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爱人类,最爱小朋友,爱飞沫传播,爱细胞融合,也爱嗜酸性包涵体,我是副黏病毒科,我是麻疹病毒。”见此,你或许会说“嘿!我认得,这是凡客体嘛!”没错了,早在2010年,网络上就刮起了一阵“凡客”旋风,可这条“麻疹病毒”的凡客体来头可不小,因为它还有53个“同胞兄弟”!而创造了这套“凡客体微生物牌”的医学达人,就是陈亚希。
【微生物也可以这样学】
我们都知道,万事皆有因,牛顿叔叔若不是被苹果砸中了脑袋,也未必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而想起制作“凡客体微生物牌”的初衷,1990年出生的陈亚希清楚记得——是为了学习。
学医是个技术活,对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陈亚希来说,更是如此:不仅需要认真的态度,还要一个会学的头脑,不过——在大三上学期,医学微生物学像是一座大山,横亘在众多学子的面前:巨大的信息量,稍有不慎就会认错的专业名词,熬夜“死记硬背”也收获寥寥,可为了通过考试,即便痛苦,也要迎头而上。作为“痛苦军团”中的一员,陈亚希也深受其害。于是他打算亲手了结“痛苦的根源”,说做就做——“只要让学习变得有趣,自然也就不再痛苦了!”
让学习变得有趣,哪种方法是捷径呢?陈亚希心想,玩起游戏来,大伙都精神头十足,如果学习也变成了一场游戏,岂不是很有趣?于是他买了几款卡片桌游研究,却发现,桌游是好玩,但能承载的信息量实在太少了,继续搜寻合适目标的时候,“凡客体”闯进了视线:“凡客体”简单直接,朗朗上口,一两句话就能让人印象深刻,又颇受大学生欢迎。陈亚希仔细核对了需要掌握的微生物数目,共有52种,恰好能凑成一副扑克牌的数量,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妙的暗示吗?
事已至此,陈亚希更来劲了,他将52种微生物分成三大类,提炼出“关键信息”,再通过二次加工,打磨成每张牌面的个性标签,并到网上搜寻微生物的“形象照”,力求做到图文并茂。为了要做成一副完整的扑克牌,陈亚希还特别设计了两张王牌,大王牌是疫苗之父巴斯德,小王是著名细菌学家科赫。
终于,54张扑克牌赶在期末考试前火热出炉,他将这套牌发到网上供同学们复习使用。可这无心插柳的举动,却让他成为了网络红人——同学们纷纷转载分享,大呼“油菜花!”纷纷顶礼膜拜,封他为网络医学界的神人:网友们也用起了周星驰的经典台词“创意无限,设计新颖,制作精良,真是居家旅行,娱乐学习,必备良品啊,北医人才越来越多了”,就连复旦大学教授也对他给予了高度肯定。
而就陈亚希自己来说,在制作扑克牌的几个月里,他不止一次把《医学微生物学》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这是一种美妙的体验”,陈亚希肯定地说,就如他当初决意改变时一样——学习并不难,只要让它变得有趣就可以了!
【小聪明和大智慧】
当然,“让学习变得有趣”这个想法早在陈亚希的脑袋里生根发芽了。他老实交代,从小,他就不喜欢墨守成规的学习方式,相比于题海战术考来的高分,他就会用点儿小聪明,好让自己偷会儿懒。
不过,小聪明也会受到打击,至少在北京人大附中念初中时,陈亚希深深觉得,再多的小聪明也是枉然。他形容学校遍地都是高手,“我最好的一次考试,数学差一分满分,但是在附中只排到了110多名……”如此环境,甚至让他有些许怀疑,自己是不是块“学习的料子”,因此当进入北京市八一中学后,成了一名高中生的陈亚希,偶尔用用小聪明,不需要太努力就可以得到高分和不错的名次,他觉得,这样也就挺好。
可挺好不等于最好,陈亚希不是个轻易服软的人。在高二那年,通过自学,他拿到了全国奥林匹克生物学竞赛北京赛区的一等奖,并有20分的高考加分,这种“付出确有回报”的反馈让陈亚希忽然意识到——自己是有学习天分的,或许只要再努力一点,也有希望考上全国最优秀的大学,进入更多不曾了解到的领域中去。
受到鼓舞后,陈亚希铆足了劲“既然我有这个能力,就要做到最好”!他不再得过且过,满足于现有的分数和名次,主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高效率地学习。而最终,选择权也落在了他手里,18岁的夏天,陈亚希正式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结缘,而这一切,都是三年前的他无从预知到的未来。
“只有当你觉得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和想要的生活努力时,才是最有冲劲的。”陈亚希如此形容他的高考过程,在这句话中,并没有狡黠碰运气的小聪明,只有坚定了内心,明确了目标的大智慧。这个男孩他说自己有点儿懒,想将事情变得简单点,所以他会自学课本,但同时,当他发现了自己所拥有的天分时,他并没有盲目地自作聪明,那只会让自己摔跤而已。既然拥有,就不去辜负,走进北大的校门,与其说是一种因缘际会,不如说是峰回路转后的柳暗花明。
【做—个有责任心的“准成年人”】
在北大的四年里,陈亚希是学生会副主席,也是北京大学爱心社和北京大学医学部阳光爱心诊所的核心成员,他还组织参与过第一届和第二届海峡两岸医学学生交流活动,除此以外,他还编写过一些搞笑的舞台剧,他说自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有点儿完美主义,不甘心落后于人,但同时他又会用点小聪明,让生活没那么呆板单调。
如今,他正在北医三院实习,但是学习的道路并没终止,等待他的还有四年的硕博连读生活,这个曾经自认没有学习天赋的人,现在却比一般人都学习得更久,身份虽然仍被定位在“学生”这个称谓上,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需要担负起责任的准成年人”了,为了将来能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大夫,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努力的形式有很多种,“凡客体微生物牌”是一种努力,朝着梦想奔跑也是一种努力,而这一切的交会点,都源于一个坚定又明确的认识——你可以做到,那就必须要去做。
人们总是希望得到智慧的锦囊,在需要的时候打开它,得到醍醐灌顶的指示。兜兜转转,陈亚希在正确的时间找到了它,将生命中的小聪明脱胎换骨成为大智慧。所以,永远不要嫌你现在走的路太长太艰难,前方就会有属于你的锦囊,而它已经不会太远了。
编辑 杨明珠
【微生物也可以这样学】
我们都知道,万事皆有因,牛顿叔叔若不是被苹果砸中了脑袋,也未必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而想起制作“凡客体微生物牌”的初衷,1990年出生的陈亚希清楚记得——是为了学习。
学医是个技术活,对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陈亚希来说,更是如此:不仅需要认真的态度,还要一个会学的头脑,不过——在大三上学期,医学微生物学像是一座大山,横亘在众多学子的面前:巨大的信息量,稍有不慎就会认错的专业名词,熬夜“死记硬背”也收获寥寥,可为了通过考试,即便痛苦,也要迎头而上。作为“痛苦军团”中的一员,陈亚希也深受其害。于是他打算亲手了结“痛苦的根源”,说做就做——“只要让学习变得有趣,自然也就不再痛苦了!”
让学习变得有趣,哪种方法是捷径呢?陈亚希心想,玩起游戏来,大伙都精神头十足,如果学习也变成了一场游戏,岂不是很有趣?于是他买了几款卡片桌游研究,却发现,桌游是好玩,但能承载的信息量实在太少了,继续搜寻合适目标的时候,“凡客体”闯进了视线:“凡客体”简单直接,朗朗上口,一两句话就能让人印象深刻,又颇受大学生欢迎。陈亚希仔细核对了需要掌握的微生物数目,共有52种,恰好能凑成一副扑克牌的数量,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妙的暗示吗?
事已至此,陈亚希更来劲了,他将52种微生物分成三大类,提炼出“关键信息”,再通过二次加工,打磨成每张牌面的个性标签,并到网上搜寻微生物的“形象照”,力求做到图文并茂。为了要做成一副完整的扑克牌,陈亚希还特别设计了两张王牌,大王牌是疫苗之父巴斯德,小王是著名细菌学家科赫。
终于,54张扑克牌赶在期末考试前火热出炉,他将这套牌发到网上供同学们复习使用。可这无心插柳的举动,却让他成为了网络红人——同学们纷纷转载分享,大呼“油菜花!”纷纷顶礼膜拜,封他为网络医学界的神人:网友们也用起了周星驰的经典台词“创意无限,设计新颖,制作精良,真是居家旅行,娱乐学习,必备良品啊,北医人才越来越多了”,就连复旦大学教授也对他给予了高度肯定。
而就陈亚希自己来说,在制作扑克牌的几个月里,他不止一次把《医学微生物学》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这是一种美妙的体验”,陈亚希肯定地说,就如他当初决意改变时一样——学习并不难,只要让它变得有趣就可以了!
【小聪明和大智慧】
当然,“让学习变得有趣”这个想法早在陈亚希的脑袋里生根发芽了。他老实交代,从小,他就不喜欢墨守成规的学习方式,相比于题海战术考来的高分,他就会用点儿小聪明,好让自己偷会儿懒。
不过,小聪明也会受到打击,至少在北京人大附中念初中时,陈亚希深深觉得,再多的小聪明也是枉然。他形容学校遍地都是高手,“我最好的一次考试,数学差一分满分,但是在附中只排到了110多名……”如此环境,甚至让他有些许怀疑,自己是不是块“学习的料子”,因此当进入北京市八一中学后,成了一名高中生的陈亚希,偶尔用用小聪明,不需要太努力就可以得到高分和不错的名次,他觉得,这样也就挺好。
可挺好不等于最好,陈亚希不是个轻易服软的人。在高二那年,通过自学,他拿到了全国奥林匹克生物学竞赛北京赛区的一等奖,并有20分的高考加分,这种“付出确有回报”的反馈让陈亚希忽然意识到——自己是有学习天分的,或许只要再努力一点,也有希望考上全国最优秀的大学,进入更多不曾了解到的领域中去。
受到鼓舞后,陈亚希铆足了劲“既然我有这个能力,就要做到最好”!他不再得过且过,满足于现有的分数和名次,主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高效率地学习。而最终,选择权也落在了他手里,18岁的夏天,陈亚希正式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结缘,而这一切,都是三年前的他无从预知到的未来。
“只有当你觉得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和想要的生活努力时,才是最有冲劲的。”陈亚希如此形容他的高考过程,在这句话中,并没有狡黠碰运气的小聪明,只有坚定了内心,明确了目标的大智慧。这个男孩他说自己有点儿懒,想将事情变得简单点,所以他会自学课本,但同时,当他发现了自己所拥有的天分时,他并没有盲目地自作聪明,那只会让自己摔跤而已。既然拥有,就不去辜负,走进北大的校门,与其说是一种因缘际会,不如说是峰回路转后的柳暗花明。
【做—个有责任心的“准成年人”】
在北大的四年里,陈亚希是学生会副主席,也是北京大学爱心社和北京大学医学部阳光爱心诊所的核心成员,他还组织参与过第一届和第二届海峡两岸医学学生交流活动,除此以外,他还编写过一些搞笑的舞台剧,他说自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有点儿完美主义,不甘心落后于人,但同时他又会用点小聪明,让生活没那么呆板单调。
如今,他正在北医三院实习,但是学习的道路并没终止,等待他的还有四年的硕博连读生活,这个曾经自认没有学习天赋的人,现在却比一般人都学习得更久,身份虽然仍被定位在“学生”这个称谓上,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需要担负起责任的准成年人”了,为了将来能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大夫,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努力的形式有很多种,“凡客体微生物牌”是一种努力,朝着梦想奔跑也是一种努力,而这一切的交会点,都源于一个坚定又明确的认识——你可以做到,那就必须要去做。
人们总是希望得到智慧的锦囊,在需要的时候打开它,得到醍醐灌顶的指示。兜兜转转,陈亚希在正确的时间找到了它,将生命中的小聪明脱胎换骨成为大智慧。所以,永远不要嫌你现在走的路太长太艰难,前方就会有属于你的锦囊,而它已经不会太远了。
编辑 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