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来源 :新知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85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同学同情中国弱势群体的境况,这个是值得赞赏的。有时候看到新闻里一些事情,想到自己做的东西过于基础,帮不上忙,总觉得有点儿难过。
  但是因此便认为国家不应该发展基础研究就有问题了。
  现在,实用为先的论调,在国内是很盛行的。中国管理资金的机构,有的时候,甚至是过于功利地重视实用。但现实却是:中国国内的所谓实用为先的论调,既没有真正的促进应用科学,更没有促进基础研究,只起到了养肥一群既没水平也没眼光的三流科研人员兼一流学霸的作用。国家的新药开发计划投进的钱,几乎都够买来一个美国的中等规模的药物公司了,可这么多年来有开发出什么新药吗?没有!
  更值得批评的是,国家投入那么多的钱来开发和农业有关的研究,不想竟养出来了—个畸形的转基因作物的方向。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其实,大部分应用研究,尤其是有关农业、牧畜业的应用研究,本质上是不需要高科技的。袁隆平的育种,本质上就没有任何科学上的突破。培育抗旱抗热抗害虫的品种,从自然界里筛选远远比从实验室里重新购建—个来得省事和高效,在地球气候变迁的大环境下,开发替代作物其实比往水稻里乱转什么基因重要得多。
  但是现在国内的农业研究为什么走上了转基因这个奇怪的道路呢?首先,转基因足够容易做,是那些学霸们可以入手的东西,目标明确,不需要动太多的脑子。另外,转基因有一定门槛,能做传统育种的老农是做不了转基因的,所以忽悠这个就可以把一些传统育种领域的人全部踢出去了。
  由此,转基因作物,就以高科技的面目出现在国人面前,忽悠了国家无数的资金投入,但是一直这么忽悠,没有产品也是不行的。怎么办呢?那就胡乱投入—个没有经过严格测试的中期产品呗!至于那个转基因作物对人的长期健康有没有妨害,还有那个什么所谓的抗虫害基因到底有没有用,他们就不关心了,只要吃不死^就行。
  不光是生物上的育种,大部分其他学科,只要是涉及到应用的,国家一旦进行了专门的扶植,也会起了相反作用。为什么呢?因为应用的东西,是必须面向市场才能尽到它本来应有的作用的。但是国家的基金机构不是市场,不能代替市场来评价产品。
  比如说汽车。国内大学有那么多的汽车系、自动化系,清华交大有那么多牛人,国家投入了那么多钱养他们,怎么这么多年了,居然就没看他们设计出能让小车用的发动机?而民营企业起来之后,为什么一两年就弄出了发动机?可能会有人指责说奇瑞的发动机有抄袭之嫌。那为什么你们清华交大那么多的牛人,连抄袭都抄不出一个发动机来?这个发动机难度真有那么高么?
  这里面涉及到了很多体制上的问题,我就不做详细分析了。一句话概括:国家应该做的事情和市场应该做的事情是有差别的。国家对于那些特别面向应用的东西,可以用辅助的方式来促进市场对此进行发展,但是不应该越俎代庖地去主导这种东西。国家适合做的,是那些关系到军工的和基础研究的科学,因为这些是市场不能或者不愿意介入的。而基础学科,对于应用研究的发展是有根源上的推动作用的。
  最后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目前缺少的,是一流的科研人才,是真正的有科研长远目光和研究经验的人才,只要是水平高的人才,就应该欢迎,并无关于他们做的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其他文献
日本企业的高效率是国际公认的。它们能够激励职工不断创新技术、控制成本和库存、生产优质产品。由于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经久不衰,它们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精神也日益受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2009年6月5日,成都一辆公交车突然发生燃烧,短短几分钟内,25条鲜活的生命被吞噬,另有76人被烧伤。血的代价再次警示人们,生命无价,责任如山,社会公共安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