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表现方式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暗示是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所谓暗示,就是不直接、明白地表示自己的意思,而是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学生明白或者悟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G18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25-01
  暗示是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所谓暗示,就是不直接、明白地表示自己的意思,而是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学生明白或者悟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能妥善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对启发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好处。
  一、语言暗示
  这种暗示不直截了当地表示自己的态度、观点和意见,而是借用其他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运用弦外之音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学生获得启示。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一些数学问题时,遇到困难,一时说不下去,老师可以进行暗示,或从另一角度给以提示。这种暗示课堂上随时可见。
  二、行为暗示
  就是用行为语言把教师的用意、愿望表露出来,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或明白教师教学中的用意所在。它包括面部表情、动作、说话态度。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老师的神情动作以及说话的音调、节奏等,把信息传送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达到老师的要求。这样,既避免用语言表达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又能体现老师对某事的肯定或否定态度。在恰当的环境下,给学生以行为暗示能够起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效果。
  在课堂提问时,笔者就采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来暗示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是在提问自己,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提问和回答的气氛非常热烈。当提问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时,笔者往往将眼神对准成绩较好的学生,使这些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期待和自己面临的挑战,更加投入问题的解决中。当问题比较简单时,笔者往往将眼神对准成绩较差的学生,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遗忘他们,当他们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时,笔者往往用赞许的目光并配予适度的表扬,使他们获得自信,克服自卑心理。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做小动作,笔者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走到他旁边,用手轻轻地碰了他的肩膀,结果这个学生接着都很认真地听讲。事后这个学生告诉笔者:“老师轻碰肩膀有三个意思:一是给自己一个面子,二是叫我不要开小差,三是期待我能够把问题解决。”真想不到笔者的轻轻一碰,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笔者感觉到教师要采用含蓄的语言暗示学生,应该注意以下的几点: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一些学生采用口头语言暗示效果不佳的学生采用其它暗示的方法往往能够奏效;二要适度控制暗示的信息量,以学生能够感受到为准;三要注意传递的信息和方法多样、多变,例如我们不能老将难题暗示给优秀学生解决,否则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得到“另一暗示”:“难题与我无关!”;四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暗示是积极的和善意的,不要让学生产生误解。
  三、表情暗示
  就是用表情把所要说的话暗示出来。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某种过失,如做小动作,教师用表情透露出自己的看法,或摇摇头,或摆摆手,或皱皱眉,或让目光较长时间停留在学生身上。这时,学生就会自动停下手上动作,集中注意力听课,这说明暗示已经引起学生注意,起到积极作用。又如,学生上课回答老师的提问,答案比较准确,令老师满意。老师一般用不着停下讲课用语言去表扬,只要面带微笑,点头示意学生坐下,便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心理暗示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是关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给学生的往往是严肃而冷冰冰的面孔,对一些学生而言,严谨的推理、精确的计算、多变的想象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为了扭转学生的消极心态,笔者采用趣味教学,试图暗示学生要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数学学习,收到一些良好效果。笔者经常采用趣味教学,原来以为仅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年的实践发现,趣味教学具有暗示学生进行自我调整,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数学学习的功效。
  其实,如果数学课经常笑声不断,那么上数学课之前,学生的愉快心情自然由于暗示而被激发,他们往往在期待着老师又给他们带来什么有趣的事情。数学的学科特点恰恰需要这样的心理暗示,记得在大学时候的中学数学教学法老师讲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一节课至少争取让学生笑三次。”现在的实践使笔者更加体会尤深。不过笔者有几点体会,需要我们注意,一是创设的有趣情景应该和谐,与教学活动自然衔接,不要牵强附会,这需要教师动脑筋设计;二是要健康向上,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三是教师要随机应变,适度运用幽默的语言;四要围绕教学重点,不能因为要创造幽默有趣的情景而喧宾夺主,使学生分心,营造愉悦的情境主要是辅助数学教学为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不但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而且还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助手。班主任工作的好坏与班主任掌握“语言”这个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抒发感情的重要工具的艺术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语言艺术;班主任工作;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19-01  班主任不但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而且
期刊
【中图分类号】G526.40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24-01  一切数学学习活动离不开鲜活的、丰富的实践活动这一基本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也只有立足于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永保其旺盛的生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加突出了这一点,让好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高中数学,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重中之重。从教几年来,我从几方面说说我的浅见,希望有同感的老师共同探讨。  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35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05-01  近期我们班的主题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当孩子们谈到这一主题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叫出了邓亚萍、刘翔、姚明、孙杨等体育明星的名字,小朋友对这些英勇、杰出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钦佩不已,爱屋及乌地对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也就多了一份关注。于是当我提议大家一起也来学学刘翔哥哥跨栏时,孩子们一致举手赞成。  
期刊
【摘要】教育理念决定教学质量,如何在教育中贯穿着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即教会孩子如何爱世界,给学生一份积极的情绪,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荣誉感。  【关键词】初中历史;现代教学;三个方面;民族荣誉感  【中图分类号】G239.3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32-01  多年来,初中历史教学一直是我们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
期刊
【摘要】从我国水利建设的形势切入,指出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高潮期。水利工程上马之前,首先要进行环境评价、地质评价和人文评价及经济效益评价,决策时应实行民主原则,防止地方官员为了GDP盲目建设。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只有这样,在决策立项和工程施工中都管理到位,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真正造福人民,而不是变成水害工程。  【关键词】水利工程;立项;施工;决策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已全面展开。它的特点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教材,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中生;新课改下;学习语文  【中图分类号】G2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06-01  新课程相对于传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生活这片沃士。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要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课改;生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223.2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08-01  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生活这片沃士。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04-01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这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思路现状进行简单分析,提出了创新与改革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思路的主要方法,旨在通过多措并举的深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适合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体系,提高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132.60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05-01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的创新与改革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持续性;奠定基础  【中图分类号】G543.8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09-01  新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在大力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今天,以往的作业观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在不违背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