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对策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e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拥入城市务工,因种种原因他们的孩子大部分被留在了农村,于是在广大农村逐渐衍生出一个特殊而且庞大的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德育工作,对他们给予关爱已是刻不容缓。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德育问题
  1.人生观的偏离
  由于长期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道德认识引导中的缺位,残缺的家庭结构很难让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到父母所期望的程度,同时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对自己认识不足,人生观、世界观也逐渐偏离了正确轨道。他们的父母外出回到家乡显示爱的方式往往对子女采取过多的金钱和物质的补偿,并且处处顺着孩子的心意,长此以往,导致部分孩子缺乏远大理想,学习目标不明确,认识不到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在学校没有集体主义责任感,从而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并直接导致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
  2.亲情的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无法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造成孩子亲情缺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变得淡薄,从而导致他们性格发展严重失常,心灵孤寂,经常产生不明原因的消极情绪和自卑心理,甚至产生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自闭、蛮横霸道、自制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逃避责任,对父母、老师的信任感比其他儿童差。
  3.道德意识行为的异常
  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常为一点小事计较,对其他监护人的管教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对学校、老师、家长禁止的行为屡屡犯禁,如私自下河游泳、路上玩火、打架斗殴、旷课逃学等,甚至与社会游手好闲的人在一起不务正业。同时部分孩子还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恶意歧视、冷落,这些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因素长时间淤积于心,就会使他们表现出容易冲动、脾气暴躁、爱挑衅,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等偏执行为,不尊敬师长,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痴迷于电子游戏,泡网吧等,厌学情绪日益滋长,甚至有的还染上了小偷小摸的恶习,道德滑坡,逐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1.重视家庭教育
  (1)选择健康的教育方式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母亲胜过一百个优秀教师,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自由和幸福的港湾,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是无价之宝,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关心子女,切不可为了“票子”而误了孩子。外出务工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或常用电话与孩子多沟通,多听听子女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并及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在进行亲情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合适的物质鼓励,从源头上切断致使孩子产生不良品质的因素,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健康发展。
  (2)提升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和责任意识
  父母要精选最合适的监护人,被委托的监护人必须可靠,道德品质端正,文化水平要高,行为习惯良好,同时能自觉接受学校育人观念的培训提升其素质,能主动承担起他们的道德教育工作,责任意识比较强,能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发现问题能及时给予疏解并随时向家长汇报,促使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3)要重视日常道德品质的养成
  2.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力量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是不完整的,就迫切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进行弥补,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为他们的德育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2)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在班级内,教师可以开展互助组、心连心等活动,建立良好的班集体,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使这些孩子的心理话有处讲,有人听,从而化解他们的心理冲突,排解他们在认知和情绪上出现的心理困惑和障碍,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危机阶段,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逐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具有集体主义责任感,为道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3)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以大纲为依据,结合学科特点,寓德育于智育之中,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锤炼意志和品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校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如开展运动会、演讲比赛、绘画比赛、艺术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发挥自身特点,展示才能和表现个性的机会,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寓于活动之中,培养他们乐群、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3.创新德育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要关注、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缺陷,仅以家庭为主体,依靠学校的正面教育还不够,还必须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职能作用,建立齐抓共管高效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机制,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全社会积极关注他们道德养成的良好氛围,保证这些孩子与健全家庭子女一样茁壮成长。通过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环境,促使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知书识礼、懂得感恩,养成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侵蚀的道德品质,成长为一名身心健康的好孩子、好学生,有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总之,儿童时期是认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重视德育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快乐生活、快乐学习,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根据学科的特点,须引导学生在素质、能力、智力等方面扎下深根。今日的中学生将来是建设领域的后备军,培养塑造他们,不仅需研究他们今日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而且要认真考虑他们明日应有怎样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肩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重任的建设者,无论是专门人才还是一般劳动者,都应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应该思想活跃,富于理想,自学能力强,善于吸收各种新信息,能不断更新自己的
期刊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普及。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充分利用表象信号,辅助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可以动用视觉、听觉等参加语言实践
期刊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只有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才能全面体味。正如叶圣陶所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激发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是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是语文教学中重中之
期刊
生物学对培养合格公民和劳动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几年来,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指导下,以“双优”为主要环节,充分利用教学的有利条件,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本文就高中生物课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几点探索和设想。??  一、培训提高生物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生物教师在数量上的不足和学历上的偏低,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培训提高教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对事业的深刻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数学教学不断追求的发展性目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供学
期刊
摘要:汽车行业正在迅速发展,汽车后市场需要大量专业型人才。目前汽车专业的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行业人才需求脱节。技能竞赛反映了当前行业对人才需求的针对性,促进职业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  关键词:竞赛;人才培养;促进作用;教育教学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在规模发展
期刊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和有效课堂的实践中,许多老师都总结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方法。但在作业设计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作业是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设计不合理,不注重实效性,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知识的积
期刊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在印度有这样一句谚语:“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日常行为习惯作为一切习惯中的基础,那么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更是基础中的奠基工程。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学校中养成,但同时也深受家庭、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年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应当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掌握教学基础知识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学的概念与结论必须在学生完成思维的认识活动之后才能产生,因而数学教学要格外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就以《梯形的认识》为例,谈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直观,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逐步抽象,发展思维,在学生的头脑中构a筑成系统的认识结构。  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辨析、认识梯形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识别及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