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观念的沿袭、应试教育制度的压制摧生了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教师重机械灌输轻方法传授、重智力发展轻素养提升、重学生考分轻能力培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探究教学能改变当前课堂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是当前课堂教改的取向,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勤于动手的习惯,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根据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初中数学的探究教学方式.
一、创设情境探究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再现直观的生活场景,以利于他们更好地体味知识点的内涵.情境创设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使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能够解决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遇到的抽象与形象、新知与经验、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
例如,在讲“平行”时,教师用课件呈现滑雪的图片,“雪撬板在教学中可以用线段表示,图片中滑雪运动员身后两条笔直的滑雪痕迹,其实就是线段所在的两条直线,它们是平行的.请大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平行的事例?”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经过思考、讨论后,积极发言:生1:种植玉米,行与行是平行的.生2:学校田径场上,100米的几条跑道是平行的.生3:超市货架上的摆设是平行的.生4:飞行特技表演中,两条机翼喷出长长的彩带,在没有散开之前彩带是平行的.接着,教师让学生通过这些事例想一想怎样描述“平行”.有学生说“不相交”,也有学生举出反例,指出还须在同一平面内,从而揭示了平行线的本质属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采取主动探究,让他们通过思考、讨论、归纳中提高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实验操作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实验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发现、提问、猜想、分析、实验、论证中获取知识、掌握规律.
例如,在讲“活动思考”时,教师出示了一张某月的日历,提出问题:月历表虽各有不同,但都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了吗?生1:如果每行没有空的,应该是7个数字.生2:从左往右看,数字逐渐递增1.生3:从上往下看,数字递增是7.师:我在日历中圈出一个矩形方框,(3行3列)共9个数.这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中正中间的数有何关系?学生经过猜想、计算、探索、讨论、验证,这9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间的这个数.师:如果这个框可以移动,换作其他的9个数,也成立吗?生1:我圈的9个数的和是144,中间这个数是16.生2:我圈的9个数的和是207,中间这个数是23.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直接地将结论教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通过计算、探索、讨论、验证等活动寻求问题的结论.
三、合作交流探究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习惯、分析能力、交流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组,开展小组之间、同桌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倾听他人意见中学会分享、包容、互动,避免了学习的盲从,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师让学生表演老牛和小马驮包裹的小品.老牛道:“驮了这么多的包裹,累死了.”小马道:“累?你才比我多2个啊.”老牛道:“如果从你那取1个给我,那我就是你的2倍了.”师:同学们从刚才的小品中想到什么问题?学生畅所欲言,但最想知道的还是老牛和小马各驮了多少个包裹.师:这里出现两个未知数,那就是老牛和小马驮的包裹数.我们不妨设老牛驮了x个,小马驮了y个,你能找出怎样的关系列出方程?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适时指导.师:请一组派代表写出讨论结果,二组派代表列出方程.一组:老牛驮的数量=小马的数量 2老牛驮的数量 1=(小马驮的数量-1)×2.二组:列出方程为x=y 2和x 1=(y-1)×2.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面对面地讨论、交流,避免了面对教师的恐惧,克服了心理障碍,活跃了气氛,激活了思维,有利于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
四、引导自学型探究
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纵横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多层次中融通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升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入探究学习方式,将学生置身于主动探究的情境之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下面根据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初中数学的探究教学方式.
一、创设情境探究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再现直观的生活场景,以利于他们更好地体味知识点的内涵.情境创设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使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能够解决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遇到的抽象与形象、新知与经验、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
例如,在讲“平行”时,教师用课件呈现滑雪的图片,“雪撬板在教学中可以用线段表示,图片中滑雪运动员身后两条笔直的滑雪痕迹,其实就是线段所在的两条直线,它们是平行的.请大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平行的事例?”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经过思考、讨论后,积极发言:生1:种植玉米,行与行是平行的.生2:学校田径场上,100米的几条跑道是平行的.生3:超市货架上的摆设是平行的.生4:飞行特技表演中,两条机翼喷出长长的彩带,在没有散开之前彩带是平行的.接着,教师让学生通过这些事例想一想怎样描述“平行”.有学生说“不相交”,也有学生举出反例,指出还须在同一平面内,从而揭示了平行线的本质属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采取主动探究,让他们通过思考、讨论、归纳中提高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实验操作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实验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发现、提问、猜想、分析、实验、论证中获取知识、掌握规律.
例如,在讲“活动思考”时,教师出示了一张某月的日历,提出问题:月历表虽各有不同,但都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了吗?生1:如果每行没有空的,应该是7个数字.生2:从左往右看,数字逐渐递增1.生3:从上往下看,数字递增是7.师:我在日历中圈出一个矩形方框,(3行3列)共9个数.这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中正中间的数有何关系?学生经过猜想、计算、探索、讨论、验证,这9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间的这个数.师:如果这个框可以移动,换作其他的9个数,也成立吗?生1:我圈的9个数的和是144,中间这个数是16.生2:我圈的9个数的和是207,中间这个数是23.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直接地将结论教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通过计算、探索、讨论、验证等活动寻求问题的结论.
三、合作交流探究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习惯、分析能力、交流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组,开展小组之间、同桌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倾听他人意见中学会分享、包容、互动,避免了学习的盲从,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师让学生表演老牛和小马驮包裹的小品.老牛道:“驮了这么多的包裹,累死了.”小马道:“累?你才比我多2个啊.”老牛道:“如果从你那取1个给我,那我就是你的2倍了.”师:同学们从刚才的小品中想到什么问题?学生畅所欲言,但最想知道的还是老牛和小马各驮了多少个包裹.师:这里出现两个未知数,那就是老牛和小马驮的包裹数.我们不妨设老牛驮了x个,小马驮了y个,你能找出怎样的关系列出方程?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适时指导.师:请一组派代表写出讨论结果,二组派代表列出方程.一组:老牛驮的数量=小马的数量 2老牛驮的数量 1=(小马驮的数量-1)×2.二组:列出方程为x=y 2和x 1=(y-1)×2.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面对面地讨论、交流,避免了面对教师的恐惧,克服了心理障碍,活跃了气氛,激活了思维,有利于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
四、引导自学型探究
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纵横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多层次中融通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升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入探究学习方式,将学生置身于主动探究的情境之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