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民办高校迅速发展,党建工作已经成为加强民办高校建设,保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由于认识、体制、历史等原因,与公办高校党建工作相比,工作基础明显薄弱,发展不够平衡,总体水平偏低。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目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了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建;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受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办学主体复杂,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公办高校党建工作相比,基础相对薄弱,发展不够平衡,总体水平不高。
一、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组织建设不规范。有些民办高校在建校时虽然已经具备建立基层党组织条件,但却没有及时建立,部分已经建立党组织的民办高校,有的只是建立了党总支,或者建立了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的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有的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党建工作,有的单位党务工作人员配备偏少,而且很多人员还身兼数职,很难集中精力抓好党建工作。
作用发挥不到位。《意见》中明确提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组织在教职工和学生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但“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不容易界定的概念。因此,对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工作普遍欠火候。有的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不是董事会成员。即便是董事会成员的党组织负责人,在董事会进行决策的话语权也偏轻,这就难免出现民办高校党组织履行职责艰难,发挥作用不好。
组织生活不规范。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不够规范,人员编制偏少,工作兼职较多,招生工作压力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党组织生活的落实。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在制度建设上,也存在不全面、不规范、联系实际不够的问题。
党员表率不突出。民办高校的员工普遍存在与学校举办者是“雇佣”关系的意识,一些党员也无法摆脱这种“雇佣”意识的影响,往往把“老板”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党员意识相对弱化。民办高校教职工党员中,有一部分组织关系不在学校,人员流动性较大,自然影响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工作水平不适应。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人员多数来源于公办高校、政府机关、部队离退休人员等,他们虽然有多年党务工作的经验,但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还有些不适应。这些同志年龄普遍较大,早已没有当年的“朝气蓬勃”,这就使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缺乏创新的活力。
二、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历史原因。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起步时间短,她既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也不同于其他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是党建工作一个新的领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快速推进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滞后之间的矛盾;二是民办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党员积极要求组织活动,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人力、财力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三是民办高校大学生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人数不断增加与民办高校发展党员比例偏低之间的矛盾;四是党建工作严肃性、规范性、统一性的要求与民办高校体制灵活、自主性强、党员关系多样化之间的矛盾;五是党组织要求党员无私奉献,保持党员先进性,与民办高校的产权性质及部分举办者追求的目标之间的矛盾。上述这些矛盾,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
认识原因。从领导层面看,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规律、特点的认识和把握需要一个过程;从举办者层面看,因举办者个人经历、政治素质、办学条件等因素影响,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认识有较大的差异;从教职工的层面看,由于民办高校党组织对学校重要问题没有决策权,对人事没有调整任免权,对经费没有审批权,一些教职工对学校党组织也不看重。有些党员也认为,到民办高校工作,就是为挣钱,听组织的话,不如听“老板”的话。
体制原因。公办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加强公办高校党建工作是加强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在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民办高校党组织“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办高校党组织“没有法律地位”。
管理原因。一是制度不到位。现有的制度虽然对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建立、地位、职责、管理等做出了规定,但比较原则。对这样的规定,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在理解和执行上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民办高校,同一地区不同所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也存在较大差异。二是管理不顺畅。目前,我们国家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在行政管理上隶属于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但党建工作却实行属地化管理,这种党组织与行政隶属关系的分离,对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弊大于利。三是自我管理欠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对全党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公办高校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民办高校建立党组织时间较短,对如何适应体制特点,做好党建工作,尚处在探索之中。
三、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不断深化对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性质决定的。“民办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是保证民办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对民办高校领导的客观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组织保障。
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有利于民办高校自身发展。民办高校多数由出资人担任董事长或校长。如果缺乏有效的组织约束和监督,难免出现“个人行为”,影响决策的质量。即使是正确的决策,也可能被误解为“老板意志”,难以贯彻顺畅。民办高校教职工普遍认为与投资者之间是“雇佣”关系,队伍中“功利思想”、“临时观念”比较突出,如果没有党组织的凝聚和号召,员工队伍就很难形成合力。 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民办高校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多数民办高校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办学条件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只有通过党建工作,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有助于规范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少数民办高校存在“家族式”、“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党建工作,通过党组织引导学校举办者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规范办学秩序,从而提高和增强民办高校的信誉度和社会认可度。
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是保持民办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西方敌对势力把高校作为政治渗透的重要目标,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民办高校教师和学生也容易因劳资、文凭、收费等问题与校方产生矛盾和纠纷,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考虑到学校举办者的合法利益,也要认真维护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才能保证校园的和谐稳定。
(二)要切实找准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定位
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指示在本学校的贯彻执行;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支持学校董事会和校长依法行使职权; 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及教职工代表大会,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负责教师队伍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维护安全稳定的工作;紧紧围绕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和学院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调动广大师生工作热情,做好服务保障作用;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抓好党员管理和教育,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要及时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党的组织和工作机构
凡经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依照国家有关行政法规登记的民办高校,已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及时建立党的组织,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的组织。从高校的特点看,民办高校应与公办高校一样建立党委,而不是建立党总支和党支部。
上级党组织和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直接委派人员担任党组织负责人。上级委派到民办高校的党组织负责人,可同时担任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督导员,以切实加强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和行政监督。
建立党委的民办高校应建立党的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民办高校下属的院(系)应建立党总支或党支部,并配备专职党总支(支部)书记,专门负责党务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
设立党委的民办高校,可根据工作需要,按规定建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相应的工作机构,或配备专职纪检干部。
(四)提高党组织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的作用
提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指示的能力。民办高校党组织要自觉加强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的学习,准确理解、正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各项指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懈怠。
提高围绕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民办高校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各项任务开展党建工作,把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学校的发展之中,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中当表率、做“标杆”;为学校的建设做贡献。
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民办高校党组织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过程中必须明确三个问题:一是参与决策是组织行为,其主体是组织而不是个人;二是参与决策的性质是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代替董事会或行政班子决策。三是决策前党组织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主动与董事会进行沟通。决策后,党委加强协调保证决策的贯彻落实。
(五)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机制
建立参与决策管理机制。要逐步完善党委负责人按规定程序进入董事会、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党政联席会议工作法规,从制度上保证党组织参与决定的权利。民办高校80%以上的中层干部是党员,通过党员担任行政职务,参与学校的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和办法。对行政机构负责人的监督,也可以通过对党员的思想管理和党的组织生活来实施。
建立健全党务工作人员权益保障机制。我们学校的做法可以借鉴: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在任职期内原则上不做调整,确需调整的要征求学院党委同意,对他们的考核由学院党委进行;党务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不低于同职级行政人员。这样有效地保护了党务工作人员的权益,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工作积极性。
建立党建工作物质条件保障机制。民办高校应为党建工作提供必要工作条件,设立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的待遇不应底于同职级其他岗位人员,兼职党务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补贴,使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做到机构、人员、时间、经费落实。
建立党建工作检查监督机制。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党建工作人员的配备,党建经费的标准,党务工作人员的待遇等问题做出比较具体的规定,上级党组织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党建工作达不到规定标准的民办高校,要给予亮“黄牌”,限制招生等处罚,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办学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2]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党的十八大报告》
[5]《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吴彬镪《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6]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课题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7]《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9期郝连儒《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考》
[8]《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1期 乐佩麟、蒋涛《董事会决策体制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机制运行规律探讨》
[9]《大连高校党建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材料汇编》
*该论文为2012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CDJ2012-D007)成果。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建;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受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办学主体复杂,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公办高校党建工作相比,基础相对薄弱,发展不够平衡,总体水平不高。
一、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组织建设不规范。有些民办高校在建校时虽然已经具备建立基层党组织条件,但却没有及时建立,部分已经建立党组织的民办高校,有的只是建立了党总支,或者建立了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的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有的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党建工作,有的单位党务工作人员配备偏少,而且很多人员还身兼数职,很难集中精力抓好党建工作。
作用发挥不到位。《意见》中明确提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组织在教职工和学生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但“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不容易界定的概念。因此,对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工作普遍欠火候。有的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不是董事会成员。即便是董事会成员的党组织负责人,在董事会进行决策的话语权也偏轻,这就难免出现民办高校党组织履行职责艰难,发挥作用不好。
组织生活不规范。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不够规范,人员编制偏少,工作兼职较多,招生工作压力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党组织生活的落实。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在制度建设上,也存在不全面、不规范、联系实际不够的问题。
党员表率不突出。民办高校的员工普遍存在与学校举办者是“雇佣”关系的意识,一些党员也无法摆脱这种“雇佣”意识的影响,往往把“老板”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党员意识相对弱化。民办高校教职工党员中,有一部分组织关系不在学校,人员流动性较大,自然影响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工作水平不适应。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人员多数来源于公办高校、政府机关、部队离退休人员等,他们虽然有多年党务工作的经验,但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还有些不适应。这些同志年龄普遍较大,早已没有当年的“朝气蓬勃”,这就使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缺乏创新的活力。
二、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历史原因。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起步时间短,她既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也不同于其他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是党建工作一个新的领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快速推进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滞后之间的矛盾;二是民办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党员积极要求组织活动,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人力、财力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三是民办高校大学生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人数不断增加与民办高校发展党员比例偏低之间的矛盾;四是党建工作严肃性、规范性、统一性的要求与民办高校体制灵活、自主性强、党员关系多样化之间的矛盾;五是党组织要求党员无私奉献,保持党员先进性,与民办高校的产权性质及部分举办者追求的目标之间的矛盾。上述这些矛盾,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
认识原因。从领导层面看,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规律、特点的认识和把握需要一个过程;从举办者层面看,因举办者个人经历、政治素质、办学条件等因素影响,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认识有较大的差异;从教职工的层面看,由于民办高校党组织对学校重要问题没有决策权,对人事没有调整任免权,对经费没有审批权,一些教职工对学校党组织也不看重。有些党员也认为,到民办高校工作,就是为挣钱,听组织的话,不如听“老板”的话。
体制原因。公办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加强公办高校党建工作是加强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在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民办高校党组织“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办高校党组织“没有法律地位”。
管理原因。一是制度不到位。现有的制度虽然对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建立、地位、职责、管理等做出了规定,但比较原则。对这样的规定,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在理解和执行上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民办高校,同一地区不同所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也存在较大差异。二是管理不顺畅。目前,我们国家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在行政管理上隶属于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但党建工作却实行属地化管理,这种党组织与行政隶属关系的分离,对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弊大于利。三是自我管理欠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对全党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公办高校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民办高校建立党组织时间较短,对如何适应体制特点,做好党建工作,尚处在探索之中。
三、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不断深化对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性质决定的。“民办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是保证民办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对民办高校领导的客观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组织保障。
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有利于民办高校自身发展。民办高校多数由出资人担任董事长或校长。如果缺乏有效的组织约束和监督,难免出现“个人行为”,影响决策的质量。即使是正确的决策,也可能被误解为“老板意志”,难以贯彻顺畅。民办高校教职工普遍认为与投资者之间是“雇佣”关系,队伍中“功利思想”、“临时观念”比较突出,如果没有党组织的凝聚和号召,员工队伍就很难形成合力。 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民办高校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多数民办高校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办学条件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只有通过党建工作,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有助于规范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少数民办高校存在“家族式”、“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党建工作,通过党组织引导学校举办者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规范办学秩序,从而提高和增强民办高校的信誉度和社会认可度。
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是保持民办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西方敌对势力把高校作为政治渗透的重要目标,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民办高校教师和学生也容易因劳资、文凭、收费等问题与校方产生矛盾和纠纷,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考虑到学校举办者的合法利益,也要认真维护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才能保证校园的和谐稳定。
(二)要切实找准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定位
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指示在本学校的贯彻执行;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支持学校董事会和校长依法行使职权; 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及教职工代表大会,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负责教师队伍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维护安全稳定的工作;紧紧围绕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和学院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调动广大师生工作热情,做好服务保障作用;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抓好党员管理和教育,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要及时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党的组织和工作机构
凡经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依照国家有关行政法规登记的民办高校,已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及时建立党的组织,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的组织。从高校的特点看,民办高校应与公办高校一样建立党委,而不是建立党总支和党支部。
上级党组织和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直接委派人员担任党组织负责人。上级委派到民办高校的党组织负责人,可同时担任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督导员,以切实加强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和行政监督。
建立党委的民办高校应建立党的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民办高校下属的院(系)应建立党总支或党支部,并配备专职党总支(支部)书记,专门负责党务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
设立党委的民办高校,可根据工作需要,按规定建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相应的工作机构,或配备专职纪检干部。
(四)提高党组织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的作用
提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指示的能力。民办高校党组织要自觉加强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的学习,准确理解、正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各项指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懈怠。
提高围绕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民办高校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各项任务开展党建工作,把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学校的发展之中,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中当表率、做“标杆”;为学校的建设做贡献。
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民办高校党组织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过程中必须明确三个问题:一是参与决策是组织行为,其主体是组织而不是个人;二是参与决策的性质是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代替董事会或行政班子决策。三是决策前党组织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主动与董事会进行沟通。决策后,党委加强协调保证决策的贯彻落实。
(五)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机制
建立参与决策管理机制。要逐步完善党委负责人按规定程序进入董事会、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党政联席会议工作法规,从制度上保证党组织参与决定的权利。民办高校80%以上的中层干部是党员,通过党员担任行政职务,参与学校的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和办法。对行政机构负责人的监督,也可以通过对党员的思想管理和党的组织生活来实施。
建立健全党务工作人员权益保障机制。我们学校的做法可以借鉴: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在任职期内原则上不做调整,确需调整的要征求学院党委同意,对他们的考核由学院党委进行;党务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不低于同职级行政人员。这样有效地保护了党务工作人员的权益,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工作积极性。
建立党建工作物质条件保障机制。民办高校应为党建工作提供必要工作条件,设立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的待遇不应底于同职级其他岗位人员,兼职党务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补贴,使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做到机构、人员、时间、经费落实。
建立党建工作检查监督机制。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党建工作人员的配备,党建经费的标准,党务工作人员的待遇等问题做出比较具体的规定,上级党组织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党建工作达不到规定标准的民办高校,要给予亮“黄牌”,限制招生等处罚,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办学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2]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党的十八大报告》
[5]《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吴彬镪《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6]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课题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7]《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9期郝连儒《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考》
[8]《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1期 乐佩麟、蒋涛《董事会决策体制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机制运行规律探讨》
[9]《大连高校党建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材料汇编》
*该论文为2012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CDJ2012-D00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