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已被普遍重视和广泛运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上还普遍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大大降低。因此,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大家都在探索的焦点问题。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控制小组合作的次数和时间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首先要解决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滥用,简单化、机械化的问题。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一些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不必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精心设计,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其次,我还要求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在新课学习之前,发下预习案和导学案,学生在完成预习案的同时,对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做到预知,对自己的心得和自己存在的疑惑有自我认识,这样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就会话可说,有事可做,确保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参与的积极性、目的性、有效性。
二、建立必需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常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求不明,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建立了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设小组长一名,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和探究活动。记录员一名,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流动汇报员一名,我们改原来的固定汇报员汇报为小组成员轮流汇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汇报员的的不断变化,可使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代言人”,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就感。记分员一名,对小组成员根据评价细则进行打分,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这样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使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从而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办法和奖惩机制》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细则》,明细小组合作的基本要求,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对小组的组建、小组长的选拔、小组不同质层组员的职责、小组成员的奖惩办法、小组间的奖惩办法、总结评价标准以及对老师的建议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还把对小组的评价向课堂前后纵向延伸,不仅对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打分,还对小组成员的课前预习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业成绩的测评情况、参加学科竞赛的成绩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三、准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制造热闹的假象随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教师必须及时、恰当地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1.在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时组织合作学习。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并且该问题的答案又是丰富多彩的,这时学生热情高涨,举手如林,个别的回答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
2.在大部分学生思维受阻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一个問题问出来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懵了,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想出来。这时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另一方面就需要小组合作交流。
3.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意见不一时,组织小组合作,让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怎样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4.以学生为本,保证合作学习时间。由于受年龄因素的限制,学生进行操作、思考问题的时间一般要比成年人长,且合作之后还要组织语言进行汇报。由是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习内容,充分预设学生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所需的时间,给足学生发言、补充、更正甚至于辩论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相互补充的机会。
四、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时常转变角色:时而是一个管理者,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又是一个激励者。教师要从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教学过程展开、科学评价运用等全程把握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
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者和促进者,教师要给小组分好工或指导小组分好工,协调好各小组之间的关系,维持和促进小组研究活动能够持续进行,启发和点拨每个小组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式,指导和帮助每个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寻找解决的途径。
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者,老师也以小组成员的身份进行研究或参与研究,并向学生展示研究结果。老师会以丰富的知识、明晰的思路、熟练的技能感染学生。在不经意间,老师很自然地就成为学生的一名合作伙伴,师生分享交流研究的成果,这时的老师与其说是一名伙伴,不如说是一股力量,给了他们不竭的研究动力,伴随着他们走向成功。
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适时、适度的评价,突破了课堂教学中只关注结果的单一评价模式,呈现出多维交叉、有机融合的特点。把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我们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特别是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即时抓住这些学生的点滴良好表现给以点评和表扬,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一、控制小组合作的次数和时间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首先要解决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滥用,简单化、机械化的问题。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一些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不必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精心设计,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其次,我还要求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在新课学习之前,发下预习案和导学案,学生在完成预习案的同时,对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做到预知,对自己的心得和自己存在的疑惑有自我认识,这样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就会话可说,有事可做,确保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参与的积极性、目的性、有效性。
二、建立必需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常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求不明,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建立了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设小组长一名,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和探究活动。记录员一名,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流动汇报员一名,我们改原来的固定汇报员汇报为小组成员轮流汇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汇报员的的不断变化,可使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代言人”,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就感。记分员一名,对小组成员根据评价细则进行打分,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这样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使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从而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办法和奖惩机制》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细则》,明细小组合作的基本要求,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对小组的组建、小组长的选拔、小组不同质层组员的职责、小组成员的奖惩办法、小组间的奖惩办法、总结评价标准以及对老师的建议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还把对小组的评价向课堂前后纵向延伸,不仅对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打分,还对小组成员的课前预习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业成绩的测评情况、参加学科竞赛的成绩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三、准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制造热闹的假象随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教师必须及时、恰当地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1.在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时组织合作学习。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并且该问题的答案又是丰富多彩的,这时学生热情高涨,举手如林,个别的回答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
2.在大部分学生思维受阻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一个問题问出来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懵了,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想出来。这时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另一方面就需要小组合作交流。
3.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意见不一时,组织小组合作,让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怎样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4.以学生为本,保证合作学习时间。由于受年龄因素的限制,学生进行操作、思考问题的时间一般要比成年人长,且合作之后还要组织语言进行汇报。由是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习内容,充分预设学生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所需的时间,给足学生发言、补充、更正甚至于辩论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相互补充的机会。
四、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时常转变角色:时而是一个管理者,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又是一个激励者。教师要从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教学过程展开、科学评价运用等全程把握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
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者和促进者,教师要给小组分好工或指导小组分好工,协调好各小组之间的关系,维持和促进小组研究活动能够持续进行,启发和点拨每个小组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式,指导和帮助每个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寻找解决的途径。
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者,老师也以小组成员的身份进行研究或参与研究,并向学生展示研究结果。老师会以丰富的知识、明晰的思路、熟练的技能感染学生。在不经意间,老师很自然地就成为学生的一名合作伙伴,师生分享交流研究的成果,这时的老师与其说是一名伙伴,不如说是一股力量,给了他们不竭的研究动力,伴随着他们走向成功。
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适时、适度的评价,突破了课堂教学中只关注结果的单一评价模式,呈现出多维交叉、有机融合的特点。把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我们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特别是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即时抓住这些学生的点滴良好表现给以点评和表扬,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