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上海地铁2号线上出现了一列与众不同的列车,列车车厢内张贴着系列连环画《老上海360行》,乘客们兴致盎然地欣赏着这些老上海市民生活百态图,其中91岁高龄的著名连环画大师贺友直也乘坐在这列“文化列车”上,作为这些连环画的创作者,他欣喜地关注着乘客们脸上的表情。
贺友直,1922年11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宁波北仑新碶西街,从事连环画创作50多年,共创作了百余本连环画作品,他的《山乡巨变》问世,成为中国连环画史上的里程碑式杰作。由于贺友直对我国的连环画创作和线描艺术作出的重大贡献,他获得了众多奖项,包括“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然而耀眼的光环下,这位泰斗级的人物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却谦虚地说,“我只是个‘草根’画家。我的画,只是根据生活经历来画一些好玩的东西。”在贺友直看来,老上海的东西还有很多可以挖掘,一旦有了灵感,年龄从来不是障碍,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贺友直仍笔耕不辍,又新创作了一组《孩时玩耍》系列风俗画,生动地再现了几乎销声匿迹的老上海弄堂游戏。该系列共有54幅,打乒乓、斗鸡、跳木马、自制万花筒、乌贼骨做船、弄堂运动会……贺友直或根据自己的体验或根据细致观察,生动地呈现了一系列纯朴而富有童趣的玩耍片段,让玩过的人找到温馨的回忆,让未曾经历的人感受父辈们曾拥有过的童真。贺友直不无眷恋地说道:“孩时的记忆是我留恋的,也是值得留恋的。”
年初,这54幅新作在徐汇艺术馆 “孩时玩耍——贺友直原作展”上亮相。开展当日,贺友直宣布全套作品捐赠给中华艺术宫,由后者永久收藏展出。无论是作品被做成公益广告,还是无偿地将画作捐赠给社会机构,贺友直一直有着奉献社会的精神。正如贺老所言:“作品被社会承认,并且为社会服务,是我一直以来最在乎的。”2011年初,贺友直荣膺“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获奖后,他当即决定将10万元奖金悉数捐赠于自己的母校——新碶小学,用来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贺友直一直很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之前就曾把早年创作的儿童连环画作品赠给母校,贺老表示,家乡的童年生活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为家乡多作一点贡献,让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如今,连环画失去了当年的辉煌,且后继乏人,如何振兴连环画?是要先培养作者还是先培养读者呢?贺老认为,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发展出来的。这个叫做文化生态。有的地方发展文化就是投入很多钱去造剧场、造音乐厅。但是造好了谁来演?以前一个大舞台上,只有盖叫天一个人在演,但我们觉得整个舞台是满满的。现在一个舞台上有好多人在表演,我们却觉得舞台很空。现在很少有盖叫天那样的艺术家了,但同样也已经没有以前捧盖叫天的那批观众了。”同时他强调:“文化要繁荣,必须先改善文化生态,才能为作者和读者的成长提供条件。”说这些话时,他的眼神温和,又不乏锐利,充满了生活的哲学。为此贺老不单执着于自身的高超技艺,更愿意开着公益的“文化列车”,载上更多的乘客开往文化的春天。
贺友直,1922年11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宁波北仑新碶西街,从事连环画创作50多年,共创作了百余本连环画作品,他的《山乡巨变》问世,成为中国连环画史上的里程碑式杰作。由于贺友直对我国的连环画创作和线描艺术作出的重大贡献,他获得了众多奖项,包括“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然而耀眼的光环下,这位泰斗级的人物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却谦虚地说,“我只是个‘草根’画家。我的画,只是根据生活经历来画一些好玩的东西。”在贺友直看来,老上海的东西还有很多可以挖掘,一旦有了灵感,年龄从来不是障碍,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贺友直仍笔耕不辍,又新创作了一组《孩时玩耍》系列风俗画,生动地再现了几乎销声匿迹的老上海弄堂游戏。该系列共有54幅,打乒乓、斗鸡、跳木马、自制万花筒、乌贼骨做船、弄堂运动会……贺友直或根据自己的体验或根据细致观察,生动地呈现了一系列纯朴而富有童趣的玩耍片段,让玩过的人找到温馨的回忆,让未曾经历的人感受父辈们曾拥有过的童真。贺友直不无眷恋地说道:“孩时的记忆是我留恋的,也是值得留恋的。”
年初,这54幅新作在徐汇艺术馆 “孩时玩耍——贺友直原作展”上亮相。开展当日,贺友直宣布全套作品捐赠给中华艺术宫,由后者永久收藏展出。无论是作品被做成公益广告,还是无偿地将画作捐赠给社会机构,贺友直一直有着奉献社会的精神。正如贺老所言:“作品被社会承认,并且为社会服务,是我一直以来最在乎的。”2011年初,贺友直荣膺“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获奖后,他当即决定将10万元奖金悉数捐赠于自己的母校——新碶小学,用来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贺友直一直很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之前就曾把早年创作的儿童连环画作品赠给母校,贺老表示,家乡的童年生活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为家乡多作一点贡献,让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如今,连环画失去了当年的辉煌,且后继乏人,如何振兴连环画?是要先培养作者还是先培养读者呢?贺老认为,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发展出来的。这个叫做文化生态。有的地方发展文化就是投入很多钱去造剧场、造音乐厅。但是造好了谁来演?以前一个大舞台上,只有盖叫天一个人在演,但我们觉得整个舞台是满满的。现在一个舞台上有好多人在表演,我们却觉得舞台很空。现在很少有盖叫天那样的艺术家了,但同样也已经没有以前捧盖叫天的那批观众了。”同时他强调:“文化要繁荣,必须先改善文化生态,才能为作者和读者的成长提供条件。”说这些话时,他的眼神温和,又不乏锐利,充满了生活的哲学。为此贺老不单执着于自身的高超技艺,更愿意开着公益的“文化列车”,载上更多的乘客开往文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