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和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发展定位、资源整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同时以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为例加以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于莉(1975-),女,安徽芜湖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王茹(1963-),女,安徽芜湖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安徽?芜湖?24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校企合作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009软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31-02
21世纪世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知识科技时代,许多新兴创意产业将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后起之秀,正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高动漫产业的竞争力和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可持续蓬勃发展,当前国家和各地政府在人才培养、资金运作、技术革新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扶持。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漫产业链各环节对动漫人才的高需求。近年来,针对市场对动漫人才的需求趋势,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培养动漫专业的毕业生。但根据毕业生就业现状和数据看,众多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毕业生难于就业,同时市场对动漫人才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使得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脱节、人才的缺失等问题制约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该矛盾的出现值得我们对当前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反思。
一、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蓬勃发展。2011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国产电视动画达597部,22万分钟,相关动漫企业数量已达1万余家,从业人员达50余万人。相比日本、美国,中国动漫产业起步晚,但作为新兴产业,极具爆发力和潜力,2007年至今创造了58.25%的平均增速,前景广阔。但就其发展现状看,当前的中国仍就是一个动漫消费大国,离动漫产业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其产业发展具备以下几大突出特点:
1.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界为追求高附加值经济利润寻找到的一个全新的经济突破点。2006 年4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措施促进各地动漫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其倾斜。
2.完整动漫产业链没有形成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产动漫作品质量不断提高,动画电影也不断取得新突破,动画片播出数量逐年上升,其在播出机构中的收入份额比例也不断增长。我国动漫产业运营能力也不断增强,产业效益凸显,产业结构已从外包加工服务为主转变为以原创影视动漫为主。但同时动漫产业规模与产值同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比较相差甚远,国产动漫作品中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力作偏少,平庸之作还占有相当比重,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而国产动漫项目的盈利模式也有待进一步清晰完善,动漫形象推广意识不强,动漫品牌经营能力弱,利润增值体系割裂,没有形成完整的动漫产业链,不利于产业的协调发展。
3.动漫教育与产业脱节,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动漫人才紧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400多所高校开设动漫专业,1200多所院校开设动漫相关专业,学校学生达10万人,然而由于动漫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储备,且投入成本较大,教育周期较长,同时兼备操作技术与艺术表达的复合型人才较缺乏,动漫专业原创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尤为缺乏,人才匮乏已成为动漫产业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各个院校“大干快上”的局面难免泥沙俱下,不利于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单从上述数据上看,全国动漫人才培养可谓是一片兴兴向荣,但是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在快速发展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动漫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发展定位不明确
合理的人才结构才能有效促进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动漫产业链上看,如何解决人才培养各层次的衔接,适应现代产业体系,更好地服务现代社会生产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为了快速发展我国动漫产业,在快速培养大批动漫人才思路的指引下,很多院校的动漫专业快速建立起来,缺少准确的发展定位。其结果就造成了当前动漫人才市场上动漫制作方面毕业生的泛滥,而动漫原创、营销策划等人才的匮乏。尤为突出的是高职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动漫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层次区分不明显,使得整个动漫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未能按照动漫产业链进行人才培养,缺少整体协调性。
2.教学资源缺少系统的有效整合
动漫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型专业,近年来国家政策及各地政府部门对动漫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了相应的扶持和资金支持。由于大多数学校动漫教育是最近几年才开设的,动漫教学历史还比较短,整个培养体系不完善,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软硬件、教学方法以及职业素养等众多方面存在欠缺与创新,总体来说对教学资源缺少有效的整合,只有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和资源整合才能使其发挥有效性。
3.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缺少特色、形式单一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实践开展诸如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但众多院校更偏向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在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缺少特色、形式单一,没有发挥引领作用。未能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坚持工学融通的实质性推进,缺少特色与创新性。未能形成如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等为世人称道的中国特色培养模式。 4.专业建设导向性不足,课程体系建设缺少侧重点
由于近年来众多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抢地盘”式发展,更注重物力、财力的投入,而缺少社会条件与人才市场需求规律的分析研究,对地域人才供求关系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地域经济发展趋势等情况把握不足。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差,专业建设导向性不足,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未能科学配置所设课程,总体上课程太多求全,未能结合就业需求,没有侧重点。其“通才式”教育方式的结果是所有都有所涉及,但哪项都不精通,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的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的应对建议
1.从产业链发展角度进行准确定位
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下连中等职业教育,上接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从而实现知识体系上的互相衔接。专科教育侧重学生应用能力和与技术的培养,本科教育是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位培养的基础一级,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较强科研能力的高级人才。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人才从事着不同工作,发挥着不同作用,人才需要合理的结构配置、合理的数量和比例。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对产业链进行分析,并进行正确定位,同时对动漫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明确的层次区分,统筹安排,根据不同能力不同阶段的需求开设课程,实现动漫人才培养体系的协调性。
2.加大资源整合,提升有效性
(1)加强师资力量的整合。高职院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能力,其决定的重要要素之一是师资力量的配置。针对当前高职学院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面,必须加大整合与利用,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通过积极开展教师的在岗培训、企业挂职锻炼、院校交流、国外培训等方法提升现有师资的能力与水平;另外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外部市场师资力量的利用,如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聘请动漫相关产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海外高水平动漫专业教育人才的引进,提升整体师资力量。同时积极争取政策大力支持扭转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艰辛付出与其获得回报不成正比的不利局面,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2)优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动漫专业人才的规划与定位须有合理的课程设置相配套。在课程设置方面,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需协调发展,统筹考量,不能顾此失彼。要准确把握市场供求关系,了解动漫产业发展的人才能力需求,提高课程设置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为重点,提升课程设置的综合性;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深入贯彻国家政策方针,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使校企合作与学校的招生、就业、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环节有机融合,形成有企业、学校、教育专家等多方共同参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研究、决策与设计等各个环节。
3.创新发展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动漫产业是一个新兴战略产业,同时其产业特点决定了其特殊性,不同企业在项目管理方法、设计理念、企业文化、技术手段与工作流程等方面存在众多差异,这就使得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不断创新。而高职院校作为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成校企联动的培养机制,进行多元整合与系统设计,鼓励大胆创新和尝试,积极探索适合动漫专业培养人才特色模式。政府对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应有政策、基金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对合作企业要给予实际利益方面的政策优惠。要加深政府、高校、企业之间以及高校之间在动漫创意产业领域的沟通,建立形成一个多方合作的有益模式,形成稳固的对接关系,鼓励合作各方主动参与到动漫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以区域经济为导向,大力提倡特色培养
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区域经济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加强与其他地域院校的合作,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各类院校应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如金融有特长的院校要着重培养动漫产业所需的资本运作人才;工科类院校应加强动画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美术院校加强动漫专业美术与设计人才的培养。这样就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从产业链的角度实现不同环节对人才的需求。
四、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探索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意机构和创意人才,建设合肥、芜湖动漫产业和文化影视基地、马鞍山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构建影视动漫游戏一体化产业体系。”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于2009年与华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联合举办的华强动漫设计与制作班(华强动漫班),通过正确定位、校企对接、区域服务、特色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第一期动漫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已进入华强动漫实训基地进行动画制作,展现了较强的职场实战能力。华强动漫班在动漫人才培养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1.准确定位,定向区域培养
学生在学校学校两年基础和专业课程,动漫专业强化培训为期一年,主要按照华强动漫岗位人才标准来强化技能训练,合格人才可以直接输送到“华强文化科技园”的动漫基地就业。
2.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学院在人才培养中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师资力量,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技能强化需求双重标准培养,培养学生取得“双证书”,即“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训证书与大专文凭,达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同时获得的目标,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3.优化课程设置
对培训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华强动漫班的强化训练课程体系是按照华强先进的无纸动画制作流程的岗位需求设置,为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效果,华东动漫班采用“三分法”培养。具体做法是:第一次课程到了50天左右就分为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两大攻读方向,再过40天左右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定位,最后60多天是第三次更具体的定位,确定专业(工种)的定位。
4.工读交替、产学合作
华强办学模式是校企双元制培训,工读交替、产学合作,既能开展实习实训与定岗就业,又是校企人才基地。该模式首先是以学校为主,把企业引入到学校,将市场需要作为学校的教学内容;其次是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培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动漫专业人才。再次是学生订单是培养,培养学生的原创动漫核心技能。
参考文献:
[1] 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32号)[Z].
[2] 李铭超,李鸿明.中国高职动漫人才培养问题剖析[J].科教园地,
2011,(10).
[3] 曹院生.高职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分析与对策研究 [R].2009.
[4] 陈胜华.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M].南昌:南昌大学出版社,
2007.
[5] 王茹,粱金柱,于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动漫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6).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于莉(1975-),女,安徽芜湖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王茹(1963-),女,安徽芜湖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安徽?芜湖?24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校企合作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009软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31-02
21世纪世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知识科技时代,许多新兴创意产业将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后起之秀,正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高动漫产业的竞争力和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可持续蓬勃发展,当前国家和各地政府在人才培养、资金运作、技术革新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扶持。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漫产业链各环节对动漫人才的高需求。近年来,针对市场对动漫人才的需求趋势,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培养动漫专业的毕业生。但根据毕业生就业现状和数据看,众多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毕业生难于就业,同时市场对动漫人才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使得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脱节、人才的缺失等问题制约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该矛盾的出现值得我们对当前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反思。
一、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蓬勃发展。2011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国产电视动画达597部,22万分钟,相关动漫企业数量已达1万余家,从业人员达50余万人。相比日本、美国,中国动漫产业起步晚,但作为新兴产业,极具爆发力和潜力,2007年至今创造了58.25%的平均增速,前景广阔。但就其发展现状看,当前的中国仍就是一个动漫消费大国,离动漫产业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其产业发展具备以下几大突出特点:
1.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界为追求高附加值经济利润寻找到的一个全新的经济突破点。2006 年4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措施促进各地动漫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其倾斜。
2.完整动漫产业链没有形成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产动漫作品质量不断提高,动画电影也不断取得新突破,动画片播出数量逐年上升,其在播出机构中的收入份额比例也不断增长。我国动漫产业运营能力也不断增强,产业效益凸显,产业结构已从外包加工服务为主转变为以原创影视动漫为主。但同时动漫产业规模与产值同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比较相差甚远,国产动漫作品中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力作偏少,平庸之作还占有相当比重,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而国产动漫项目的盈利模式也有待进一步清晰完善,动漫形象推广意识不强,动漫品牌经营能力弱,利润增值体系割裂,没有形成完整的动漫产业链,不利于产业的协调发展。
3.动漫教育与产业脱节,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动漫人才紧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400多所高校开设动漫专业,1200多所院校开设动漫相关专业,学校学生达10万人,然而由于动漫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储备,且投入成本较大,教育周期较长,同时兼备操作技术与艺术表达的复合型人才较缺乏,动漫专业原创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尤为缺乏,人才匮乏已成为动漫产业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各个院校“大干快上”的局面难免泥沙俱下,不利于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单从上述数据上看,全国动漫人才培养可谓是一片兴兴向荣,但是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在快速发展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动漫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发展定位不明确
合理的人才结构才能有效促进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动漫产业链上看,如何解决人才培养各层次的衔接,适应现代产业体系,更好地服务现代社会生产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为了快速发展我国动漫产业,在快速培养大批动漫人才思路的指引下,很多院校的动漫专业快速建立起来,缺少准确的发展定位。其结果就造成了当前动漫人才市场上动漫制作方面毕业生的泛滥,而动漫原创、营销策划等人才的匮乏。尤为突出的是高职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动漫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层次区分不明显,使得整个动漫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未能按照动漫产业链进行人才培养,缺少整体协调性。
2.教学资源缺少系统的有效整合
动漫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型专业,近年来国家政策及各地政府部门对动漫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了相应的扶持和资金支持。由于大多数学校动漫教育是最近几年才开设的,动漫教学历史还比较短,整个培养体系不完善,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软硬件、教学方法以及职业素养等众多方面存在欠缺与创新,总体来说对教学资源缺少有效的整合,只有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和资源整合才能使其发挥有效性。
3.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缺少特色、形式单一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实践开展诸如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但众多院校更偏向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在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缺少特色、形式单一,没有发挥引领作用。未能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坚持工学融通的实质性推进,缺少特色与创新性。未能形成如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等为世人称道的中国特色培养模式。 4.专业建设导向性不足,课程体系建设缺少侧重点
由于近年来众多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抢地盘”式发展,更注重物力、财力的投入,而缺少社会条件与人才市场需求规律的分析研究,对地域人才供求关系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地域经济发展趋势等情况把握不足。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差,专业建设导向性不足,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未能科学配置所设课程,总体上课程太多求全,未能结合就业需求,没有侧重点。其“通才式”教育方式的结果是所有都有所涉及,但哪项都不精通,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的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的应对建议
1.从产业链发展角度进行准确定位
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下连中等职业教育,上接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从而实现知识体系上的互相衔接。专科教育侧重学生应用能力和与技术的培养,本科教育是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位培养的基础一级,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较强科研能力的高级人才。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人才从事着不同工作,发挥着不同作用,人才需要合理的结构配置、合理的数量和比例。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对产业链进行分析,并进行正确定位,同时对动漫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明确的层次区分,统筹安排,根据不同能力不同阶段的需求开设课程,实现动漫人才培养体系的协调性。
2.加大资源整合,提升有效性
(1)加强师资力量的整合。高职院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能力,其决定的重要要素之一是师资力量的配置。针对当前高职学院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面,必须加大整合与利用,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通过积极开展教师的在岗培训、企业挂职锻炼、院校交流、国外培训等方法提升现有师资的能力与水平;另外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外部市场师资力量的利用,如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聘请动漫相关产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海外高水平动漫专业教育人才的引进,提升整体师资力量。同时积极争取政策大力支持扭转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艰辛付出与其获得回报不成正比的不利局面,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2)优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动漫专业人才的规划与定位须有合理的课程设置相配套。在课程设置方面,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需协调发展,统筹考量,不能顾此失彼。要准确把握市场供求关系,了解动漫产业发展的人才能力需求,提高课程设置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为重点,提升课程设置的综合性;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深入贯彻国家政策方针,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使校企合作与学校的招生、就业、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环节有机融合,形成有企业、学校、教育专家等多方共同参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研究、决策与设计等各个环节。
3.创新发展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动漫产业是一个新兴战略产业,同时其产业特点决定了其特殊性,不同企业在项目管理方法、设计理念、企业文化、技术手段与工作流程等方面存在众多差异,这就使得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不断创新。而高职院校作为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成校企联动的培养机制,进行多元整合与系统设计,鼓励大胆创新和尝试,积极探索适合动漫专业培养人才特色模式。政府对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应有政策、基金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对合作企业要给予实际利益方面的政策优惠。要加深政府、高校、企业之间以及高校之间在动漫创意产业领域的沟通,建立形成一个多方合作的有益模式,形成稳固的对接关系,鼓励合作各方主动参与到动漫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以区域经济为导向,大力提倡特色培养
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区域经济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加强与其他地域院校的合作,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各类院校应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如金融有特长的院校要着重培养动漫产业所需的资本运作人才;工科类院校应加强动画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美术院校加强动漫专业美术与设计人才的培养。这样就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从产业链的角度实现不同环节对人才的需求。
四、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探索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意机构和创意人才,建设合肥、芜湖动漫产业和文化影视基地、马鞍山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构建影视动漫游戏一体化产业体系。”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于2009年与华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联合举办的华强动漫设计与制作班(华强动漫班),通过正确定位、校企对接、区域服务、特色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第一期动漫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已进入华强动漫实训基地进行动画制作,展现了较强的职场实战能力。华强动漫班在动漫人才培养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1.准确定位,定向区域培养
学生在学校学校两年基础和专业课程,动漫专业强化培训为期一年,主要按照华强动漫岗位人才标准来强化技能训练,合格人才可以直接输送到“华强文化科技园”的动漫基地就业。
2.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学院在人才培养中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师资力量,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技能强化需求双重标准培养,培养学生取得“双证书”,即“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训证书与大专文凭,达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同时获得的目标,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3.优化课程设置
对培训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华强动漫班的强化训练课程体系是按照华强先进的无纸动画制作流程的岗位需求设置,为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效果,华东动漫班采用“三分法”培养。具体做法是:第一次课程到了50天左右就分为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两大攻读方向,再过40天左右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定位,最后60多天是第三次更具体的定位,确定专业(工种)的定位。
4.工读交替、产学合作
华强办学模式是校企双元制培训,工读交替、产学合作,既能开展实习实训与定岗就业,又是校企人才基地。该模式首先是以学校为主,把企业引入到学校,将市场需要作为学校的教学内容;其次是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培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动漫专业人才。再次是学生订单是培养,培养学生的原创动漫核心技能。
参考文献:
[1] 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32号)[Z].
[2] 李铭超,李鸿明.中国高职动漫人才培养问题剖析[J].科教园地,
2011,(10).
[3] 曹院生.高职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分析与对策研究 [R].2009.
[4] 陈胜华.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M].南昌:南昌大学出版社,
2007.
[5] 王茹,粱金柱,于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动漫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6).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