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剥夺孩子们从玩耍中学习的权利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看打闹:孩子在学习
  
  学会却判断是该躲避还是迎战
  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自已和对方的力量对比以及老师的态度等因素来决定自己是还手,躲避、和这个孩子化敌为友,还是去请大人帮忙。尽管有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行为是随机的,但孩子的判断力是事实存在的。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也并不总意味着怯弱,有时反而是机智的表现,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所以家长不必帮孩子来做决断,或者鼓励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做。
  
  学习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孩子通过打架可以逐渐发现建立自我保护意识是集体活动和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他们知道了挨打时何等痛苦、怎样调节情绪,如何激怒对方,怎样相互原谅等。当然不是让家长去教幼儿如何打架,只需教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即可;也不用担心会被其他小孩欺负,但需教育其要保护自己,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如何和平地解决问题
  通过吵架或者打架,孩子们迟早会发现,不用吵架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吵架会起到反作用,并且慢慢减少这种行为。所以父母对孩子之间的争吵只须问吵架的因果,无须责备孩子吵架的事件本身。毕竟孩提时打架,常常是赤手空拳,不会太大的伤害性。在调查成人凶杀案中,不乏小时候是乖乖牌的好学生,成年后性格内向、孤独、不合群,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小时候并没有从打架中体会到如何控制自己和解决办法。
  
  各种各样的玩耍的功用
  
  追跑 学会控制我们的身体
  我们从小就需要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快速而安全地在各种各样的空间中穿梭,并且不会跌倒。学步时期的孩子每天平均要花六个小时走路玩,并没有任何目的,只是为了乐趣,渐渐他们成为了使用两条腿行走的专家,并且开始试着去跑跳。但许多家长却因为害怕打破东西或者摔着孩子而禁止他们追跑。
  
  打闹 找寻合适的人际距离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互相追打,这让许名家长都很紧张,因为他们把打架和打闹混为一谈。打架是为了让对方离开自己的领地,而打闹却是在试着与朋友相处。通过互相追逐和打闹,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掌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知道自己和朋友相处时的界限在哪里,掌握好既不疏离也不具有侵犯性的人际距离。
  
  讲话 学会使用语言
  新学会讲话的孩子让父母又高兴有头疼,他们总是不停地问“为什么啊?”“那是什么啊?”而面对许多问题家长也无从解答,于是有时干脆让孩子闭口。其实这只是孩子们在玩自己的新“玩具”——语言。他们在像拼积木一样试验和组合着自己刚学会的语法和词汇,所以他们有可能一天到晚都在问你“为什么苹果是红的?而不是蓝色、黑色的或者紫色的呢?”也许你真的不知道答案,但是不必紧张,孩子只是在通过玩耍练习句式和颜色的变换,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获取信息。
  
  触摸 感知和探索周围的世界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们看到什么都喜欢用手去摸一摸,但是自己又害怕孩子的小手沾染上了细菌或者病毒。其实孩子们是在感知和探索着周围的世界,他们可能看到泥土里蠕动的蚯蚓,会好奇地伸手去抓起来,感受和抚摸它光滑而冰凉的身体,以及看着它在自己的手心里蠕动。如果孩子们没有做出有危险的动作,例如把蚯蚓放入嘴中,你大可以安心地观察他是如何自然地学习与这个世界相处。
  
  我们陪宝宝一起“学习玩耍”
  
  利用社区公共器材
  广场、公园、小区,甚至某些商场或者购物中心,都有儿童活动中心,或者健身器材,这些我们身边的素材要多加利用。回家的时候,跟孩子手牵手,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器材或者区域玩耍,比如跷跷板、荡秋千、打乒乓球,哪怕是在绿地上撒欢的跑一阵子。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的心肺功能;另一方面,可以舒缓孩子的心情,释放孩子的天性。并且在这些公共活动区域,孩子还能够碰到其它陌生的小朋友,因此而交到更多的朋友。
  
  设定主题的玩耍
  孩子正处于学习社会规则的时期,每次跟孩子玩耍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设定一个主题:比如购物,模拟—个场景,引导孩子学习各种物品的功能和使用方式以及付出与回报的关系;比如拟人模仿,让孩子学习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时候孩予们还会自己根据主题来设定条规,但是不是每个孩子的条规都能得到所有人的同意,因此他们会从中学如何说服,协商或者妥协等社会技能。而互相督促遵守条规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自律以及创造出一个和平的环境。
  
  陪着孩子一起玩耍
  0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60%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在一起游戏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到半个小时,20%的孩子不到15分钟,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天之内见不着家长,对于孩子们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档的幼儿园也代替不了爸爸妈妈。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度过的每一天都只有一次。我国的一些多年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专家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现代儿童最想要的礼物是什么,其中大多数孩子表达了和父母在一起待更多时间的意愿,这样的礼物是现代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需品,也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尽情地玩儿,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在玩儿的时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应付,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其他文献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总是精力充沛的样子。可是,细心的你总会发现,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他和平时不太一样。和好姐妹说,她们都笑“他不会是生理期吧?”这是真的哦,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男人也有生理期    他情绪恶劣好几天了,一直坐立不安。工作不顺利吗?还是哪里遇到困难了?他不作声你就只能干着急,还不能追问,否则他会大发脾气让你莫名其妙。女人总是敏感的,他的态度我们不了解,势必引起我们的焦躁,
期刊
一般的胃病算不上大病,但是在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的爸妈身上可不是小事。电视上广告里狂轰滥炸的“一二三四 胃必治!”让爸妈很心动。当心!胃药也不能乱吃,给爸妈当好“药师”也是做儿女的孝心呢!  爸妈是老胃病了,经常吃药还是动不动就肚子胀,一到过节更严重。以前老用的胃药好像也不管用了,老病友介绍说,“总用一种药会有抗药性,没效果。我就经常换着吃。”药是换了,可不怎么管用。这是什么原因?    专家观点:乱
期刊
在人体的食物通途中,美食真正吸收转化为身体的一部分,那是在我们的小肠中完成的。所以,无论我们吃了多少山珍海味,营养补品,最终都要经过我们的消化道的消化吸收才能成为有用之材。然而,一旦小肠出现了问题,我们面临的将是一种无可估量的危险。幸好,现在有了成熟的移植技术能让烦恼的人们转危为安。    Q 现在肝肾移植等手术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小肠移植还很少听说,它主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李主任:其实,人体
期刊
都说西药见效快,中药更安全。很多人相信“中药无毒无副作用”,吃中药的时候往往自己拿主意,这可不是什么好做法。吃中药也是有讲究的。一方面,中医也讲“是药三分毒”,中药吃的不对,一样会产生毒副作用。而且,吃中药还有一个重要部分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中药的“忌口”问题。    补药不能随便吃    No.1 不能乱吃之地黄丸  安安这半年一直不舒服,总觉得腰酸背痛,两腿没劲,还经常手脚冰凉。邻居王姐指点她
期刊
在中国,一条衡量贫富的暗线大可以是“生不生得起病”。“做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住院一次,破产一次”,“小病硬扛,大病等死”等等,民间语言的黑色幽默里,包含了我们太多的辛酸。  2009年4月6日,新医改方案出炉。这个世界性难题的中国解决方案,能否让我们“从明天起,做一个有保障的人,不怕腰酸,背痛,脚抽筋。从明天起,敢生病,敢看病,甚至住得上一问病房,自带阳台,春暖花
期刊
他跟你的老公一样重要    据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发现,你的老板跟你的伴侣一样重要,你根本就无法做到真正地无视老板。浪漫关系和权利关系是对于我们的健康影响力最大的两种关系,前者指情侣或者夫妻之间的关系,而我们与老板的关系当然就属于后者了。那些觉得从老板那儿得不到尊重,公平待遇的员工,那么她的血压将会上升,并且患心脏病的几率会比其它人高出差不多20%。因此千万别忽略了与老板的关系,这是你的工作乃至
期刊
丈夫出轨相信是绝大部分妻子都不能容忍的,此外,出轨者还会受到其它家人和朋友的谴责,但是如果这位丈夫说自己的行为是一种病,并用性上瘾症这样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的病情呢?例如,陈冠希就被指是患上了性上瘾症,所以才会有如此令人咂舌的私生活。有人对于这类性上瘾症患者抱有同情的态度,认为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怀和帮助他们,而不是一味地在道德上面谴责和惩罚他们。但是“性上瘾”真的是无法控制的一种病态行为吗?  肥胖者
期刊
大家都知道婴儿在三岁左右就要断奶,开始以日常食物为摄食主要来源,这个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生理断乳期,或早或晚,断乳期总会是每一个人成长中必然经历的阶段。那么心理断乳期你是否知道呢?    小奶瓶的威力    心理断乳期就是在当人趋于成熟,开始拥有独立的意识和判断能力,并因此面对独立生活过程中的心理依赖的戒断。以往的文献中这个阶段应该是伴随着我们的青春期一起到来,但是当代人成长过程中大部分是在各种
期刊
酷热的夏天让人没有食欲,这个时候在饭桌上摆上两道凉拌菜,不但花红韭绿的颜色赏心悦目,那伸手可及的阵阵清爽凉意更是让人胃口大开。
期刊
“认命”地演戏    谈到与《武林外传》的结缘,姚晨总会说那是一个“恶俗”的故事,自己是结结实实被《武林外传》撞了一下“腰”。“我陪一个同学去面试,结果却被剧组看中了。”稀里糊涂的,《武林外传》火了,姚晨也红透了半边天。  红透了大江南北的《武林外传》,让姚晨不得不生存在“郭芙蓉”的光环下,因为这是她成功的标志,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率先被人记起。而时过三年,从姚晨不断更新的作品中,人们惊喜地发现这个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