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各个发展阶段入手,并进行纵向比较,详细阐述了每一阶段的数学传统教学方法,同时指出我国当前数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一系列弊端,进一步说明中学数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改进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教师应注重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数学意识;教学方法;数学思维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学习、掌握、借鉴各种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能根据中学的实际情况,吸收他人教学方法的长处,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1 我国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中过分“重教轻学”,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大部分的学校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灌输式的模式,这样的教学导致了“重教轻学”的结果。尽管教育改革努力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由于中考、高考对学生的影响仍然很大,使得大多数学校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滑向了题海战术、应试教育。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记住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较深、较难的数学知识。
  1.2 教学中没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个性的发展。
  目前,大部分学校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集中型吃“大锅饭”的统一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也有利于教师把握节奏、全面考虑、统筹安排。但是容易造成优差生的严重分化,教学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实际上忽视了个性的差异。特别是一些教师过分注重智力因素,相对忽视了非智力因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少,自然而然在他们之间形成隔膜。3、不注重应用数学教育,缺乏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1.3 教学中使用的工具和教学媒体还比较落后。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大部分学校都力争改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如建立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但多媒体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多,更谈不上普及。
  2 对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性探讨
  2.1 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重视应用数学教育。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因此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2.2 重视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2.2.1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
  2.2.2 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2.2.3 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
  2.2.4 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2.3.1 要注重同学生的交往。教学中应有互动、协调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3.2 在教学中要改进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更有自信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教学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2.3.3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4 善于利用直观教学手段,积极推动诸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各类教学媒体的普遍使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任何好的教学法都不能完全照搬,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吸取合理的思想和有效的成分,创立一套合乎实际的教学方法。因材、因人施教是教学方法的唯一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巴班斯基主编《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张定璋、高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 Richad Skemp《数学学习心理学》,陈泽民、林义雄译,台湾九章出版社;
  [3] 郭思乐、刘远图《中学数学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
  [4] 王子兴主编《数学教育学导论》,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触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情感,让学生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并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任何一种技能都是在学生主体参与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后才可以形成和发展。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使体育教学灵活多样,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在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课本已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学应依靠课本而不依赖于课本,超越课本而不脱离课本。教材应是可变的、可发展的和开放的。教师应在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关键词】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教材;教学策略;创造性  一堂精彩、流畅的英语课少不了事先的精心筹划——备课。备课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新课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以往教师备课,无外乎
期刊
【摘 要】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扣住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数学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导课;艺术  俗话说:良好的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师要根据新课标中对体育课程的新定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指导思想。要充分的了解到,教育事业是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从学生的更本利益出发,要充分的了解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作为升学率的敲门砖。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些思想理念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想与观念。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  1 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普遍不高  目前,体育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例
期刊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几年的历史教学,自我任教以来,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1 善用教学导语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导语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最初
期刊
作风是人的立业之本、是党的执政之魂,是企业的发展之基。目前,行业上下正在按照国家局党组部署扎实开展“改进作风年”活动,这既是贯彻中共中央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出的“八项规定”的具体措施,又是全面建设更加规范、更富效率的中国烟草的重要保证,其最终目的在于使全行业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进一步加强,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进而为实现行业持续协调
期刊
【摘 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代都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我们让学生了解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的近现代史记载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富强,英勇抗争不怕牺牲,他们的精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总之,历史教学对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是,在农村的小学历史教学只是流于形式,有的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感觉有助于进一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身心的意义。总结出在体育教学中选用游戏应遵循趣味性,锻炼性,安全性,可行性原则。我国已开展了游戏课程,但对游戏活动对学生身心的影响作用仍缺乏全面、系统地认识。文章阐述了游戏教学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在中学开展游戏教学的重要意义 。  【关键词】游戏教学;中学体育;应用原则  1 游戏教学的概念  当今学生大都喜欢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但对体育课堂却兴致不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发现与探究的价值,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因此,要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要求。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