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dd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老师


  教我学会写“a、o、e”的是一位姓冯的启蒙老师,那时年纪小,没有记住老师的名字。我母亲绝不允许自家孩子连名带姓的称呼老师,认为那是很没教养的事。当时学校的喇叭里、表扬栏里一定听过看过老师的名字,不过因为害怕被责骂,所以自动屏蔽了这方面的消息。
  在电脑上敲着这篇小文时我像当年一样尊敬地称呼她冯老师。而我也没有细细查询一下老师姓名的念头,我觉得记述一位无名的老师是一份朴素的真诚的怀念方式。文字是有灵性的,它是可以无限传播的,我的老师在冥冥中一定会感受到学生对她的敬意。现在我能够熟练地运用文字来编写这篇文稿,追根述源还是从“a、o、e”这几个汉语拼音字母开始的。
  我到学校报名完全是误打误撞,我母亲没打算让我早早上学,上学要交两块钱学费还有一块多的书本费。这几块钱,对一个月收入只有三十块钱的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大开销。按照父母的生活习惯,大数额支出前,是要提前做好计划的。临时户区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很多家庭都要故意往后推一年。如果家里孩子多,更要往后再压一压,十岁的孩子才上一年级的多的是。被日子逼迫得焦头烂额的大人们明白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吃饱肚子比上学读书更重要。
  我和邻居的几个小孩子在水泥台上玩抓子儿游戏。子儿是石头子。运气很不好,我输掉了最后两颗石头子,玩伴们允许我赊账玩,我不肯。我有我的小聪明,三缺一,抓子游戏如果想继续玩下去,只能白送给我几粒石子。有了这几颗石子,说不定我就能翻本赢回来。我的小伎俩早被大家识破,她们都很小家子气,一粒也不白送。那就只好散伙啦。喊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谁到我家狼咬尾巴”的口号站着没动,大家并不想回家,这时有一个人提议到学校里玩儿去。我们喜欢到学校,主要是学校里有一架全矿区唯一的大型玩具——滑梯。坐滑梯和坐飞机一样!从高空里裹着风一冲而下,那感觉就像是长了翅膀在云里飞。
  学校放假没有看大门的,我们偷偷溜过去。我还幸运地捡到小半截铅笔头,这可是稀罕的好东西,怕被她们发现,我赶紧装起来。学校的滑梯高得仿佛立在云端里,我们从一侧的梯子爬上去,再从另一边的滑道滑下来。坐在磨得雪亮的滑道上,两手离开扶梯,屁股后头跟着一股风,我们咿咿呀呀大声地叫。爬上去,冲下来,再上去再下来。高兴过头,滑得太快,我从滑梯上掉下来,脑门磕起一个大包。她们出主意,要一直用力揉就能揉回去,我咬着牙揉了一会儿,包更大了,还沁出血丝。海桃说沾點儿麻油揉,能把疙瘩揉软了。她有一回也磕起大包,她奶奶就用的这法子。不过疼得要命。疼倒不怕,我主要怕被我母亲看到骂,我母亲那个人看到孩子受伤,不会说心疼的话,必定先骂你玩的时候不小心,人来疯。一点儿也不懂事,让家大人操心。
  脑门上顶着一个大包,我有点儿扫兴,大家也没有了玩兴,就打算回家。鬼鬼祟祟从一个开着门的教室前走过时,被两位老师喊住。大家以为要挨骂,低着头进去了,里面摆着一张课桌,戴眼镜的老师在写字,扎辫子的老师在旁边整理东西。大家都挺紧张,如果被抓起来关在学校怎么办?谁知扎辫子的老师问我们是不是新生来报名的。报名?上学?
  老师让我数十个数儿,一二三四五……我一口气数到二十,要不是那位戴眼睛的老师喊停我还停不下来。那时我已经能数到一百了。家里有客人时我就会站起来挺着小胸脯给客人数数,客人夸奖说,这孩子脑瓜子好。聪明。
  数过数儿,老师又问我叫啥名字。她把写了字的一张纸条子交给我,让我母亲来交学费。海桃只会数到四,扳着指头数了两次,还是数到四以后就不知是几了。老师没有给她写学费条。二姑娘和小霞数到八,老师也给写了学费条。
  拿着条子我们高兴地回了家,我也忘了脑门上的大疙瘩。我把条子给母亲看,告诉她学校老师收我当学生了。母亲脸上没有一点儿笑模样,她为难地看看我,又看看手里的学费条。我可怜巴巴地瞅着母亲,一句话也不敢说。父亲每月四号发工资,月底家里没钱,母亲和邻居借了三块钱帮我交学费、书费。到了学校没想到母亲和老师认识,老师以前租过我家的房子,老师说我小时候她还抱过了。她们像老熟人一样聊天。一边聊一边看我一眼,我知道一定是在说我,印象应该不坏,我可是一口气数了二十个数。回到家母亲拿着学费条看了好几次,才发现名字错了。她说老师把我名字中间的一个字写错了。不过“秀”字挺好听。老师也许是故意给我改的名字。秀气,文静。后来我一直用这个错名字,直到办户口时要审查原始记录才改过来。
  开学的第一天,我背着新书包,穿着新衣服和小霞二姑娘一起上学。母亲本来要哥哥带我去,现在有了这么多同伴,当然不用了。路上我骄傲地告诉她们,老师专门给我改名字了,把“向”改成了“秀”。她们也说“秀”字比“向”字好听。老师有文化,改的名字当然好。
  下课时出了小意外,我跑着上厕所和对面跑来的一个同学撞倒,我嘴唇被牙磕破了点儿皮。她伤得也不轻,鼻子流血了。看到血,我有点儿心虚,怕挨骂,我坐在地上哭着不肯起来,这时冯老师过来把我抱起来。被老师抱,和被自己的妈妈宠爱差不多吧。我现在还记着她抱起我时,身上有淡淡的香皂味。
  冯老师语文数学两门课都教,我写不好“2”字,拐弯时总是拐不好,她握着我的手,耐心地教了一次又一次。老师的头发蹭着我的脸蛋,痒痒的。我抬头看她一眼,发现她也正看着我,我羞怯地低下头,觉得自己真的很笨。
  我天性爱说话。一个人来到世上怎么能不说话?不让说话,简直是对人性的扼杀。上课说下课说,自习课时前后左右地找同学说,他们不理我也不行。只是很不幸,每次讲话都能被老师抓个正着。也不是我不小心,主要是冯老师阴险。她总是悄悄地躲在教室后面,从后门玻璃偷看学生的一举一动。让人防不胜防。被抓的次数多了,脸皮也厚了,我常常因为讲小话被罚站,脸不红不白地站一节课,下了课该干嘛干嘛。也很佩服自己那时的心理素质。早早就修炼得宠辱不惊。
  除了爱说,我还爱唱。下学时,我是路队组的领唱。领着小组学生扯开喉咙在大街口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找朋友》《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引得路人都回头看。这事不知怎么被我母亲知道了,说是唱得她脸上臊得慌,让我辞了这个领唱。我的领唱是冯老师安排的,她说同学们要毛遂自荐,虽然不懂“毛遂自荐”的意思,我还是举起了手。一个姑娘家家的站在街上疯唱,加上我的两个门牙掉了还没长上来,形象的确不好,母亲嫌我出风头、显摆。我哥哥也说我唱得难听,他们越是那样说,我越要唱。从学校门口一路唱到家门口。我的声音尖,又不会谱子,唱歌全凭一声吼,想来那声音比杀猪还难听。我就是用这样的声音日日折磨着他们的耳朵。   二○一五年同学们聚会,我因为孩子要参加高考,没有参加。爱人回来兴奋地说,见到了萧老师,一点儿也不老,还是那么好看。这是十几年后我们第一次知道她的一些消息,她心气高,不甘心当一个小学老师,后来又考上大学,毕业后便调离了我们当年的小学校。爱人说老师现在一个人住在太原,我们便猜想,她的婚姻是不是不幸?
  孩子读大学后,我出来工作。有一回我和爱人在公司的快餐店吃早饭,看到一个熟悉的影子进了洗手间,我的脑子里跳出来一个人。我和爱人说,刚刚进去的那个人好像是萧老师。爱人漫不經心地说,人家在太原,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我便等着,一会儿那个女人出来了,红红的唇,大大的眼,头发还是烫成大卷披着。她依然那么爱美,刚才可能是去洗手间补妆。虽然岁月催人老,可我还是一眼认出她来。我走到她身边,轻轻地问,您是萧老师吗?她抬起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疑惑地看着我。这时爱人过来。他们最近见过了,老师当然是认识他的。坐下来和老师聊了几句,因为都赶着上班分手时竟忘了留电话。以为不会再见到老师了。
  没想到,隔了几天我竟又在快餐厅遇到老师,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吃早饭,场面温馨。我当时觉得很欣慰,知道老师生活得很好,有丈夫疼,有孩子爱。看来是我们胡乱猜想。那天,我正好带着几本自己的新书,便打算送给老师一本。我走到老师的身边问好,并拿出书,我说是我的小说集。说完,我弯下腰给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些年,我一直想感谢老师当年的教育之恩。这本小书也算是对她的回报。虽然现在写小说,并不是什么有前途的事业。老师拿着我的书,一脸欣喜,一再地说,这是你写的,这是你写的?真好!
  又一次遇到老师是在公交车上,我站在她的身边,和她聊自己这些年的事。老师说,她看了我的小说,写得挺好。受到老师的表扬,我像当年的小学生一样脸红红的。老师没有让我好好写作、多读书。她竟劝我生二胎。她还是邻居的那个大姐姐,说话那么暖心。

李老师


  李生亮老师和我们五班是有缘的,他生平的第一节课就是上给我们的。那时他刚刚从矿上考到学校来当老师。从煤矿工人成为一名老师,是一个华丽的转身,也是一次身份的改变。他穿着一件那个年代流行的黄军褂,下身是一件牛仔裤。个个高高的,头发有点儿长,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有一段时间时兴港台明星的长头发,向左一甩,向右一甩,再猛的一回头,长发飘飘的样子特别酷。他拿着书本低头进了班,班长站起来喊,老师好!他才抬起头,看到那么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他时,他一下慌乱了。不光是学生,教室的后面还坐满了学校听课的老师,这是一堂决定他命运的课。如果讲的不好,可能会被清退回矿上。对他来说,这就是一场考试,我们还是他的半个监考官。得罪了考官没有他的好果子吃。
  我们不知道校领导为什么会选择五班作为李老师的第一课,我们班当时是年级最差的班。所有的老师都拒绝当我们的班主任,临时代课的老师进了教室说,我是来看西瓜,只要西瓜别骨碌到一起打起来就行。可能是为了更好的考验他吧,如果他能把这样的一个班的课讲得有声有色,说明他还是有能力的。我们开始没有为难他,并不是被他的大个子吓住了,而是有后面的学校领导镇着。识时物者为俊杰,谁也不想撞在枪口上。他一边讲课,一边叫一些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活跃课堂的气氛。要不他一个人在上面干巴巴地讲也没有意思嘛。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答非所问,他没有生气发火,而是把问题再讲一遍。对我们来说,这样的事,以前是没有过的,以前那些老师们,如果回答问题不会,那一定是要挨打了。挨骂更是平常事。一般是罚站,站着听另一个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如果他也没有答对,那就一直叫下去,有时候班里齐刷刷地站起十几个人。有的是真不会,有的就是为了捣乱。那这个老师就有麻烦事了,这是公然挑衅课堂纪律。作为惩罚,那些倒霉蛋会一直站下去,甚至会连着站几天。让你长长记性。有经验的老师遇到校领导听课,会私下选出几个学习好的学生。这样就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李老师初来乍到,根本没有机会培养起小内奸。好在他很机智,几次都化险为夷。最后是他自己出丑了,老舍的《猫》本来有八个生字,他漏了一个,课讲完了,他才发现,一下子面红耳赤,汗水沿着脸庞流下来。我们早发现了他的错误,可就是憋着坏,不提醒他。现在看到他窘迫的样子,开心极了。哼,看他怎么收场。后面可是有全校的老师看着呢。这是我们最喜欢干的事,给老师来个下马威,让他知道知道五班的厉害。我们并不是软柿子,哪个老师想捏就捏的,我们可是看过《少林寺》的,都是练家子,男男女女都会摆几个武打架势。
  他只慌了一分种就镇定下来,他把漏掉的那个生字,写在黑板上,笑着说,这个小家伙逃走了,刚刚被抓回来。教室后面传来一阵掌声。我们知道他的考试通过了。过了几天李老师跟在年级组长的后面再次踏过我们班。同学们大眼瞪小眼地看着这个长头发的老师,难道又要讲一节课的《猫》?
  李金亮成了我们的班主任,据说由于我们班太乱,女老师管不了,学校只好配备一位男老师来“镇压”了。孩子们从小都怕爸爸,是因为爸爸收拾你一回就能永远记住。李老师也是这样的一位家长。
  “大金亮”的绰号是男生们起的,他们不叫他老师,喊他大金亮。他听到了也不恼,呵呵一笑就过去了。男老师就是比女老师的胸怀大,不会在一些细节小事上和学生计较。他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学习。隔三差五的考试,而且他还有他的标准。低于八十分就是不及格。不及格就要挨打。打男生也打女生,他有一把尺子,用来收拾不及格的学生。我也被打过,下雨了,我和几个学生扔泥巴玩,教室里都是泥块,李老师进来问是谁丢的。我主动站了起来,被其他同学揭发出来后果更惨了。李老师拿起尺子抽了我几下,边抽边问,怎么还有你?我被打蒙了,身子晃了几下,才站直了。我那时觉得自己算是好学生,老师不会动手的。那会儿有股风气,就是老师会偏袒好学生。好学生犯错了,一般都是批评几句,差学生才会挨打。我除了在冯老师手里挨过打,这几年还没有被哪个老师打过。没想到自己竟被一位男老师打了。我觉得特别没有面子。有一段时间我消极怠工,他讲课时,不积极回答问题,甚至写别的作业。但他挑不出我的毛病,我每次考试都能考到八十以上。最危险的一回是刚刚八十,我拿着卷子,还轻轻笑了一下。那时我的作文写得还行,他常把我的作文在班上念。因为作文我渐渐喜欢起这个爱操着尺子打人的老师。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九八六年小学毕业,全年级十个班,我们班成绩第二,以前可是倒数。我们算是给李老师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李老师带大家去云冈拍毕业照。那是我们第一次出远门。李老师找他开车的同学,找来一辆拉煤的大卡车,大家爬上去,一路欢歌笑语。在云冈景区请一位照相师傅给我们照了毕业照。这张毕业照后来还成为我和先生的信物,我们因为手里都拿着一张相同的相片而携手一生。
  小学毕业后前两年,我和老师一直联系着,还时不时要去老师家借书看,老师也会询问我的成绩,我那时在班里排名第二,自以为成绩不错,可老师说这样的成绩什么学校也考不上。我心里还不服气,总觉得老师应该表扬我的。后来中考才知道,我们矿上那样的教学水平,排名第二在外面的学校只是一个差生。
  李老师写小说,这是我偶然的发现,他那时大概也有当作家的理想。他写的小说题目叫《狐傅新传》,都是矿上发生的鬼怪故事,当然他也是听那些老矿工讲的。他还为我们班每个同学写过一部脸谱书。那是在快毕业时,我们在下面学习,他在讲台上看着我们写。离别总是伤感的。我不知我的老师把我写成了什么样子。这部小说,我们谁都没有看过。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的老师还珍藏着这部小说没有?当年的小学生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有当老师的,有经商的,有当工人的,有做官的,但平凡的普通人最多。
  一九九六年我结婚时,写了一篇小文《我的老师》发表在《大同日报》上,也不知他看到没有。我只是向老师汇报一下自己的生活 。老师,我结婚了,我们都曾是您班里的学生。
  有好几次,爱人说他梦到了李老师,梦到考试没有考好,被老师打。我也梦到过很多回,他手里拿尺子惩罚没有考及格的学生。我们后来经历的考试很多,可惜再也没有遇到过拿戒尺逼着自己学习的人。
  如果遇到以前的老同学,我都要打听一下李金亮老师现在的情况,虽然并没有拜访老师的打算,可就是想知道老师现在生活得好不好。如同关心自己的一个长辈亲友。虽然多年不联系,但他的消息,还是挂在心上。就那么远远地看着,远远地祝福着,真心希望他越来越好。其实一个小学老师,还是一位男老师,他可能一辈子都没有飞黄腾达的机会。最近的一个消息是,学校生源减少老师分流,分管行政的他到教育局给领导开车去了。带消息的朋友说,这份工作不错,天天可以接触到大领导。但我的心里是难过的,我才华横溢的老师怎么可以成为别人的车夫,哪怕那个人是教育局的一把手。
  我當年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自己是电影里的那个田螺姑娘,悄悄地从画上走下来为老师洗衣做饭。可能很多小女生都有过这个梦想吧,快快长大,然后嫁给自己帅气的老师。
其他文献
云朵从花桥上飘过  一条清澈的溪流从花桥下流过  一朵好看的云朵從花桥上飘过  一只黑天鹅从花桥下的  池塘游向彼岸  康县的花桥  架在山与水交汇的走廊里  架在蜜蜂与彩蝶展翅的村落  架在鸟语花香的春天窗口  它承载着雨后的彩虹  它留下清风云影  千年的菩提树依旧伟岸  即使躯干已被雷电劈空  仍把生命的绿色托举  系满红丝带的腰身  沐浴着日月星光  走过的人都膜拜着神树  走过的人都吉祥
期刊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你是我眼中最美的诗篇  你是我心中最纯的情歌  你是我岁月中虔诚的信仰  你是我生命里深情的眷恋  在你七十华诞的时刻  我的心中泛起温柔的波浪  在这金灿灿的十月里  我的眼里涌动着晶莹的泪花  在这喜盈盈的日子里  我的身体里澎湃着青春的热血  祖国啊祖国  我要为你写一首长长的情诗  诗里没有华丽的词藻  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你的深情  我要为你唱一曲悠悠的恋歌  歌里没
期刊
仿佛我夺下了岁月的刀子  湖水捂住了嘴巴  它们的悄悄话越来越听不清  滑冰的孩子们在磨一面很厚的镜子  大合唱的大人们给歌声穿上了棉衣  游船不再是下了锅的饺子  在失去大海雄心的一隅  做一回孤寂的寒俊  在湖边打太极的人  一直与虚空过不去  她不停地变换着身姿  像远处的楼房  想把身子扎进湖中  潜回自己的精神梦乡  湖畔站立着一株株白杨  看上去,它们已饱经沧桑  不像我,看上去深刻的
期刊
一  那人,表情突然丰富起来  灯光不断变化  一下子穿越了好幾十年,台下  是哪个朝代,是谁和谁  似乎都无关紧要  没有一个人真的能进入另外一个人的命运  那人,抖动黑须,又抖动白须  哦,一生就这么过去了  他哭过,笑过,也不停算计过  有时候,他的表演无法丰富   时代的命运  只能靠旁白和合唱来烘托  这时,有看客激动起来  血流加速,掌声雷动  后来,谢幕。人们都走光了  黑下来的大厅
期刊
一  七十年的潮起潮落,  七十年的艰苦卓绝,  七十年的风雨同舟,  七十年的浴火重生,  七十年历尽坎坷路程。  在新时代新思想的指引下,  在煤炭企业新的战略构想的鼓舞下,  承前启后的煤矿儿女,  敢于拼搏,勇于奉献,  薪火相传,意念执着。  在煤海战线上用青春和热血,  描绘一幅幅壮丽画卷;  勇立潮头的煤矿儿女,  鼓舞士气,斗志昂扬,  用勤劳和智慧,  谱写出一曲曲悦耳动听的乐章
期刊
煤的性格  在八百米地下  我黑着脸  在八百米地上  我有时红着脸,黑里透红  是我永远不变的性格  我本身热情  也有热情的脾气  更需要热情的朋友  火,不主动和我亲近  我坚决不燃烧  不要嫌弃我黑  其实,我燃烧的时候  是一个红脸的汉子从来没有被遗弃  我是一块煤。一不小心  被往屋子里运煤的母亲  落在了墙角  整整一个冬天  我似乎成了被遗弃的孩子  被北风吹打,寒冷包围  还被白
期刊
爱你从一洼田地开始  从一株蒲公英开始  从一轮红日开始  爱你金秋硕果  爱你春种秋收的繁忙景象  爱爷爷的独轮车  也爱弟弟的北京现代  爱墙上悬挂的镰刀  也爱隆隆的机器声  爱你从校园上空飘起的彩球开始  从广场上飞翔的白鸽开始  从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开始  爱你的伟大,也爱你的弱小  爱你山坳叠嶂,峰回路转  爱你矿藏深邃,乌金滚滚  爱你滔滔江水  黄河的奔腾不息  爱你星河璀璨  醉
期刊
李士杰:1952年生于安徽省宿州市。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院院长,中国书法院特邀研究员,中国煤矿文联副主席,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期刊
作为煤矿女诗人邵悦的第九部作品集,《火焰里的山河》无疑是厚重的、炽烈的——深邃丰厚的煤层,举起云天、举起光热的采煤人,世相、景物、山川河流、白云碧空,乃至可以装订情感的光线、喂养时光的玫瑰及其体内的版图集合在一起迸发与燃烧,从而山河壮丽、火焰熊熊——诗人的笔端,从来都是这样婀娜多姿而又炉火纯青……  在这里,父亲的饭盒怎么也盛装不完的爱,一句“煤黑子”的称谓饱含几多恩爱守候,他和他们“把高高的井塔
期刊
苏吉祥  1961年4月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闻中心。  多次参加全國、省区、全煤系统摄影展览并获奖,作品刊发于各专业报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