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乳源必背瑶绣的符号学解读

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邓菊华女士等人近十年的努力,曾一度衰落的粤北必背瑶绣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然而,那些传统的形纹物象不再明确传达其语言符号的含义,而转变为瑶绣“神话”符号系统的能指。这个复杂的符号系统的所指是有关不同民族的政治与文化的内涵。在必背镇,“博物馆”式的瑶绣展览与绣娘们的刺绣活动,都反映了瑶绣“神话”被接受、共享和消费的事实。
其他文献
统一战线学是研究统战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专门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独立学科地位还未能确立.准确把握学科的基本规律、基本范畴、基本问题及基本内容是判断学科价值的前提
【提 要】古人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1]自书法产生后,就逐渐形成书法与人品相结合的“书如其人”的鲜明的美育观。本文着重从:书法艺术的音乐美,书法艺术素质教育,心境独舞的书法艺术等方面来讲述,旨在表明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是流动的绘画,是心境的独舞。  【关键词】独特性;素质教育;云门舞集  一、书法艺术中的音乐美  张怀瓘曾把书法的社会效果比作“无形之相,无声
"溪州铜柱"铭文是湘西永顺现存最古老的金石之作,追溯和记载了五溪地区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是研究汉宋时代五溪地区历史的重要资料。但由于人为破坏,有些文字已缺损不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