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所说的“积极语用”,即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具体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关注文本言语形式的表达效果,获得规范、准确、丰富而富有个性的鲜活言语表达技能。2011年版课标对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非常鲜明地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课程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语用”意识不强,以致语文课堂中“语用”缺位的现象十分严重。所以,如何站在“积极语用”的视角构建语文课堂,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梁柏腾老师《山中访友》一课的教学,很好地诠释了“积极语用”的语文课堂。纵观全课,梁老师有着强烈的“语用意识”,突出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把“语用”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以学生语言的提升作为课堂价值的追求。
一、打破“意思本位”的桎梏
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问题的讨论、语言文化的渗透等应该都是在“语用”意识驱动下的语文行为。可是,笔者多年来在对各级各类的阅读教学观摩课、展示课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中发现,多数教师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定位在对课文内容的解读上,所谓的感悟、揣摩、升华、拓展、延伸等环节均在“意思本位”的框架下进行、而不重视对作者语言表达的习得,不重视对课文的语言咀嚼品味。倘若我们的阅读教学只囿于理解课文内容即“写了什么”,而没有对课文表达内容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形式即“怎样写”的探究,必然导致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上,无法从中领悟运用语言的技巧,习得运用语言的本领,从而使阅读教学处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处境。梁柏腾老师善于打破“意思本位”的桎梏,回归“语用本位”。如他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不落窠臼,去把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进行肢零破碎的分析,而是适时地让学生“感受写法”。梁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这段文字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所以我们感觉这些文字——
生:特别优美。
生:就像是一首小诗。
师:这就叫“诗意的表达”。(板书:诗意的表达)
师:同学们(指板书),课文就是用这样的句式,写出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问候,所以课题就叫——
生(齐):山中访友。
师:现在我们再看课题中这个“访”字,你觉得理解为什么更准确?
生1:我觉得理解为“拜访”更好。“拜访”可以体现出作者和山中的朋友感情很好。
生2:我认为用“探访”更好。因为“探”有探望的意思,看出作者和山中的朋友已经很熟悉,他们之间已经是老朋友了。
师:同学们,你们都读出了自己对文字独特的理解,独特的感受。
在上述教学中,“言”和“意”完整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玩味、揣摩、总结中,找出文本的言语图式,并及时让学生体会运用这一言语图式的作用。这样,言和意不断互转,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就富有成效而扎实了。
二、尊重“个体语用”的欲求
教师要遵循儿童的个性心理,激活儿童言语活动的内在欲求,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顺势而为,生成有质量的对话,引发学生个性化的交流。然而,不少教师在课堂中,特别是在公开课中,为了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常常会采用一种线性单向思维方式处理文本,浅层引导学生,对文本折射出的语言技巧避重就轻,以致学生的思考与用语均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形成一种“公共语用”,无法产生因深思而出现的充满生命张力的个性言语。这是教师在潜意识中忽略语用主体造成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会陷入惰性,更谈不上深入与文本、作者对话了。梁柏腾老师的课,却处处展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言语规律,学生融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习得的言语范式加以迁移运用,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俯拾即是。
如,梁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在学生知与未知中进行了“无缝对接”,用学生已知句式——“你好!(山中)的朋友……”去领悟新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鲜活而真挚的个性化对话。
紧接着,梁老师在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句式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课堂不断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对话如下:
师:其实,除了文中写到的这些朋友,作者在山中还拜访了很多很多朋友。(在“你好!(山中)的朋友”后板书“……”)同学们,展开你的想象,打开你的思路,想想作者还可能会拜访到哪些朋友呢?
生1:你好,活泼的小鹿,你在草地上欢快地跳来跳去,是要我和你一起玩耍吗?
师:多有意思的表达呀!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生2:你好,自由的小鸟,你在空中无忧无虑地飞着,是要我跟你歌一起飞翔吗?(掌声)
师:多美的画面呀!
生3:你好,美丽的蝴蝶,你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是要我和你一起翩翩起舞吗?(掌声)
师:多美好的一种境界呀!还有吗?
在这里,梁柏腾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特别关注学生对文本的感觉,从学生对“山中的朋友”的亲切感觉中,建构起一个丰富多彩的言语世界。从学生的回答表明,他们的能力不断提升,情感不断加深,想象越趋丰富,表达越趋具体、生动。正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重视“语用”的课堂应成为灵性释放和个性张扬的演绎平台,要尽可能地避免千人一面的“公共表达”,这样才能激活学生言语生命意识。这正如王宁教授所说:“成功的教学都要从抽象的词语中开掘出言语意义——也就是蕴含在其中的作家的具体经验和审美情趣”。
梁柏腾老师《山中访友》一课的教学,很好地诠释了“积极语用”的语文课堂。纵观全课,梁老师有着强烈的“语用意识”,突出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把“语用”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以学生语言的提升作为课堂价值的追求。
一、打破“意思本位”的桎梏
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问题的讨论、语言文化的渗透等应该都是在“语用”意识驱动下的语文行为。可是,笔者多年来在对各级各类的阅读教学观摩课、展示课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中发现,多数教师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定位在对课文内容的解读上,所谓的感悟、揣摩、升华、拓展、延伸等环节均在“意思本位”的框架下进行、而不重视对作者语言表达的习得,不重视对课文的语言咀嚼品味。倘若我们的阅读教学只囿于理解课文内容即“写了什么”,而没有对课文表达内容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形式即“怎样写”的探究,必然导致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上,无法从中领悟运用语言的技巧,习得运用语言的本领,从而使阅读教学处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处境。梁柏腾老师善于打破“意思本位”的桎梏,回归“语用本位”。如他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不落窠臼,去把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进行肢零破碎的分析,而是适时地让学生“感受写法”。梁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这段文字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所以我们感觉这些文字——
生:特别优美。
生:就像是一首小诗。
师:这就叫“诗意的表达”。(板书:诗意的表达)
师:同学们(指板书),课文就是用这样的句式,写出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问候,所以课题就叫——
生(齐):山中访友。
师:现在我们再看课题中这个“访”字,你觉得理解为什么更准确?
生1:我觉得理解为“拜访”更好。“拜访”可以体现出作者和山中的朋友感情很好。
生2:我认为用“探访”更好。因为“探”有探望的意思,看出作者和山中的朋友已经很熟悉,他们之间已经是老朋友了。
师:同学们,你们都读出了自己对文字独特的理解,独特的感受。
在上述教学中,“言”和“意”完整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玩味、揣摩、总结中,找出文本的言语图式,并及时让学生体会运用这一言语图式的作用。这样,言和意不断互转,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就富有成效而扎实了。
二、尊重“个体语用”的欲求
教师要遵循儿童的个性心理,激活儿童言语活动的内在欲求,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顺势而为,生成有质量的对话,引发学生个性化的交流。然而,不少教师在课堂中,特别是在公开课中,为了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常常会采用一种线性单向思维方式处理文本,浅层引导学生,对文本折射出的语言技巧避重就轻,以致学生的思考与用语均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形成一种“公共语用”,无法产生因深思而出现的充满生命张力的个性言语。这是教师在潜意识中忽略语用主体造成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会陷入惰性,更谈不上深入与文本、作者对话了。梁柏腾老师的课,却处处展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言语规律,学生融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习得的言语范式加以迁移运用,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俯拾即是。
如,梁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在学生知与未知中进行了“无缝对接”,用学生已知句式——“你好!(山中)的朋友……”去领悟新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鲜活而真挚的个性化对话。
紧接着,梁老师在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句式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课堂不断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对话如下:
师:其实,除了文中写到的这些朋友,作者在山中还拜访了很多很多朋友。(在“你好!(山中)的朋友”后板书“……”)同学们,展开你的想象,打开你的思路,想想作者还可能会拜访到哪些朋友呢?
生1:你好,活泼的小鹿,你在草地上欢快地跳来跳去,是要我和你一起玩耍吗?
师:多有意思的表达呀!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生2:你好,自由的小鸟,你在空中无忧无虑地飞着,是要我跟你歌一起飞翔吗?(掌声)
师:多美的画面呀!
生3:你好,美丽的蝴蝶,你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是要我和你一起翩翩起舞吗?(掌声)
师:多美好的一种境界呀!还有吗?
在这里,梁柏腾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特别关注学生对文本的感觉,从学生对“山中的朋友”的亲切感觉中,建构起一个丰富多彩的言语世界。从学生的回答表明,他们的能力不断提升,情感不断加深,想象越趋丰富,表达越趋具体、生动。正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重视“语用”的课堂应成为灵性释放和个性张扬的演绎平台,要尽可能地避免千人一面的“公共表达”,这样才能激活学生言语生命意识。这正如王宁教授所说:“成功的教学都要从抽象的词语中开掘出言语意义——也就是蕴含在其中的作家的具体经验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