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以不同的教育教学观念作指导,就会有不同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产生不一样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转变教育观念,以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辩证的眼光和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后进生,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局面。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发展 全面 辩证 赏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后进生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漠视、谴责和讽刺;一种是关注、热爱和帮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老师对于后进生所持的观念不一样。前者认为后进生天生愚钝,道德败坏,不可救药;后者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观念的不同导致行为的差异,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如何看待后进生,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还是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后进生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天赋不足,而是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見,后进生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落伍的,他们也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逐渐赶上。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发展变化的内因,是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是学生发展变化的外因,是条件。老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只有在转化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时才起作用。
实践证明,对于后进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发现、及时肯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进步的信心和勇气,加快后进生转化的步伐。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就要对后进生多做纵向的比较,关注他们的纵向发展。在老师的教育、引导、鼓励和帮助下,现在和过去相比,今天和昨天相比,他进步了没有,进步了多少,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看得更清楚。
当然,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复。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过程化,要善于把握学生发展变化的趋势,做出总体的评价,不要局限在一时一事上。
总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进步,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有发展前途。只不过他们发展有的早些,有的晚些;有的快些,有的慢些而已。
二、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说明人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一个好的老师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发挥个性特长,而不只是指责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后进生,还需要转变评价方式,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往的教学评价往往是片面的,仅仅局限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成绩好则一俊遮百丑;成绩不好,其他方面再好,也常常被忽视。这样的评价方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建立综合素质发展手册,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素质评价、专门性发展素质考查、综合实践与创新实践成果评价三个部分。各班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评定。班级评价小组依据基础性发展素质等级评定参考标准,以实证性材料和数据为基础,经集体讨论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等级评定,并由班主任写出综合性评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特长,要客观、公正,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只有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发现并肯定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他们才能对自己的生活和前途充满信心,他们才能自觉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对同一个孩子的同一种行为,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采取的措施不同,其结果也是大相径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爱究根问底的学生被老师说成是爱钻牛角尖;一些不肯按照老师的意图机械写作业的学生被老师认为是不听话;一些爱唱爱跳爱运动的学生被老师认为是不务正业。其实,这些正是孩子们聪明智慧、富有活力、肯钻研、有主见的表现,是成才的必备条件。 无论家长也好老师也好,都应该从孩子们的前途出发,对他们认真研究,做出科学的评判,充分地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潜藏着的优点和长处,并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行为失当,只能埋没和毁灭人才。
四、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赏识是一种思维视角,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欣赏的心态。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赏识教育就是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励和激发学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坚信“我能行”、“我肯定能成功”,从而产生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动力。
赏识教育的理念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造之才,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关爱,才会产生教育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所以,赏识造就人才,促进成功;责备毁灭人才,导致失败。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发展 全面 辩证 赏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后进生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漠视、谴责和讽刺;一种是关注、热爱和帮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老师对于后进生所持的观念不一样。前者认为后进生天生愚钝,道德败坏,不可救药;后者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观念的不同导致行为的差异,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如何看待后进生,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还是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后进生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天赋不足,而是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見,后进生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落伍的,他们也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逐渐赶上。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发展变化的内因,是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是学生发展变化的外因,是条件。老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只有在转化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时才起作用。
实践证明,对于后进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发现、及时肯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进步的信心和勇气,加快后进生转化的步伐。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就要对后进生多做纵向的比较,关注他们的纵向发展。在老师的教育、引导、鼓励和帮助下,现在和过去相比,今天和昨天相比,他进步了没有,进步了多少,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看得更清楚。
当然,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复。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过程化,要善于把握学生发展变化的趋势,做出总体的评价,不要局限在一时一事上。
总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进步,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有发展前途。只不过他们发展有的早些,有的晚些;有的快些,有的慢些而已。
二、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说明人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一个好的老师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发挥个性特长,而不只是指责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后进生,还需要转变评价方式,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往的教学评价往往是片面的,仅仅局限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成绩好则一俊遮百丑;成绩不好,其他方面再好,也常常被忽视。这样的评价方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建立综合素质发展手册,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素质评价、专门性发展素质考查、综合实践与创新实践成果评价三个部分。各班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评定。班级评价小组依据基础性发展素质等级评定参考标准,以实证性材料和数据为基础,经集体讨论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等级评定,并由班主任写出综合性评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特长,要客观、公正,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只有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发现并肯定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他们才能对自己的生活和前途充满信心,他们才能自觉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对同一个孩子的同一种行为,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采取的措施不同,其结果也是大相径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爱究根问底的学生被老师说成是爱钻牛角尖;一些不肯按照老师的意图机械写作业的学生被老师认为是不听话;一些爱唱爱跳爱运动的学生被老师认为是不务正业。其实,这些正是孩子们聪明智慧、富有活力、肯钻研、有主见的表现,是成才的必备条件。 无论家长也好老师也好,都应该从孩子们的前途出发,对他们认真研究,做出科学的评判,充分地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潜藏着的优点和长处,并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行为失当,只能埋没和毁灭人才。
四、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赏识是一种思维视角,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欣赏的心态。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赏识教育就是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励和激发学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坚信“我能行”、“我肯定能成功”,从而产生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动力。
赏识教育的理念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造之才,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关爱,才会产生教育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所以,赏识造就人才,促进成功;责备毁灭人才,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