过概念物化为一个事物,由此由动作产生了一个抽象名词,例如:
4a. 客机的坠落
b. 我们的胜利
c. 冬天的到来
这些名词化的表达式就是“N 的 V”结构,其中的参照点(reference point)关系如下图所示:
作为名词化参照点的射体(Kumashiro & Langacker 2003: 15)
在“N 的 V”中,动词 V 的名词化所凸画的抽象事物是一个物化的事件,它在本质上依存于该事件的参与者。这样,在动词中作为参与者的射体和过程之间的参照点关系在名词化情况下体现为两个事物之间的参照点关系。因此,“N 的 V”结构应该被看作是领属结构,是参照点能力的体现。它们与前面分析的“我的书包、他的自行车、小明的哥哥”之类的典型领属结构本质上相同的,只是在目标上存在差别。典型的领属结构是通过参照点访问一个物理实体,而“N 的 V”结构是通过参照点访问一个由概念物化产生的名词化结构。
(三)动词非范畴化为名词的转化机制
转喻不只是范畴化的主要转化机制,同是也是非范畴化的主要转化机制。下面我们将从施事,受事,工具等三类语义角色入手,分析汉语中动词非范畴化特征。
1.施事
施事是事件语义模型中最重要的语义角色。动词转喻施事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例如:
保安 裁判 导演 导购 翻译 教练 教授 领导 掌舵 指挥 主编 主演
与这些表示特定职业的名词化不同,“竞争、拒绝、检举等大多数动词表示的过程中的施事凸显程度很高,但是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专门竞争、拒绝、等职业。因此,以这些过程作为参照点来访问施事不是一个有效的认知策略,受话人无法顺利地访问作为目标的施事。那么,“服务、检察、监管”等动词所表示的过程中的施事也是从事特定的职业,如“服务员、检察官、监管者”,为什么这些动词无法转指施事呢?主要原因在于,一个动词表示的过程中存在多类语义角色,以过程转喻其中的施事只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其他语义角色也有可能被转指,由此产生的竞争问题会给人们的认知处理造成负担。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歧义和减少认知处理的负担,现代汉语中往往通过名词后缀或语音变化来实现名词化。汉语中的名词后缀有“头、子、者、人、员”等,例如“念头、想头、凿子、起子、记者、读者、读书人、继承人、收银员、售票员”。语音变化主要指声调的变化,如“盖头、裁缝”中的“头”和“缝”在名词化中读轻声。
2.受事
在语义角色中受事是仅次于施事第二重要的角色,所以动词以过程转喻受事的频率应该是很高的。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受事通过名词化来转指的频率极低,目前发现的不过仅仅10例较为常用。它们是:
花费 花销 亏耗 亏空 零花 伤亡 损耗 损失 吃 喝
以往研究中认为转喻受事的情况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的产物或结果,而不是一个内部状态发生变化的实体,因为该实体在过程发生前并不存在。例如,“雕刻”和“发明”转指的实体是动词所表示的过程的产物,而不是一个事先存在并受到过程影响的实体。这样的转喻示例有:
著作 成功 构成 集合 组织 创新 积累 发明 作文 录像 阴谋 习惯 同盟
3.工具
在事件中与施事存在密切联系的是工具,在很多方面类似于施事。例子包括:
单音节: 把 包 挡 垫 刺
双音节: 掩护 包装 证明 借口 装饰 保证 威胁 铺垫 诱惑
施事是能量的来源,能量一般通过工具来传递,因此工具同样处于能量传递的上游,在小句中能够充当主语或宾语。例如:
15a. 海城蓬勃兴起的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b. 建筑物上的各种装饰都很精巧。
工具通常在特定的过程中起特定作用,可以把它们参与的过程概念化为它们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由此产生以过程转喻工具的情况。这与上面提到的转喻施事的情况非常相似。但是,通过动词的转指而产生的工具名词在汉语的工具名词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表示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工具(如斧、锯等)。
三、 总结
本文分别介绍了主宾语位置动词的性质和“ N的V”结构中动词的性质。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两类结构中动词虽然发生范畴化,但是并没有转化为名词。这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动词非范畴化现象。在本文2.4节中,我们又介绍了许多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动词的词语,朱德熙(1961)年将这类词定义为动名词。我认为,这类词其实是一类更为典型的动词非范畴化为名词的词类。人们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将一些动词,如“领导,导演”等职业化为名词。根据沈家煊(2012)对汉语动词,名词以及动名词的分类:
我们可以对动词非范畴化后的进行归类:
所以,对动词非范畴化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动词非范畴化为名词,并不是说所有动词跨范畴转化为名词,而是分为两条路径。
参考文献:
[1]Kumashiro, Toshiyuki&Ronald W. Langacker. 2003 Double-subject and complex-predicate constructions. Cognitive Linguistics, 14: l-45.
[2]Taylor, John R. 2003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何元建&王玲玲 2007 《论汉语中的名物化结构》, 《汉语学习》第1期。
[4]胡裕树&范晓 1994 《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 《中国语文》[5]刘正光 2006 《语言非范畴化》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沈家煊 2012 《“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 《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第2期。
[6]朱德熙 1961 《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第4期。
作者简介:
张磊(1988—),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形式语义学。
【关键词】名物化 非范畴化 动词 名词
一、前言
汉语中与动词的名物化相关的问题几十年来一直汉语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刘正光(2006)中对汉语名物化问题的阐释过于简单。并没有真正运用非范畴化理论的内涵将动词形容词名物化这个问题弄清楚。动词丧失一部分动词特征,并且同时获得一部分名词特征,这一变化特点确实符合非范畴化的特征。但我不认为汉语动词的名物化全是动词范畴转化为名词范畴。有一种情况,动词还是动词,只不过获得了部分名词的特征。动词词本身的一些属性由于受句法位置或者特殊结构(比如说领属结构)等的影响而隐藏。同时,它暂时性获得了一些名词范畴的属性让它来完成自身的功能作用。如果只是单纯的运用动词丧失部分特征,同是获得部分名词特征来解释汉语名物化现象,我觉得笼统,不具备说服力。运用非范畴化理论解释名物化问题。我认为至少要从以下两个具体方面着手:汉语主宾语位置动词的性质和“N的V”结构。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则是,动词非范畴化为名词的转化机制。如果说上面两个具体方面是标,那么转化机制就是本。只有标本兼治,才能科学的解决名物化问题。
二、汉语动词名物化的问题
名物化问题由来已久。我认为刘正光(2006)中对汉语名物化的问题过于简单。并没有真正运用非范畴化理论讲动词形容词名物化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动词丧失一部分动词特征,并且同时获得一部分名词特征,这一变化特点确实符合非范畴化的内涵。但这个内涵解释性太强,或者说太过概括。运用非范畴化理论解释名物化问题。我认为至少要从以下两个具体方面着手:汉语主宾语位置动词的性质和“N的V”结构。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则是,动词非范畴化为名词的转化机制。下面我将对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汉语主宾语位置动词的性质
在汉语里,“什么”指称事物,“怎么样”则指称行为、动作或性质。从“什么”和“怎么样”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出名词和动词在主宾语位置想体现的不同特点。首先,我么先看一下这两个词本身的语法功能:
受副词修饰 作谓语 作主宾语 作定语 作状语
什么 — — + + —
怎么样 + + + + +
“什么”跟名词的功能基本相同,“怎么样”跟谓词的功能基本相同。但是“什么”和“怎么样”所能替代的词范围不一样。“怎么样”只能替代谓词,但是“什么”既能替代谓词,也能替代名词。例如:
1a. 看什么? 看电影。 2a. 看什么?看下棋。
b. 怕什么? 怕狗。 b. 怕什么? 怕冷。
c. 考虑什么? 考虑问题。 c. 考虑什么? 考虑怎么做好工作。
d. 苹果、梨,什么都有。 d. 唱歌、跳舞,什么都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怎么样”跟它所替代的词性语法性质相同,“什么”跟它所替代的语法性质不同。接着往下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能放在主宾语位置的动词不一定表示名词的范畴,“怎么样”本身可以作主宾语。例如:
3a.怎么样好? 答应好还是不答应好?
b. 怎么样都行。 去也行,不去也行。
c. 觉得怎么样? 觉得非常好。
因此,能出现在主宾语位置上并不是名词的特权。动词也能够出现在主宾语位置上。动词之于名词的对立主要在于动词能够做谓语、能够受副词修饰、能带后加成分“着”“了”等。但是,我们发现放在主宾语位置的动词能够受定语修饰,又能受状语修饰。那是否可以说这时候动词就发生了名物化转化成名词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例1和2表明,充任主宾语的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自然可以受状语修饰,名词性成分自然接受定语修饰。
总之,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仍然属于动词范畴,因为动词同样可以出现在主宾语位置。它没有发生非范畴化,那么主宾语位置上动词转为为名词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N的V”结构
接下来我们再看“这本书的出版”。“出版”是动词,加上定语“这本书”之后,它仍然是动词,但是整个短语却是名词性的。说它是名词性的是因为这个短语本身既不能做谓语,也不能受副词修饰。我想有人肯定会问出版是动词,怎么能接受定语的修饰呢?通俗的解释可以说,“出版”经过“N的V”结构的影响,发生了非范畴化,获得了部分名词范畴的特征,即能够接受定语修饰。
其实当动词“被名词化”时,它的过程是通过概念物化为一个事物,由此由动作产生了一个抽象名词,例如:
4a. 客机的坠落
b. 我们的胜利
c. 冬天的到来
这些名词化的表达式就是“N 的 V”结构,其中的参照点(reference point)关系如下图所示:
作为名词化参照点的射体(Kumashiro & Langacker 2003: 15)
在“N 的 V”中,动词 V 的名词化所凸画的抽象事物是一个物化的事件,它在本质上依存于该事件的参与者。这样,在动词中作为参与者的射体和过程之间的参照点关系在名词化情况下体现为两个事物之间的参照点关系。因此,“N 的 V”结构应该被看作是领属结构,是参照点能力的体现。它们与前面分析的“我的书包、他的自行车、小明的哥哥”之类的典型领属结构本质上相同的,只是在目标上存在差别。典型的领属结构是通过参照点访问一个物理实体,而“N 的 V”结构是通过参照点访问一个由概念物化产生的名词化结构。
(三)动词非范畴化为名词的转化机制
转喻不只是范畴化的主要转化机制,同是也是非范畴化的主要转化机制。下面我们将从施事,受事,工具等三类语义角色入手,分析汉语中动词非范畴化特征。
1.施事
施事是事件语义模型中最重要的语义角色。动词转喻施事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例如:
保安 裁判 导演 导购 翻译 教练 教授 领导 掌舵 指挥 主编 主演
与这些表示特定职业的名词化不同,“竞争、拒绝、检举等大多数动词表示的过程中的施事凸显程度很高,但是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专门竞争、拒绝、等职业。因此,以这些过程作为参照点来访问施事不是一个有效的认知策略,受话人无法顺利地访问作为目标的施事。那么,“服务、检察、监管”等动词所表示的过程中的施事也是从事特定的职业,如“服务员、检察官、监管者”,为什么这些动词无法转指施事呢?主要原因在于,一个动词表示的过程中存在多类语义角色,以过程转喻其中的施事只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其他语义角色也有可能被转指,由此产生的竞争问题会给人们的认知处理造成负担。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歧义和减少认知处理的负担,现代汉语中往往通过名词后缀或语音变化来实现名词化。汉语中的名词后缀有“头、子、者、人、员”等,例如“念头、想头、凿子、起子、记者、读者、读书人、继承人、收银员、售票员”。语音变化主要指声调的变化,如“盖头、裁缝”中的“头”和“缝”在名词化中读轻声。
2.受事
在语义角色中受事是仅次于施事第二重要的角色,所以动词以过程转喻受事的频率应该是很高的。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受事通过名词化来转指的频率极低,目前发现的不过仅仅10例较为常用。它们是:
花费 花销 亏耗 亏空 零花 伤亡 损耗 损失 吃 喝
以往研究中认为转喻受事的情况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的产物或结果,而不是一个内部状态发生变化的实体,因为该实体在过程发生前并不存在。例如,“雕刻”和“发明”转指的实体是动词所表示的过程的产物,而不是一个事先存在并受到过程影响的实体。这样的转喻示例有:
著作 成功 构成 集合 组织 创新 积累 发明 作文 录像 阴谋 习惯 同盟
3.工具
在事件中与施事存在密切联系的是工具,在很多方面类似于施事。例子包括:
单音节: 把 包 挡 垫 刺
双音节: 掩护 包装 证明 借口 装饰 保证 威胁 铺垫 诱惑
施事是能量的来源,能量一般通过工具来传递,因此工具同样处于能量传递的上游,在小句中能够充当主语或宾语。例如:
15a. 海城蓬勃兴起的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b. 建筑物上的各种装饰都很精巧。
工具通常在特定的过程中起特定作用,可以把它们参与的过程概念化为它们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由此产生以过程转喻工具的情况。这与上面提到的转喻施事的情况非常相似。但是,通过动词的转指而产生的工具名词在汉语的工具名词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表示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工具(如斧、锯等)。
三、 总结
本文分别介绍了主宾语位置动词的性质和“ N的V”结构中动词的性质。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两类结构中动词虽然发生范畴化,但是并没有转化为名词。这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动词非范畴化现象。在本文2.4节中,我们又介绍了许多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动词的词语,朱德熙(1961)年将这类词定义为动名词。我认为,这类词其实是一类更为典型的动词非范畴化为名词的词类。人们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将一些动词,如“领导,导演”等职业化为名词。根据沈家煊(2012)对汉语动词,名词以及动名词的分类:
我们可以对动词非范畴化后的进行归类:
所以,对动词非范畴化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动词非范畴化为名词,并不是说所有动词跨范畴转化为名词,而是分为两条路径。
参考文献:
[1]Kumashiro, Toshiyuki&Ronald W. Langacker. 2003 Double-subject and complex-predicate constructions. Cognitive Linguistics, 14: l-45.
[2]Taylor, John R. 2003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何元建&王玲玲 2007 《论汉语中的名物化结构》, 《汉语学习》第1期。
[4]胡裕树&范晓 1994 《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 《中国语文》[5]刘正光 2006 《语言非范畴化》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沈家煊 2012 《“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 《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第2期。
[6]朱德熙 1961 《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第4期。
作者简介:
张磊(1988—),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形式语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