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DCA管理循环在术后患者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临床分析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DCA管理循环在术后患者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应用PDCA管理循环方法制定年度护理质控方案,按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卫医发[2008]27号)要求,自行设计病区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消毒隔离质量评价标准、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科室2008年至2011年的年度评测结果进行四个方面评测。

结果

以2008年为年度评测基点,2009年、2010年、2011年的年度PDCA管理循环护理质量评测分数分别呈现逐年提高趋势,尤以各年度基础护理质量和安全质量提高最显著。

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制定临床护理操作流程及监督评估标准,可以达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并可推动临床护理工作有序合理地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产后抑郁症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应用90项症状自评表(SCL-90)测定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SCL-90评定总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
期刊
目的 探讨两种HBsAg胶体金试纸条性能上的差异,及其在临床上的适用性.方法 对A、B两种检测试剂做偏倚和不精密度分析,比较两种试剂的C50、C5~C95区间以及不精密度曲线;同时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56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住院时间>2周的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集心理支持、社会支持、集体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等措施为一体的综合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测量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明显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10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测评,并与100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慢性病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均P< 0.01),慢性病患者TSCS评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 0.01),TSCS值与SDS、SAS值均呈负相关性(均P< 0.01)。结论慢性病患者自我
目的调查分析丽水地区中老年宫颈癌患者HPV的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丽水市3家二甲以上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确诊的≥35岁宫颈癌患者200例,检测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PV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别,对患者的年龄、婚育史和家族史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丽水地区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5~49岁年龄段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为78.99%,高危型HPV感染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怖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测定90例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患者的血清cTnI,同时检查心电图,动脉血气、呼吸困难分级评分等,随访住院期间的临床结局(死亡或存活).结果 90例中有22例患者(24.4%)cTnI升高,并显示呼吸衰竭严重、酸失衡严重及高龄患
目的 探讨慢性阻摩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细菌分布情况、耐药现状及细菌分布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呼吸科诊断为AECOPD的患者146例,研究其感染细菌种类及分布特点、与病情严重性的关系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①146例AECOPD患者中84例痰培养出菌株,62例痰培养无黹株生长,阳性率为57.53%(84/146
目的了解绍兴市人民医院肠外气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及整合子的分布情况,及其对耐药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分离获得的50株肠外气单胞菌进行9种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性测试,分析携带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及整合子对菌株耐药的影响。结果50株肠外气单胞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率均在44.0%以上,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在4.0%以下。cphA和blaTEM基因主要存在于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为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嘉兴市第一医院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住院的240 709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及就诊科室。结果该院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0%(5 546例),例次发生率为2.40%(5 781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例次发生率呈下降趋势(χ2=140