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0年DI创新思维全球赛中,我国派出了23支代表队、200多名中小学生选手参赛,最好的一支参赛队成绩仅为第六名。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加坡仅派出60多人参赛,却一举拿到了3项大奖;韩国派出了500多人参赛,共获得7项大奖。带队老师感叹:很多中国学生把时间花在应对考试解题上,很少有时间接受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给学生一把创新的钥匙,让语文课成为小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力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我就此课题谈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情感
学习最初是由好奇开始的,好奇心是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和实践活动的心理基础。我们要把这种潜在的好奇通过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成为兴趣。也就是说要通过直接唤醒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来唤醒其认知的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生好奇心越强烈,想象力越丰富。他们思维敏锐,发散快,好刨根问底发表意见。一些学生常常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又往往比较淘气顽皮。教师对这些好问、顽皮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千万不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制止、责备,更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让学生说,或担心自己回答不清,怕麻烦而堵住学生的口,要迅速抓住学生创新的契机激励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还要敏锐地捕捉学生创新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增加学生创新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的情感。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其创新能力的发展,一颗创新的种子也许就这样被扼杀了。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发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赞可夫曾说:“只有学生处于欢愉中,情绪高涨时,不断要求向上时,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使儿童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许多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曾经接到过这样一个班:老师提问时,很少有人举手回答,更没人提问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次,我在和学生谈话时才知道他们是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我了解了症结所在,在上课时,对那些积极发言和敢于提问的同学加强激励,并告诉学生:谁能不出错?什么都懂了还学什么呢?何况,老师也有出错的时候,教室是出错的地方,你的错误使我们又向真理靠近了一步。学生听了,顾虑消除了,回答问题积极了,提问的闸门也打开了,他们不再把自己当成观众,渐渐进入了“演员”的角色。有的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很富有创新性,更重要的是大大改善了课堂气氛,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唤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进行了这样的导引:“听说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多支箭,这怎么可能呢?诸葛亮是周瑜的部下,曹操怎么可能把箭借给诸葛亮呢?我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同学们能帮老师找到答案吗?”顿时,班里像炸开了锅,学生兴趣盎然,信心十足。有的在书上圈、点、批、划,有的作图分析,有的凝神遐想,有的讨论、交流……经过几分钟的自主学习,学生纷纷举起了手,他们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弄清了材料的安排,而且把握了“知天时、识人心、懂地利”这一内涵的哲理。
可见,在开展创新教育之际,教师要鼓励学生好奇地问,自信地、自由地想和做,尽情地表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学生的心理负担才会轻,才能切切实实地推行创新教育。
三、利用教材资源,质疑求异,开发创新潜能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材中可以质疑的地方是很多的,关键是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要师云亦云、邯郸学步,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敢于否定、勇于批判,甚至问倒老师,否定教材;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要寻求多个不同的答案,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位同学提出来:“如果曹操放的是火箭,那诸葛亮该怎么办?”“对呀!曹操会不会用火箭呢?”一学生站起来说:“那时雾太大,曹操没看清是草船,否则,他肯定放火箭。”另一同学说:“那诸葛亮有没有考虑到曹操可能会用火箭?”这时,班里出现了分歧:有的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肯定考虑到;有的说,不一定,他也许没想到。双方争论不休,在这热烈争议的过程中,学生从揣摩诸葛亮当时内心的活动中,对文章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觉得“草船借箭”也是有风险的。不知曹操听了这样的大讨论,是否有些惭愧,或是后悔没有用火箭。当文章结束时,学生又对题中的“借”字产生了异议,这箭明显是骗来的,为什么偏偏用“借”呢?就在这“借”与“骗”的抉择中,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巧妙,更突出了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形象,同时,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掘。
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和构建新的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和途径,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学生掌握了这把创新的金钥匙,才能提高学习效益,步入创新的殿堂,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情感
学习最初是由好奇开始的,好奇心是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和实践活动的心理基础。我们要把这种潜在的好奇通过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成为兴趣。也就是说要通过直接唤醒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来唤醒其认知的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生好奇心越强烈,想象力越丰富。他们思维敏锐,发散快,好刨根问底发表意见。一些学生常常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又往往比较淘气顽皮。教师对这些好问、顽皮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千万不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制止、责备,更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让学生说,或担心自己回答不清,怕麻烦而堵住学生的口,要迅速抓住学生创新的契机激励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还要敏锐地捕捉学生创新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增加学生创新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的情感。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其创新能力的发展,一颗创新的种子也许就这样被扼杀了。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发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赞可夫曾说:“只有学生处于欢愉中,情绪高涨时,不断要求向上时,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使儿童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许多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曾经接到过这样一个班:老师提问时,很少有人举手回答,更没人提问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次,我在和学生谈话时才知道他们是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我了解了症结所在,在上课时,对那些积极发言和敢于提问的同学加强激励,并告诉学生:谁能不出错?什么都懂了还学什么呢?何况,老师也有出错的时候,教室是出错的地方,你的错误使我们又向真理靠近了一步。学生听了,顾虑消除了,回答问题积极了,提问的闸门也打开了,他们不再把自己当成观众,渐渐进入了“演员”的角色。有的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很富有创新性,更重要的是大大改善了课堂气氛,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唤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进行了这样的导引:“听说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多支箭,这怎么可能呢?诸葛亮是周瑜的部下,曹操怎么可能把箭借给诸葛亮呢?我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同学们能帮老师找到答案吗?”顿时,班里像炸开了锅,学生兴趣盎然,信心十足。有的在书上圈、点、批、划,有的作图分析,有的凝神遐想,有的讨论、交流……经过几分钟的自主学习,学生纷纷举起了手,他们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弄清了材料的安排,而且把握了“知天时、识人心、懂地利”这一内涵的哲理。
可见,在开展创新教育之际,教师要鼓励学生好奇地问,自信地、自由地想和做,尽情地表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学生的心理负担才会轻,才能切切实实地推行创新教育。
三、利用教材资源,质疑求异,开发创新潜能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材中可以质疑的地方是很多的,关键是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要师云亦云、邯郸学步,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敢于否定、勇于批判,甚至问倒老师,否定教材;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要寻求多个不同的答案,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位同学提出来:“如果曹操放的是火箭,那诸葛亮该怎么办?”“对呀!曹操会不会用火箭呢?”一学生站起来说:“那时雾太大,曹操没看清是草船,否则,他肯定放火箭。”另一同学说:“那诸葛亮有没有考虑到曹操可能会用火箭?”这时,班里出现了分歧:有的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肯定考虑到;有的说,不一定,他也许没想到。双方争论不休,在这热烈争议的过程中,学生从揣摩诸葛亮当时内心的活动中,对文章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觉得“草船借箭”也是有风险的。不知曹操听了这样的大讨论,是否有些惭愧,或是后悔没有用火箭。当文章结束时,学生又对题中的“借”字产生了异议,这箭明显是骗来的,为什么偏偏用“借”呢?就在这“借”与“骗”的抉择中,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巧妙,更突出了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形象,同时,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掘。
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和构建新的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和途径,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学生掌握了这把创新的金钥匙,才能提高学习效益,步入创新的殿堂,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