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9年1月12日的广东省肇庆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市委书记覃卫东专门询问肇庆的消防工作,并就如何做好春节期间的火灾防范作出指示。
在“市四大领导班子、各县区市党政一把手、市直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中,市委书记专注于消防工作,往年不多见。
而这一天也是新的《森林防火条例》施行仅15天的日子。
一年多前的2007年11月10日,肇庆市鼎湖区莲花镇富廊村天华寺山,因进山采脂的林农违规吸烟引发森林火灾,严重威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北面大片森林的安全。此次森林火灾过火面积291.1公顷,火灾共损失林木6388立方米,其他损失折款179万元,直接扑火费用达346万元。
在之后的一份《“11·10”森林火灾处置工作案例分析》中,相关部门总结这场广东省“近年来少见的一次持续燃烧时间长、过火面积大、组织扑救难度高”的森林火灾教训,有待完善的地方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专业扑火力量和扑火装备与手段落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加快对市、县(尤其是山区市、县)森林防火指挥系统升级建设步伐则成为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问责行政首长
2008年1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541号令,公布修订后的《森林防火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条例》新增了森林防火检查监督方面的内容。第24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森林防火区内有关单位的森林防火组织建设、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森林火灾隐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有关单位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消除隐患。被检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阻挠、妨碍检查活动。
这是《森林防火条例》施行20年来的首次修订。
在新条例中,我们清晰的看到以下文字: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而在原有的条例中,有同样一条相近似的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在肇庆,负责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的人民政府行政领导有八位之多,而现在可以明确,为森林防火工作担负责任的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只有市长一人。
从行政领导负责制到行政首长负责制,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明明白白地落实到了具体人。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认为,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林区逐步推进政企、政事分开,有必要在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火灾预防、扑救等方面的职责。强化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实行政府全面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是预防和及时扑救森林火灾的重要保证。
作为普通百姓,对这条规定的理解则浅显易懂:“领导”可以有很多,但“首长”只有一位。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人就是省长、市长、县长等行政一把手。
“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这原本是民间的一句戏喻,但拿这句话来比照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似乎再妥帖不过。
国家林业部门举出实例,到2008年年底,随着秋季森林防火期结束,吉林省宣告实现连续2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从一个曾经的森林火灾频发省份到现在的森林防火先进典型,落实从省长、市(州)长、县(市、区)长到乡(镇)长、村长和林业局局长、林场场长,各级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七长”负责制,是其公认的最关键的成功经验。
这应该是对新的《森林防火条例》最有说服力的实践验证,也成为新条例中追寻防火责任的唯一标准。
那个扑火小英雄
从2008年岁末开始,国家林业局全力宣传推行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
来自该局的信息称:1987年的大兴安岭一场燃烧了27个昼夜的大火夺去了213人的生命,毁掉了5.6万多民众的家园,烧掉了一大串官员头顶的乌纱帽,更烧出了我国森林防火应急处置和法律法规体系的漏洞和空白。
在这种背景下,1988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现行《森林防火条例》,确定“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比起《森林防火条例》的施行,普通百姓更熟知的另外一件和森林火灾息息相关的事件。
1988年3月13日,一名14岁的少年在熊熊烈火中牺牲了,他的名字叫赖宁。
那一天,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库存都面临巨大危险。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村,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小英雄赖宁》被写进课本,全国的少年都在学赖宁,赖宁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英雄的诞生和“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法规的出台,仅仅时隔两天。
据《中国少年报》一份资料显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仅获中央和省一级表彰的“少年英雄”就有36人,其中,与坏人英勇斗争的有9人;舍己救人的有14人;保护牲畜的有5人;救火及救灾的有5人。
在某一段时间,赖宁这个名字绝对是英雄的代名词。然而,时至今日,这种英雄行为成为一种价值观的符号。他是一个无畏的典型,而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并非如此,我们更需要的是生存技巧。
制度上保障“以人为本”
20年后,这一“以人为本”的原始版本再次被修改。
官方对这部制定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条例》施行20年的执行情况予以肯定,认为其对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并给出一组对比数据:1968年至1987年的20年间,我国年均森林火灾次数为12967次;而在1988年到2007年,我国年均森林火灾次数减少到7626次,比上一个20年下降41.2%。
但在2008年12月递交到国务院法制办的关于森林防火条例送审稿的说明中有这样的表述:《条例》的一些规定明显滞后,“已经不适应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
其实不适应森林防火工作需要的,何止只有旧的《条例》,变化更大的是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原有条例规定,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新条例则补充为“ 不得动员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参加”。
毫无疑问,一个文明的国家理应确立未成年人优先的神圣原则,未成年人应当受到优先保护和特殊保护。像未成年人上山救火或下水救人等危险行为再也不应当发生了,更不能再加以倡导。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新的法规同时更关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新的《森林防火条例》,其价值观的核心是更进一步的“以人为本”,彻底颠覆了延续20年的森林火灾级别的标准,它关心的已不仅仅是儿童和未成年任的差别,最为重要的森林火灾的级别已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息息相关。
新的《森林防火条例》将伤亡人数也纳入了森林火灾的分类标准。抛开受害森林面积不谈,只要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就要定性为相应级别的森林火灾,在维续了原有“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修订凸显了”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理念。
国家林业局煞费苦心的举例说明:假设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下,但死亡人数在30人以上,如果按照旧有的《条例》第28条规定,它不是特大森林火灾,但按照修订后的《条例》第40条规定,则应该被归类为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修订后的《条例》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森林资源固然重要,但人民生命安全更加重要;新增的应急预案方面内容有利于指导基层在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时,更加有条不紊,更具可操作性。”这是业内人士的看法。
古语云:“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森林资源固然是国家的宝贵财产,但生命的价值更加不可估量。从“必须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投入扑救”,到“尽最大可能避免人员伤亡”,从资源为重到安全第一,考量角度的变化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
在“市四大领导班子、各县区市党政一把手、市直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中,市委书记专注于消防工作,往年不多见。
而这一天也是新的《森林防火条例》施行仅15天的日子。
一年多前的2007年11月10日,肇庆市鼎湖区莲花镇富廊村天华寺山,因进山采脂的林农违规吸烟引发森林火灾,严重威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北面大片森林的安全。此次森林火灾过火面积291.1公顷,火灾共损失林木6388立方米,其他损失折款179万元,直接扑火费用达346万元。
在之后的一份《“11·10”森林火灾处置工作案例分析》中,相关部门总结这场广东省“近年来少见的一次持续燃烧时间长、过火面积大、组织扑救难度高”的森林火灾教训,有待完善的地方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专业扑火力量和扑火装备与手段落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加快对市、县(尤其是山区市、县)森林防火指挥系统升级建设步伐则成为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问责行政首长
2008年1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541号令,公布修订后的《森林防火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条例》新增了森林防火检查监督方面的内容。第24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森林防火区内有关单位的森林防火组织建设、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森林火灾隐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有关单位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消除隐患。被检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阻挠、妨碍检查活动。
这是《森林防火条例》施行20年来的首次修订。
在新条例中,我们清晰的看到以下文字: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而在原有的条例中,有同样一条相近似的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在肇庆,负责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的人民政府行政领导有八位之多,而现在可以明确,为森林防火工作担负责任的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只有市长一人。
从行政领导负责制到行政首长负责制,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明明白白地落实到了具体人。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认为,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林区逐步推进政企、政事分开,有必要在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火灾预防、扑救等方面的职责。强化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实行政府全面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是预防和及时扑救森林火灾的重要保证。
作为普通百姓,对这条规定的理解则浅显易懂:“领导”可以有很多,但“首长”只有一位。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人就是省长、市长、县长等行政一把手。
“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这原本是民间的一句戏喻,但拿这句话来比照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似乎再妥帖不过。
国家林业部门举出实例,到2008年年底,随着秋季森林防火期结束,吉林省宣告实现连续2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从一个曾经的森林火灾频发省份到现在的森林防火先进典型,落实从省长、市(州)长、县(市、区)长到乡(镇)长、村长和林业局局长、林场场长,各级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七长”负责制,是其公认的最关键的成功经验。
这应该是对新的《森林防火条例》最有说服力的实践验证,也成为新条例中追寻防火责任的唯一标准。
那个扑火小英雄
从2008年岁末开始,国家林业局全力宣传推行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
来自该局的信息称:1987年的大兴安岭一场燃烧了27个昼夜的大火夺去了213人的生命,毁掉了5.6万多民众的家园,烧掉了一大串官员头顶的乌纱帽,更烧出了我国森林防火应急处置和法律法规体系的漏洞和空白。
在这种背景下,1988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现行《森林防火条例》,确定“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比起《森林防火条例》的施行,普通百姓更熟知的另外一件和森林火灾息息相关的事件。
1988年3月13日,一名14岁的少年在熊熊烈火中牺牲了,他的名字叫赖宁。
那一天,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库存都面临巨大危险。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村,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小英雄赖宁》被写进课本,全国的少年都在学赖宁,赖宁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英雄的诞生和“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法规的出台,仅仅时隔两天。
据《中国少年报》一份资料显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仅获中央和省一级表彰的“少年英雄”就有36人,其中,与坏人英勇斗争的有9人;舍己救人的有14人;保护牲畜的有5人;救火及救灾的有5人。
在某一段时间,赖宁这个名字绝对是英雄的代名词。然而,时至今日,这种英雄行为成为一种价值观的符号。他是一个无畏的典型,而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并非如此,我们更需要的是生存技巧。
制度上保障“以人为本”
20年后,这一“以人为本”的原始版本再次被修改。
官方对这部制定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条例》施行20年的执行情况予以肯定,认为其对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并给出一组对比数据:1968年至1987年的20年间,我国年均森林火灾次数为12967次;而在1988年到2007年,我国年均森林火灾次数减少到7626次,比上一个20年下降41.2%。
但在2008年12月递交到国务院法制办的关于森林防火条例送审稿的说明中有这样的表述:《条例》的一些规定明显滞后,“已经不适应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
其实不适应森林防火工作需要的,何止只有旧的《条例》,变化更大的是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原有条例规定,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新条例则补充为“ 不得动员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参加”。
毫无疑问,一个文明的国家理应确立未成年人优先的神圣原则,未成年人应当受到优先保护和特殊保护。像未成年人上山救火或下水救人等危险行为再也不应当发生了,更不能再加以倡导。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新的法规同时更关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新的《森林防火条例》,其价值观的核心是更进一步的“以人为本”,彻底颠覆了延续20年的森林火灾级别的标准,它关心的已不仅仅是儿童和未成年任的差别,最为重要的森林火灾的级别已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息息相关。
新的《森林防火条例》将伤亡人数也纳入了森林火灾的分类标准。抛开受害森林面积不谈,只要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就要定性为相应级别的森林火灾,在维续了原有“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修订凸显了”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理念。
国家林业局煞费苦心的举例说明:假设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下,但死亡人数在30人以上,如果按照旧有的《条例》第28条规定,它不是特大森林火灾,但按照修订后的《条例》第40条规定,则应该被归类为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修订后的《条例》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森林资源固然重要,但人民生命安全更加重要;新增的应急预案方面内容有利于指导基层在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时,更加有条不紊,更具可操作性。”这是业内人士的看法。
古语云:“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森林资源固然是国家的宝贵财产,但生命的价值更加不可估量。从“必须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投入扑救”,到“尽最大可能避免人员伤亡”,从资源为重到安全第一,考量角度的变化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