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垦……”康熙皇帝在北京南郊校场阅兵时看见臂架海东青的御林军从身边飒爽走过,不觉龙颜大悦,诗兴大发,遂口占了一首赞美海东青的诗。
空中神骏
生活在关东大地的满族的先辈们是以狩猎为生的。他们不仅善骑马射箭,而且还善于养鹰、放鹰。先民们很早就懂得捕鹰,驯化后,用来帮助猎户捕获猎物,俗称“放鹰”。要说满族人放鹰,得先从号称“神鹰”的海东青说起,这是长白山区松花江流域特有的一种矫健的雄鹰:海东青又名海东鹘、海青、白鹰、玉雕等等,满语称海东青为“松阔罗”,意思是天雕从享滚河飞来的,汉语把它译成“海东青”。
海东青中以纯白的“玉爪”为上品,另有秋黄、波黄、三年龙等名目。满族人以鹰用于狩猎,统治者则以鹰捕鹅雁,作为享乐消遣的手段。海东青的捕捉和驯服很不容易,民间常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说法。据《柳边记略》记载:“海东青者,鹰品之最贵重者也,纯白为上,白而杂他毛者次之,灰色者又次之。”《异域录》里也记载,海东青“有雪白者,有芦花者,有本色者”。在金元时期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凡触犯刑律而被放逐到辽东的罪犯呈献海东青即可赎罪,传驿而释。清代,一只海东青竟值30两白银。
将野性十足的海东青用捕鹰网捕获后,要拜谢“鹰神格格”的恩赐。带回家放在熬鹰房将鹰上架,加上“脚绊”,几天几夜不让它睡觉,磨掉野性,叫“熬鹰”。再通过“过拳”、“跑绳”等环节,这时鹰就能听人的吆喝来到猎者的手臂上。“膘大扬飞瘦不拿”,要通过对鹰的“勒膘”把肠油刮出,使鹰饥饿但肌肉强健,便于捕获猎物。驯好的鹰就可以到山野中“放鹰”了。架鹰者站在高处观望,让人用棒敲打树丛将野物轰出,俗称“赶仗”。发现有猎物跑或飞出,鹰会立即尖叫着俯冲下去捕获住猎物,架鹰者要尽快赶到取下猎物,只给鹰吃点动物内脏,不可喂饱,因为“鹰饱不拿兔”。
海东青属鹰科,学名叫矛隼,是一种美丽的中型猛禽。体长56~61厘米,体重1310~2100克左右,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瓦房店和新疆喀什等地,极为罕见。海东青栖息于岩石海岸、开阔的岩石山地、沿海岛屿、临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带。它的爆发力惊人,且天性凶猛,可捕杀天鹅、小兽及狐狸等,主要以野鸭、鸥、雷鸟、松鸡等各种鸟类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动物。它在空中飞行发现猎物后,迅速将两翅一收,急速俯冲而下,就像投射出去的一支飞镖,径直冲向猎物。捕捉岩鸽等猎物时,雄鸟和雌鸟可以进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鸟突然飞进岩鸽栖息的洞穴中,将它们驱赶出来,雄鸟则在洞外等候,进行捕杀,海东青堪称北国世界的空中霸王。
满洲图腾
满族人与鹰有着不解之缘,也是爱护飞禽的典范,对鹰的崇敬源于鹰的可畏力量,它以高居在险处,非凡的飞翔能力,以小胜大的精神和高强的本领,急风骤雨练就了一双无比矫健的翅膀,日月岚光铸出了两只锐利的眼睛。奋飞九天而不知疲倦,高瞻远瞩而从不迷失方向,越是严寒风雪,它越是无畏而百折不回地向前。
鹰更是满族人精神的象征,是满洲图腾。《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女真本名朱理真,而在女真语中,东方的读音是诸勒,与朱理音相通,海青的读音为申,拼合后为诸勒申,与朱理真同音。因此可以认为,女真一词意为东方之鹰,所指就是海东青,而海东青的产地就在女真人祖先聚集之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女真称号就是女真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女真人的整个民族精神世界中充满了“鹰气”,在女真人的心目中海东青是最崇高、最神圣的英雄。满族萨满神谕中传讲,天刚初开,大地像一包冰块,天神让一只母鹰从太阳那里飞过,抖了抖羽毛,把光和火装进里面后飞到世上。从此,大地冰雪才有融化的时候,人和生灵才得以吃饭、安歇和生儿育女。但母鹰飞得太累,打盹睡了,羽毛里的火掉出来,将森林、石头烧红,彻夜不熄。神鹰急忙救火,在烈火中死于海里,鹰魂化成了女萨满。所以,萨满魂就是不屈的鹰。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名字还与海东青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他的母亲即将临盆时,辽国元帅领兵杀来。他的父亲贺里波保护着妻子边战边退至乌拉山下,贺里波肩头受伤,妻子在杂草上生下了孩子。此时,漫山遍野的辽兵攻了上来,情况万分危急。突然,从天上飞来一只玉爪玉嘴的大白雕,围着刚出生的男婴盘旋,不停地叫着:“阿骨——打!阿骨——打!”叫声惊动了乌拉山神阿古,以为是让阿古攻打辽兵,便大吼起来。所有山头都听到了阿古的呼唤,纷纷打开山门让山洪冲下来,把辽兵冲得七零八落,死伤无数。后来,贺里波为了感谢大白雕和山神的救命之恩,便将孩子取名为阿骨打,敬白雕为神,而这种玉爪玉嘴的白雕正好符合海东青的形象。
追寻族魂之翼
随着历史不断演进,大金国被成吉思汗的铁骑所灭,而海东青却没有因为大金国的灭亡而淡出人们的视野。到了明代,海东青仍旧在诗歌中频现,吴承恩曾经在一首诗中写道:“成群引着犬,满膀架其鹰。荆筐抬火炮,带定海东青。”清朝满洲贵族也酷爱海东青,王公贵族为名雕花重金已成时尚。到了后来,有关海东青的记载越来越少。
现在,海东青已极其罕见。如今,海东青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二级保护动物。一提起神秘的海东青,呼和浩特市的几位满族老人脸上立刻流露出崇敬的神情。这几位满族老人说,他们的祖辈在捕猎时,左臂上都架着一只海东青。如今,在契丹人曾经统治过的内蒙古地区已经没有了海东青的踪影。
海东青已深深融化到满族的文化之中。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在金上京古城东女真墓群中,发现了以海东青捕捉一只飞翔的天鹅为纹饰的鎏金铜带挎,金代的一位诗人把海东青扑击天鹅的场面描写为“搏风玉爪凌霄漢,瞥日风毛堕雪霜”来表现海东青以小制大、坚毅勇猛。《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清人杨宾在《叶赫行》中也有“臂鹰走马刷烟岗”的诗句。另外,在我国现存的古乐谱中,有“海东青拿天鹅”的琵琶曲谱,民间儿童游戏中有“老鹰捉小鸡”。在吉林敦化一带流传的《阿玛有只小甲昏》的歌谣:“拉雅哈,大老鹰,阿玛有只小甲昏,白翅膀,飞得快,红眼睛,看得清,兔子见它不会跑,天鹅见它就发蒙。佐领见它睁大眼,管它叫做海东青……”这些都是满族民族精神的艺术体现。
按照满族古老的传统思想和做法,到了每年开春,猎手们将鹰喂饱,除去铃铛和脚绊子,将鹰放归自然,让其生儿育女、延续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规律。在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打渔楼村头,随着“新鹰王”李忠文的一声哨音,鹰把式们肩上的苍鹰纷纷腾空而起,飞向了高高的蓝天,飞向了远方的山林。这些山的精灵飞速极快,展翅之间即挥别亲密的主人,飞回了自然的怀抱。
打渔楼村是金代文明的发祥地。顺治十四年(1658年)清廷在乌拉地区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这里便成为“狩猎八旗”兵丁世居的基地。数百年间,打渔楼村传承古老的鹰猎文化,培养了诸多驯鹰和养鹰能手。至今这里仍然保持着捕鹰、驯鹰、养鹰的传统,全屯有鹰把式70余名,其中著名的鹰把式赵明哲已被认定为中国民间文化“海东青驯养”的杰出传承人并被誉为“鹰王”。现在居住在此村和罗古村的满族关(罗)、赵、杨、奚、付、曾、刘等家族,都是满族鹰猎文化的直接传承家族。
打渔楼村现已有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名字——鹰屯,是世界文化遗产“鹰猎文化”遗产的重要发生地和文化蕴藏地。而“新鹰王”李忠文则以崭新的姿态,承接着鹰猎文化的历史、现代与未来,体现在他继承了祖先传统的驯鹰技艺和手法,并对这项古老的文化遗产有新的发现和探索。
鹰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完整的自然文化,它凝聚着满族先人对自然的理解和认知。对本民族生存历程、情感历程、生存个性、精神特征、思想面貌等综合本质的深刻认知是文化自觉。而在春天把猎手辛辛苦苦驯养的猎鹰再度放飞的习俗只在长白山和东北满族中存在,是为了使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永续不断,是自然与文化的连接,更是一种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自觉。
海东青,在天地间自由翱翔……
(摘自:《吉林日报》;满族儿女网;吉视文体)
空中神骏
生活在关东大地的满族的先辈们是以狩猎为生的。他们不仅善骑马射箭,而且还善于养鹰、放鹰。先民们很早就懂得捕鹰,驯化后,用来帮助猎户捕获猎物,俗称“放鹰”。要说满族人放鹰,得先从号称“神鹰”的海东青说起,这是长白山区松花江流域特有的一种矫健的雄鹰:海东青又名海东鹘、海青、白鹰、玉雕等等,满语称海东青为“松阔罗”,意思是天雕从享滚河飞来的,汉语把它译成“海东青”。
海东青中以纯白的“玉爪”为上品,另有秋黄、波黄、三年龙等名目。满族人以鹰用于狩猎,统治者则以鹰捕鹅雁,作为享乐消遣的手段。海东青的捕捉和驯服很不容易,民间常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说法。据《柳边记略》记载:“海东青者,鹰品之最贵重者也,纯白为上,白而杂他毛者次之,灰色者又次之。”《异域录》里也记载,海东青“有雪白者,有芦花者,有本色者”。在金元时期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凡触犯刑律而被放逐到辽东的罪犯呈献海东青即可赎罪,传驿而释。清代,一只海东青竟值30两白银。
将野性十足的海东青用捕鹰网捕获后,要拜谢“鹰神格格”的恩赐。带回家放在熬鹰房将鹰上架,加上“脚绊”,几天几夜不让它睡觉,磨掉野性,叫“熬鹰”。再通过“过拳”、“跑绳”等环节,这时鹰就能听人的吆喝来到猎者的手臂上。“膘大扬飞瘦不拿”,要通过对鹰的“勒膘”把肠油刮出,使鹰饥饿但肌肉强健,便于捕获猎物。驯好的鹰就可以到山野中“放鹰”了。架鹰者站在高处观望,让人用棒敲打树丛将野物轰出,俗称“赶仗”。发现有猎物跑或飞出,鹰会立即尖叫着俯冲下去捕获住猎物,架鹰者要尽快赶到取下猎物,只给鹰吃点动物内脏,不可喂饱,因为“鹰饱不拿兔”。
海东青属鹰科,学名叫矛隼,是一种美丽的中型猛禽。体长56~61厘米,体重1310~2100克左右,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瓦房店和新疆喀什等地,极为罕见。海东青栖息于岩石海岸、开阔的岩石山地、沿海岛屿、临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带。它的爆发力惊人,且天性凶猛,可捕杀天鹅、小兽及狐狸等,主要以野鸭、鸥、雷鸟、松鸡等各种鸟类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动物。它在空中飞行发现猎物后,迅速将两翅一收,急速俯冲而下,就像投射出去的一支飞镖,径直冲向猎物。捕捉岩鸽等猎物时,雄鸟和雌鸟可以进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鸟突然飞进岩鸽栖息的洞穴中,将它们驱赶出来,雄鸟则在洞外等候,进行捕杀,海东青堪称北国世界的空中霸王。
满洲图腾
满族人与鹰有着不解之缘,也是爱护飞禽的典范,对鹰的崇敬源于鹰的可畏力量,它以高居在险处,非凡的飞翔能力,以小胜大的精神和高强的本领,急风骤雨练就了一双无比矫健的翅膀,日月岚光铸出了两只锐利的眼睛。奋飞九天而不知疲倦,高瞻远瞩而从不迷失方向,越是严寒风雪,它越是无畏而百折不回地向前。
鹰更是满族人精神的象征,是满洲图腾。《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女真本名朱理真,而在女真语中,东方的读音是诸勒,与朱理音相通,海青的读音为申,拼合后为诸勒申,与朱理真同音。因此可以认为,女真一词意为东方之鹰,所指就是海东青,而海东青的产地就在女真人祖先聚集之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女真称号就是女真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女真人的整个民族精神世界中充满了“鹰气”,在女真人的心目中海东青是最崇高、最神圣的英雄。满族萨满神谕中传讲,天刚初开,大地像一包冰块,天神让一只母鹰从太阳那里飞过,抖了抖羽毛,把光和火装进里面后飞到世上。从此,大地冰雪才有融化的时候,人和生灵才得以吃饭、安歇和生儿育女。但母鹰飞得太累,打盹睡了,羽毛里的火掉出来,将森林、石头烧红,彻夜不熄。神鹰急忙救火,在烈火中死于海里,鹰魂化成了女萨满。所以,萨满魂就是不屈的鹰。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名字还与海东青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他的母亲即将临盆时,辽国元帅领兵杀来。他的父亲贺里波保护着妻子边战边退至乌拉山下,贺里波肩头受伤,妻子在杂草上生下了孩子。此时,漫山遍野的辽兵攻了上来,情况万分危急。突然,从天上飞来一只玉爪玉嘴的大白雕,围着刚出生的男婴盘旋,不停地叫着:“阿骨——打!阿骨——打!”叫声惊动了乌拉山神阿古,以为是让阿古攻打辽兵,便大吼起来。所有山头都听到了阿古的呼唤,纷纷打开山门让山洪冲下来,把辽兵冲得七零八落,死伤无数。后来,贺里波为了感谢大白雕和山神的救命之恩,便将孩子取名为阿骨打,敬白雕为神,而这种玉爪玉嘴的白雕正好符合海东青的形象。
追寻族魂之翼
随着历史不断演进,大金国被成吉思汗的铁骑所灭,而海东青却没有因为大金国的灭亡而淡出人们的视野。到了明代,海东青仍旧在诗歌中频现,吴承恩曾经在一首诗中写道:“成群引着犬,满膀架其鹰。荆筐抬火炮,带定海东青。”清朝满洲贵族也酷爱海东青,王公贵族为名雕花重金已成时尚。到了后来,有关海东青的记载越来越少。
现在,海东青已极其罕见。如今,海东青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二级保护动物。一提起神秘的海东青,呼和浩特市的几位满族老人脸上立刻流露出崇敬的神情。这几位满族老人说,他们的祖辈在捕猎时,左臂上都架着一只海东青。如今,在契丹人曾经统治过的内蒙古地区已经没有了海东青的踪影。
海东青已深深融化到满族的文化之中。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在金上京古城东女真墓群中,发现了以海东青捕捉一只飞翔的天鹅为纹饰的鎏金铜带挎,金代的一位诗人把海东青扑击天鹅的场面描写为“搏风玉爪凌霄漢,瞥日风毛堕雪霜”来表现海东青以小制大、坚毅勇猛。《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清人杨宾在《叶赫行》中也有“臂鹰走马刷烟岗”的诗句。另外,在我国现存的古乐谱中,有“海东青拿天鹅”的琵琶曲谱,民间儿童游戏中有“老鹰捉小鸡”。在吉林敦化一带流传的《阿玛有只小甲昏》的歌谣:“拉雅哈,大老鹰,阿玛有只小甲昏,白翅膀,飞得快,红眼睛,看得清,兔子见它不会跑,天鹅见它就发蒙。佐领见它睁大眼,管它叫做海东青……”这些都是满族民族精神的艺术体现。
按照满族古老的传统思想和做法,到了每年开春,猎手们将鹰喂饱,除去铃铛和脚绊子,将鹰放归自然,让其生儿育女、延续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规律。在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打渔楼村头,随着“新鹰王”李忠文的一声哨音,鹰把式们肩上的苍鹰纷纷腾空而起,飞向了高高的蓝天,飞向了远方的山林。这些山的精灵飞速极快,展翅之间即挥别亲密的主人,飞回了自然的怀抱。
打渔楼村是金代文明的发祥地。顺治十四年(1658年)清廷在乌拉地区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这里便成为“狩猎八旗”兵丁世居的基地。数百年间,打渔楼村传承古老的鹰猎文化,培养了诸多驯鹰和养鹰能手。至今这里仍然保持着捕鹰、驯鹰、养鹰的传统,全屯有鹰把式70余名,其中著名的鹰把式赵明哲已被认定为中国民间文化“海东青驯养”的杰出传承人并被誉为“鹰王”。现在居住在此村和罗古村的满族关(罗)、赵、杨、奚、付、曾、刘等家族,都是满族鹰猎文化的直接传承家族。
打渔楼村现已有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名字——鹰屯,是世界文化遗产“鹰猎文化”遗产的重要发生地和文化蕴藏地。而“新鹰王”李忠文则以崭新的姿态,承接着鹰猎文化的历史、现代与未来,体现在他继承了祖先传统的驯鹰技艺和手法,并对这项古老的文化遗产有新的发现和探索。
鹰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完整的自然文化,它凝聚着满族先人对自然的理解和认知。对本民族生存历程、情感历程、生存个性、精神特征、思想面貌等综合本质的深刻认知是文化自觉。而在春天把猎手辛辛苦苦驯养的猎鹰再度放飞的习俗只在长白山和东北满族中存在,是为了使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永续不断,是自然与文化的连接,更是一种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自觉。
海东青,在天地间自由翱翔……
(摘自:《吉林日报》;满族儿女网;吉视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